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楚云溪也在想着,难道是老天爷,见她重生不易,开了后门来帮她?思绪已经不知飞到哪里去的楚云溪,强自镇定。“多谢北蛮小王子,望我们两国,也能早日化干戈为玉帛。”
楚云溪握着手中三份,来自三个国家的合约书。已经有些麻木了,她竟不知,自己有此等能力,一日内集齐三国和平条约,并四国贺喜。
而君凌云,只宠溺地看着她,似乎丝毫也不在意,她这个太子妃的风头,压过他这个太子去。
这让楚云溪心里,既有些高兴,又有些隐隐的不安。
高兴的,是云霄国的百年安定,如今就握在她的手上,似乎就在一日之间达成了。
百姓们安居乐业,不受战争纷扰之苦,这不是正是君凌云想要的吗?
不安的,是不知道她有没有这么大的福气,承接下这些幸运,会不会反给楚家,带来灾祸。
人群中突然就有人灵光一现,惊呼一声:
“咱们太子妃,该不会是天女下凡,来降幅我们云霄国的吧?”
这一说法,又让周围人思绪急转,似乎比太子殿下安排的,更有说服力啊。
如若不然,这种四国使者来贺,只为给太子妃添妆送嫁的场面,又如何解释?个个有些崇拜地看向楚云溪。
“对对,咱们太子妃定是天女下凡,来护佑我们的。”
没听说过吗?以前的楚家大小姐,姿色平平,更无才艺可说,谁知自几个月前,突然就变得惊才绝艳,美若天仙。
这不是天女下凡又是什么?
只是这话,没人敢当着太子殿下的面儿说出来,心里计较一番罢了。
君凌云看着众人的反应,到现在看来,这四国使者的行为,都是在为楚云溪助威,既然对溪儿无害,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一切,等他与溪儿完婚后再细查。
“溪儿,上轿吧。”
君凌云声音温柔,提醒楚云溪。一旁的礼官,很有眼色地唱道:
“恭请太子妃上轿!”
君凌云看着楚云溪在丫鬟的搀扶下上了轿子,自己才翻身上马。
这马儿通体雪白,精神奕奕,脖上佩戴着大红花,甚为喜庆。楚云溪看着那马儿很是眼熟,不由抿唇浅笑。
“起轿!”
随着喜乐之声响起,大红轿撵被稳稳地抬了起来。
楚云溪透过自己的红纱盖头,再透过轿子四周的红纱,仍能隐约看到外面的热闹。入目都是穿着红装的仪仗队伍。
前方有六名宫女,手举仗扇,为她的轿撵引路。
比之坐在一般轿子中,楚云溪能清楚地感受到周围之人对她的艳羡和祝福。楚云溪浅笑,为她准备这样的喜轿,君凌云还真是有心了。
第316章
良辰吉时,新婚大礼!
一直看着楚云溪上了喜轿的荷香,突然跑前几步,跪了下来,重重叩首:
“奴婢荷香,恭送太子妃出嫁!”
楚云溪心头一颤,一滴泪顺着脸颊滑下,唇齿轻启:
“荷香,将你交给吴忧,我很放心。”
正在某处警惕着意外发生的吴忧,听到楚云溪这话,心头忽得暖融融一片。
待楚云溪端坐好,目不斜视,礼官高唱:
“新人回宫!行!”
当轿子开始前行,漫天花瓣随风飘洒而下,拂过众人脸颊。
“哇~,好美啊!”
百姓们都是欢呼雀跃,这一幕,实在是太过美好了。
即便只是看着,也让人心神荡漾,更何论是端坐于喜轿之上的新娘子楚云溪,该是多么幸福又满足。
四国使者送嫁;皇家仪仗伴行;高头大马,英俊郎君在侧;天女散花,如梦如幻。羡煞了多少待嫁女子,搅动了多少芳心。
道路两旁,突然又有人跪了下来,高喊道:
“天下学院先生,恭送太子妃出嫁!”
随着轿辇缓缓前行,不断有人跪下。
“天下学院学生,恭送太子妃出嫁!”
“天下学院学生,恭送太子妃出嫁!”
“草民恭送太子妃出嫁!”
……
一步一声,一声高过一声,楚云溪看向两旁,都是她学院里的先生,学生,那些被君凌云带回来的孤儿,还有学院救治过的那些百姓们。
沿路竟都有他们的身影,不知不觉间,她办起的学院,已经接收了这么多人。
从楚将军府门口,一路送嫁之声,将她送到了皇宫大门外。
其他百姓,因着方才三国送上和平条约书一事,也感念楚云溪,给他们平头百姓,带来了和平的希望。竟纷纷跟随跪下。
楚云溪不能回头,可视线已经模糊一片,前世对她极尽咒骂之能的百姓,此生,竟都真心来为她送嫁。
这让楚云溪的一颗心,如置暖炉,似乎前世的所有不堪,都已经不再重要,可以随风而逝。
她如今的命运,已然改变,她是全新的楚云溪。如此想着,她不自觉看向高头大马上的君凌云,却见他也正满含深情地凝望着自己。
楚云溪回神,端正了身姿,正视前方。喜轿缓缓跨入皇宫门槛儿。
外面的喧嚣渐渐退去,只剩下悦耳的丝竹管乐。
待喜轿停下时,君凌云从白马上跳下,缓步走到楚云溪的喜轿旁边。
“咚,咚,咚。”
三声踢轿之声响起。君凌云如寻常新郎官一般,拱手朝着轿中的楚云溪行了一礼。迎她出轿。
礼官高唱:
“恭请太子妃下轿~”
楚云溪起身,伸出纤纤玉指,握住君凌云已经在等候的手,下一秒,便被他抱下了轿撵。四面相对之时,时空似乎都为他们停顿了几息。
君凌云轻轻地将怀中人儿,放于红毯之上,如待稀世珍宝。
宫人接过楚云溪手中的合欢扇,送上大红花绸。君凌云与楚云溪,一人握住红绸一端。
他们面前,摆放着一副马鞍,马鞍之上,还有个品相极好的红苹果。
礼官高唱:
“跨!,新人吉祥安康!”
君凌云在前,抬步跨过,转回头,看着楚云溪同样抬起小脚,跨了过来。这才与她一同,拾阶而上,缓缓步入大殿。入目都是一片喜庆的红。
两旁是侍立观礼的朝臣。大殿上首,大红喜字高挂,皇帝正端坐于此,等着一对儿新人。
君凌云与楚云溪,走到蒲团前停下。
礼官开始主持婚仪。
“良辰吉时,请太子殿下与太子妃,行新婚大礼!一拜天地!”
两人手牵红绸,回转身,对着殿外双双跪下,行叩拜之礼。
待两人起身,礼官继续高唱:
“二拜君父!”
两人又对着皇帝跪下,恭敬叩首。
“儿臣儿媳,叩拜父皇。”
皇帝面上一派威严慈爱。可心里已经是五味陈杂。
今日宫外发生的事儿,一早就进宫等候的朝臣们不知情,他这个皇帝又岂会不知,自然已经有眼线,汇报给他听。
可皇帝再怎么心存疑虑,也得等太子大婚完,才好相问。面上自是不动声色。看着礼官主持。
“夫妻对拜,永结连理。”
楚云溪依言而行,双手叠于额前,双膝触地,缓缓跪拜下去。
朝臣们已经看到他们的冰山太子,此刻那颠倒众生的温暖笑容。心里一个激灵,原来太子殿下,也是会笑的。
此生连皇帝都很少跪拜的君凌云,此刻心甘情愿屈膝而下,对着楚云溪,郑重叩拜下去。
楚云溪亦是抿唇而笑。这辈子,也只有今日,她能收到君凌云这般大礼了吧。这感觉,还真是奇妙。
“礼毕,送入洞房!”
“恭贺太子殿下与太子妃大婚。”
朝臣们齐齐跪下贺喜。
君凌云与楚云溪,又朝皇帝行了一礼告退,便进到内室。坐于床边。
楚云溪因做新嫁娘,而有些紧张的心,终于略略放松下来。那微微呼气的动作,自然没有逃过身边君凌云的眼睛。又引得他弯唇而笑。
宫女上前,接过两人手中的红绸花,看得出他们的太子殿下,今日真的是心情愉悦。
外面的礼结束了,内室的礼,还刚刚开始。
宫女将一杆如意秤,送到君凌云手中。
礼官提醒道:
“太子殿下,请为太子妃挑开红锦,从此称心如意。”
君凌云伸手接过,突然有些心跳加速,他抬起秤杆,缓缓挑开楚云溪头上的红纱,露出她樱桃般水嫩的唇,挺翘的鼻,低顺着的眉眼。直至露出整个凤冠。
楚云溪缓缓抬起含情的眸,带着长睫轻颤,小小的酒窝,浅浅凹下。
君凌云见过她的笑,见过她的哭,见过她的凌厉,见过她的软弱,独独没见过如此含羞带怯,眸送秋光的楚云溪。
宫人们看着这一幕,也为他们主子高兴。个个脸上都是带着笑。
礼官唱道:
“恭请太子殿下与太子妃,同牢合卺。”
宫女端上一盘肉食,将筷子递到君凌云和楚云溪手上。
两人各自从盘中夹起一块儿,以袖掩面,送入口中。礼官在一旁念道:
“共食一畜肉,同牢结夫妻。”
前面的宫女退下,后面的端着两盏酒上前。
君凌云和楚云溪,又各自端起一杯,只饮一半,宫女便接过两人的杯盏,交换过后,重又送入两人手中。
“合卺共饮,生死契阔。”
君凌云将楚云溪饮了一半的酒,一饮而尽,笑看着同样饮尽的楚云溪。似乎怎么看也看不够。
第317章
十里红妆
两名宫女,拿着小剪刀上前,分立于君凌云和楚云溪身边。
小心地为两人各剪下一缕头发。又并到一起,以红绳缠之。
“结发为夫妻,白首不相离!恭贺太子殿下与太子妃大婚!”
随着礼官一声唱,宫人们纷纷跪拜行礼:
“恭贺太子殿下与太子妃大婚!”
“免礼,赏!”
君凌云这话虽是对宫人说的,可他的视线,就没有从楚云溪身上离开过。
“谢太子殿下赏!”
随着宫人起身,礼官又上前提醒君凌云:
“太子殿下,您该去与百官同庆了。”
君凌云起身,却没有即刻离去,而是先为楚云溪摘去了凤冠。
“溪儿,累了吧。”
楚云溪微红着脸,轻轻拉了拉君凌云的衣袖。
“这,这不合礼数吧?”
她怎么也得等君凌云回来,才能卸妆不是。
君凌云突然弯下腰,将一张俊脸凑近楚云溪,惹得她睁圆了眸子。
“本宫说合礼数,便是合礼数。累了就歇着,自在地等我回来。”
楚云溪有些不好意思地撇开眼。那样一张凡尘难见的脸,让她这个凡夫俗子,实在是无力抵抗。
君凌云成功逗弄了自家新娘子,心情已经不能单用好来形容了。满屋宫婢,都能感受到他们主子的愉悦。
“给太子妃准备好膳食,好生伺候。”
“是,殿下。”
君凌云又不舍地看了楚云溪一眼,才转身离开,与百官同庆去了。
而此时,楚云溪的嫁妆,还在一抬抬地运送到东宫。只因,她嫁妆的数量,超了规制!
楚云溪从出生起,便是皇帝亲指的准太子妃,楚夫人是竭尽所能,给自己的女儿准备嫁妆。
有银子傍身,才能打赏宫人,与其他后宫娘娘走动,在后宫,便能好过些。
再加上,楚云溪有个楚文锦那样,热衷赚银子的兄长。
她的嫁妆,本就是按照太子妃的最高规格,一百二十八来抬准备的。还口口都是特制的大箱子。
若是按照正常嫁妆箱子来装,说能装两百抬也不为过。直逼皇后规格。
可如今,又多了六抬,实在是难为了楚将军和楚夫人。
原来就已经摆放在门口的嫁妆,总不好再临时撤去几抬。只好将几口轻一些的箱子,结结实实捆在一起,当做一抬嫁妆来算。
将军府门外看热闹的百姓,不减反增。谁不想看看,四国使者添妆送嫁的太子妃,嫁妆是何等的豪华。
却见到了那抬,都要跟小轿子差不多大的嫁妆,真真是长了见识。
谁家嫁女儿,一抬嫁妆是这样算的?没看到光是唱嫁妆的人,就有四个,单这一抬,便轮着唱了小半个时辰。
抬嫁妆的人,更是有三四百之多,这运送嫁妆的队伍,最前面的已经入了皇宫,最后面的却还没能出发。
沿路都是此起彼伏的惊叹之声。
“这真真是十里红妆啊!”
“不愧是咱们天女下凡的太子妃,就不是寻常人能比的。”
“什么天女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