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48章

    可无一例外,谁都没有看到喊人的是谁。

    等卫元明跑到楼下时,哪里还有她所见的那个身影,一时间不由得颓丧万分。

    而这时候,问询赶来的欧阳启宇和从对面书肆刚出来的卫哲文走到了卫元明的身边。

    欧阳启宇左右看了看,并未看到可疑的人,便忍不住问,“老爷子这是在找谁?”

    欧阳启宇是认识卫老的,也因为如此,才没在人多的门口直接喊他卫老。

    卫元明眼神有片刻的恍惚,没有回答欧阳启宇的话,而是对着大孙子卫哲文,一脸严肃的道,“哲文,方才我好似看到她了,你快令人去找找。”

    这种事还没得到证实,卫元明不能也不可以让旁人知晓,只得寄希望于卫哲文。

    卫哲文闻言,先是一愣,随即便明白过来自家爷爷口中的‘她’是谁,顿时心一紧,说了一声是,便匆匆跑开。

    第353章:安安考试

    时间一晃,终于到了安安考试这天。

    今日参加考试的人,并不止安安一人,骆小冰事先也给崔文成报了名,毕竟崔文成以往身为少爷的伴读,也学过不少,并且学识在同龄人中也算十分不错的。

    至于喜宝,他如今只限于认识几个字,自然没法一起考试了。

    为了让两个孩子睡得好,骆小冰提前了两日住进了县里。

    一早,便由天星驾着马车带着众人前往临安县和虞城中间的德林书院。

    早就猜到书院门口会有很多人,但是真到书院后,骆小冰还是被眼前的景象给惊住了。

    那一大片的人,像极了车站里节假日赶着回家的人,密密麻麻。

    不过等融入人群后,骆小冰也知晓了,这些人大多是考生亲属或者是来看热闹的人,估摸着也是因为卫老的大名才来的。

    对于卫老,骆小冰倒是有几分好奇了,不过骆小冰却并没有那种追星般的热忱,能见便见,不能见也不觉得有什么。

    将两个孩子送入了德林书院门口,在确定了孩子的身份后,德林书院才将两个孩子放了进去,骆小冰也没有继续站在人群里,而是离开了人群,上马车等待。

    毕竟结果少说也得几个时辰才能出来,她可真没有那站几个时辰的信心。

    而另一边,安安一进去就备受瞩目。

    “怎么今年也还有这么小的娃娃来的考试?”

    “就是,这么小,自己的名字能写的全么?以为今年的考试是考往日的启蒙班不成?”

    “喂,小娃,你今年多大了,可认的字啊?”

    “哈哈哈,这么小的娃娃,也不知是他父母自不量力还是他自不量力了。”

    “这么小懂什么,估摸还是他父母的问题……”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的十分热闹。

    崔文成听着,忍不住蹙眉,然后担心的看向安安。

    但见安安一副恍若未闻的模样,崔文成也莫名受到感染舒展了眉头。

    少爷如何,旁人不知,他却知晓。

    能够和少爷一同参与考试,他也非常感激。

    只希望,自己不要拖少爷的后腿,将来能够帮的上少爷。

    思及此,崔文成也摒弃掉了周围的声音。

    等到考试时,两人因为年纪是最小的,被分到了同一个教室……

    让所有人跌破眼睛的是,初试过后,淘汰了数百人,可这些被淘汰的人中,却是不包括那两个孩子。

    海选过后,便是第一关:口试。

    口试考核的是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真实水平,以防止有人背题而不懂应变。

    这一轮下来,又给淘汰了一些人,只剩下不到百人。

    而这些人里,却依旧有那两个孩子。

    接着第二关:笔试。

    跟海选的笔试不同,第二关需要答三题。

    据说这三题都没有固定的答案,而审题的人据说是饶育林以及书院的院长。

    这个不仅要有真才实学,还得恰好符合审题人的口味才行。

    这一轮,安安依旧有条不紊的答题。

    这些题对于安安来说,其实不难。

    早在爹爹教他读书的时候,就跟他讲过类似的一些内容。

    爹爹教授他的时候,从来就不是那种将几个字几句经典就完事,而是会发散的讲许多,引经据典是常事,不仅如此,还会举例说书。

    因为寻常接触的多了,所以面对这些题,安安得心应手。

    回答的时候,安安甚至怀疑自己爹爹是什么身份,为何所讲的内容,竟然会出现在试题上。

    其实安安不知道的是,并非齐天昊所讲的内容会出现在试题上,而是他所讲的,从来就是根据局势,根据经验得来的最有用的东西。

    换句话来说,齐天昊培养安安,就像是培养另一个自己一样。

    至于这些入学考试。

    学院培养人才,那是为了什么?

    那自然是为了给朝廷培养有才干的人,帮朝廷做事了。

    而齐天昊摄政多年,可以说是这些人中的佼佼者,若是所教的东西连考试都应付不过去那就真说不过去了。

    不止安安,就是崔文成看到试题的时候,也都惊讶了。

    他不过是跟着安安听了几次,可是就这几次,也足以叫他面对这些试题,写出自己的见解来。

    很快考试时间便结束了。

    安安从容的收自己的笔墨,并未看到收试卷的先生在看到他的答题时,眼里划过的一抹惊讶和异色。

    考完试后,所有的考生便都到了学院一个场地,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能够过这一关,就能够去第三轮,也就有可能见到卫老先生了。

    就算不能过最后一关,可是只要说出去他们曾经进入了第三轮考试,那说出去也是倍有面子的。

    所有的男子都紧张的等待着,只有安安和崔文成安静的坐在一旁的石头上,两人似乎对结果并不在意一般。

    “你们说,那小娃娃能到第二关,是不是侥幸?”

    “我看有可能,不然这么小的小娃娃,能有什么才学?”

    “我觉得未必,这么小就能够通过前面两关,是真的挺不错的,若是给他成长的空间,想必将来前途无量。”

    “那也是将来的事情了,莫不是这次还能叫他通关不成?若真如此,咱们寒窗苦读的这么多年又算什么?”

    等待的时间里,那些人最多议论的就是安安和崔文成这两个小的了。

    不过两人依旧没有理会这些人的议论,这些人议论着议论着就觉得没什么意思了,也就慢慢的开始讨论试题来。

    有的人一开始说出自己的答案时,还觉得自信满满,可以听旁人的答案,就又开始担心起来。

    就这样,时间在这些人的议论声里缓缓过去了。

    直到公布结果的几个夫子到来,这些声音才不约而同的嘎然而止。

    结果张贴在那儿,有学子看到自己名字,欢欣鼓舞,有些反复找了后,见没有自己的名字,就垂头丧气的走了。

    安安和崔文成两人是在前头围着的人渐渐少了后,才走上前的。

    崔文成没有着急寻找自己的名字,而是在找安安的名字。

    只是找了许久,一遍一遍的看下来,崔文成都没能找到,却是在找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可,这不可能!

    少爷虽然比自己小,但是读书方面却是并不比自己差。

    可为何有自己的名字,而没有少爷的名字?

    第354章:质疑

    崔文成心惊不已,在确定上面没有安安的名字时,下意识的看向安安。

    见安安已经收回了视线,低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模样,崔文成握紧了手中拳头。

    终于,崔文成勇敢的抬头,看向那几个夫子,大声道,“我怀疑你们的名单有假。”

    崔文成的声音刻意放大,以至于还没走或者还没来得及走的人全都听到了,并且纷纷围了过来。

    张贴榜单的一共有三个夫子,分别是赵、钱、孙。

    赵夫子一听,便问崔文成,“你叫什么名字?”

    崔文成说了自己名字后,赵夫子看了眼榜单,便疑惑,“你在榜单上,如何还说我们作假?”

    崔文成其实很害怕,但是为了安安,也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手指向一旁静默不语的安安,崔文成道,“我学识远远不及我家少……弟弟,为何我都通过了,我弟弟却是没有通过。”

    赵夫子闻言,看向一旁的安安,问,“你叫什么名字?”

    “齐泽轩。”安安说出自己的大名。

    赵夫子是这几位夫子中资历最高的,也是今日第二关的试题批改的夫子之一,一听这个名字,便蹙眉思索起来。

    而一旁的孙夫子却不等赵夫子思索出理所然,便怒声道,“哪里来的黄口小儿?小小年纪就这么大言不惭?要是再敢胡说八道损我书院的名声,我便上报给院长,取消你进入三轮的资格。”

    赵夫子闻言,蹙眉看向孙夫子,却是没说话。

    安安看着孙夫子,蹙眉,“敢问夫子,何为大言不惭?”

    满是童稚的声音,却十分冷静,让不少人的注意力忍不住落在他的身上。

    孙夫子却很是不悦,“夫子说话,哪有你这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插嘴的份?小小年纪就想着投机取巧,劝你往后莫要读书了,否则读出来也是害人害己。”

    孙夫子这话就说的特别严重了,要是换做旁的孩子,怕是这个时候得被说的哭鼻子,并且从此就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从此跟读书不沾边了。

    安安脸上却没什么波澜,只定定的看着那孙夫子。

    这个夫子,他记得,是收试卷的那个。

    娘亲说,一个人要是心虚,说话会大声,并且眼神会闪烁,这个夫子说话就十分大声,眼神也在闪烁着。

    安安想到一个成语:做贼心虚。

    孙夫子此时确实是做贼心虚,尤其看着安安朝着自己看来的眼神时,他就有一种自己要被看穿的错觉。

    有那么一瞬间,他都要怀疑自己面对的根本不是一个六岁的孩子,而是一个很有能耐的上位者。

    不过安安没有看孙夫子多久,而是面向赵夫子,“请问,何为大言不惭,何为投机取巧?还有,学院的夫子都是这样劝学生不要读书的么?”

    有言‘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矣。欲践其言,岂不难哉’,表达的是说大话不觉惭愧。

    而投机取巧,则说的是,凭借小聪明取得成功。

    崔文成说安安的学识比他的好,这个其实够不上大言不惭。

    而安安问孙夫子何为大言不惭,也够不得投机取巧。

    想到这里,赵夫子看着孙夫子的眼神中都带着不快起来。

    这个时候,他甚至觉得孙夫子才是那个败坏学院名声的人,否则如何能对这样两个读书的好苗子说出那般难听的话?

    可不就是好苗子?

    这次考试,大家都知晓难度,所以基本上没有十岁以下的孩子来参加,可眼前就有俩,并且这俩孩子还能过了海选,过了第一关,如今更是考了第二关,并且两个中还有一个连第二关都过了。

    至于那个没过的,也才六七岁的模样,可身上那种沉稳淡定却是谁都学不来的。

    这样的苗子,要是好好培养,如何不能成才?

    于是,赵夫子道:“学院从没有劝学生不读书的规矩,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说罢,赵夫子笑问安安,“你哥哥说你学问比他还好,你如何证明?”

    孙夫子一听,有些着急,想要说话。

    然而这时,一道声音传来,“老夫也想知道,你这孩子如何证明自己的学问。”

    见到来人,赵钱孙三个夫子连忙朝着他行了个学生礼,“饶先生。”

    来人正是饶育林。

    饶育林虽然没再收徒,但是时而会来学院讲学,在学院的声明极高,人人都十分尊敬。

    而这次这么多人报考学院,甚至有远道而来的,原因除了卫老先生说要寻找一个徒弟之外,还有既是饶老先生也决定再收一徒。

    两个大儒,同时到德林书院,且同时决定收徒,这么大好的机会,谁不想把握?

    哪怕被选上的可能性太小,可是对于读书人而言,要是能够看到大儒本人,那也是十分振奋人心的事情。

    且,通过了这次考试,那面上多有光?

    总之,饶育林的出现,不仅是夫子们恭敬行礼,就是那些学子们也是一个个面带向往。

    唯独,安安和崔文成两个小的,面上并没有什么敬畏之色,平淡如常。

    事实上,崔文成之所以如此,也不过是向自家少爷看齐罢了。

    少爷比自己小都能不动声色,不畏怯,他更加不能够丢脸。

    崔文成不知道的是,自己如今的这种心思,会给往后的自己带来天大的造化和机缘。

    饶育林朝着三位先生点头,然后饶有兴致的看向安安,想要看看安安要如何回答。

    这么小,还能这么沉着冷静的孩子,他是第一次见。

    安安毫不畏惧的回视饶育林,道,“我可以当众作答。”

    安安此时脸上的那种自信,就算是那些成年的学子瞧着了,也觉得自愧不如。

    这一刻,那些之前嘲讽过安安的人,已然觉得十分愧疚了。

    饶育林一听,便道,“给他准备笔墨纸砚。”

    “饶先生,不可。”孙夫子连忙阻挠。

    虽然现在才春末,可是孙夫子觉得自己后背已经被汗水浸透。

    饶育林看向孙夫子,瞧着孙夫子额际全是汗,不由得蹙眉。

    然而这个时候,安安也开口,“不用。”

    孙夫子才刚刚松口气,却听安安道,“我可以直接将答案背下来。”

    第355章:舞弊

    安安这话,顿时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背下答案!

    这是多么了不得的事情?

    虽说答案是自己书写,可是在场任何一个人在看到试题的时候,谁不是脑袋发涨,顺着自己所学所知去写,等一场试题写下来,也只能隐约想起来自己写了些什么,谁还能将自己的答案给背下来?

    况且,就算是记得自己写了什么,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当众答出,这得有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行?

    毕竟,前头站着的可是饶老先生啊。

    众人惊悚的时候,饶育林看着安安,安安也看着饶育林。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