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46章

    第348章:下决心减肥

    一到杨家,骆小冰入目所见的是一片愁云惨雾。

    无论是杨夫人还是下人,看到骆小冰来,全都像是看到救星一样。

    骆小冰早就想到过会有这种景象,表现的倒也淡定。

    不过她不用去给杨启把脉,所以也不用经历那种重口味的场面了。

    骆小冰将药递给下人,便被带到了前厅。

    杨夫人此时已经不敢对骆小冰有任何的傲慢和轻视了,因为她还指望着骆小冰让她有个孩子,以及让杨启能有正常人的体态,毕竟没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夫君有个正常的模样的。

    只不过骆小冰就是不跟杨夫人有任何眼神上的对视,这让杨夫人尴尬心虚又惭愧。

    “骆神医,先前的事情……对不住了。”

    杨夫人说的是他们欺骗骆小冰杨启没有吃肥肉这件事,是他们说谎,所以杨夫人觉得十分理亏。

    确实,他们之前一点都不相信吃肥肉就会腹泻,完全就没有意识到吃肥肉会有多严重。

    直到请了好些大夫没能解决腹泻问题,他们才终于惊觉吃肥肉究竟有怎样的严重后果,可却为时已晚。

    骆小冰闻言,终于抬头看向杨夫人,淡淡开口,“杨夫人这话说错了,你们并没有对不起我,只是等杨老爷来了,我倒是要问问杨老爷减肥的决心到底有多大就是了,否则你我也不必在此浪费时间。”

    骆小冰毫不客气的话,叫杨夫人觉得有难堪,却又无从反驳,只得静默的坐着喝茶。

    于是厅里两人都喝茶,等着杨启的到来。

    那边,杨启已经被腹泻折腾的不成样了,整个人就像是一滩烂泥一样躺在那里,身下也污糟的很,毕竟身形太大,实在没法次次跑得急,就免不得会窜身上。

    别说是下人被臭的不行,就连杨启他自己都是各种的苦不堪言。

    杨启从来没有哪一刻,像现在这般的后悔自己吃肥肉,心中甚至想着,自己要是能够好起来,说什么都不要再吃肥肉了。

    正在杨启眼泪哗哗的后悔不迭时,下人终于是拿来了药。

    一听是骆神医给开的药,杨启顿时就来劲了,从床上爬起来,一脸着急的伸手,“快,给我药……”

    那急迫的模样,像极了回光返照,把下人吓得不行……

    吃过药后,杨启的腹泻便很快就好了,洗漱一番,又给自己熏香,确定身上没有臭气后,杨启才晃着他一身的肥肉往前厅跑去。

    看到骆小冰,杨启就像是看到老母亲一样热泪盈眶,就差立刻给跪了。

    “骆神医,我……”

    “这几日杨老爷所受的,我已经知晓了,只是我今日话必须说在前头,若是杨老爷没有那个决心和毅力,咱们便不必再浪费时间了。”

    不等杨启开口将嘴里那激动的话语说完,骆小冰便率先出声。

    杨启一听,连忙点头如捣蒜,“有有有,我绝对有减重的决心。”

    不说肥胖给他带来的苦楚,就只说这次连跑茅坑都来不及这一点,他这重也必须要减。

    否则往后生病了,他岂不是连动都没得力气了,那岂不跟废人没得两样?

    骆小冰见杨启这把急切的给了答案,却并没有缓和神色,只问,“但是我丑话说在前头,杨老爷要是不能够戒掉吃肥肉的毛病,今日这一遭便不是结束,而不过是个开端罢了,杨老爷还是慎重考虑一下为好,不然怕是得有番的折腾。”

    一听只是个开端,杨启只觉得一阵毛骨悚然。

    这几日他与臭气为伍,当真是苦不堪言。

    可若是不减重,他的生命又只有几年,肥肉与命,孰轻孰重?

    深吸口气,杨启那被肉挤成的咪咪眼里满满的全是坚决,“骆神医,我保证再不吃肥肉,还请骆神医助我恢复健康。”

    说着,杨启朝着骆小冰深深行了一礼。

    骆小冰见状,面上虽是无波澜,但是心中却很是满意。

    有她特别配置的泻药在,她就不信杨启不会得到深刻的教训。

    要是经过了那三天,杨启还能想着吃肥肉,她就真敬他是条汉子。

    话骆小冰没有多说,留下了新的药方,然后交代杨启每隔十日去仁寿堂拿药,便离开了杨家。

    骆小冰回到村子里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所以潘家的事情后续如何,她并不知道。

    翌日一早,陈氏便亲自登门感谢骆小冰,说是婚事已经谈妥,日子就在三月二十八,离现在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

    而镇上的婚房,张家买的地方自然不会是潘家隔壁,但是也离得不远,走路也就一盏茶的时间能到的距离。

    房子不小,花了张陈氏一百八两银子。

    本来张陈氏考虑到了这些,也带上了全家所有的家当,将近一百两的银钱,可是却还是差了一些,好在有骆小冰给的那一张百两的银票,倒也解了燃眉之急。

    一早张陈氏除了来感谢骆小冰,便是告知骆小冰这银钱归还的事情来。

    对此骆小冰不着急,只说慢慢还便是,惹得张陈氏又是感激万分。

    接下来几日,骆小冰去了两次镇上,然后便再没时间去了。

    因为春暖花开,陈家村的大棚显然已经没有了优势,想要大棚合理利用,那便又是一个难题。

    于是这一日一大早,骆小冰就去了陈家村。

    陈家村的村民虽然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可是年过完了,谁家都没有闲着,大棚里的土都勤快的翻了一遍,田地里也根据骆小冰所教的法子沃肥。

    只是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所以陈家村的人将事情做完了后,就开始商量着到底是先一边种粮食一边等骆小冰的通知,还是干脆直接去找骆小冰问问下一步要怎么做。

    大家正商量着,还没有个主意的时候,便远远地瞧见骆小冰的马车进了村。

    看着那熟悉的马车,大家都十分兴奋,立马起身相迎。

    面对众人的问题,骆小冰笑笑,“我就是为了这事情来的。”

    陈家村众人闻言,眼睛都亮了,脸上满是光彩。

    第349章:欧阳启宇回来了

    骆小冰:“我手上有能够提高粮食产量的种子,你们的水田可以依旧种植水稻。”

    与大兴村相连,陈家村也有不错的水田,而种粮食无论是在什么时候都是十分重要的。

    “只是贫瘠的旱地,我想跟你们合作种植药材。”

    骆小冰想过了,这个时代的药材还是比较匮乏的,种植药材一本万利。

    当然,她也没打算种植什么名贵药材,就是想要种植一点战场上会用的一些伤药,还有寻常疾病的药材,因为这类的药材消耗更大,同样的缺口也就更大。

    陈家村的人一听要种植药材,一个个全都用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看着骆小冰。

    药材对于村民们来说是金贵的东西,要不然如何会有很多人因为看不起病而耽搁病情的?

    所以一听骆小冰教他们种药材,村民们不可置信又激动,激动的手都在抖。

    “小冰,那药材……我们真能,能种么?”陈家村的村长舌头有些哆嗦。

    种了一辈子的地,他可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还能种药材来着。

    骆小冰:“我说能种,就一定能种。”

    不就是药材?她空间种了一茬又一茬了。

    虽然现实可能会比空间里要难上数倍,不过只要在灌溉的水里加一滴的灵泉水,相信那些药材的成活率不是问题。

    至于旁的方面,自有李达跟这些村民们一起琢磨。

    李达之前主种植,虽说没有种过药材,但是花花草草的却是没有少种,药材跟花花草草也差不多,甚至她需要的那些药材还不比花花草草金贵,所以骆小冰完全有信心。

    村长陈福顺一听骆小冰那自信的话,心中的那点不确定瞬间烟消云散了。

    或许他不是一个有能耐的村长,但是他却清楚的知道,只要跟着骆小冰的步伐,那准没错。

    这不,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余钱了么?

    想到这里,陈福顺笑道,“之前村里的人都吃不饱穿不暖的,自从有了小冰你,我们不仅过了一个好年,手中还有余钱存进天下钱庄了。”

    陈福顺这是发自真心的感慨,想想从前村民们的日子,简直就像是做梦一般。

    “天下钱庄?”骆小冰挑挑眉。

    陈福顺以为骆小冰这是不知道天下钱庄,便解释道,“那可不,临安县里前几日才开张的,这个钱庄不仅不收保管费,还每日都给利息,村里不少人都去存了些钱呢。 ”

    天下钱庄在临安县开起来了骆小冰的确是不知道,毕竟她没关注这件事。

    不过临安县的天下钱庄开起来了,那岂不是说欧阳启宇人也回来了?

    骆小冰所想不错,欧阳启宇的确是回来了。

    经过几个月的奔波,欧阳启宇整个人都瘦了一圈,人也黑了。

    别人在准备过年的时候,他在奔波,别人在过年的时候,他也在奔波,别人都过完年了,他还是在奔波。

    如今把钱庄开到临安县,他可算是可以松口气了。

    坐在福满楼临街的包房里,欧阳启宇看向对面正在重新装修的天香楼,问一边的秦掌柜,“对面是怎么回事?”

    秦掌柜看了对面一眼,道:“铺子卖出去了,听说是要开一家书肆,一楼品茶看书卖书,二楼则是各种书画欣赏,只得有才有缘的人才能上去。”

    欧阳启宇闻言却是收回了目光,“噱头倒是一个好噱头,就是不知对方是否能够如愿了?”

    秦掌柜闻言,却是一脸的不解,“什么如愿?”

    欧阳启宇:“没什么……”

    顿了顿,又道,“不过你可以留意一下,对面的主子是谁。”

    听说卫大儒来了临安县境内,这忽然下这么大的手笔开一家书肆,要不是为了卫大儒他都不信。

    秦掌柜应下了。

    翌日,欧阳启宇就带着一车从天南海北收集的各种小玩意儿到了大兴村齐宅门口,看着上书的那个齐字,如今欧阳启宇心中已经没了旁的想法。

    摄政王妃,还不是他能够觊觎的。

    勾了勾唇,欧阳启宇吩咐随从去敲门。

    来开门的是卫扬,看到欧阳启宇,卫扬神色淡淡:“你找谁?”

    欧阳启宇看到卫扬微愣,随即笑问,“小冰可在?”

    卫扬闻言,打开了大门,“小姐等会回来,你先进。”

    小姐?

    欧阳启宇不由得多看了一眼卫扬,不过卫扬却并不理会欧阳启宇,径直往里走。

    “卫爷爷,谁来了呀?”

    就在这时,屋里传来了乐乐的声音。

    只是不等卫扬回应,乐乐就看到了欧阳启宇,顿时兴奋的冲了过来。

    “欧阳叔叔,你回来了呀,你都好久没有来看乐乐了。”

    看着乐乐那兴奋的小表情,欧阳启宇觉得这些日子以来的疲累在这一刻已经烟消云散。

    愉快的张开双手,等待着乐乐的扑上来。

    乐乐一把抱住欧阳启宇,被欧阳启宇给抱了起来。

    然后乐乐道,“欧阳叔叔,乐乐都好久没有玩装扮游戏了,咱们继续玩好不好?”

    欧阳启宇:“……”

    被乐乐支配的恐惧瞬间把那愉悦给冲散,但是欧阳启宇没有放下乐乐,只道,“我给你带了些礼物,你先去看看喜不喜欢。”

    乐乐一听有礼物,瞬间注意力就被转移了,“好呀好呀,乐乐最喜欢拆礼物了。”

    欧阳启宇这才狠狠的松了口气,示意随从赶紧的去马车里拿东西。

    很快院子里就堆满了一些大大小小的东西,因为是从各个地方淘来的,所以对于乐乐来说都很新奇,乐乐就一边兴奋的拆东西,一边问那东西是什么,她快乐的心情感染了在屋子里念书的几个孩子。

    于是,从乐乐一个人拆礼物,变成了几个孩子一起拆礼物。

    等骆小冰从村里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一堆人拆礼物的场景,而原本空空荡荡的院子里整整齐齐的摆满了许多的小玩意。

    正疑惑这些东西从哪里来,就见欧阳启宇从堂屋走了出来。

    骆小冰一愣,随即勾唇,“好久不见。”

    欧阳启宇看着骆小冰比以往更加明媚的模样,也诚挚的笑笑,“好久不见。”

    接着,孩子们继续在外面拆礼物,而骆小冰和欧阳启宇进了堂屋,开始谈正事。

    欧阳启宇表示,他如今已经掏光了积蓄,在全果各地的各州县都开了天下钱庄,力保每州每个省城府城都有一家。

    然后再用这些钱庄里收拢的钱开了三十五家酒楼,这些酒楼如今还在装修。

    在选酒楼的时候,他顺便还买了几个庄子,用来养殖种植。

    不过,对此骆小冰却是摇摇头,“只靠几个庄子是不行的,成本大,见效慢。”

    欧阳启宇便问,“那要如何?”

    第350章:骆小菊的书肆

    “跟村民合作。”骆小冰道。

    农林渔牧要共同发展,单靠自己的人手是不行的,只有走进千万家,与千万家合作,才能与农民之间互惠互利。

    其实这个先前骆小冰就跟欧阳启宇商讨过,只不过在实施过程中,欧阳启宇遇到了不少麻烦,就先自己买了个庄子开始实施。

    骆小冰一问,知道最大的麻烦是村民们本钱不足,无法自己为自己投资,加上双方之间互不信任,导致事情一度被搁浅。

    两人商量过后,最后由骆小冰给出了方案:村民们无论是养殖还是种植,初期的投入都由欧阳启宇这边负责,而后成果由欧阳启宇这边接受。

    就比如如果村民养鸡养鸭,那鸡苗鸭苗,欧阳启宇提供。

    但是提供也不是盲目提供,而是签订一纸合约,领多少苗,成活率在多少以内,用怎样的价格收购,做成梯价收购。

    这样既能够保持村民的利益,也能保证欧阳启宇这边的利益。

    因为钱财与成活率挂钩,村民们就会认真对待,认真对待的同时会提高成活率,同时有了梯价规定,就算村民们为了把多余的苗子转卖给别人赚取两分钱,欧阳启宇这边也不至于亏本。

    当然,合同里肯定也要注明成品只能卖给欧阳启宇的,但是不得防止有人为了利益钻空子么?毕竟不可能派人守着那些村民不是?

    至于实施,骆小冰是不会参与的,她只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案。

    解决了农林渔牧等问题,欧阳启宇便与骆小冰说起了酒楼的问题。

    酒楼准备好了,但是厨子的培养和选择却是老大难了。

    毕竟三十多家的酒楼,每个酒楼几个厨子,就得上百个厨子,这上百个厨子说是不难找,但是想找个好的厨子其实也不容易。

    “这个简单。”一听是这事情,骆小冰一脸的轻松,“你与当地官员合作,举行厨神大赛就好了。”

    在每个州举行大赛,还不怕厨子不主动送上门?

    “到时候厨子也有了,人也有了,如何收拢那些人的钱,那就看你自己了。”骆小冰在这个时候,也只愿意充当军师的角色。

    当然,欧阳启宇也只是缺少一个军师而已,他的执行能力还是非常强的。

    欧阳启宇跟骆小冰这一聊就是好几个时辰,骆小冰提出了‘竹林养鸡’,‘稻田养鱼’,‘滩泽养鸭’,‘山林种果’之类的一系列的法子。

    聊完之后,欧阳启宇就立刻去执行了。

    时间一晃,又是十天过去。

    这十天,骆小冰很忙。

    村里的辣椒和陈家村的药材基本上都种上了,张小川的窑里在烧出了护肤品的瓶罐后,烧出了第一批瓷器。

    如今骆小冰的反季节蔬菜铺子也已经关门了,骆小冰便将它改成了瓷器铺子,找了专人管理。

    当然,骆小冰的瓷器生意最主要的市场并不是整个临安县或者不只是梁州而已。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