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77章

    姬淑慎道:“她一个月要去三次药王堂,一旬一次,都是王清如陪着的,算算日子,明日也要出去了。”

    宋惜惜道:“你留心些,若是能发现他的踪迹,立刻到京卫府举报,你若举报有功,贤哥儿他们也能早些回来。”

    姬淑慎本来巴不得他死在外头的,如今可真盼着他能活着回来。

    她感激地道:“多谢王妃提醒,我会暗中留意的,但你莫要派人跟着母亲和清如,免得他真回京了也不敢露头。”

    “好。”宋惜惜应诺,笑着道:“这功劳,我给你留着,但前提是他会偷偷回京来。”

    “如果他走投无路,他一定会回来。”姬淑慎最了解他,他其实没多大本事,以往事事都是她来打点的,他也习惯遇到什么麻烦都回家来找她。

    他一直都认为,无论他做了什么,她都会无条件原谅他,甚至很高兴他能浪子回头,然后给他擦屁股。

    以前她是真会,毕竟儿子出仕,女儿出嫁,都得仰仗门楣,那些腌臜的事情只能事事遮掩。

    现在,平西伯府的天塌下来了,她没什么好顾忌的了。

    第1386章

    王清如的异常

    姬淑慎没把此事告知老夫人和王清如,翌日她们出门去药王堂复诊的时候,她便打扮成农妇模样,悄然跟上。

    只是跟了一路,从出去到回来,也无人接近她们的驴车,中途她们驴车更无停下来过。

    回到工坊之后,王清如便着手煮药。

    在工坊是没有人伺候的,大家轮流做饭,王清如一开始什么都不会,连生火都学了三天,她第一顿煮的饭菜简直不能入口。

    工坊里的人互助,但也互嘲,大家笑话她是个当小姐夫人的身子,可惜没有当小姐夫人的命。

    一开始她很生气,很委屈,觉得自己凭什么要遭这样的磋磨,甚至觉得她们是有意针对。

    结果看到嘉仪来到工坊探望的时候,亲自下厨做了一顿,虽不说色香味俱全,却也咸淡适中。

    她沉默了。

    嘉仪曾经是什么样的性子她是清楚的,曾经的郡主,那样不可一世,被休之后,又被接了回去,却能放下架子,亲自给这群弃妇做饭。

    关键是,她会做饭。

    但这也不是叫她震惊的,就连客居在此的永安郡主也能下厨做一手好菜,她彻底呆住。

    自此之后,即便不是她做饭,她也会在厨房里帮人打下手,一样一样学,现在她的水平已经超过嘉仪了。

    “王清如,药煮开就撤炭用慢火啊,你发什么呆?”莫兰筠刚好进厨房,便见她呆呆地看着药煲出神,连药汤都沸出来都没留意。

    王清如忙把煲盖打开,却不料被沸腾起来的蒸汽烫到了手,忙地扔掉,盖子落地摔成了两块。

    莫兰筠忙从水缸里舀起一盘冷水端过来,“快把手放进去浸泡着,不然要起火泡了。”

    王清如双手浸入水里,微微驱散烫伤的痛楚,道了句,“谢谢莫娘子。”

    “你没事吧?”莫兰筠问道。

    “没事,没事。”王清如摇头,但眼神依旧有些发直。

    莫兰筠帮她把炉子里的柴撤走,留下一两块炭火烧着,“你母亲好些了吗?”

    “好多了。”王清如瞧了一眼沸出来的药,懊恼地道:“药汤还剩多少?要慢火煎半个时辰,怕是不够了吧?”

    莫兰筠看着没有盖子的药煲,“够是够的,但总不能没盖子煎药吧?药气都散尽了,快去再买一个。”

    王清如犹豫了下,恳求地看着她,“莫娘子,你能帮我去买吗?我不知道去哪里买。”

    “可以是可以的,但你自己为什么不去?”莫兰筠看了她一眼,“就在隔壁街的杂货店啊,你昨日不是去买过炖盅吗?这么快就不记得了?”

    面对莫兰筠奇怪的眸光,王清如讪讪地道:“是呵,一时不记得了,我这便去买。”

    莫兰筠在厨房里煮粥,最近天热,大家都没什么胃口,便煮些绿豆粥,去火祛毒,大家吃得也舒服些。

    绿豆是提前泡好的,煮沸之后便要捞壳,忙活了小半个时辰,便见石锁师姐拿着药煲进来,新买的药煲要先泡水,她便径直浸到水盆里头。

    “石锁姑娘,怎么是你去买?不是王清如去买吗?”莫兰筠从灶台抬起头问道。

    “她说手烫伤了,叫我跑腿。”石锁师姐不在意地道,“没事,就走几步,也不远。”

    “哦。”莫兰筠也没在意,道:“这新锅还不能用,得泡一个晚上的水,今日那老太太的药大概是没什么作用了。”

    “没了个盖子,便整个没用了。”石锁师姐惋惜地说。

    “没事,用来装盐巴便是。”莫兰筠道。

    两人忙活了一会儿,石锁师姐便把药端出去,送给王家老太太喝。

    刚进屋便见母女两人脸色都不大好看,王清如石锁师姐端药来还吓了一跳,脱口便问:“你怎么不敲门啊?这么没礼貌!”

    “门开着的,”石锁师姐瞧了她一眼,淡淡道:“怎地?怕我偷听你们母女说话啊?放心,便是知道你们把私房钱藏在哪里,我也不会拿的。”

    说完,放下药碗转身就走。

    第1387章

    她真的感谢大嫂

    王清如知道石锁师姐误会了,却也不着急解释,心头正乱着。

    她把门关上,端药过去道:“母亲,先喝药吧,别的事慢慢再想办法。”

    老夫人摇着头,望着她,“清儿,你扪心自问,你大哥素日待你如何?”

    王清如眉头微蹙,“母亲,我们没有能力帮他,我们现在还住在工坊里,您吃药的银子都是沈姑娘给的。”

    老夫人道:“你错了,这些银子都是乐章给的,他虽没认我们,但这些日子没少为我们奔走。”

    王清如道:“就算银子是他给的,我们也没有资格让他把银子给大哥。”

    “那些银子,”老夫人咬牙,说出了真相,“不是他的,当时他回来,你大嫂建议给他些补偿,转了些庄子店铺给他的。”

    “既然转给了他,他也一直暗中照顾我们,难不成还要他还回来?母亲,这对他来说也不公平。”

    老夫人脸色惨然,“横竖,横竖我们已是对不起他了,他也恨着我们,便干脆让他恨吧,你大哥有错,他做了糊涂事,可现在他穷途末路了,难道让我眼睁睁看着他死吗?”

    王清如黯然,把药放下,“母亲,不如告诉大嫂吧,她素来最有主意。”

    “万万不可。”老夫人顿时呵斥,“他在南疆有了休妻的念头,伤透了你大嫂的心,让你大嫂知道,她肯定会告诉宋惜惜,你可知道临阵脱逃是什么罪名吗?死罪,死罪啊,你想让你大哥死吗?”

    老夫人说着,也是一阵心惊肉跳,“他现在很危险啊,一定要尽早筹钱送他离开,他要三千两而已,想办法给他,你去找乐章,便说我的病情加重,不能再住在工坊里,需要购置一所院落静养,我知道这孩子嘴上无情,心里却念着我,孝顺着我。”

    王清如坐下来,好一会儿默不作声。

    老夫人催促道:“你还坐在这里做什么?赶紧去啊。”

    王清如抬起头,“母亲,我这辈子做过很多错事,每一次回娘家,都有人为我兜底。”

    “你知道就好,你大哥待你是真不错。”老夫人道。

    王清如摇摇头,这一刻眼底无比清醒,“但母亲,其实每一次为我兜底的人,不是大哥,而是大嫂,大哥只是嘴上说说,方十一郎战死,我归宁的时候,大哥是埋怨过我的,也不认同接纳我回来,是大嫂说事已至此,难不成要我流落在外?既错了,以后改便是,是大嫂给了我机会,一次一次,是我不争气,不懂事。”

    老夫人一怔,“那又如何?你大哥始终是接纳你的,没你大哥发话,她也做不得主啊,你这孩子,素来跟你大嫂不对付,怎么这会儿却帮她说话了?你别忘记,她也没少骂你。”

    “骂我,也是为我好。”王清如眼底红了,“我在天牢里也是死过一次的人,那一次生死挣扎,让我知晓了真心假意,也让我彻底想明白了,大嫂与我没有血亲关系,嘴上不管如何骂我,但真需要她为我做主的时候,是她站出来扛起的,母亲其实也可以出面,但母亲为什么要让她去?因为母亲也知道丢人,母亲怕丢人,她就不怕?”

    老夫人一时滞住,随即又道:“你感恩她也是应该的,以后你有大把机会对她好,但这一次切莫让她知晓,她为了儿女前程,会不惜出卖你大哥,你大哥也是心里有数才没有去找她,你听话,去找乐章,就按照我说的去办。”

    王清如还是坐着不动,有些事情她觉得不对,但她没想明白是什么。

    “你去啊。”老夫人怒了,伸手过来把药碗打翻,“你不去,我便以后也不喝药,死了算了。”

    王清如的泪水瞬间冒了出来,看着自己被烫得发红的手,一时百般委屈涌上心头。

    原来,被人勉强自己去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是这么委屈,这么难受。

    大嫂这些年,为平西伯府做了多少不愿意做的事情?又放低姿态求过多少人?

    第1388章

    她以前都是想着自己

    她没有去找王乐章,以前她可能会厚脸皮认为,他始终是平西伯府的血脉,家族有难,亲人有难,他帮忙是责无旁贷的。

    但现在她不会这样做,她明白到一些道理,平西伯府光风霁月的时候,他不曾沾过半分荣光,如今落难,却要他出手帮助。

    她做不出来。

    至于是否去找大嫂说此事,她十分犹豫,再如何,她也是不希望大哥死的。

    她坐在槐树下,发呆了许久。

    刚好石锁师姐端着一筐丝线过来,见到她便马上拐了弯,一副不想和她碰面的样子。

    王清如想起方才的误会,连忙叫住了她,“石锁姑娘,方才的事情对不住,我不是那个意思。”

    石锁师姐看了她一眼,“嗯。”

    说完,她便要走。

    王清如想着她们这些武林的女子,性子直爽,不会有太多玩绕心思,便问道:“石锁师姐,能否和你说几句话?”

    石锁师姐顿住脚步,犹豫了一下,还是回来和她一同坐在槐树下的木凳上,“什么事?”

    王清如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开口,看向她抱着的丝线,问道:“买的?”

    “李夫人派人送过来的,我出去拿。”石锁师姐道。

    “李夫人真好,一直惦记工坊。”王清如心不在焉地赞了句。

    “大家都很好。”石锁师姐道。

    “是啊,是啊。”

    “你想说什么?”石锁师姐问道,她事儿挺多的呢。

    王清如勉强笑笑,“就拉拉家常,没特别要说的……噢,对了,我听说你和箩筐师姐不要工钱,留在这里帮忙,原先在永安郡主身边的时候,也没收工钱,不觉得吃亏吗?”

    “我们之前没保护好郡主,许下的承诺做不到,有什么脸面收工钱?”

    “承诺?”王清如侧头,“什么承诺。”

    “好好保护她的承诺啊,没有做到,就没脸收工钱。”石锁师姐不喜欢重复说一句话,耐心有限,“如果没别的事情,我就先去忙了。”

    “承诺很重要吗?男子才需要重诺吧?”王清如仿佛没听到她说要走,继续问道。

    石锁师姐微愠,“什么男子才需要重诺?女子不是人吗?女子说出来的话是放屁的?既然说了出去,就要做到,就像是守护家国非得是男人吗?惜惜和万紫她们拼出一条命去做的又算多余的不成?”

    拼出一条命去守护家国?

    王清如忽然像是被雷劈了一样,怔怔不动。

    她知道自己觉得哪里不对劲了。

    母亲说大哥会死,她一初听了要很慌,但细细想来,难道不是因为他犯了国法,差点害得南疆失守吗?

    用多少人命换回来的疆土啊,还没捂热呢,又被内外串通战火再生。

    大哥身为元帅,不思抗敌,反而带着小妾一走了之,甚至还贪墨了军饷,这要害死多少人?

    她忽然觉得很惭愧,身为勋爵府邸教养出来的贵女,甚至不如一个江湖女子懂得家国大义。

    她的心永远都是装着自己的得失,所谓的想通了,也只是觉得大嫂是真心为她好,觉得自己之前太过糊涂,做了很多错事。

    她这辈子都不曾试过为别人做一件事,哪怕一丁点,更不要说什么家国天下了。

    而分明,她是从小受着百姓供养长大的,自以为是地高人一等,养养要争个第一,可没有百姓,她算什么啊?

    她猛地站起来,大步往嫂嫂的房中走去,甚至没跟石锁师姐说一句。

    石锁师姐站起来,说了句莫名其妙也走了。

    第1389章

    你大哥的早被查抄

    姬淑慎正在给女儿做衣裳,衣裳做好了的,她绣些纹样图案,如今女儿住在北冥王府,总不好吃穿用度全部都是王府出。

    她脑子很乱,王妃跟她说的那些,她太认为有可能发生了。

    王彪如果走投无路是会回京的。

    至于他回京之后,会否立刻来找她,那就不一定。

    他应该会想办法找老夫人,只有知道老夫人没能力帮他,才会找上她。

    但老夫人爱子心切,一定会想尽办法,今日尾随她们一路,虽说没什么发生,但不代表明日后日不会发生。

    王彪回京,无非是要银子,他是不可能长久留在京城的。

    老夫人身上是没银子,但到底在京城这么多年,也有一定人脉,这边借一点,那边借一点,便等同把人家都拖下水了。

    不过,她有病在身出不去,也不可能拉下脸自己去问,大抵,也会交代蓝氏和王清如去。

    正自己分析着,便见王清如快步进来。

    她抬起头,问道:“三姑娘,怎么了?”

    王清如还没说话,泪水便滚滚落下,“嫂嫂,过去我做了很多糊涂的事情,害你受累,害你丢人,连带着也害了侄儿侄女,我如今想起真的很后悔。”

    姬淑慎知道王清如变了些的,在天牢里死里逃生之后,她便没有像以前那样尖锐刻薄,虽说到了工坊也还有点小姐气性,磨到如今也是半点不剩了。

    只是她会亲自来道谢以及致歉,也是没想到。

    到底自己一双儿女和她有血脉联系,这辈子都注定是亲人了,她能认识到自己以往的糊涂,拉下脸说句谢谢,受了便是。

    所以姬淑慎说,“都过去了,一切往前看,日子会好起来的。”

    王清如流着眼泪道:“嫂嫂说这句话,真让人心安。”

    旁人说,她不会信,都落得现在这个地步了,怎么还能好起来?

    但嫂嫂说,她便信,觉得嫂嫂便是有这份魄力。

    姬淑慎给她递了手帕,“擦一擦眼泪,这么大的人,哭什么鼻子?”

    王清如接过,擦拭了眼泪,看到她正在做衣裳,这颜色瞧着娇俏,想来是给侄女做的,“之语如今住在王府,可还习惯?”

    “习惯的,王府上下待她极好。”姬淑慎露出感恩的笑容。

    王清如怔忡了一下,想着自己还总跟宋惜惜明里暗里比较,此举可笑得很,一阵害臊,忙看着大嫂说正事,“大嫂,有件事情我要告诉你,大哥回来了,昨日我去隔壁街的杂货店,看到了他,他说要三千两银子,让我尽快为他筹集,他还叮嘱叫千万别告诉你。”

    姬淑慎握住针线的手微微发抖,虽然面上不显,心里却是掀起了滔天恨意。

    他能找到王清如,显然是知晓他们一家因他临阵逃脱获罪,男的流放,女眷都住在工坊,落难至此,连自己的家都没了,他还敢张口要三千两。

    她到底嫁了个什么样的人渣?

    “母亲知道这事吗?”姬淑慎强压下心头的狂怒,问道。

    “知道,母亲也说不可让你知道,叫我去找乐章拿银子。”

    姬淑慎陡然一怒,“凭什么?”

    王清如道:“母亲说,早被抄家之前,便把几间店铺给了他,如今叫他拿出三千两来,也是平西伯府的银子,大概是这个意思。”

    姬淑慎严厉道:“属于你大哥的,早已经被朝廷查抄,给乐章的那份,是属于他自己的,没有人有资格张这个口,先不说乐章会不会拿,万一他真的拿,便是协助朝廷钦犯逃脱,是要以同罪论之,包括你我,我们会再回到天牢里过那种生不如死的日子。”

    听到天牢的日子,王清如浑身打了个寒颤,恐惧从心底滋生出来,猛地摇头,“不,我不要回去了。”

    她竟不曾想到这层上,幸好告知了嫂嫂,不然答应帮他逃去,哪怕是给一两银子也是大罪啊。

    第1390章

    还玩起了心机

    姬淑慎细细问了她如何见到他的,他如今是个什么光景,身边可有带着孩子。

    王清如道:“就是昨日我出去买炖盅,想给母亲炖些药膳补身子,买了炖盅出来他便走了过来,当时我还吓了一跳,以为是什么登徒子,他一开口唤了句三妹,我便听出声音来了,瞧他面容黢黑黢黑的,眉毛也剃掉,整个人瘦得厉害,若不是细细辨认,我还真不敢相信他是大哥。”

    王清如回忆着昨天,又想着方才大嫂的话,还是觉得心惊肉跳,“他没有带着孩子,就他自己一个人,他说当时被人胁迫才会逃的,如今到处都发了海捕文书,他身上又没了银钱,还有个孩子要养,很是艰难,要我回去跟母亲商量给他筹三千两银子。”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