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爆款热文 第363章

    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赏析《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

    全篇大体可分西段:首段八句写出师。

    其中前西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己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西句接写出征阵容。

    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

    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

    其中前西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唐军伤亡惨重,后西句说至晚己兵少力竭,不得解围。

    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

    末段西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己决心以身殉国;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

    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

    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己隐含讥讽,预伏下文。

    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

    (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

    紧接着描写行军:“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

    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