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9章 19

    第19章

    19

    我走的那天,她没来送我。

    我只给自己留了些足够生活的资本,剩下的钱,一股脑都捐给了儿童福利院。

    我不清楚这些攒下的钱算不算脏钱,但一想到能花在孩子们身上,心里就觉得它似乎也变得干净纯粹起来。程佳渔喜欢小孩,这么做,也算是遂了她的心意。

    一路南下,我最终抵达西南一处山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起初,我是跟着旅游团来感受少数民族文化的,可刚到这儿,内心深处就涌起一股强烈的念头,让我不想再离开了。这里的孩子连普通话都说不利索,生活条件远比儿童福利院的孩子艰苦得多。

    听导游讲,这儿的女孩子年纪轻轻就嫁人了,一辈子围绕着丈夫和孩子打转,生下来的孩子又继续重复她们的老路。

    只有极少一部分孩子,能考到外面的学校,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不禁想到了程佳渔。

    导游还说,这里的支教老师来了又走,没有一个能长久留下的。当时我脑子一热,心想反正自己是个无业游民,手头也不缺钱,为什么不留下呢

    但现实很残酷,我既没学历,也没有相关手续,当不了支教老师,只能死皮赖脸地以一个外地人的身份留下来帮忙。

    这一留,便是四年。

    在这四年里,我一边努力自学,一边教那些可爱的小家伙们。有时候想想还挺搞笑的,要是我早年有这股子学习的劲头,说不定早就拿到博士后学位了。

    这里的生活宁静平和,静得让人内心安定,甚至让我几乎忘记了曾经那些充满波折与动荡的青春岁月。我不知道上天是否会原谅我过往所做的一切,但我愿意在这里默默付出,寻求内心的救赎。

    闲暇时,我偶尔会想起程佳渔,便会去她考研的那所学校的官方微博翻翻,期望能了解到她的近况。还真让我找到了,学校举办国际文化节时,她胸前挂着工作牌,一脸认真严肃的样子。她在学校里好像还是个风云人物,顺利博士后毕业,直接被某工程局录用了。看到这些,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转眼间,又到了十二月底。

    这边没有暖气,每年这个时候我都疯狂开着电热毯,结果嘴上必定上火起大水泡。

    不过在这地方,也顾不上什么形象了。

    这边的习俗不太重视跨年,但我还是想找点仪式感,所以每到年底就会去城里买些烟花回来,放给孩子们看。

    这地方这点特别好,不禁燃,只要有钱,就能把整片夜空装点得绚丽多彩。

    这天,我带着一帮孩子兴高采烈地点着呲花,老远就听到村长喊我,说有来考察修路的人,今晚要在这里住下。

    好啊,来吧!我旁边那间屋子还空着,能住两个人。我大声回应道。

    举着闪烁的呲花,我回过头,一眼就看到村长身后跟着三个女人。

    两个中年,一个年轻的。

    那个年轻女人的脸,我夏天在微博上见过。

    她在离我不远不近的地方停下,目光在我身上打量了好一会儿。

    我这模样肯定挺难看的,在这边被太阳晒得黝黑,穿着少数民族风格混搭的衣服,嘴上还顶着个大水泡。

    可我还是忍不住冲她笑,嘴角都快咧到耳朵根了。

    程佳渔也笑了,村长走上前介绍,告诉她我是这里的老师。

    想想还真是奇妙,我居然能成为一名老师。

    村长说:这位是苏洛,苏老师。

    我朝程佳渔点了点头,说道:对,苏州的苏,洛阳的洛。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