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这还是头一次有姑娘邀请他喝茶,而不是因为他的沉默寡言而直接离开,阿瑟突然之间就有些不知所措。而且.....他有些疑惑的看着米亚,这位女士到底是怎么拎着这么重的一只茶壶从大厅那边走过来的?
“加奶还是加糖?或者都加?”米亚为阿瑟倒了一杯热茶,询问他。
之前她躲在这里的时候就支使着女仆为她端来了奶跟糖,加上桌子上面摆着的小饼干,完全不必担心出现尴尬的情况呢~
阿瑟:总觉得这位女士好像有哪里不对,但是我又说不出来她到底哪里不对。
还没有进入社会的稚嫩年轻人很显然不知道有一种人可以被称作奇葩,他面前的这位小姐恰好就是其中一位,哪有人在躲藏追逐自己的人的时候还会拎着一壶茶的?米亚的这种悠闲的行为简直令人发指!
“加奶就好,不加糖。”阿瑟在愣神之后回答。
“好的。”米亚点头。
很好,总算是遇见了一个没有那么喜欢吃糖的家伙,天知道她现在都快要对糖这种东西有阴影了,英国人民吃糖的方式直接让她想起来某个银发小鬼了!
还有他那个可怕的大哥,得知自己送给可爱的小侄子朋友的零食有很大一部分都被对方的哥哥抢走之后,米亚简直是服了这家人对糖类食品的热爱了,到现在都没摆脱这可怕的记忆。
以至于再次回到英国这个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之后整个人都不太好,双重冲击下,让她这个曾经也喜欢吃甜食的人现在基本上都不吃糖了!
两个都不是很喜欢说话的人就这么一直默默的对着喝茶,直到这场舞会快要结束了,才分别从这间小会客室里面离开。
“你可真是能躲。”玛丽对着一不留神就没有了影子的米亚没好气的说。
明明舞会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为什么这家伙总是一副避之唯恐不及的样子?
“今天晚上过的怎么样?”米亚才不管玛丽的抱怨,这家伙只是只是习惯性的想要找人吐槽找不到心情不爽而已,不用理她。
“还不错,听到了一堆各种八卦事件,其中最多的就是莫宁顿伯爵家的。”伊丽莎白翻了个白眼。
爱尔兰的人民跟英格兰的人民也没有什么不同,大家对于八卦的热情让她感觉自己好像并没有离开朗博恩,依然身处在麦里屯,耳边随时都在接触着家庭主妇们的流言洗礼。
“关于那位阿瑟·韦尔斯利的?”米亚再次同情了一下这位可怜的年轻人,都成了八卦的焦点了!
“没错,就是关于他的。整个晚上我都在听说韦尔斯利夫人是怎么把她的儿子从伊顿叫回来退学的,就为了给小儿子攒学费。”玛丽接口。
她今天晚上至少听到了超过五个版本的这位先生的遭遇,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些人难道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做了吗?还是说都柏林实在是太平静无聊,以至于她们只能把目光聚焦在一个可怜的年轻人身上?
这么想的玛丽丝毫没有考虑过她自己也是个年轻人,而且还跟这位年轻人同龄,现在一副年长者的样子,也是挺搞笑的。
“大概是因为这家人以前的生活过的不错,现在不如以前了吧。”一直沉默着的简·爱开口,有些怅然。
在被舅舅收养之前,即使他们家的经济状况一般,但是也是过过一段好日子的。那时候她父母双全,还是他们捧在手中的小天使,而不是在舅舅的家里饱受表兄表姐的恶意嘲讽。
想必莫宁顿伯爵一家也是这种情况,家道中落总是会招来闲言碎语的。
几个姑娘没有再说话,这个话题可不好接口,不但是简·爱,就连安德森太太的家当初也是遭遇到过这种情况的,以至于她不得不嫁给了一个有钱的商人,给人家当继母,最后落到了这种地步。
接下来的日子,几个从英格兰来到爱尔兰的客人们就在不停的参加各种宴会中度过了。
都柏林的盎格鲁-爱尔兰人似乎对于伦敦有一种非比寻常的好奇,莫宁顿伯爵家搬到了那里之后都快要破产了的事情让这些人心中的八卦之火熊熊燃烧,米亚她们就成为了这种渠道。
“我不知道说了多少遍我没去过骑士桥(莫宁顿伯爵家的现居住地),但她们依然孜孜不倦的向我询问着那里的情况。”扑到在沙发上面,玛丽抱怨着。
在她看来,这里的家庭主妇们因为需要做的事情更少,以至于要比麦里屯的主妇们悠闲多了,这让她们有更多的时间用在交流各种没有必要又重复的消息上面,比如说热衷于打探关于伦敦的事情。
“居住在爱尔兰的英格兰贵族跟英格兰本土的贵族还是有所不同的,他们更放肆也更疯狂。”安德森太太摇摇头说。
“你要知道,因为远离政治中心,这里的贵族们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吃喝玩乐上面了,他们甚至肆无忌惮的借钱跟抵押,因为总会有钱还上这些窟窿的。”她缓慢的说,似乎是想起来了什么往事。
玛丽瞬间噤声,她忘记了安德森太太的娘家也是居住在爱尔兰的有钱有地位的人,只不过这个家族现在已经失去了自己曾经的辉煌,安德森太太自己也不愿意去回想这段往事而已。
“我倒是对那位韦尔斯利夫人挺好奇的,只是在克里斯托夫人的宴会上面见过她一面之后就没有再见过这位夫人了,可是我从别人的口中得知他们家还没有处理完这里的产业,并没有离开都柏林.......”伊丽莎白撑着下巴,一脸深沉。
难道家道中落的情况就这么严重?
“我想大概是因为她总是想要给自己的儿子跟女儿找个有钱的配偶的关系吧。”米亚轻笑。
韦尔斯利家可不仅仅是那位阿瑟·韦尔斯利没有结婚,还有威廉·韦尔斯利跟安·韦尔斯利没有结婚呢!
作者有话要说:
乔治是乔治王时代啊,我之前说过啊=
=
专栏求个包养,新文早知道作者专栏戳戳戳O(≧▽≦)O
113、第
113
章
但那不关米亚的事情,
她依然按部就班的进行着自己的生活。
难得离开英格兰本土,
远离家乡的结果就是她暂时离开了家化这个大坑,可以放松一下自己的身心,所以她很愉快的带着莱蒂开始在都柏林逛了起来。不但陆陆续续的买了很多爱尔兰的特产,还每天都早上起来散步,
完美的诠释了一下闲的无聊快要发霉的有钱小姐是怎么生活的。
今天她的安排是顺着简·爱的房子外面的那条路线散步,十八世纪的都柏林,虽然也有着自己喧嚣的一面,
但是大部分时候却也很安静,尤其是清晨的时候,
这里没有伦敦的浓雾,
微微吹过的风跟漫天的云朵让这个城市有一种非常惬意的感觉。
“你不用跟着我。”她对身后的莱蒂说。
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小孩子了,
没有必要出个门都带着女仆。
莱蒂摇了摇头,
依然坚定不移的站在米亚身后。她是绝对不可能放任自己的好小姐一个人在这个陌生城市里面散步的,
想都不要想!
米亚:“......”
她其实真的没有那么脆弱,
虽然念这种属于bug级别的东西始终没有被折腾出来,
但是长年锻炼出来的身体素质想要掀翻十几个人还是挺轻松的,
莱蒂真的没有必要这么如临大敌。
但考虑到要是甩开这妹纸的话,
估计对方回去找自己的姐姐们告状,到时候又要被念,
米亚最终还是打消了自己一个人出去闲逛的想法,反正后面跟着一个人也不能对她造成什么影响,就这样吧。
于是就变成了米亚在前面慢慢的走,莱蒂在后面慢慢的跟,
就差没有在手上拿上一架相机来对街边的景色进行拍摄了。
这件事情还让米亚挺怨念的,要是她一个人的话,在陌生的地方还能偷偷摸摸的用相机拍摄一下这种复古的风景,留个纪念。可是现在她身后有莱蒂,家里有姐姐,又不是在没有人能够认出来她陌生国度,也只能放弃了这个念头,等着以后寻找机会了。
“啊,下雨了,小姐。”走在后面刚好暴露在天空下的莱蒂突然喊了一声。
爱尔兰的天气跟英格兰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都是雨点说来就来的典型,没人能够预料到什么时候就会出现一场雨。
米亚看着匆匆跑到房檐底下的莱蒂,开始考虑她是不是要把雨伞这种东西给搞出来。现在虽然也有类似的东西,但是却沉重的要命,体积也巨大的要命,并不适合普通人平时用在生活当中。
但还是那个问题,在手上没有橡胶种植园的情况下搞出来这种东西无疑是非常不明智的。而且这个时代的人们也不一定会喜欢用这种工具,毕竟英国是个常年阴雨绵绵的国度,雨水总是来的猝不及防,带着这么一个庞大的物品到处走确实是不够方便。
“小姐,我们可能要晚一些回去了。”莱蒂把手伸到屋檐外面,感受了一下雨水的丰沛程度之后皱着眉头说。
“没关系,我有跟伊丽莎白说过要在外面逛一逛,她们不会担心的。”米亚摇摇头,转身走进了身后的的店铺里面。
正好可以看看还有什么特产可以购买的。
“韦尔斯利先生?”结果刚进店铺就遇见了一个熟人,米亚有些惊讶的喊出了对方的名字。
“凯瑟琳小姐?”低着头给自己的小提琴调弦的阿瑟抬头,见到了之前在宴会上面见到的那位小姐。
“早上好。”米亚微笑着点头,跟对方打了个招呼。
没想到这么早这位先生就出门了,对于一个贵族家庭来说真是挺少见的。
“早上好。”阿瑟有些迟疑,不知道该怎么跟这位女士继续沟通下去。
他平时不但沉默寡言,跟人的交流也很少,要不然他妈妈也不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个少言寡语的孤僻少年。
米亚回了一个笑容,没有再说话,打量起来了这件店铺。
就像是韦尔斯利先生不爱说话一样,她自己其实也不怎么喜欢说话,尤其是跟不太熟悉的人说话,这简直就是浪费时间跟口水的工作,她宁愿把时间跟精力花在死物上面也不愿意花在社交上面。
刚刚没有注意,走进来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件售卖乐器的店铺,店里面的墙壁上面挂满了各种乐器,其中也包括小提琴。
但最让米亚注意的还是一把形状有些奇特的乐器,琴身呈梨形,琴颈后弯的鲁特琴。
“请把那把鲁特琴拿给我看看可以吗?”米亚开口询问老板。
这跟她以前见过的那种直颈的曼多拉琴不同,不知道弹奏出来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的?
“好的,小姐。”胖胖的老板愣了一下,似乎是对于年轻的姑娘居然会认识这种乐器感到惊讶,但是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从墙上把琴取下来递给了米亚。
米亚微笑着接过那把鲁特琴,在店铺里面找了个凳子坐下,调整了一下姿势之后,尝试性的弹奏了起来。
刚开始因为这种鲁特琴跟自己的以前接触过的长得相似的曼多拉不太一样的关系有些错音,但是很快的,米亚就重新掌握住了这种琴的弹奏方法。总体上的结构实际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就连琴弦的数量也没有太多改变,只是形状上面的一些区别被克服的很容易,一道流畅悦耳的琴声就在她的手指拨动下流淌了出来。
站在旁边调整琴弦的阿瑟愣住了。
他知道的女性们基本上都会精通那么一两种乐器,他的姐妹安就是这样,在钢琴跟小提琴上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因为这个时代对于淑女就是这么要求的,在才艺上面越是精通,在社交上面就越是受欢迎。而对于乐器上面的造诣又代表了一个家庭对于女儿的重视跟财力的显现,即使是不是那么有钱的中产阶级的家庭也是会让自己的女儿多多少少的学习上一样乐器来给自己在日后的社交场合充场面的。
但钢琴一直都是主流,辅助的是小提琴这一类的乐器,他还真没见过连鲁特琴都弹得这么好的女孩儿。这种琴虽然在十六世纪之后在欧洲风靡了一段时间,可是到了现在却已经逐渐被其他的琴种给取代了,人们更喜欢的是如尤克里里这一类小巧玲珑跟小提琴这种制作方便、演奏也方便的乐器,而不是体积更加巨大,演奏难度更高的鲁特琴。
一时之间,年轻的阿瑟先生对这位弹奏着这种有些过时的乐器的米亚有些好奇。这位小姐不但有着非比寻常的美貌,在音乐上面的水平也令人惊叹。
不过鉴于他向来沉默寡言的性格跟和米亚并不熟悉的现状,阿瑟并没有开口,只是安静的听着对方弹奏乐曲。
米亚的弹奏很流畅,开始的时候还能听出来一些涩然,可是随着时间的过去,这种微微的涩然已经消失不见,剩下的都是随着琴音发散出来的感情。
悠然,宁静,又带着一丝遥远,就好像是漂泊不定的云,让人抓不住它的影子。
“这是什么曲子?”阿瑟终于在米亚弹奏完毕之后忍不住开口询问。
如果说他还有什么执着的话,那么大概也就只能说是音乐了吧,在听到一曲如此美妙的琴音之后,他没办法控制自己不去询问它的名字。
“它叫《故乡的云》。”米亚被这句询问给拉回了神,对阿瑟说。
实际上这首曲子跟那首同名的歌曲并无联系,但她依然固执的给自己酝酿了很多年的曲子起了一个同样的名字,只是因为她想家了,那个再也回不去的家乡。
米亚眼中有微光闪动,已经没有了继续逛下去的心思,“请帮我把这把琴送到拉舍尔花园,谢谢。”她轻声对店铺的老板说。
然后对阿瑟点了点头,“再见,韦尔斯利先生。”
随后就头也不回的打开门走了出去。
莱蒂赶紧跟了上去,要是她的好小姐淋了雨生病了可就糟糕了!
不过好在爱尔兰的雨就跟英格兰的雨一样,来得快,去的也快,她们走出店铺的时候,原本的雨滴已经变成了雨丝,不再那么具有冲击性。这让莱蒂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不用担心米亚感冒了。
要知道这个可是一个肺炎就能要了人命的时代,真要是患病了,就算是上帝来了都很难有办法。
“先生,你还需要一些什么别的东西吗?”眼见着米亚离开了店铺,老板吩咐了自己的店员将那把鲁特琴给包了起来送到对方指定的地方之后,询问阿瑟这个一大清早上出现在店里面为小提起换弦的人。
“没有了。”阿瑟呆呆望着门外的眼神重新转到了老板的身上,惜字如金的说。付完钱之后也离开了。
留下了老板一个人对早上招待了两个奇怪的客人一阵无语。但不管怎么样,这两个人客人都让他赚到了钱,所以奇怪不奇怪的也无所谓了,反正不关他的事情。
倒是阿瑟在回到了家之后立刻冲进了书房,开始依靠着自己的记忆试图扒下来米亚在乐器店里面弹奏的那首音乐的曲谱。
但可惜,他虽然热爱音乐,也很有这方面的天赋,但是跟莫扎特这种天才级别的人物还是差了一点儿,在只听过一遍的情况下根本就无法完全记录下来所有的音符。
这让他有些沮丧,连早饭都没有吃,坐在书房里面发呆。
不过他的这种情况并没有让家里人感到意外,尤其是他的母亲韦尔斯利夫人,这位女士只是认为她的这个儿子老毛病又犯了,沉迷于音乐当中不可自拔,或者是又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沉浸在其中。因此也懒得管他,或者说也没有什么时间管他,家里面还有一堆的事情要处理呢。
既然要处理掉产业,那么就处理的彻底一点儿,反正他们家以后也不打算回到爱尔兰了,干脆就直接把一些能够卖掉的东西都卖掉,然后回到伦敦重新置产,这样管理起来也比较方便,不用在以后两地奔波。
在这种忙乱的情况下,韦尔斯利夫人还有好几个孩子要操心呢,哪来的时间去管向来没有什么存在感的阿瑟?
倒是米亚,在回到了拉舍尔花园之后,被几个姐姐拉住按在了浴室里面泡了一个通透的热水澡。
“真是的,下次出去的时候一定要看天气,不然感冒了的话就糟糕了。”伊丽莎白瞪了一眼洗完了澡之后粉嫩嫩的米亚说。
一旦淋了雨生病怎么办?爱尔兰可不是她们的家,要是生病了在这里是没有办法得到妥善的照顾的。
米亚乖乖的任伊丽莎白拿着毛巾的手在自己的头上揉来揉去,没有出声。
她向来是个很能调解自己心态的人,那股劲儿过了之后心情也就没有太多的波动起伏了,现在已经恢复了自己平时的状态。
“还有你的头发,真是不能理解你为什么要把它们搞成这个样子,原来的卷发不好看吗?”一边给米亚擦着头发,伊丽莎白一般抱怨着,十分不能理解自己妹妹的行为。
用烧热了的铁钳子把原本的卷发给烫成直发,这都是什么神奇的操作啊!难道不是应该翻过来进行的吗?因为这件事情她还特地去铁匠铺定制了平板的夹子,也是让全家人都十分的无语。
但这位小姐自从嫁妆的数量变多了之后零用钱的额度也是直线上涨,花起钱来根本就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她们也对此无可奈何。
“要是大卷的话很好看,小卷的话就算了。”米亚一脸认真的回答。
上帝保佑她,那一头凌乱的小卷儿不但难看,打理起来也很麻烦啊!梳子梳起来那么费劲又不好看,还留着它们干嘛?
所以她果断的把自己的满头小卷儿给搞成了直发。当然,在没有药水的情况下肯定是不那么彻底的,总是有一些头发调皮的拒绝变成直的,依然带着些卷儿,但这对她来说已经足够了,起码比以前好看多了。
而说到这个,米亚又忍不住想要给自己掬上一把辛酸的眼泪,真是越在这个时代生活越发现需要‘发明’的东西越多,家化的这个大坑,她是彻底的跳不出去了!
“我也觉得直发挺好看的,比卷发好看多了,而且也比较适合凯特的气质。”玛丽端着一碗燕窝坐到了两个人身边说。
“要来点儿吗?”她问两个姐妹。
“要!”米亚跟伊丽莎白异口同声的说。
“茱莉亚,再端两碗过来!”玛丽冲着门外喊了一声,很快就有女仆又端进来了两碗燕窝。
“我觉得最近我的脸都发光了。”玛丽摸着自己的脸,示意姐妹们仔细观察。
她真是服了那本食物‘圣经’了!
自从得到那本游记之后他们家的饮食水平就一个劲儿的上涨,远远地把麦里屯的人民给甩到了身后,这点不仅仅是体现在食物上面,还体现在了滋补上面。
根据那本笔记的记载,他们家花了不少的时间才等到了普林斯中尉在海外殖民地驻扎的同事捎回来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有些不敢吃,因为这些东西里面很有那么一些看起来实在是不怎么像是能够入口的食物,但是按照那本笔记上面的记载进行烹饪之后这种看法就完全改变了。整个班纳特家,包括向来跟其他四个姐妹很不对付的莉迪亚都对那些来自各个国家的补品吃的不亦乐乎。
就连班纳特先生这个男主人,都跟着家里面的女眷一起吃起了这些补品。其中燕窝就是最受欢迎的一项,这东西的口感特别好,加上冰糖炖煮之后,味道简直棒极了!而且最重要的是,根据那本游记上面的说法,这东西常吃不但对身体好,还能有效的延缓衰老!
虽然还是粉嫩少女一枚,但是班纳特家的姑娘们已经很有忧患意识的开始了保养的生活,玛丽对此尤其热衷,这么长时间吃下来,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总觉得自己的皮肤都好了,脸蛋儿都在发光。
“好像确实是比以前还要细嫩了。”伊丽莎白放下了给米亚擦头发的手,捧着玛丽的脸左看右看,点了点头。
玛丽的皮肤摸上去简直细腻极了,手感简直不要太棒!
米亚:“........”
她现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燕窝这种东西,到底能不能美容她其实心里面也没底,之所以会把这东西给写到那本游记上面纯粹就是因为她喜欢那种口感而已,是一种很不错的零食,谁知道玛丽会把那上面的话给当真,一丝不苟的执行啊?就玛丽的这种年纪,就算是什么都不吃也是胶原蛋白满满的,浑身都是青春感,更不用说她还长期使用她搞出来的那些天然护肤品跟受她影响不怎么喜欢吃生食,皮肤能有什么状况?
摸了摸鼻子,米亚感到有点儿心虚。
唯一值得庆幸的大概就是无论是马来西亚还是印度尼西亚现在都是欧洲国家的殖民地,物价上面都不贵,否则的话,班纳特家还真是负担不起这种昂贵的花销!
“凯瑟琳小姐,乐器店的老板送乐器过来了。”莱蒂敲了敲门,走进来对米亚说。
那位乐器店的老板已经派了自己的学徒把那把鲁特琴给送来了。
“什么乐器?”玛丽好奇的问。
她们家除了有钢琴之外,也有小提琴跟大提琴这种乐器,甚至就连尤克里里跟竖琴都有,还挺好奇米亚买了什么新的乐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