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魏玄。”“嗯。”
他闭目,似睡非睡,富然每次以为他睡着了,唤他一声,他都是会应的。
魏玄闭着目等了许久,怀中的小女人却没有说第二句话。
他缓缓睁开眼。
却见怀中的女人,已经沉沉睡去。
他眸光微转。
将她拥得更紧了些。
这是在说梦话。
原来,她这么爱他,连做梦都离不开他。
魏玄再度闭上眼,唇难掩地微扬。
*
魏玄与天元帝商议过后,令武郡王前往越阳池,协助辰远侯世子拿下越阳池。
燕郡王入礼部,长乐郡王进户部。
皇上和卫国公这样的安排有些迷惑人。
但卫国公又发话了。
要三位郡王熟知六部运转。
朝中有大臣不解。
上朝之时,天元帝犹在。
每日服用少量的赤石散,却依旧没让他有任何的起色,他的气色很不好。
花陌开的汤药,天天服用。
好在,勉强还是能够支撑的。
“皇上,若是让三位郡王轮六部,将武郡王派出去是不是有些不太合理,而且,武郡王此番只是协助辰远侯府世子爷,若是立了功,这功劳岂不是属于辰远侯世子爷而非武郡王所有。”
现在京中谁人不知辰远侯是卫国公夫人的亲生父亲,辰远侯世子就是卫国公的小舅子。
卫国公这是以公谋私。
朝堂之上,真正敢说出来的人,可不多。
刚才发言的旬老太师,有几年不理朝政之事了,如今是觉得朝堂不稳,他再度出山。
想要稳一稳朝政。
却不知,在他退下来的这几年,朝堂之上的分位早就变天了。
魏玄虽年轻,却早已经是朝中一把手。
皇帝之下第一人。
连长公主也是死在魏玄的手下。
旬太师素来是敬佩魏家人,老卫国公和魏清都是为国捐躯。
可魏玄年少时的名声两极分化。
他是个可造之材,但性子并不和善。
这样的人,若当真要理朝政之事,难免偏颇。
旬太师此言一出,立刻有人附合。
“皇上,的确如此,只怕,这样做三位郡王都会有意见的。”
天元帝看了魏玄一眼。
“魏卿,你解释给他们听罢。”
魏玄面向众臣,面色未变。
目光落在旬太师脸上,亦无半点退缩。
“旬大师所惑,也不无道理,皇上召三位郡王回京,意在考验,若当真有合意之人,才会从中挑选出对国家最有利的一位,但,并不是必须从三位郡王中选择,皇上尚有皇子在,小太子依旧光明正大地在后宫——。”
“今时今日,三位郡王依旧是要听从皇命,不得不违,皇上命其在六部轮转,他们当真要抗旨不成?即便武郡王被派往越阳池是协助辰远侯世子,那也是因攻向越阳池的将士出自许州,莫非,要武郡王带着他的私兵前去夺回越阳池?”
许州的兵甲尽数在尉迟家手中,有五万余人。
旁人如何统领。
就算皇上下旨,让尉迟家将许州的兵力交出来,也得合情合理,许州亦需要兵力驻守。
事实上,辰远侯府还不太愿意争这个功。
五万人马,养在许州,以许州的情况完全养得起。
只要守住许州,边境不出差错,他们可以高枕无忧。
何必去管越阳池的事。
惹上猎火族未必就能有好处。
“武郡王,你来说说,你是愿意亲为主帅,带自己的兵前去夺回越阳池,还是协助辰远侯世子。”
魏玄的目光,落在武郡王身上。
武郡王在北地也有一只私兵,加起来也只有几千人。
一来他不好直接爆露出来。
之前长公主找他合作,他都没有同意,而是尽力的隐瞒自己的实力。
现在要他带着几千人去夺回越阳池,根本就不可能。
他当这个主帅便是让自己的私兵去送死,最终皇位还不一定能落在他身上,这又是何苦呢。
就算选不上皇储,他仍可以回北地,有几千私兵在手,他依旧可以活得逍遥自在。
“皇上,臣愿意协助辰远侯世子。”武郡王立刻表明心意。
“武郡王可比有些人清醒,倒是旬太师,你一把年纪,辛苦为朝廷操劳半生,也该好好安享晚年,不必再到朝堂上来受罪。”
魏玄直指旬太师。
一点忙没帮上,就知道添乱。
年纪越大,越糊涂。
看不清局势,还自以为清正。
旬太师一听此言,差点气得当场就去了。
旬太师之子,礼部侍郎旬应立刻上前扶住旬太师。
“卫国公,你何出此言,我父一心为国,为皇上尽忠,怎么到了你的嘴里,便只得了嘲讽。”
第309章
反对无效
“武郡王本人都没有意见,旬太师如此为武郡王担忧,岂不是让武郡王左右为难?”魏玄可没有给旬侍郎半点情面。
旬太师愿意倚老卖老,他没有意见。
但,别卖到他的面前来。
如今最重要的是选出一个足以担起国之重任的下一任君主,不是儿戏。
对魏玄而言,三位郡王都不尽如人意。
“魏玄,你当真想一人把持朝政,此事皇上还没说什么,倒是你一人决定,你置皇上于何地,置满朝文武百官于何地?”
旬太师痛心疾首。
仿佛魏玄已经做了篡位之举,皇上身体不好,时日无多,如今说是皇上信任魏玄,可凡事都要魏玄出面,的确不太妥。
旬太师就是看不过眼,才拖着年迈的身体再度回到朝堂。
他要让皇上清醒清醒,魏玄年轻时是个什么人,整个京城谁人不知。
若魏玄乱来,大月朝的江山岂不是危矣。
“如今,满朝武将,你就派了辰远侯世子前去,怎么?没有其他人可用了?”旬太师责问。
此时,辰远侯尉迟随站了出来。
他面色平静地看向旬太师。
尉迟随在京城呆的时间不长,早年间与这位旬太师也没有深交。
现在人家指名道姓的,他若不站出来好好说道说道,还当他尉迟家没有人了。
“看来旬太师对我辰远侯府有极大的意见,辰远侯府听皇命,现在旬太师若是能找出更合适的人选去攻打越阳池,辰远侯可以谢下这个重担,本官还要好好谢谢太师。”
言下之意,前去越阳池,也不是尉迟家所愿。
一切都是因为皇上指派,他们为人臣子的没有办法拒绝啊。
偏偏某些有心之人,还当这是天大的好事,还得走后门。
也不想想,越阳池如今都投了猎火族,猎火族有赤石散。
而且,他们肯下死手。
若是让原有的越阳池守将们都服用赤石散,便是辰远侯府带着将士前往,死伤也必定是个可观的数字。
这原就是一场极难打的战,否则,朝中一半文武,一半武将,那些个武将为何没有自请出征。
“辰远侯,老夫并非针对你,眼下说的是事实。”
“旬太师本就是针对尉迟家,卫国公举贤不避亲,必得皇上允准,岂是他一人能够做主的,可到了老太师的嘴里,倒是卫国公的种种私心。”尉迟随也没给旬太师半点情面。
旬太师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
本来年事已高,身体就不比从前,被人接连着气,他实在是有些受不住了。
若不是儿子挽扶着,差点就要被气昏过去。
“皇上,老臣求皇上,另择贤明,前往收回越阳池,卫国公才是最合适的人选,辰远侯府世子虽也有带兵的经验,可终归是在他父亲的庇护之下,算不得多大的经验,但卫国公就是不同了,卫国公当初大败大梁,战功赫赫,现在想要拿下小小的越阳池,不过是弹指间的事。”
旬太师脑t?子一转,立刻有了新的想法。
魏玄不是要站在皇位之下,指手画脚吗?
那好,就让他远离京城,前去越阳池夺回国土,天高皇帝远的,看他还如何主掌三位郡王的考验。
旬太师属意的是长乐郡王,长乐郡王对外的名声最好。
他日成新帝,必定要让百姓心服口服的,若是名声上有污点,还如何对得起百姓。
燕郡王如今名声已经有了污点。
比起另两位郡王,显然,他要棋差一着了。
想要追赶,可不是件简单的事。
“不可——。”
还没有等魏玄回话,天元帝便直接拒绝了。
魏玄如今是他的定心丸,断不可能让魏玄离开的,魏玄离京,接下来的打算该如何实行。
越阳池以后可以夺回。
甚至不夺回也成。
“卫国公必须留在京城,朕,有重要之事交代,越阳池之事,就这么办了,武郡王听旨吧。”
当下宣了旨。
要武郡王钦点人数,这两日就要出发。
武郡王会带领几百人,前往离越阳池最近的城池,与尉迟鸣修带领的军队会合,而后,一起攻向越阳池,将越阳池夺回来。
现在是最佳时机。
越阳池的百姓还都是大月的百姓,他们是逼不得已跟着城池一起被送给了猎火族。
猎火族独守玄都山,轻易是不肯出山的。
他们把越阳池交给番阳打点,一切皆听番阳的。
固守越阳池的,有三万人马。
但猎火族人如今也会守着越阳池。
为保险起见,尉迟鸣修带了三万人马,与武郡王几百人马,将会齐聚越阳池外。
旬太师眼见当场宣了旨,一切都没有挽回的余地。
不过——
转念一想,燕郡王名声有了污点,武郡王带兵去了越阳池,显而易见,这两位郡王是没什么机会了。
所有的机会,都压在长乐郡王的身上。
这么一想,旬太师倒是稍稍的缓过劲来了。
“皇上,老臣年纪虽大,倒也不至于一塌糊涂,仍是愿意为皇上效力,皇上有事尽管吩咐。”旬太师道。
天元帝点了点头,摆了摆手。
“老太师的忠心,朕已知晓,朕心甚慰。”当下,天元帝还给旬太师之子往上升了一级。
以表安慰。
“旬太师还是好好的保重身体,旬大人尽快将旬太师送回旬府歇息吧。”
天元帝说完这些话,也是累得很。
刘公公宣布,有事奏,无事退朝。
一众大臣看着皇上的神色的确不太好,没有重要的事,也都能缓一缓。
于是,退朝了。
天元帝被送回后宫,将魏玄也召了进去。
一个时辰之后,魏玄才从皇上的寝宫出来。
在宫门口遇上了辰远侯。
魏玄上前:“岳父大人,怎么还没有回去?可是有事要找我?”
辰远侯点了点头。
“上我的马车。”
魏玄从善如流,上了辰远侯府的马车,卫国公府的马车,就跟在后头。
辰远侯府要说的是这一步起兵之事,这是一个给尉迟鸣修锻炼的机会。
不过,猎火族人的确是有些邪门的。
“本侯打算亲自去一趟越阳池,鸣修年纪不大,或许还不够稳重。”他有些不放心。
魏玄劝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