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94章

    他们做到了

    这一仗打得激烈,天昏地暗。

    鲜血,尸体,残肢,惨叫,充斥着整座白雾山。

    死神伴随着日光而来,整座白雾山被一层薄薄的暖金覆盖着。

    谢如墨策马奔来,喊话让他们投降,交出维克多。

    维克多也大声喊着,说商国人奸诈,一旦缴了械,等待他们的也只有一死,杀出去还有一线生机。

    但杀出去,怎么能杀出去?商国人的武器精良,六眼铳远距离便可射杀,根本不是对手。

    维克多身边的人,一个个倒在了血泊之中。

    维克多举着刀,对准逼到他跟前的谢如墨,眼底交织着各种情绪,失败,死亡,绝望。

    而在北冥王上南疆之前,他荣耀加身,家族因他而一飞冲天,他是沙国人捧在心上的英雄。

    他所有的一切从南疆获取,如今也从南疆失去。

    他望着谢如墨,抬起刀的手却早没了力气,只能艰辛颤抖地指向宿敌,太多的不甘心了。

    他的刀最终转向自己的脖子,纵然脖子上已经架着四面八方递过来的长刀,但他的刀却能抵住下颌,割出了一道血痕。

    他努力地抬起头,冷冷地看着谢如墨,“你们杀不了本帅,本帅是死在自己手里的。”

    话音一落,他把头往后一昂,锋利的刀刃割破了他的喉咙,鲜血汩汩而出。

    齐麟先撤了刀,道:“你可以选择死在自己的手里,不重要,我们只是要你的人头。”

    成群结队的黑鸦和鹰盘旋在白雾山的上空。

    黑压压的,几乎把天都遮蔽了。

    乌鸦的声音像丧钟,在维克多断气之前,他只看到眼前的黑暗,以及那催命一般的鸦鸣。

    维克多的头颅被砍下,已经没有多少鲜血流出了,碗大的血洞,没有让沙国士兵愤怒,他们只有恐惧。

    群龙无首,挣扎下去也是一死,或许还死得更惨。

    他们也实在打不动了,太饿,太累,呼吸都艰难。

    武器扔在地上的声音此起彼伏,缴械投降,或还能做个俘虏,换一线生机。

    胜利的捷报以八百里加急送回京城。

    在这之前,除了那封急报,便再没有任何消息传回京城的,甚至没有消息说失踪的北冥王是否找到。

    很多人心里都已经做好了兵败的准备。

    当驿兵举着捷报从城外策马直奔入城,嘴里高呼“南疆大捷”,一路从城门高呼到御街时,所有人都沸腾了起来,追着驿兵跑。

    捷报被迅速送到了穆丞相手中,穆丞相亲自送到了御前。

    肃清帝迫不及待地打开,是长长的,对整场战事的复盘奏报,他几乎是贪婪地看完的。

    看完之后,只觉得整个人都热血滚烫,久久不能平静。

    这胜利来得不易,但他们做到了,他做到了。

    穆丞相也看了起来,越看嘴角就越是压不住,他说了句,“南疆军,坚不可摧,锐不可当。”

    他指出的是南疆军,而不是北冥王。

    打仗的时候,皇上相信北冥王能大胜,但胜了之后,便会想其他了,军功太盛,默认就好,不能总在御前提起。

    肃清帝肩膀上的重担,仿佛是卸下了一大半,他道:“皇弟说,俘虏了沙国大小将领百余人,还有士兵几千人,如今沙国皇帝已经派人和谈,希望我们能释放俘虏。”

    穆丞相点点头,“皇上的意思,是由北冥王继续谈,还是另派使臣去谈?”

    肃清帝青白的面容露出久违的笑容,却有些意味不明,道:“拟旨,由方天许和齐麟作为和谈使臣,北冥王即日归朝,受封领赏,南疆诸将,士兵,一律论功行赏。”

    第1462章

    他还要请罪呢

    穆丞相话到了唇边,到底是咽了回去,只是这片刻的犹豫,却也叫肃清帝看出他的心思来。

    肃清帝笑着道:“北冥王已有收复南疆之功,更有驱逐沙兵解我商国之困的大功劳,底下的人也该冒尖出头了,相信皇弟也会愿意给他们机会的,为帅,知人善用。”

    穆丞相应道:“皇上所言甚是。”

    仔细斟酌了一番,北冥王也是越快归朝越好。

    虽然,由他去和谈,能从沙国那边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和赔款,但是,皇上的病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度恶化,京中还是要有北冥王坐镇才稳得住。

    穆丞相退下之后,肃清帝沉默了好一会儿,对吴大伴说:“朕也是希望他们夫妻早日团聚,毕竟分开也好些日子了。”

    吴大伴垂下眼睑,“皇上仁德。”

    肃清帝继续沉默着,大捷的喜悦,慢慢被心底的一些愁绪冲淡了。

    他总要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做一些违背内心的事情,可他没有选择。

    北冥王府。

    过年没放那串长长的爆竹,一直都是棍儿心头的遗憾。

    现在不用遗憾了,于先生亲自出去买了一大堆,让他想怎么放就怎么放,前门侧门后门,甚至带回他房中去放都可以。

    于先生只有一个要求,便是不管在哪里放,他要听得见爆竹的声响。

    宋惜惜忙叫了裁缝登门,说是要做几身衣裳,要最时兴的样式。

    过了一个大冬日,她肌肤也干燥了许多,又带着沈万紫和辰辰跑京城的胭脂铺子,买些滋润肌肤的玫瑰香露,头发也需要好好护理调养一下,桂花油也少不了的。

    沈万紫帮她挑了些唇脂,胭脂,螺子黛,说她纵然天生丽质,但没有金钱滋养着,也不得长久的。

    宋惜惜照单全收,还给沈万紫和辰辰也送了一份。

    沈万紫拿着她送的,有些感慨,“往日只有我送给别人,如今竟有人给我送,真是倒反天罡了。”

    宋惜惜道:“你要学会接受,我也很有钱。”

    沈万紫耸耸肩,“接受,你可以继续送。”

    辰辰反正高兴得不行,回去便给自己画得跟调色盘似的,横竖如何折腾,在馒头心里,她永远最美丽。

    宋惜惜也挑了礼物,差人送去成凌关给外祖父贺寿。

    谢如墨回到京城,已经是二月初八。

    去的时候偷偷摸摸,回来的时候大张旗鼓。

    和他一同回京的,还有齐麟和原先部分宋家军的武将。

    入城的时候百姓夹道欢迎,许多官员也列队迎接,谢如墨想在人群之中寻找媳妇的面孔,但人实在是太多了,耳边欢呼声不绝于耳,他没寻到。

    倒是看到了大个头的馒头和棍儿,他们也是跳起来才能被他看到。

    谢如墨等人策马直接入宫了。

    他还要请罪呢。

    官员簇拥着他们入宫,拜见了皇上之后,庆祝和赞美的声音如潮水袭来。

    肃清帝望着又瘦又黑的谢如墨,有这样热烈高兴的气氛,他旁的什么心思都不存在的,只有高兴,也只有对弟弟的心疼。

    他下旨,明晚设下庆功宴,三品以上官员,以及内外命妇都一同参与。

    屏退所有官员之后,独留兄弟二人在御书房里说话。

    谢如墨方才便已经看到皇上瘦了许多,气色也很差,如今跪在地上请罪,也不禁问了句,“皇兄,龙体可安康?”

    肃清帝不知道为什么,眼底忽然便发热了。

    眼前这个人,他最该设防,但总也会在他面前露出埋藏最深的情绪。

    或许,这就是兄弟血脉连着。

    “起来吧,坐!”肃清帝轻轻叹息,“这一场仗,打得艰难,辛苦你了。”

    他没有回答自己是否安康,横竖是瞒不住的。

    “为君分忧,是臣弟该做的,辛苦也值得。”谢如墨说。

    第1463章

    夫妻团聚了

    肃清帝抬起眸子看他,那眉目俊朗的男儿郎,被南疆的风霜吹得沧桑了些。

    胸口似是堵了什么东西,难受得紧。

    他知道那一战打得艰难,寒冷,饥饿,那最是摧折人的心志,但他们都扛过来了,还打了这么漂亮的一仗。

    偏偏,在他们前线奋勇杀敌的时候,他却对宋惜惜起了别的心思。

    肃清帝心头有自责,但随着自责而来的是忌惮,像是刻在了心头上,怎么都摁不下去。

    这让他很难受,他似乎总是这样的矛盾,总是这样的无法自洽。

    分明这厢还心疼着他,嘴里却说出了略带酸涩的话,“经此一战,只怕朝中文臣武将都服你了,民心所向,民望所在,你这偷偷前往战场的放手一搏,赢了。”

    说完,他又笑着,“当然,朕也以你为傲。”

    谢如墨听了这话,眼底的光芒像是被什么冻住了,慢慢熄灭。

    “跟朕再说说这场仗。”肃清帝微微叹气,知道自己又搞砸了,只得转了话题。

    谢如墨再复述这场战役的时候,已经没了方才的激动喜悦。

    他快速说完,便说思念家中娘子,想尽快回府相见。

    肃清帝望着他,微微叹了口气,“朕方才说以你为傲,是真心话。”

    “臣弟知道。”谢如墨说,每一句都是真心话,酸他的是,怪他的是,赞他的也是。

    有些东西在心头里积压得太久了,谢如墨想说点什么,抬眸却见他脸色显得比方才还要蜡黄,蜡黄的底色是苍白。

    他心下狐疑,方才问过,他没说,如今自也不好再问。

    他离开御书房,脚步不禁快了起来,方才的情绪全部抛诸脑后,激动再度涌起。

    他几乎可以肯定,惜惜一定会在宫门口等着他的。

    果然,他一路快跑出去,便见一道熟悉的身影站在宫门处探头张望,看到他的时候,眼眶顿时红了。

    谢如墨心头一热,鼻头也跟着酸楚起来,快步过去不顾守门禁军在,紧紧把她拥抱入怀。

    宋惜惜不轻易哭,方才便已经哭过一场。

    他们入城的时候,她在人群里,只是挤不上去被他看见。

    但她看到了他,这样的瘦,这样的黑,连嘴唇都是干裂出血的。

    如今抱着,觉得他腰身都细了一圈,这是饿的,这般想着泪水就忍不住了。

    抽泣声在怀里响起,伴随着她滚烫的泪水,谢如墨更用力抱紧她,像是要把她挤入身体里。

    “我没事,我安全回来了。”他声音有些沙哑,在亚塔木的时候,他受过伤,也受寒病过几天,痊愈之后嗓子就一直都是沙哑的。

    “回家。”宋惜惜放开环抱他的双手,鼻音重重,“大家都在等着你。”

    四目相对,贪婪地看个够。

    她眼底的依恋思念毫无掩饰,泪水就在眼眶里凝着,谢如墨喉头一阵哽咽。

    此战之凶险,不在沙国军队,而是在恶劣的环境。

    他受伤之后,病了,那会儿军医说怕是伤寒,他们私下担心地说有可能活不下来的,但他不敢想,一点都不敢想。

    因为他知道,如果他回不去,惜惜会有多伤心。

    好在,好在都闯过去了,他平安地回来了。

    第1464章

    情况颇为严重

    他们刚回到府门,便有鞭炮齐鸣,大家一拥而出,把他团团围住迎了进去。

    就连国公府的福伯和黄嬷嬷都来了,瑞儿也从宫里接了出来。

    谢如墨双手抱起瑞儿,骑在自己的肩膀上,威风凛凛地进了正厅去。

    瑞儿都乐坏了,双手扶着他的额头,笑容咧到了耳朵后面去,眼底满是对姑父的孺慕之情。

    进了正厅,谢如墨将瑞儿放下,先问了一遍他的功课,听得如今是在宫里头做伴读,得太后和太傅的夸奖,谢如墨连连竖起大拇指,赞他勤奋努力。

    瑞儿看向小姑姑,有些羞赧,但更多的是欢喜。

    宋惜惜眉目绽放,眼底却始终盈着一抹水雾。

    慧太妃本来想着等儿子来给她磕头请安,都等不及了,非得要出来与他见了面,看到他瘦了这么许多,心里难受得紧。

    饭菜端上来了,无比丰盛,慧太妃没有同他们一起吃,让他们尽情地畅所欲言。

    谢如墨很饿,但只吃了些清淡的,放在离他很远的豆腐,他下了好几次勺子。

    倒是宋惜惜给他布的荤菜,他只吃了一小点,便没有再吃,且有两三次捂住胃部的动作。

    宋惜惜看出端倪来,泪水瞬间冲上眼眶,转身便出去派人请丹神医。

    大家也是看出来了,心疼之色言溢于表。

    谢如墨放下筷子,拉着宋惜惜的手含笑道:“没什么大碍,犯不着把丹伯父请过来,肠胃的事慢慢调理便能好的。”

    于先生道:“叫他诊个脉,大家也放心。”

    沈万紫问道:“是在亚塔木的时候,把肠胃弄坏了吗?没吃的没喝的,是不是连树皮和雪都吃了?”

    谢如墨三言两语掩饰过去,“有吃的也有喝的,粮食是艰难点,但有草原送的风干肉,每顿吃上几块,能填饱肚子的,时常还能生火煮水,不至于要吃雪。”

    这话倒是不全假的。

    但风干肉哪里能一顿吃上好几块?有时候一天都只吃一块,撕开一点点地吃。

    在上貔貅山之前,确实也是吃雪的,因为白雾山生火容易暴露踪迹,直到攀上貔貅山,才能生火煮水,但也不多。

    宋惜惜知道实际情况很恶劣,他不过是粉饰罢了。

    攥紧他的手,心里难过得一塌糊涂。

    丹神医带着青雀来的,青雀的药箱很大一个,压得腰都弯了。

    谢如墨起身行礼,丹神医看着他瘦了一大圈的脸,微微叹了口气,“安全回来就好的,坐下吧,我给你诊脉。”

    “没多大事。”

    “伸出手来。”丹神医沉下脸来。

    青雀拿出垫子,谢如墨只得把手搁上去,丹神医一边诊脉一边问症。

    谢如墨轻描淡写只说了肠胃有些不适,没别的症状。

    丹神医也没反驳他,诊脉之后便开方子,一开就开了三道方子。

    他也没说方子是治疗什么的,只吩咐三碗药每天服用,早中下午,一顿不能缺。

    宋惜惜见状,担忧地问道:“情况严重吗?”

    丹神医瞧了谢如墨一眼,道:“不算要紧的,好好养着就是,他是受过一点外伤,加上三餐没吃好,落了点病根。”

    谢如墨本来紧张地看着他,听他这样不禁微微松了口气。

    宋惜惜自然不信,但没有追着问,只是问了这方子要吃多久。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