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热文 第181章
陆家嘴的摩天楼群正在融化。我蹲在外滩观景台的残骸上,看着那些曾经象征人类荣光的建筑像蜡烛般扭曲垂落。
纳米菌毯在楼体表面流淌,银白色的黏液在暮色中泛着诡异冷光。
七年前,这些改造大气层的纳米机器人失控那天,黄浦江的水也是这般颜色。
机械狼群的嚎叫从南京东路方向传来。
我握紧腰间的高频粒子刀,刀柄的震动顺着指骨传遍全身——这是方圆五公里内唯一还能使用的电子设备,用我的骨髓干细胞培育的生物电池供能。
菌毯突然泛起涟漪。
我翻身滚下观景台,后颈擦过一道镭射光束。
混凝土碎块在身后炸开,扬起的尘埃里浮现出三具巡逻机甲残骸。
它们的外壳己经和菌毯共生,关节处伸出紫红色的肉须,光学镜头上覆盖着类似复眼的晶状体。
"喀哒。
"右耳后方传来纳米抑制器的启动声,颈侧微微发烫。
这些改造生物对电磁信号异常敏感,我必须赶在抑制器过热前穿过外白渡桥。
菌毯在靴底发出黏腻的哀鸣。
每走一步都有银丝从地面腾起,试图缠绕我的脚踝。
十年前在麻省理工实验室,我亲手设计的纳米机器人还不是这样。
那时它们像一群温顺的萤火虫,在培养皿里编织着血管网络,修复癌症病人的肝脏只需要十七秒。
桥头的青铜雕像正在解体。
罗斯福总统的面容融化成液态金属,顺着中山装褶皱滴落。
他的右手还保持着挥手的姿势,食指却突然指向我身后。
我猛然俯身,粒子刀划出湛蓝弧光。
机械狼的金属下颌擦着头顶飞过,电子眼在暮色中亮起猩红。
更多的嚎叫声从西面包抄而来,它们的利爪是高频振动合金,能在三秒内撕开防弹装甲。
抑制器开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