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张小川的瓷器制品成色非常好,冰裂纹也是稀奇又好看,加上骆小冰添加了一些旁的因素在里面,哪怕是在临安县内卖,也是爆火的。而这个时候张二郞在南边帮她找的人也正好来了,这些人之前做的是镖师的工作,但是镖局经营不下去,所以没了生路,被张二郞给收留。
骆小冰便准备让这些人做跑商,将她的瓷器以及护肤品还有辣酱之类的,带到全国各地,甚至邻国。
当然,她的目标不是零散售卖,而是想要这些人先去打开市场,之后再开属于她的连锁。
在这期间,县里的梅香阁也开业了,骆小冰却只去了县里一次,便一直忙忙碌碌。
时间转眼就到了三月初,福满楼对面的书肆也终于开业了。
因为书肆开业前的就已经把风声传了出去,所以今日书肆开业,倒是吸引了不少人。
正巧骆小冰今日到福满楼来,正好目睹了对面书肆开张的盛况。
从前倒是不曾见镇上有多少的文人墨客,可今日就好似这些文人墨客全都聚集在一起了一样。
原本骆小冰也只是看看而已,看完就要进去福满楼。
只是当骆小冰转身要进福满楼时,眼角的余光却忽的瞥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骆小菊?
骆小冰驻足,朝着书肆的方向看去,微微蹙眉。
只是方才她瞧见的熟悉身影却已然不见,骆小冰这才转身进了福满楼。
而另一边,骆小菊进了书肆的后院。
此时后院正坐着一人,看到骆小菊进去,便问:“就这书肆,你觉得能钓到大鱼?”
骆小菊闻言,却是笑道,“能不能钓到大鱼我不清楚,但是我能保证大鱼一定会出现在对面酒楼,大鱼来不来,还得看饵够不够。”
对面那人沉了脸,没说话。
骆小菊便走上前,一下子坐在了对方的腿上,媚眼微微上挑,“大少爷,你也知道那卫老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了,寻常人想要见上一面都难上加难,我这不是为了大少爷你抛下了我所有的家当么?”
说着,骆小菊一撅嘴,“这还不是为了大少爷你的儿子,左右成不成的,我也落不得什么好处。”
说完,作势要起身。
那男人闻言,却是伸手抱住了骆小菊的细腰,“怎地你就没好处了?莫不是事成后当我的妾还叫你不乐意了?”
说着,男人的嘴凑到了骆小菊的脸颊边。
没有脂粉味道的纯少女的芬芳,倒叫他意外的有些着迷。
闻言,骆小菊眸中闪过一抹不屑,却是在男人的唇边落下一吻,“爷,我如何不乐意了?要是不乐意,我又如何会这般劳心劳神的开这家准不会赚钱的书肆来拖累我自个儿?”
男人闻言,很是满意,“行了,过几日我叫人给你送银子来,保准不叫你自己亏钱进去。”
骆小菊一听,当即欢喜,“那就实在是太感谢爷了。”
“那你,想要如何感谢?”
男人说罢,便将骆小菊一把抱起。
骆小菊一声惊呼,一把将男人的脖子搂住,眼底却划过一抹慌乱。
第351章:骆小菊的野心
“大少爷,你别……”
骆小菊的惊呼声,被男人给吞进了嘴里。
骆小菊更慌了,推拒的动作下意识的加大了。
被这样的抗拒,男人终是冷了脸,停下了动作,“骆小菊,你别不识好歹。”
骆小菊神色微微慌张,可是下一刻却是泪眼婆娑,倔强的抬头看向男人:“大少爷,您究竟将小菊当作什么了?小菊之所以想要做大少爷的妾,也不过是爱慕大少爷罢了,可若是大少爷想把小菊当作青楼妓子,那就请恕小菊不从了。”
说罢,骆小菊背过身去。
只是在背对着男人时,骆小菊的眼里却划过一抹厌恶和不屑。
朱家那些人,她上辈子看透了,各个都厌恶。
她的目标永远不是朱家,上一世的经历告诉她,想要过得更好,那就必须拼了命的往上爬。
如今有了更好的目标,她如何会看得上朱家?
只不过,如今她还接近不了那目标,只得借用朱家的势力采用这迂回的法子了。
上一世,就是这个时候,卫老来了临安县,为的就是选最后一位关门弟子。
她虽然没有见过卫老,也不知卫老的行踪,可却知道,上一世卫老一开始并未选到人,但是她却知道,卫老上一世选人时是到过福满楼的。
而等过了几年,世人便传出卫老收徒的消息,且徒弟来自西河镇。
卫老的徒弟是谁她不知道,但是她知道的是,与卫老徒弟有关的人,身份会水涨船高,比如上一世的福满楼。
福满楼一开始是被天香楼给压下去的,但是后来据说福满楼的东家和卫老的徒弟有些得关联。
也正是如此,福满楼最后干垮了天香楼,连带着福满楼背后的东家也取代了花家成为皇商。
只可惜,她死的早,且一生都被困在朱家,所以知道的都是从朱家得知的,没法知道更多。
可这不打紧,只要她有法子吸引了卫老的注意力,那就有机会。
吸引卫老,自然不是为了让这朱家长孙的儿子被卫老慧眼识珠了,就那个将来会死在青楼妓子身上的没用东西,哪里值得她费功夫?
她要的是,让卫老收她的弟弟福兴为关门弟子。
先前她不过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送福兴去学堂念书,却不曾想福兴有这方面的天赋,多次被先生夸赞。
所以如果福兴能成为卫老的徒弟,她这个做姐姐的日后必定也能水涨船高。
等那时,她还怕接近不了摄政王么?
所以,有摄政王这个珠玉在前,他朱家的长孙朱同普又算得了什么?
为了摄政王,她必定得保持自己的清白之身,否则自己的谋算便全都白费了。
男人,也便是朱同普闻言,怒气才退下,上前抱住骆小菊,“方才是我孟浪了,待你事成,我必迎你入府,待到那时我再与你共赴巫山。”
说罢,朱同普还安慰般的捏了捏的骆小菊的腰肉。
骆小菊顺势转身,窝进了朱同普的怀里,“小菊爱的卑微,只盼着大少爷能多给小菊一些尊重罢了。”
说话间,带着浓浓的鼻音。
只不过骆小菊的眼神此时却是无比的清明,有上一世做朱同普爷爷宠妾的经验,对于这些小辈她也都有过观察,朱同普喜欢怎样的女人,她也更是清楚。
所以,她不怕不能勾住朱同普的心,叫他好心甘情愿的为自己花钱。
果不其然,朱同普对于骆小菊更加心疼了……
而另一边,福满楼。
一间临街的包厢内,一个须发皆白却不见老态的老者坐在那儿,看着对面书肆一群穿着儒衣的人来来往往,似很有兴趣的摸了摸胡须。
此人正是卫元明。
卫元明的大孙子卫哲文见状,便问:“祖父可是要过去看看?”
卫元明摇头,“你们年轻人会会便好,我就不去了。”
卫哲文跟在祖父身边时间最久,自是了解祖父,便问,“祖父可是担心这家书肆过于哗众取宠了?”
卫元明收回视线,看着桌前的茶杯,道,“我今日来,只为美食。”
卫哲文一听,笑了笑,“既如此,待会孙儿陪祖父享用完了美食便过去看上一眼,若是有文采出众的,再为祖父引荐。”
卫元明笑着摇头,“收徒这事不急,缘分到了自然就有了。”
此时的卫元明,倒是像极了一个世外高人。
只不过,世外高人的模样不过片刻,在那些麻辣牛肉、水煮鱼、鱼香肉丝等等香味四溢的菜端上桌时,那种世外高人的模样便全然不见。
此时的卫元明,只是一个饥饿了许久的老饕,看到桌上的食物,也顾不得跟孙子废话,拿着筷子就迫不及待的尝了一口。
“妙哉!”
感慨一句,再顾不上其他,卫元明开始大快朵颐起来。
而就在隔壁,骆小冰坐在了欧阳启宇对面。
骆小冰来的时候,欧阳启宇正看着对面的酒楼,见骆小冰来,欧阳启宇才收回了视线,看向骆小冰,“你可知对面酒楼是谁开的?”
他没想到,叫秦掌柜注意,竟是真有了点收获。
骆小冰想到之前看到的那抹熟悉的身影,面上不动声色,“是谁?”
欧阳启宇:“骆小菊。”
骆小冰沉默。
骆小菊那个人其实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她的面前了。
自从上次从齐天昊的嘴里知道了一些骆小菊的事情后,对于骆小菊她是有了防备之心的。
毕竟那样一个心机深沉又报复心重的女人,她当真是不得不防,尤其那段时间她还绞尽脑汁的想要接近自己。
只是后来她发现,骆小菊人根本就没有再出现在自己面前了,加上自己实在是忙,那种高度的警惕感觉才慢慢消退。
而骆小菊开书肆这事情虽说叫她疑惑,却也让她生不出那种警惕的感觉。
她可不认为自己应该对骆小菊所有的行为都去猜测剖析一番,更加不会自恋的以为骆小菊所有的行为是围绕着自己来的。
欧阳启宇见骆小冰沉默,不由得诧异,“你不惊讶?”
骆小冰:“方才在门口的时候,我看到了。”
虽然不确定,但是心中算是有个底,所以没有什么可惊讶的。
说完,骆小冰看向欧阳启宇,“你找我来,为了什么事?”
第352章:激动的卫元明
欧阳启宇找骆小冰来,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大事,就是想说一些合作上的事情。
“我前头不是买了几个庄子?既然自己庄子里养鸡养鸭什么的效益不大,那你可否给我匀一些辣椒种子,咱们合作种植辣椒?”
欧阳启宇岂会看不出辣椒的潜能?
他相信,过几年辣椒就会遍布大江南北,这个先机,就是最好的赚钱机会。
“而且,你的那些酱料,远程运输难免会坏,是不是也得多弄几个场地,到时候就近供应?”
骆小冰闻言挑眉。
不得不说,欧阳启宇很适合当一个商人,有着商人敏锐的远见。
至于欧阳启宇说的,她也觉得可行。
毕竟她已经让人将东西传出去了,相信不久后就会产生效应,但是如果说所有的酱料底料之类的都是从这边传出去,那运输的成本还有沿途损耗也不少,加上夏季到来,东西就不那么容易保存了。
骆小冰心中琢磨着的时候,欧阳启宇却是有些紧张的等着骆小冰开口。
实际上他很清楚,以骆小冰如今的能力财力还有头脑,便是自己扩大辣椒的种植也是可以的。
或者说,在他看来,骆小冰只要想,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否则他的天下钱庄如何能够开起来?
“可以。”骆小冰琢磨后,直接开口,“我可以把酱料调料的方子给你,辣椒种子我也可以提供。”
欧阳启宇一愣。
他是准备跟骆小冰合作,但是所想的也是辣椒种植,就怕心思更大了,伙伴都当不成了。
毕竟就辣椒种植这一项,只要把握了今年的先机,那也是盆满锅满的。
可,骆小冰却说,连调料方子也给他,这是说,连同调料场她也要合作么?
“我以技术和种子入股,得五成利润。”
同欧阳启宇说的一样,她自己做其实也行,只不过有人操心,她只拿利润也不是不可以,这样她就可以省不少心。
况且,辣椒虽然很快能够推广开,但是辣酱调料什么的,一时半会旁人也模仿不来,保守估计三年内所赚,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欧阳启宇见骆小冰干脆,自己也很干脆的就答应了。
等谈妥了合作后,欧阳启宇便想起一事,“你想要送安安去德林书院?”
骆小冰闻言,点头。
“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欧阳启宇问。
骆小冰一听,想着后日就要带着安安去德林书院了,但是自己好像忙到现在,对于德林书院招生的事情却是一知半解,便问,“听闻这次卫老先生想要收徒,不知德林书院这次的招生可有不同寻常的?”
她知道德林书院以往招生都要考试,并且也就口试一关,笔试一关,但是今年人多,会不会有所变化她至今还不知道。
而安安的水平,她其实也并不很清楚。
只知道齐天昊在的时候,会教安安很多,如今安安基本上处于自学状态,只是不懂的字会问崔文成,要是再不懂的,也会问天星他们。
所以安安的学习方面,她确实操心不多。
当然,对于来自现代的她来说,其实也操心不来。
听骆小冰问,欧阳启宇自然知无不言。
原来,这次因为人多,考试就越发严格。
从前,德林书院招生要分年龄段。
六岁到十岁一个年龄段。十岁到十八岁一个年龄段,十八岁以上又是一个年龄段。
根据三个年龄段,会出不同的考题,考上了也会录入不同的班级。
十岁以内是幼童班,也称之为启蒙班。
十岁以上,才是成才班。
因为十八岁以上的人读书时间更长,所以面对他们的试题就越发的难,想要进入成才班就更加的困难。
但是今年的德林书院,却是以往不同。
因为注定人多,就得通过海选。
而海选,就是不分年龄段,直接一题定乾坤。
能过第一关,方能有第二关,乃至第三关。
而只要学生进入书院,非得等结果出来才能离开,考生家属不得入内。
总之,对于才六岁的安安,困难不是加大了一点两点的。
骆小冰听完后不由得叹息,要让才读了半年书的安安跟读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人比,真是残酷。
不过残酷归残酷,她也是不会阻止的。
毕竟安安的学习她虽然过问的少,但是自己个儿的儿子这段时间为了考取书院有多么认真她还是知道的。
孩子有了目标,她做娘的除了支持,便别无他法。
谢过欧阳启宇后,骆小冰便起身下楼。
此时的卫元明已经酒足饭饱可,卫哲文如今人已经去了对面书肆。
百般聊赖之下,卫元明便继续看向窗外,时而看向大街上人来人往的人群,时而看看对面的书肆,模样悠闲的不得了。
然而就在这时,卫元明忽然在人群中看到一抹熟悉的身影,激动从椅子上站起来。
眼看着那一抹身影就要远去,卫元明忍不住喊了一声“等等”,然后便焦急的离开包厢,朝着门口跑去。
路过的店小二见包厢里的客人跑了,便立刻去通知掌柜的。
而街上,原本人流攒动,忽然听到楼上传来一声高喊,众人诧异抬头看去,包括已经走远了的骆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