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66章

    白枭要是成了皇上的义弟,那岂不是,比他们这些大臣的身份地位还要高了?

    皇上刚给了楚家天大的脸面,接着又要给白枭比天还大的脸面,这当真是我行我素了。

    白枭又何尝不是震惊得回不了神,他的主子,要和他做兄弟?

    大殿上短暂的沉默过后,便是一片反对之声,朝臣们群情激奋。

    “皇上,白枭无根无基,怎堪成为皇亲国戚?”

    “皇上,您是九五之尊,手掌天下人命运。可也不能只凭自身偏好,便无视天下努力之人,随意赏赐,寒了天下人的心,还请皇上三思!”

    “皇上,白枭身为您的贴身侍卫,忠心乃是本分,您若欣赏他,大可以赏赐良田家宅,以示皇恩!”

    “皇上,楚大将军府,是皇后的娘家,您不避嫌言,重用楚家人,给楚家无上荣耀,令楚家一家独大,直逼当年萧家。如今又重用近侍,置臣等忠心为君之人于何地?”

    “臣等冒死谏言,求皇上收回成命!”

    第530章

    弹劾楚家

    “求皇上收回成命!求皇上收回成命……”

    大殿之中,朝臣们已经跪了一地。

    这等气氛之下,他们积攒了许久的怨气,终于不顾后果,一股脑吐露出来。

    他们今日,定要阻止这场闹剧,不能让皇上随心所欲。

    朝臣们跪了大半,白枭站在最前面,更为突兀了。

    他心里也是焦灼,主子何须为他,犯了众怒?

    可他思前想后,还是没有与主子唱反调,只默默往一侧挪了挪。

    君凌云抬了抬手,朝臣们终于安静下来。准备听听君凌云要怎么自圆其说。

    今日若是不能给他们一个说法,他们便是辞官不做了,也要争一口气。

    所谓法不责众,即便皇帝权利再大,他们朝臣只要团结一心,也能撼动这颗大树!

    “方才,是谁提到的楚家?”

    大臣们没想到君凌云第一句话,竟是问了这样一句话,这是要拎出一个,杀鸡儆猴吗?

    “严尚书,可是你说的?”

    刑部尚书严大人,本还在想着要不要站出来,就已经被君凌云给点了名,他也只好梗着脖子承认了。

    “回皇上,正是微臣,微臣掌刑部,只知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知道如何趋炎附势,还望皇上赎罪!”

    他这话,倒是说得大义凛然,如果君凌云因他方才那番话,治他的罪,倒是以权压人,徒长趋炎附势之风,无法服众了。

    “皇上,臣也以为,刑部尚书所言有理。”

    朝臣们今日是豁出去了,若是让皇上在他们之中开了口子,其他人也别想好过。

    这种时候,他们必须抱团取暖,才能对抗皇权。

    唯一无法发言的,恐怕只有楚家人了。面对朝臣的激愤,他们若出头,只会让矛盾更加激烈。

    可让所有朝臣没有想到的是,君凌云不仅没有对刑部尚书发难,反而夸赞了他:

    “严尚书,你一向刚正不阿,朕赞赏你敢于说出心里话的勇气。”

    刑部尚书却是心里打鼓,皇上还不如直接斥责他一顿,让他来得踏实。

    对犯人加以夸赞,让犯人自己理亏认罪,也是审讯时常用的法子。

    君凌云好言好语道:

    “朕问你几个问题,你如此刚正不阿,当不会说假话。”

    刑部尚书不知道,君凌云葫芦里到底卖得什么药,只好硬着头皮应下。

    “皇上请问,微臣定当如实回禀。”

    君凌云便严肃了神态,声音威严。

    “第一个问题,楚正南,楚大将军,保卫北境二十载,未曾丢失过一座城池,他可能胜任护国大将军一职?”

    楚将军的战绩,刑部尚书无法否认,只能回道:

    “楚大将军,英武善战,士兵信服,有统帅之能,实至名归。”

    方才还气焰嚣张的朝臣们,在听到君凌云第一个问题后,便有些低垂了头。

    暗道这刑部尚书实在是不该,将白枭和楚家,两件事混为一谈。合该一件一件奏禀才是。

    而君凌云,已经又发一问:

    “第二个问题,楚文忠,楚小将军,自小跟随其父练武行军。可谓在演武场与沙场上长大的,他可堪子承父业?”

    刑部尚书手心冒汗:

    “楚小将军出类拔萃,同龄中,武艺无出其右,虽年轻,沙场经验,却不输老将,可堪培养。”

    朝臣们的头垂得更低了,皇上对楚家多有维护,待掰扯明白楚家,他们哪里还能一鼓作气,阻止皇上认白枭为义弟?

    果然不出众朝臣所料,君凌云继续发问:

    “第三个问题,楚文鸿,楚御史,自幼神童之名在外,乃是父皇亲点的榜眼,科举出身,可是才能配位?”

    “自然,自然配得。”

    刑部尚书此时也已经有些后悔,自己说话过于莽撞。

    他该只抓住皇上去楚府守岁一事,痛批才是。如今反倒让皇上给将了军。

    “第四个问题,楚文锦,楚尚书,于国库空虚之时,临危受命。短短几个月,不仅解决了北境粮草,与西昭救急,还将国库扩充到百万两白银,他,可能胜任户部尚书一职?”

    君凌云终于将楚家人问了个遍,刑部尚书也不知道自己现在,是挫败感更多,还是解脱感更多。

    “楚尚书,财商卓绝。”

    这个词儿,还是太上皇任命楚文锦之时,于圣旨上给他的评语,谁也说不出个不是来。

    刑部尚书已经暗自闭眼,他这前半段完败,后半段,可怎么再提起?

    君凌云则是扫视着所有朝臣。

    “今日,朕便给你们机会,指出楚家人渎职之处,若他们当真德不配位,朕今日便撤了他们的官位!”

    这,当真?

    朝臣们先是一喜,觉得这是个打压楚家的好机会,可一番搜肠刮肚之后,又都如蔫了的茄子。

    仔细想来,楚家父子,竟真的找不出什么渎职之处。

    “皇上,微臣,微臣要弹劾户部尚书楚文锦!”

    众人循声望去,看是哪个如此英勇。

    就看到与楚文锦同在户部的朱侍郎,抱拳出列。

    “皇上,楚尚书虽然政绩了得,可他到底是个商人,三天两头不在户部当值,公私不分,界限不明!微臣担心,长此以往,会助长不良之风。更担心国库的银子,会被楚尚书挪动私用。”

    在朝臣们看来,不按时上工,这的确算是渎职了,可却无人点头附和。

    要是真将楚文锦给拉下马,国库岂不是又要空虚了?

    毕竟以前,做什么都从国库领不出银子,捉襟见肘的感觉,不好受啊。

    现在只要是为国为民,户部便能给备出银子来。

    若是换个人来做这户部尚书,还真不一定能如楚文锦做得这般好。

    他们倒是宁愿打压楚家其他人。

    朝臣们看向君凌云,难道皇上真的会,撤了楚文锦的户部尚书一职吗?

    君凌云却冷笑一声。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那朱侍郎一惊,皇上这话,分明意有所指。

    虽然他没想明白,指的是什么,可不妨碍他知道这不是句好话。

    朝臣们也是互相看看,皇上这是在骂朱侍郎眼皮子浅吗?

    “楚尚书不在其位,是受了朕的密旨,去整合天下钱庄,统一天下货币。

    要不然,你以为朕为何,从来不问责他旷工一事?难道朕是眼瞎耳聋,不知道吗?还是你以为,朕是在包庇寻私?”

    朝臣们震惊抬头,整合钱庄,统一货币?这么大的事儿,楚文锦竟然一人干了?

    第531章

    皇上自罚自身,满朝皆惊!

    皇上所说之事若是成了,定能经邦济民。

    朝臣们已经能想到,各国百姓互通有无,盛世繁华的场景了。

    能登上朝堂的大臣,哪个也不是草包,瞬间便明白了这件事儿的意义之重大。

    朱侍郎更是心里咯噔一下,密旨?这么说,楚文锦是奉旨行事,却被他给弹劾了?

    朱侍郎冒着冷汗压低身子,不敢再说话。

    君凌云则是看向楚文锦。

    “楚尚书,你来与诸位大人,汇报下你这段时间的成果。”

    “是,皇上。”

    楚文锦上前,声音清亮:

    “臣幸得皇上看重,奉御令收编钱庄。如今,已在云霄国各地,设立天下钱庄五百余座。

    于南焰国和东夷国,各设立天下钱庄五十余座。

    且这两国都已经同意,与我们云霄国统一货币,增强贸易,互通有无。”

    听着楚文锦掷地有声的政绩,朝臣们已经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楚文锦做户部尚书,才几个月啊?前任户部尚书在那个位置上坐了多年,也没能做到如此。

    “在朕看来,楚家每个人,都是凭自己的本事,坐上现在的位置。你们不满朕重用楚家人,无非因为他们是外戚。”

    君凌云一句话,便点出了朝臣们的心思。

    “皇上,臣等,也是为了您的千秋大业,萧家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啊。”

    刑部尚书这话,倒真是为帝王着想。若是换做旁人,许是真的会心生芥蒂。

    可龙椅上的,不是旁人,而是君凌云。

    “楚家,不是萧家,朕,也不是太上皇。

    他这话一出,满朝皆寂。

    有几个皇帝,敢将自己与太上皇作比?恐怕也只有一个君凌云了。

    楚将军已经带着儿子们上前跪下。

    “楚家愿誓死效忠皇上,如有不臣之心,天打雷劈,断子绝孙!”

    楚将军这誓言,可谓恶毒了。他们在外打拼,谁不是为了福泽子孙后代?

    若是断子绝孙,还有什么好争的?人家都如此发誓了,若是还要说人家心怀不轨,那才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朝臣们又垂下头去。

    “朕任才为贤,不会因为楚家人与皇后同姓,而胡乱安插官位,让他们祸乱朝纲。更不会因为楚家人与皇后同姓,而一味打压迫害他们,让其壮志不得酬,报国无门。”

    君凌云居高临下,看着朱侍郎的头顶:

    “朱侍郎不思进取,越级弹劾,污蔑上官,着,官降三级,杖责二十!”

    朱侍郎吓得腿都软了。

    “皇上,饶了微臣吧。是您允许弹劾,微臣才会斗胆上奏的啊。”

    “朕允许弹劾,未允许诬陷,拉下去!”

    君凌云的声音,让大臣们如坠冰窟,身上的袄子,似乎已经失去了作用。

    他们已经跪得膝盖发麻,去都要忘了,最初跪下来的目的了。

    “啊!啊!啊……”

    大殿外,传来了朱大人凄惨的呼痛声,似乎痛在每个跪着的大臣屁股上。

    伴随着这声音,君凌云又道:

    “去楚将军过除夕,原是朕躲懒了。朕自三岁启蒙,五岁上朝,再无一日懈怠,朕也想体会一下,寻常人家,过的是什么日子。”

    朝臣们本以为,楚家的事就这样掀过去了,没想到,君凌云竟还会主动与他们解释。

    又听他这样说辞,都有些动容。

    说起来,君凌云从出生便被立为太子。自小,便是被太上皇,严格按照储君的要求培养的。

    更是十二岁便去了战场厮杀,才得了个战神的威名,令诸国忌惮,稳住了云霄国的地位。

    登基为帝之后,更是马不停蹄,收服西昭,振兴民生。

    他想要一日自由,的确不能为过。

    君凌云扫了眼朝臣们的反应,宣布道:

    “朕身为皇帝,没有严以律己,让朝臣误会,让楚家成为众矢之的。朕自罚礼佛四个月,四个月中,不近酒肉女色,以正自身。”

    听得此言,满朝皆惊,大臣们全都颤巍巍跪了下来,山呼请罪。

    “皇上!臣等有罪!求皇上责罚!”

    他们可是逼得皇上自罚自身了啊,岂不是罪过?

    只是,为什么不是三个月,不是半年,偏偏是四个月?

    众大臣还未想明白,君凌云已经下令。

    “来人,将朕的罪己诏,张贴于皇城。”

    “是,皇上。”

    朝臣们将身子趴得低低的,皇上这是要动真格的啊。

    曹丞相带着哭腔高喊:

    “皇上,是臣等不知体恤圣心,没有体会皇上之苦。只当皇上要抛弃臣等,令皇上为难了。”

    君凌云则是满意于曹丞相的识时务。

    “众爱卿都平身吧,尔等都是云霄国的肱股之臣,朕自是一视同仁。楚家之事到此为止,日后若是再有人旧事重提,空口白话,朕定罚不饶!”

    打个巴掌,给可甜枣,君凌云算是将人心给拿捏了。

    “谢主隆恩!”

    朝臣们直到慢悠悠站起身,才从感动与自责中回过味儿来。

    今日怎么就从成他们责问皇上,变成向皇上请罪了呢?似乎,又被绕进去了啊。

    不过君臣关系刚刚缓和,皇上要认白枭为义弟之事,应该会就此搁浅了吧?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