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他只有一个要求,便是只合作这一次,击退沙国人之后,他们要迅速撤出草原,没有允许,不得再踏足草原的核心区域。谢如墨答应,当即签订协议。
签订协议之后,他们便不再逗留,马上离开。
草原部落对商国没有多少好感的,这里连年战火,多多少少总会波及到他们。
但是,草原有许多部落,并不团结,所以也无法跟商国或者沙国作对。
方天许护送他们出城之后,当即回帅府商议,如何打这一场追击战。
草原部落借地,他们可纵深追击。
但追击战与守城战不一样,后勤,粮草,弓箭兵器全部都要跟上,军医伤药担架等缺一不可,这是大部队出去,还要应对冬日严寒,风险挺大,但收效也大,起码这十年八年,沙国再不敢来犯。
众将商议了一晚,制定基本策略之后,便下达军令,自然,也给皇上发了急报,急报如同往常一样,夹着给宋惜惜的家书。
将在外,夫妻之间在御前也没有秘密了,能少些麻烦。
朝廷收到急报,有些朝臣认为谢如墨此举太过贪功冒进,眼看便到了严酷天气,贸然带大部队去追击,且还要防着草原趁机攻打西蒙,他们奏请肃清帝下旨,让北冥王带兵退回西蒙,只要死守西蒙,沙国人就没有办法。
但也有人认为,这样守下去,士兵不能耕作劳种,作战军需耗费,连军眷都要朝廷养着。
如果任由维克多来拖,不知道会拖多久,而且他未必会回国,带着一群士兵没有吃穿,就一定会到处打秋风,偶尔刺挠一下,杀些边城百姓,烧杀抢掠,实在恶心,百姓也会终日惶恐,得不到真正的和平。
朝堂上,两方争论不休,各抒己见,肃清帝都没怎么发话。
一直到支持谢如墨的官员占了上风,他才缓缓开口,道:“朕相信北冥王的判断与作战能力,南疆要真正和平,就不能和他这样无了期地耗下去,朕认同北冥王速战速决的决策。”
皇上都这样说了,加上反对的官员确实也辩驳不过支持的人,便一同跪下呼皇上英明。
穆丞相是明白皇上的,一则他确实完全相信北冥王的作战能力;二则,他也不可能让北冥王在南疆长久领兵。
宋惜惜不理会朝廷之争,她和穆丞相一样,知道皇上会同意他的作战计划,她现在只想找个地方躲起来看他写的家书。
家书一样是被拆开过的,虽重新上了封漆,但细心看,一眼就就看出痕迹来。
她也不理会,横竖家书里写的都是寻常问候,顶多附上一句思念你。
但就这一句思念,足以慰藉她的思念了。
但当她这一次拆开信,看了开头两句,便瞪大了眼睛。
她猛地捂在胸口,先骂了一句,“臭不要脸的人,才会偷看人家夫妻信件。”
一阵心跳,再加一阵羞怒,她重新开头看。
“吾妻惜惜,南疆入冬了,被窝里没有你,总觉透骨寒冷,特别怀念在京时拥你入怀闻着你秀发芳香安寝,我想那是世上最大的幸福,其实一直忘记告诉你,娶你那日,我便自觉自己是世上最幸运的男儿……”
接下来的,没有最露骨,只有更露骨,毫无顾忌地诉说他对她的感情。
宋惜惜反复辨认字迹,确实是他的,但他知道这封信一定会被皇上先行看过,怎还写得这样叫人心跳加速?
有别的什么含义吗?
抑或是……她去信的一句想他,引发的翻天倒海效应?
第1410章
皇上不去长春宫
宫里御书房,地龙还没烧,冷意丝丝入侵。
奏章早就已经批完,肃清帝却迟迟没翻牌子,只是盯着眼前的暗淡的灯火失神。
他看了谢如墨写给宋惜惜的家书,信中道不尽的思念,诉不完的衷肠,仿佛他们才刚刚新婚燕尔,那般的蜜里调油,难舍难分。
他不是第一次看他们的信,纵然往日也有些想念,却不若这般‘放肆轻狂’。
这些话,说出口都觉得尴尬,写下来岂不是更尴尬?
他觉得皇弟这样做实在不妥当,太轻浮。
哄女子的法子多了去,何必要这般?
他这般想着,心里却像是被投下了一颗小石子,心湖水波一圈一圈地荡漾,怎么都收不住了。
他不知道当这个皇帝,到底失去了多少东西。
像男女情爱,他是从不敢去想的,并非没有过心动,是权衡过后,觉得心动只是片刻感觉,到底是会消失的。
他曾经对宋惜惜心动过,那样英姿飒爽的女子谁不会心动呢?
可心动归心动,却是个极好的棋子,将她嫁与皇弟,便可释了他的兵权。
帝王的感情总是用来牺牲,达成一些目的。
“皇上,今晚去哪位娘娘宫里?”吴大伴见他批完奏章,许久都没说话,便轻声问了。
肃清帝收回眼神,渐渐聚焦,问道:“皇后宫里最近可闹出什么事端来?”
吴大伴恭谨地道:“回皇上的话,娘娘这几日都命人送汤水来,且日日派人去慈安宫看望大皇子,送些点心,听长春宫的人说,娘娘思念大皇子,晚上总是独自垂泪。”
肃清帝难得想起夫妻之情,听了吴大伴的话,心肠顿时冷了下来,“她应该感恩太后愿意照看大皇子,夜夜哭,哭给谁看?如今叫他们母子分离了吗?”
皇后晚上思念大皇子独自垂泪不能安寝,这样的话只有长春宫的人说出去的,这话是说给谁听?自然是说给他听。
目光如此短浅,大皇子跟在她身边,迟早是要养废了的。
“长春宫的人还说了什么?”肃清帝声音冷了下来。
吴大伴道:“长春宫的人倒是没说什么了,就是有嘴碎的宫人议论,说皇后娘娘不能亲自抚养皇子,会叫朝臣非议,质疑中宫威严。”
肃清帝心里着实是说不出的失望。
那些嘴碎的宫人敢这样妄议他的决定,这显然是有人授意的。
他实在不明白,皇后为什么一定要让大皇子留在身边?如今住在慈安宫里,他的进步肉眼可见,为何非得要他成为一个骄纵横蛮,不学无术之徒?
若仅仅是因为舍不得母子分离,那皇后的目光未免太浅薄,可她齐家出身,显然不是那种见识肤浅之人。
刚送去的时候她不舍,闹一闹也情有可原,如今都看到他的改变,为什么还要折腾着让大皇子回去?
现在,连太傅都说大皇子是有进步的,也多亏了瑞儿入宫做了榜样,如今瑞儿出宫回了书院,等年后再入宫做陪读。
他刚觉得大皇子未来可期,皇后又出幺蛾子了。
“听闻淑妃最近身子不适,朕去看看她,摆驾!”肃清帝传旨道。
“是!”吴大伴对外宣了一声,“皇上起驾!”
淑妃知道谋逆案结束之后,皇上会入后宫,但想着大皇子如今得太傅夸赞了,如此应该也会解了皇后娘娘的禁足,皇上也会首先去看望皇后娘娘。
因此,她早早就哄着三皇子睡下了,三皇子虽然不是她亲生,但襁褓里就抱过来的,对她而言也不亚于亲生。
听得宫人来报,说皇上正在过来的途中,她急忙起身穿衣迎驾,心下却觉得奇怪,皇上还不愿去长春宫吗?
第1411章
依旧是被禁足的皇后
长春宫,皇后还不曾卸下钗环,脸上妆容也没洗去,眼底盈满了期待。
今日御前早早就传话,说皇上今晚会来后宫,她等了好久没听说皇上没翻牌子,心里头不禁高兴,不翻牌子,意味着是要来中宫的。
“兰简,快去看看皇上来了没有?”她再一次催促,今晚已是催促了三遍。
兰简姑姑在一旁伺候着,笑道:“娘娘莫急,皇上要过来,肯定会派人前来知会,好让您准备接驾。”
“是啊,是啊,皇上许久没来长春宫了,本宫都忘记了。”皇后抚了一下鬓边,笑意妩媚,“本宫与皇上到底是夫妻,夫妻哪里有隔夜仇的?如今大皇子长进了,皇上自然就心软。”
“等皇上来了,您好好说,切莫太急着说要大皇子回来。”兰简姑姑叮嘱说。
皇后点头,“本宫知道,今晚是提不得的,但终究还是要让他早些回来,如今太傅也夸赞了他,不必再养在慈安宫里了,回来也是一样好学的,若长久地留在慈安宫,只怕迟早是要忘掉本宫这位母后。”
兰简姑姑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说:“其实如今大皇子乖巧许多,不若便继续留在慈安宫?只要皇上解了您的禁足,您想什么时候去看他都行,大皇子孝顺,也绝对不会忘记您的。”
皇后却摇头,眼底悲戚,“他孝顺,到底年少,架不住有人教唆。”
兰简姑姑脸色一变,“娘娘慎言,太后不会这样做的,您也千万不要有这样的想法,太后也是为着大皇子好。”
皇后望着她,轻轻叹气,“你不懂,齐家如今虽受打压,但在朝堂经营许久,人脉广泛,门生众多,太后最忌外戚干政,大皇子一旦成为储君,太后定必会叫他疏远外戚,以防外戚壮大,在太后心里,本宫与齐家同气连枝,所以定会叫大皇子疏远本宫,你别忘记,太后对自己和娘家人也没有留情,你见太后几时过问过朝政?”
兰简姑姑觉得皇后在钻牛角尖了,她不认同这样的说法,“娘娘,太后与皇上母子感情深厚,为人母者,定也能理解娘娘,她助您望子成龙的心愿,断不是那种要将你们母子分离的心狠手辣之人,反而您叫人在外头说中宫也无法抚养自己的皇子,只怕会触怒皇上和太后,得不偿失。”
皇后看她,神色不虞,“你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胆怯懦弱?这也怕,那也怕,如何成得了事?那些话就是故意要传到皇上和太后耳中,皇上不喜流言蜚语,为堵住悠悠众口,自然会将大皇子送回长春宫来,事实证明,本宫也没有错,皇上今晚没翻牌子,就是要来长春宫的。”
皇后话音刚落,殿外的人进来禀报,“娘娘,皇上已经摆驾淑妃宫中了。”
皇后猛地站起,脸色霎时变了,“什么?去了淑妃那里?可看清楚了?”
“回娘娘的话,千真万确,奴才是亲眼看着的。”
皇后摇头,顿时觉得胸口一阵恐慌,“怎么是去淑妃宫里?他也没翻淑妃牌子啊,莫非是去看三皇子?一定是,三皇子年幼,皇上去看一看,回头定要来长春宫的。”
可惜她等到深夜,也不见皇上来,派人出去打听,说皇上已在淑妃宫中宿下了。
皇后本盼着今晚皇上来,服软几句,解了禁足,重新拿回管辖后宫大权,如今,禁足未解,她依旧是被禁锢的皇后。
第1412章
淑妃迁宫
后妃中,齐皇后最忌惮的便是德妃和淑妃,她们两人分别生养了二皇子和三皇子。
按说,淑妃的三皇子不是亲生的,且年岁幼小,她不必太过担心,但淑妃原先为人张狂,家世显赫,又极擅长弄权。
近这一年多来她与德妃掌管后宫事务,性子瞧着是收敛些了,懂得收买人心,加上她还支持宋惜惜的工坊和女学,在民间有一定的名望。
相比之下,德妃便安分许多,与淑妃协管后宫,偶尔也会来询问她的意思,还真心实意把她当皇后看待。
可德妃的二皇子聪慧伶俐,恭谨知礼,最得太后和皇上喜欢。
如果现在确立太子,那定必是立长立嫡,可一旦等到皇子们都长大了,有人提出立贤,那么大皇子便有劲敌。
如今她们两人都有协理后宫之权,皇子自然就跟着尊贵些了。
她执意要把大皇子接回来抚养,除方才所说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便是齐家不能成为她的助力,反而会拖累她,万一……万一有个好歹,她这皇后之位被废也不是不可能的。
大皇子若是养在她身边,皇上总得顾忌些的。
这话,她不敢说,也不敢多想,想起便心惊肉跳。
辗转反侧一宿没睡,翌日便听得消息说皇上把惠仪宫赐给淑妃住了。
惠安太后当年被封为皇后之前,也是住在惠仪宫的。
惠仪宫冬暖夏凉,宫门前挖了一个池塘,池塘里种满荷花,凡到了夏日,整个宫殿都能闻到荷花的清香。
惠仪宫里头还种了许多品种的牡丹,牡丹乃是花王,本来只有太后与她的宫中种得,御花园是有的,但不属于任何人。
惠仪宫的牡丹,是原先便有,花匠打理得很好,原先也作赏花之用,如今竟然赐给了淑妃居住,齐皇后心里顿生危机感。
可她还在禁足中,出不去,也没有管理六宫之权,更见不着皇上,她能怎么办?
她赶忙让兰简派人出去打听打听,皇上为何要让淑妃迁居惠仪宫。
兰简亲自出去一趟,一两个时辰才打听到消息回来,皇后等得焦心不已,忙问道:“什么情况?你快说。”
兰简姑姑笼了笼衣裳,道:“娘娘不必太过担心,奴婢问过了,说是昨晚皇上去的时候,听得三皇子最近在吃药,一问才知道自从入秋之后,三皇子就得了咳症,拖拖拉拉的到如今都没好全,太医说三皇子体弱,入秋之后受了寒才引发了咳症的,皇上心疼三皇子,便让淑妃带着三皇子迁居惠仪宫了。”
齐皇后神色凝重地坐了下来,“皇上几时这么关心皇子了?不就是咳几声吗?算得什么病?大张旗鼓地迁宫,迁的还是惠仪宫,本宫总觉得没那么简单。”
兰简姑姑见她思虑甚重,安慰道;“兴许是皇上心疼三皇子没了生母,便多疼爱关注些也不奇怪,再说,皇上虽忙于朝务,但对皇子皇女也十分关心,便是我们大皇子的学业,皇上就不知道派人问过多少次了。”
齐皇后眉宇间笼着一层阴霾,“那如何一样?大皇子是他的嫡子,理应格外看重些。”
而且,三皇子咳嗽几声便要迁宫,实在小题大做,她认为皇上就是要借此抬举淑妃了。
而且,淑妃的娘家似乎跟宋惜惜来往频繁,皇上对宋惜惜又曾经有过那样的心思……
她忽然想起来,忙问道:“兰简,那彤婕妤是不是跟宋惜惜有些往来?”
兰简姑姑摇头,“不曾吧?她们就只见过一次,是在宫宴的时候一同看戏,说了几句话而已。”
齐皇后摇头,“宋惜惜傲气,轻易不跟后妃来往,而且她这种武将与男子心性是一样的,喜欢怜悯弱小,她办工坊不就是因为这个吗?本宫见那彤婕妤柔柔弱弱的,或能为本宫所用。”
第1413章
王妃不记得嫔妾了吗
淑妃迁宫,各宫都送了礼物,皇亲国戚得知此事,也纷纷送上乔迁之礼。
至于送什么,别家府邸都是主母做主的,到了北冥王府,做主的便是于先生和路总管。
两人在库房里头一顿找,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要么是太贵重,要么只是金银珠宝之类的,金玉银瓶的也显得小气。
至于大件的例如珊瑚树,屏风,于先生不是很舍得,珊瑚树不多见,府里头这一尊是当初王妃大婚的时候,万宗门送的。
最终,他们把眸光投向库房里头最多的物什,便是沈青禾先生的梅花图。
这拿出去可太有面子了,价值不菲,但在王府来说,这东西多啊,若嫌不够的话,马上便要下雪,梅花也要开了,叫沈青禾先生再作便是。
但为了尊重沈先生,他们还是先行请示,沈先生表示没有异议,反正这玩意着实也多的是,多年画梅花,已经养成了肌肉记忆,画纸一展,笔墨在手,也不过是一两个时辰的事。
宋惜惜晚上回来,倒是有些舍不得的,好在这是送给淑妃,是会留在宫里头,也不会拿出去随便变卖,加上淑妃应该也是爱惜墨宝之人,送便送了。
她亲自跑一趟送进宫里,惠仪宫如今是真的门庭若市,趁机进宫的内外命妇在外等着宣见。
宋惜惜等了一会儿,大概是有人进去禀报了,淑妃便以她公务繁忙为由,先请了她进去。
没有人会有意见,毕竟逆贼在京城作乱的时候,是率领玄甲军打了胜仗,这才保得住大家眼下的安稳富贵日子。
宋惜惜行礼见过,便送上画卷。
淑妃本也不大在意,只当是寻常的叫人收下,待看到卷轴上贴了沈字,微微一怔,忙问道:"是沈先生的冷梅图吗?"
宋惜惜点头,笑着说:“是师兄作的画,希望淑妃娘娘别嫌弃。”
“快派人去请皇上过来看看。”淑妃大喜,笑着对宋惜惜道:“怎么会嫌弃?简直是如获至宝啊,王妃快快请坐。”
淑妃的母亲李夫人也在,宋惜惜便坐在了她的身旁,寒暄一会儿。
因着乔宫之喜,大家今日说的都是漂亮话,恭维少不了,宋惜惜也夸赞了宫殿的华美,今日立志做个圆滑的人。
淑妃还叫宫里的人带着她们四下转悠,恰好此时牡丹开得正好,大家一同出去赏花。
宋惜惜也跟着大家一同出去,本来她和李夫人说着话,不知怎地有个人撞了过来,还差点摔倒了。
宋惜惜反应敏捷,忙伸手拉住,才不至于她跌倒在牡丹丛里。
那人惊魂未定,捂住胸口连忙道谢,“多谢王妃相扶,才不至叫嫔妾失礼了。”
宋惜惜见她面容娇美,身着宫装,系着月白色绣银边的披风,于凉风之中显得不胜娇弱,倒是面熟,只是一时想不起来。
但她自称嫔妾,想来是后宫妃嫔,她施礼道:“举手之劳,小主不必言谢。”
此人正是彤婕妤,她眉目眨了眨,道:“王妃不记得嫔妾了?”
宋惜惜看了她片刻,才认出来,忙再施礼,“原来是彤婕妤,怪我眼拙。”
彤婕妤满脸钦佩之色,笑道:“嫔妾一直十分敬佩王妃,没想今日能再得见王妃一面,实在荣幸至极。”
宋惜惜笑笑,“小主谬赞了。”
一旁的李夫人得知她身份,便朝她行礼,“见过婕妤。”
彤婕妤笑着道了个半福,“李夫人客气,不若一同赏花?”
李夫人看了宋惜惜一眼,见她也没说什么,便笑着邀请,“斗胆叫小主作陪了。”
彤婕妤柔柔一笑,“荣幸之至。”
第1414章
好个贱蹄子
惠仪宫的花园不小,但和御花园相比,是绝对不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