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务必让他们入城等到晚上,金修德带了探子回来,急匆匆禀报:“王爷,贺双志已经集合了我们分散在外的兵力,且取得沈家五百战马,如今正赶回,按照脚程算,三日后可到。”
燕王猛地站起,狂喜道:“当真?”
“千真万确,探子就在门外,王爷可传召询问。”
“快传!”燕王坐下,一颗心狂跳不已,终于把兵力全部集合了,但沈家这边怎么会出五百战马?自从出了沈万紫的事情之后,他和沈家也决裂了。
探子进来,单膝跪地,“王爷,贺大人命小人前来禀报,说私兵集合完毕,且宁郡王的幕僚秋先生率领五千人和五百战马襄助,宁郡王只有一个要求,救出老晖王。”
燕王听得宁郡王,微微怔了怔,他自然也拉拢过宁郡王,只是他的态度十分模棱两可,实在摸不准,因此他早就把宁郡王排除在外。
这一次,原先志同道合的人全部打了退堂鼓,反倒是他挺身而出。
也是啊,他的父亲老晖王还在京城呢,说是在京城,实则就是为质,谢听严肯定是生气的。
对于谢听严为人,他很清楚,儒雅君子,又至纯至孝,孝顺的名声那都是传遍了整个江南的。
老父亲独自一人被困京城,他大概也是没了办法,才想着投靠。
他当即召集众人,商议三日后如何行事。
如今诈降,他是同意的。
无相一开始提的时候,他觉得颇为冒险,现在若能里应外合,把方十一郎骗进来,便可真的瓮中捉鳖。
穆丛规的兵马分散各地剿匪,施救不及,等诛杀了方十一郎和他的兵马,他浑不需要把穆丛规放在眼里。
到时候,挥军直取京城,那点玄甲军是守不住的。
探子此番带回来信鸽,有了信鸽便可跟贺双志联系了。
他写了信,让信鸽带出去,两个时辰之后,信鸽回来了。
燕王比对过,确实是贺双志的笔迹,信中让他把信鸽放回去,两天之后的午时,开始开城门诈降,天黑之前,务必让他们入城。
两天之后,是七月初三。
诈降的计划,是由淮王押着他出城,说已经擒下了他,邀方十一郎入城谈判。
虽然计划听起来可行,但到底冒险,燕王心头不安,单独叫了无相进书房,让他起一卦,看看此计是否可行。
无相的卦象自然是极好的,当即跪地道:“皇上,此卦乃是火地晋卦,寓意前程一片光明,且有贵人相助,如神兵天降。”
一句皇上,仿佛是断定了燕王的前程,他看到了那象征权柄的龙椅,距离他也不过咫尺之遥,触手可及。
那一刻,他像是站在最高处,睥睨众生。
这么多年筹谋,不就是为了这一句皇上吗?蛰伏,隐忍,委屈,欺辱,冷待,什么都经历过,只为这最后奋力一击,便刀山火海,又如何?
“有先生这句话,朕就放心了。”他坐在太师椅上,望向无相龙飞凤舞写下的四个字,火地晋卦,只觉得全身的血都往头上涌去,聊发了少年时的狂妄。
他需要这份狂妄,他也知道最近确实过于怯懦,使得大家对他失去了信心。
城外,方十一郎屯兵超过半月,军粮武器供给是充足的,他看着半点都不着急,实则早有人潜入了燕州,在燕州里渲染燕王谋逆之事。
燕州的民心,不能失,否则便成为燕王的助力。
第1364章
真被于先生猜中
方十一郎早就收到探子回报,有几支神秘的队伍在宁州外汇合,正在奔赴燕州。
早在这之前,他也收到了于先生的信报,说燕王或会诈降,引诱入城后,再里应外合包抄。
他也知晓,燕王只是宁郡王的一颗棋子。
他自己也做了多年情报探子,只需要三两个信息点,便可分析出实际情况,制定策略。
鲁洪和齐芳是留守京中的,但昨天忽然赶到燕州外与他汇合。
他本还觉得愕然,因为京城应该是最危险的,怎么还派他们二人来。
听得齐芳说,才知道原来宋大人的师父,万宗门的门主亲自前往京城,还带来了许多武林人相助,他便放心了。
一般武林人士是不参与朝廷斗争,但若有逆贼作乱,他们会下山维护正道,这在以前也是有过的。
别人他不了解,但万宗门门主任阳云他是知道的,智勇双全,又擅长墨家,机关武器之类最是擅长,六眼铳也是他改良的。
有他坐镇京城,宁郡王必不能成事。
两日后,果然如于先生所言,燕州城墙上有人冲他们喊话。
“方将军,我等已经擒下逆贼燕王谢听阙与淮王谢听谅,诸多官员将士乃是受其蛊惑,并非有心谋逆,现已知错,只求戴罪立功,请方将军入城商议。”
喊话的人是金修德,乃是金侧妃的兄长。
方十一郎手持千里望看过去,只见站在金修德身边的人是无相,燕王和淮王被全身捆绑,大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后面是几个威风凛凛的士兵。
至于燕王和淮王两人被挟持,显得无比狼狈,发鬓凌乱,衣衫不整,显然是经过一番打斗的。
淮王脸上有手指印痕,这点特别清晰,倒是燕王的脸上,确也有几处青肿,可方十一郎用千里望看过去,能清楚看到那只是伪装。
在伪装伤情这方面,方十一郎自己就是个佼佼者,一眼便可识破了。
他把千里望递给齐芳,齐芳瞧了一眼,淡淡地笑了,“假得不能再假了。”
鲁洪道:“还真让于先生猜中了,于先生怎么这么厉害啊?”
方十一郎笑着道:“于先生自然是厉害的,但主要他们内部也不团结,宁郡王想要吞并燕王的势力。”
“真无耻,想吃白食啊。”齐芳冷笑,“我们要入城吗?他们投降,哪怕是诈降,我们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吧?不然就显得我们不接受他们投降了。”
鲁洪道:“咱穆将军已经分拨部分兵马过来,潜伏在官道一带,他们想打个里应外合,做梦呢。”
方十一郎提气冲他们大声道:“既是投降,那便把他们送出城来,我们先行扣押,皇上有旨,只要你们投降,一律从轻发落。”
进城是要进城,但不是现在。
估计现在他们还以为援兵可以轻易抵达,殊不知那边大概早就已经打起来了。
金修德自然不会同意现在便把人交出去,喊着道:“我们先行把逆王扣押住,等方将军请来皇上对我们从轻发落的旨意,我们才把人交出来,为表达诚意,我们打开城门,方将军可以率领军队进城来。”
方十一郎道:“本将会派人去请旨意,但必须先把燕王交给我们,由我们看管,不然,本将怎知道你们是不是诱我们入城,再关门围杀?人必须在我们手里,我们才会进城。”
城楼上,燕王皱起眉头,轻声对一旁的无相道:“他不上当,下一步该如何?”
无相道:“我跟他谈判,我去说服他。”
“能说服吗?”燕王看着无相,不知道为什么,往日对他的绝对信赖感,如今竟是有些动摇了。
说不出来缘由,就是觉得有点什么东西不对劲。
可前思后想,无相也不可能出卖他的,他们一同谋划了这么多年,眼下又有宁郡王和沈家相助,胜算起码是比原先高的。
“好,找个双方都觉得安全的地方,说服他。”燕王最终是点头同意,“但必须要快,务必把他们困在燕州城里打,一旦在外打散了,后患无穷。”
第1365章
以燕王诱兵入城
燕王还不知道这次所谓的谈判,不过是幌子,他是必将被交出去的,以他来诱方十一郎的兵马入城。
方十一郎同意谈判,他单独前往,无相也单独前往,身后虽然跟着人,但都在十丈之外。
无相陈情,说燕州大部分官员包括他在内,都不知道燕王要谋反,有些便是知道的,也迫于燕王的势力不敢说。
方十一郎表示不相信,认为他们都是蓄谋已久。
方十一郎的态度颇为强硬,这让无相觉得他是完全无法查探到宁郡王身上去,更不知道有兵马秘密前来。
无相除了从他的态度去确认之外,还对秋蒙十分相信。
这份信任和敬服,来自于他能说服沈家。
无相和燕王攻略沈家许久,都不能让沈家主松口。
当初他们愿意背叛燕王,也是因为从这点便能看出宁郡王的实力。
他是谋士,自然是要跟有胜算的人,燕王已经废掉了,再跟他造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谈判的过程其实已经不重要,双方目的都是进城,只不过是各自有各自的盘算。
无相看着日头,秋蒙要求的是在天黑之前,把方十一郎的兵马诱入城内,现在还有一个多时辰。
所以,谈判并未僵持太久,无相同意把燕王交给他们,但要求方十一郎一定要履行承诺,回京之后要请旨轻责他们。
事实上,燕王也一定要交给他们,才能使得他们松懈。
群龙无首,方十一郎一定以为他们是翻不起风浪了,围城这么多日,他们大概军心也散涣了,等里应外合围攻他们的时候,只怕不消两日,便可把他们全数歼灭。
谈判之后,无相回到了城楼。
燕王和淮王依旧是被挟持的姿势,因为远处京军是用千里望看着的,若是没有再继续挟持,容易被看出端倪。
看到无相回来,燕王急忙问道:“如何?他同意了吗?”
无相抬起平静无波的眸子,道:“卑职已经同意将王爷暂时交给他们。”
燕王一怔,“将本王交给他们?有什么后招吗?”
燕王此刻还认为无相是打算糊弄他们的,哪里想过是真要把他交出去?
他还侧头去看了淮王一眼,他认为如果要送,肯定是连淮王都一起送的。
淮王眼底此刻露出了一丝不忍,因为他是知道计划的。
他这一丝不忍,并非为手足之情,只是觉得一个人筹谋半生,最终不明不白地败在自己人手里,实在是挺大的打击。
但想到之后无人跟他分一杯羹,他也高兴。
向宁郡王投诚的时候,宁郡王说了会给他拨五座位于江南的城,封世袭亲王,永享安乐。
如果三哥不死,最终他也会向宁郡王妥协,宁郡王为了安抚他,定必会给他更多,但饼就这么大,分给三哥多了,他便少了。
所以,他们提议说把三哥送给方十一郎,他几乎没有犹豫就同意了。
无相道:“王爷放心,把您交给他们,他们是不敢动您,肯定也会押着您进城,进了城,自然就可以把您解救出来,且今晚我们的私兵就到了,您只会在他们手中三几个时辰,淮王殿下也会陪着您一起的。”
淮王点头道:“我愿意陪三哥去。”
淮王以为无相这样说,只是说服燕王,却没想他要什么没什么,留着他只会碍事。
燕王听得淮王都这样说了,也觉得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方十一郎不是好糊弄的人,自己不落在他的手中,他也不会上当。
他要么是攻打进去,要么就是围城,开城门迎进去肯定就要思量是否有阴谋的。
“王爷,要早下决定,天黑之前务必要让他们进城。”无相见他还在犹豫,便添了句,“再说,入城之后事事都由不得他了,咱们还有死士,若您担心的话,进城之后便立刻先把您救出来。”
燕王最终点头,“就这么决定吧!”
第1366章
拿下燕州
燕王和淮王一同被押出城门去,是无相亲自送出来的。
淮王本以为等到交接的时候,无相就会叫人放了他,殊不知等到京军的人上前来把他们押下,无相也没有发话。
他心里头慌了,挣扎着看向无相,眼底此刻还是询问之意。
无相冲他微微点头,示意他放心,可他觉得不对劲,因为之前说过,只是需要捆绑他一同出去,但只会把三哥交出去的。
现在连同他也一应交给了京军,莫非,莫非他们是要舍弃他?
念及此,他心头一慌,“本王是无罪的,是本王缉拿了燕王,你们放开我。”
方十一郎冷冷地扫了他一眼,“愚蠢!”
“无相!”淮王的心瞬间如堕冰窖,猛地看向无相,神色从凶狠到哀求,“无相先生,你知道本王是冤枉的,本王没有谋逆,你快跟方将军说清楚啊。”
无相垂下眸子,淡淡地道:“相信我们的皇上会明察秋毫,知道谁有罪谁无罪的,殿下只管放心。”
他语气着重在“我们的皇上”五个字上,这使得淮王又心存一丝侥幸。
是啊,到时候秋蒙带着兵马攻入,京军的性命全部都要留在燕州,他自然是可以脱身的。
只如果是这样的话,无相为何不提前跟他说?
他心里担忧之余,也在安慰自己,他知道他们所有的事情,无相如果要摒弃他,可以直接杀了他,为何要让他落在方十一郎的手中?就不怕他把秋蒙即将大军来袭围城的事情说出来嘛?
他再一次抬头看向无相,只见无相冲他微微地点了点头,这也使得他心头安定了许多。
横竖京军也不能离开燕州的,他不该怀疑无相。
扣押下他们之后,方十一郎迅速带兵入城。
在距离燕州五十里外的官道,厮杀正酣。
秋蒙率领的大军遭遇伏击,事实上,在这之前,兵力是分散而至的,也不过是刚刚汇合了几个时辰,正往燕州而去,将京军围困在燕州,一举歼灭。
他知道方十一郎的大军驻扎在城外,所以一路也派出探子沿途打探情况,官道并未封锁,如往常一样有人来往,不见兵马,更未曾探得埋伏。
殊不知,就在万州一过,穆丛规的兵马便仿佛从天而降,没给他任何的准备,厮杀便开始了。
私兵,始终不是正规军,被这阵势一吓,气势已经弱了一重。
穆丛规没有给他们喘气调整的机会,他们本来一路剿匪,连连得胜,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如今伏击逆贼,建功立业的好时候,谁不想抢着上?
这边厮杀得昏天暗地,方十一郎已经率兵进了城,沿途有人策马高喊,“方将军奉朝廷旨意,捉拿逆贼,所有百姓立刻回家,闭门不出。”
“逆贼残暴不仁,唯恐屠戮百姓,都归家去藏匿好,平定叛乱后才出来。”
本来这些日子因着城门关闭,兵马围城,加上燕王在招兵买马,整个燕州城已是风声鹤唳,很多人不敢出门,甚至门店多数也不敢开的。
如今听得官兵喊着这样的话,零星在外的人都迅速归家去锁好门窗,唯恐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这一变故,使得无相他们大惊失色。
他本以为将他们迎入城内,必定是要跟方十一郎等诸将坐下,好好把逆王的事情锊清,搜出证据以昭告天下。
虽然,这看着是多余的事情,可朝廷要让天下人信服,便需要如此,哪怕没有证据也是要伪造的。
现在入城就可以搜查现成的证据,知道哪些人牵涉其中,继而一网打尽,他们竟然不去取证就直接开打?
无相倒是也不十分担心,方十一郎这样急功近利不见得是坏事,等秋蒙大军一到,定能把他们打个措手不及。
第1367章
五百战马的来由
两地开战的时候,巫所谓已经带着一群武林人抵达了宁州。
时机都是掐算好的,这个时候,宁州无能主事之人,官员们虽然都是宁郡王的人,但能打的兵几乎倾巢而出,只留下一千人和衙门的官差守着。
巫所谓拿着令牌直奔知府衙门,先罢免了知府,占据府衙。
与此同时,沈家家主亲率门下的数家镖局以及商队护卫前来,宁州这场仗是最好打的,有老晖王的令牌,宁郡王府都被封了。
宁郡王府如今已经没有了老晖王的人,旧人全部被撵到庄子里去。
巫所谓占据衙门之后,率人直奔宁郡王府,把里头的幕僚管事全部一网打尽,严刑拷问之下,把他们联系的暗号全部都套出来了,连秋蒙养的信鸽也全部拿走。
每一只信鸽都是有固定路线的,其中有几只是专门用来联系宁郡王谢听严。
如果秋蒙大胜,则在信鸽的腿上绑上一根红绸。
若秋蒙大败,则在信鸽的腿上绑上一根白绫。
如果战情胶着,难分胜负,则只放信鸽,什么都不系。
至于往日信鸽往来,用的是各种暗语,这是为了防着信鸽落入他人之手,消息泄密。
那幕僚还交出了一份暗语录,备注了暗语所代表的意思,还有些猪狗牛马豺狼虎豹蛇狐狸等这样的称呼,根据幕僚供述,这些称呼指代某些人。
猪是燕王,狗是淮王,蛇是肃清帝,狼是宋惜惜,豹是谢如墨,至于龙则指代他自己,其中丞相和六部尚书分别也有自己的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