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08章

    说着,齐天昊欺身而上,“现在,旁人的事情关心完了,该关心我们的问题了吧?”

    宋琼冰闻言,也没有再羞涩,直接勾住了齐天昊的脖子,“既然夫君有要求,做娘子的自然不能不应。”

    一夜,帐暖。

    然而,两人却不知,有一件有关宋琼冰的阴谋,正迅速铺开……

    第671章:让誉王府的郡主去和亲(一)

    这日,宋琼冰起得晚了。

    跟她一起起晚了的自然还有齐天昊。

    然而此时,誉王宋允达早已经到了朝堂。

    宋允达原本就是闲散王爷的人设,自然不需要日日上朝的。

    只是今日一大早,宋允达就被宫里人给叫去上朝了。

    这在平时是很少发生的事情,所以当宫里来人的时候,宋允达就察觉到了其中的异样。

    心知有事情发生,所以临去之前,宋允达就让人去了漱玉院。

    虽如此,宋允达派去的人,也没有打扰宋琼冰他们的意思,奉命等他们醒了再说明情况。

    而心中带着疑窦的宋允达,就这么入了宫。

    宋允达到的时候,上早朝的人已经差不多都到了。

    大家看到宋允达,倒也没有觉得奇怪。

    毕竟就算是宋允达不需要日日上朝,却也不代表没去上过朝,偶尔上朝,虽然会引人关注,可到底也不会觉得奇怪。

    早朝时间刚到,便有太监唱报:“皇上驾到。”

    众臣跪地行礼。

    唯有宋允达是站着行礼。

    倒也不是宋允达狂妄,而是当初宋允章刚刚登基的时候,为了体现他对这个弟弟仁义,便当着诸位臣子的面表示,宋允达功勋高,乃国之栋梁,国之功臣,所以往后上朝,不必跪拜。

    如此,倒也怪不了宋允达不跪了。

    群臣对于宋允达不跪这点,倒也没有觉得奇怪或者怎样。

    但是,宋允章走来时,见到全朝就只有宋允达站着,神色微暗,眼底有着非常明显的不满。

    从前的不满,一日一日在心中累积。

    如今的不满,几乎达到了巅峰状态。

    不过最终,宋允章也没有失态,而是在大太监的搀扶下,坐了下来。

    良久,宋允章才说了一声平身。

    诸位臣子起身,等待着。

    然而,今日大太监并未朝群臣喊‘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皇帝宋允章说了一声‘平身’后,就只一阵沉默。

    这种氛围,让群臣慢慢感觉到了不同寻常。

    不过早朝之上,也不能交头接耳,只心中疑惑。

    就是那些准备有事起奏的臣子,这个时候,也都只能噤声。

    良久,才宋允章开口了。

    “昨日,朕收到了西戎的折子。”

    众臣一听,顿时竖起了耳朵。

    如今西戎和大庆在打仗,能上什么折子?

    众臣惊讶疑惑之际,宋允章继续开口,“这事情,与朕的皇弟倒是有一点关联。”

    说着,宋允章看向了宋允达。

    群臣也都看向了宋允达。

    这能跟誉王有什么关联?

    宋允达心中也是一个咯噔,面上却是不显,抬头对上宋允章的视线。

    “不知西戎的折子,与臣弟有何关联?”宋允达问,声音平静,并无半点的慌张。

    宋允章见宋允达那一脸的平静,说实话,心中很是不爽。

    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宋允达的那一脸的平静,都让他憎恨。

    尤记得,父皇在世的时候,训自己的时候,总会让他多与宋允达学习。

    笑话。

    他皇后之子,如何向一个贱婢生的贱种学习?

    可偏偏,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依旧没法奈何他。

    现在,他倒是要看看,他要如何应对。

    宋允章心中想着,面上神色尽可能的保持住,神色严肃的看着宋允达,脸上有着恰到好处的忧心:“西戎表示,若是誉王府的郡主能去和亲,对方不仅可以退兵,还能签订二十年的不战条约。”

    这话一出,群臣哗然。

    让嘉乐郡主去和亲?

    可,嘉乐郡主有孩子,有夫君啊。

    不过,这想法出现没多久,大多数的臣子又觉得,不管是嘉乐郡主成亲与否,生娃与否,这与她去和亲并无什么冲突。

    最起码,西戎要的就是嘉乐郡主去和亲。

    和亲就能够结束战事,这对整个大庆的江山社稷都是有利的。

    所以,大多数的臣子,都表示希望嘉乐郡主去和亲,只有少部分人表示反对,觉得要是郡主和亲,说不得还得让敌国以为他们大庆不行。

    宋允章一一看了眼那些反对的人。

    基本上都是文官,且与卫家多少有些关联。

    这些臣子,他早晚要除。

    思及此,宋允章收回了视线,看向宋允达,“皇弟,这事朕着实为难,但是战事毕竟是劳民伤财的事情,若是一人之力,能让战事结束,也不失为一件好事,皇弟觉得如何?”

    “不如何。”宋允达僵着一张脸,毫无表情的拒绝,“臣弟不同意。”

    闻言,宋允章的脸色一变,方才还一副好兄长的模样,下一刻就成了暴怒的君王,“臣弟这是为了一人,就要置百姓和将士的性命于不顾么?”

    这可是一个大帽子。

    若是旁人,被戴上这顶大帽子,怕是要惶恐。

    然而,宋允达站的笔直,“皇上说的一人,乃臣的女儿,臣做不到让女儿去换取和平,臣宁可领兵出征。”

    宋允达的声音铿锵有力,说话间,宋允达看向宋允章,“若是让臣的女儿和亲,不知百姓是不是会觉得咱们大庆不如西戎,打不过西戎。”

    宋允章一听,脸色有些难看。

    这话,明显是在下他这个帝王的面子。

    “况且,臣的女儿,有夫有子,如何能去和亲?”

    闻此言,宋允章道,“朕怎么不知嘉乐有夫君?当初嘉乐入宫参加宴会时,可不是扎着妇人头的。”

    宋允达只觉得,宋允章如今十分无耻。

    当着群臣的面这么说,他是几个意思?

    参加宫宴的时候不是扎着妇人头,却又没有否定有孩子的事情,这是意指冰儿未婚生子?

    且,不是扎着妇人头,就得去和亲?

    这天下,可没有这样的道理。

    思及此,宋允达的脸色很是难看的盯着宋允章。

    比起身处上位多年的宋允章,宋允达的气势并不弱,甚至看得宋允章有些许的心颤。

    有一种,宋允达要反了的感觉。

    这种感觉,让宋允章下意识的坐直了身子,脸上的威严也下意识的多了几分。

    一些小臣,被这皇帝的威严给压得根本不敢抬头,而宋允达却没有受到半分的影响。

    宋允章道,“三日之内,若是嘉乐的夫君能出现,朕自然不好拆散嘉乐的家庭,可是,若是三日之后,嘉乐的夫君不曾出现,那嘉乐必须和亲。”

    宋允章这话一出,整个朝堂都陷入静默中,不少人都小心翼翼的看向宋允达,想看誉王如何化解。

    若是,这个时候誉王当众反驳了皇上近乎已经决定了的话,那可相当于抗旨了。

    一时间,气氛有些剑拔弩张。

    第672章:让誉王府的郡主去和亲(二)

    所有人都心情紧张的时候,忽然外面有人通传。

    “皇上——”

    宋允章脸上有些不悦,但是心中却是松了口气。

    他不想承认,自己其实是有些怵宋允达的。

    心中的不悦,被宋允章很顺理成章的转嫁给了进来的侍卫身上:“何事在大殿上喧哗。”

    侍卫吓得直接跪下,也不管自己到没到宋允章的跟前,直接道,“皇上恕罪,小的有要事禀报。”

    当着群臣的面,宋允章也不至于不让一个侍卫开口禀报,于是便沉着脸问,“何事?”

    侍卫从怀中掏出了一封密函,“这是北安送来的密函,还请皇上过目。”

    北安?

    北安这个时候送什么密函过来?

    所有人心中都有一些疑惑。

    就连皇帝宋允章都疑惑。

    不过,宋允章还是让身边的大太监将那密函给呈了上去。

    宋允章打开密函,看完后,那表情有些复杂难懂。

    沉默了片刻,宋允章才对着大太监招手。

    大太监上前,用托盘接过了密函。

    然后,宋允章开口,“去送给朕的皇弟看看。”

    说这话的时候,宋允章的手微微颤抖,就是不知道是太过激动还是别的。

    总之,此时此刻敢抬头看皇上一眼的人,都有些看不明白皇上现在这表情意味着什么。

    但是,可以猜想得到的是,皇上将密函给誉王宋允达看,应该是跟誉王有关。

    就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莫名的,群臣开始紧张。

    而宋允达,在接过了大太监递送过来的密函展开看了过后,神色明显的不太好。

    “啪”的一声,宋允达将密函扔到了一旁等候的大太监手里的托盘上。

    群臣见状,不由得心中越发疑惑了。

    这北安国的密函里究竟写着什么?竟是让誉王如此的生气?

    众臣子才这样想,就听皇上出声了。

    “皇弟,你这就怪不得皇兄了吧?”宋允章开口。

    怎么了?

    怎么就怪不得皇上了?

    “这北安国,如今也是点名了要让嘉乐去和亲,否则就对大庆出兵,就算皇弟你能够带兵对付西戎,你难不成还能分出一个自己来对抗北安不成?皇弟,这件事还请你慎重考虑,这可是关系着整个大庆的国运啊。”

    身为一国之君,宋允章心中丝毫没有半点耻辱感或者说是紧张感,此时此刻,他内心就只有对宋允达的幸灾乐祸。

    你不是从你的女儿吗?

    那如今这个局面,你的女儿必须去和亲,他倒是要看看,他要如何的解决这个问题。

    如今,可不是他逼他的事情,而是必须为之的事情了。

    宋允章满心幸灾乐祸。

    而群臣,却是一片的哗然。

    什么?

    北安国的密函里,写的竟然也是要让嘉乐郡主去和亲?

    不和亲还要对大庆动兵?

    这怎么可能?

    有胆小怕事的臣子,立刻上前,道,“皇上,西戎已经战了这么久还没有结果,这是北安要是来犯,怕是大庆撑不住啊。”

    “是啊,皇上,大庆不能出现两国夹击的场面啊。”

    诸位臣子你一言我一语,全都支持宋琼冰去和亲,而不愿意去打仗。

    此时此刻,他们根本忘记了宋琼冰只有一人,没法去两国和亲。

    不过,就算记得也不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结果。

    对他们来说,安抚其中一国,那就是他们获得了利益。

    这些人,不得不说,都是一些贪生怕死之辈。

    或者说,都是一些事情落在别人身上,就不痛不痒的那种。

    甚至有人直接劝誉王,“誉王夜,为了大庆江山社稷,您还是应下和亲的事情吧?”

    “是啊,誉王爷,不过是一个郡主而已,能让郡主一人换取大家的安生,那也是郡主的福气啊……”

    这话一出,也是让不少人有了反对的声音。

    “既然你说是福气,怎么不让你的女儿去和亲?”

    _“就是,这么好的福气,送给你女儿可好?”

    那臣子被怼得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悻悻的应道,“我……这人家要的也不是我女儿啊……”

    显然,这意思是,要是人家要的是他的女儿,他是愿意的。

    确实,有些人,是从来没有想过要将女子的性命当成性命的。

    在他们看来,或许女人相夫教子,或者换取利益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而这个时候,有人支持,自然有人会反对。

    毕竟,有些人是不屑用女子去换取什么的,他们有他们傲骨。

    但是,这些人,又都是少数。

    而不管面对怎样的声音,宋允达都没有回应,只保持了沉默,微垂的眸子,看不出他此时心中所想。

    但是,有眼力劲的人都能够看得出来,此时的誉王的心情极差。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