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在线阅读 第56章

    天台密档,鎏金太岁枕突然渗出赤鳞砂香气。

    枕上金丝绣的朱雀衔柳图在月光下扭曲,柳枝末端竟指向崔元礼正在探查的骨瓷窑方位。

    他左眼的碧色瞳孔映出枕芯暗格里的半片龟甲,甲纹与沈蘅药箱残片上的灼痕完美契合。

    "贞观十三年上巳节..."林无咎诵读密档的手突然颤抖。

    卷轴夹层滑落张泛黄的路引,持有者姓名处赫然写着"裴晦",而钤印竟是本该随玄武门之变焚毁的齐王府官印。

    子时三刻,太岁枕突然发出编钟之音。

    林无咎用判官笔挑开金丝绣纹,发现朱雀眼眸是用人骨烧制的琉璃所嵌。

    当他将龟甲碎片按入雀目时,整座司天台浑天仪开始逆向旋转,二十八宿星轨在青砖地面投下血色谶文:"太岁临柳,往生者归。

    "崔元礼的急报在此时撞破夜色。

    骨瓷窑寒潭底打捞出的鎏金眼罩,内侧波斯密文经译竟是一道药方:"取双生子瞳仁各一,以赤鳞砂淬炼,可改《推背图》第三十八象之谶。

    "而药方末尾的笔迹,与当年沈仲景批注的太医署脉案如出一辙。

    异闻续·嘲风瞳(中)太极殿鸱吻上的琥珀石瞳突然流出血泪。

    钦天监正夜观星象时,见嘲风兽口中衔着的铜铃自行摇晃,铃舌上刻着"昭晦同归"西字。

    更诡异的是,铜铃震出的声波竟在汉白玉阶上蚀出北斗七星阵图,阵眼处渗出青鳞泥的腥气。

    当值金吾卫循迹掘地三尺,挖出个贴满符咒的青铜匣。

    匣内蜷缩着具婴孩骸骨,脊椎骨被锻造成浑天仪枢轴模样。

    骸骨左手紧攥着褪色的往生绳结,绳结里裹着的赤鳞砂药丸,遇空气竟化作曼陀罗粉,在空中拼出贞观十二年的长安舆图。

    崔元礼奉命查验时,发现骸骨后颈有新月状瘀痕——与当年溺毙胭脂河的歌姬云裳伤痕完全一致。

    他蘸取青鳞泥涂抹铜铃,铃身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