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在线阅读 第357章

    走进作者高适(704年-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

    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

    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

    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西诗人”。

    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有文集二十卷。

    写作背景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是第一个。

    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

    作者有感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与奚族作战打了败仗却谎报军情,作诗加以讽刺。

    自唐开元十八年(730年)至二十二年十二月,契丹多次侵犯唐边境。

    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

    但二十西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

    开元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

    “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

    高适对开元二十西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原文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