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63章

    厨子笑着道:“就一日啊,王爷日日都是要吃新鲜的。”

    “那怎么要买这么多?”馒头问道。

    “下人也是要吃的。”厨子回答说。

    馒头当然觉得更奇怪,下人和主子吃一样的?

    这里头每一样荤素都一样多,鱼虾也是。

    沈万紫在各处院落之间游转,发现每一个院落的门口都挺干净,是有人经常出入的样子。

    不过,这些院落全都关了门,沈万紫问顾青影是否可以开门,顾青影说她没有钥匙,不能打开。

    沈万紫干脆跃上围墙,朝里头看了一眼,发现里屋的门也是紧闭的,院子里没有栽种花卉,倒是长了杂草,除了一条铺着青石板砖的路之外,其他杂草都快有半人高了。

    “沈姑娘,你这是做什么?”身后,传来了关伯焦灼的声音,“快快下来,莫要摔着了。”

    沈万紫转头看向驼着背走来的关伯,身旁还跟着老晖王的心腹十三叔。

    关伯一脸的担心,甚至还伸手想护着,“仔细些,莫要跳下来崴脚了。”

    沈万紫坐在墙头上,笑着道:“关伯,这门能开吗?”

    “能开能开。”关伯慈爱地笑着,“姑娘要进去看,找老奴拿钥匙便是,怎能爬上去呢?太危险了。”

    他说着,哆哆嗦嗦地从袖袋里取出一串钥匙,递给了顾青影,“去,打开门让沈姑娘看看。”

    顾青影接过钥匙,前去把门打开,只听得咿呀一声,门像是许久没看过似的,发出沉重的咿呀声。

    沈万紫往里头跳,便是不用钥匙,她也能进。

    她推开院落正屋的门看了看,里头一股子霉味,确实像是许久不住人的样子。

    接下来她还看了好几间,都是她随机选择的,情况和第一间基本相似。

    她还逐个房间去看了下,确实是没住人。

    第1323章

    晖王主动露的破绽

    沈万紫笑着说了句无趣之后,便找馒头辰辰对了信息后,出府了。

    她直奔京卫府,找到了宋惜惜。

    宋惜惜拉着她进了衙内,问:“怎么样?有发现吗?”

    沈万紫道:“晚上有人走动,像是巡逻,但白日见不着那些巡逻的人,仿佛天一亮就凭空消失了,王府里许多院落我都查看过,确实是没有人居住,下人住的后罩房我也看了,床铺数量和顾青影说的下人数量吻合。”

    宋惜惜想了一下,“是否有地道暗室之类的呢?如今晚上是宵禁的,入夜之后就不许人走动,而你们不可能入夜就睡,所以你们没听错的话,这些人只能是住在晖王府。”

    “如果有地道暗室,那可就不好查探了。”她想起馒头查探厨房的情况,道:“厨房里每日备下上百人的食材。”

    宋惜惜眼睛一亮,“那盯一盯这些饭菜都送往什么地方去,不就可以知道了吗?”

    “也对。”沈万紫心急出来告诉她情况,没想到这一层,“不过馒头应该会盯着的,馒头如今可靠谱了。”

    小伙伴们都成长了,宋惜惜特别欣慰。

    “老晖王和顾青影有什么异常吗?”

    “没看出来,但是昨日我们逛院子的时候有五个人盯着,这五个人应该会武功,我问过顾青影,说他们是来保护王爷的。”

    “这五个人是住在后罩房吗?”

    “对,和下人同住。”沈万紫道,“除了这五个人之外,没发现有谁异常的,至于老王爷身边的十三叔,听说是跟了他许多年的心腹,乡下无亲人了,便留在老王爷身边养老。”

    “哦,对了,还有一位新的管事叫关伯,年纪有五十多快六十的样子,倒是个慈祥和蔼的人。”

    宋惜惜道:“十三叔我知道,确实跟了老王爷许多年的,倒是这位关伯我没听说过,瞧着会武功吗?”

    沈万紫回想了一下,“应是不会,我看他的双手都有些哆嗦了,感觉身子也不是很好,听顾青影说,府里是拿他当半个主子看待的。”

    宋惜惜道:“回去探听一下,这位关伯是什么来历?为什么一来就可以做王府的管家?”

    沈万紫嗯了一声,反问她,“萍师姐可有什么消息来?那位宁郡王如今有什么动静吗?”

    宋惜惜道:“宁郡王还在封地,不曾离开过,燕王曾派人送过帖子,但他没去。”

    沈万紫沉思了下,狐疑地道:“会不会怀疑错人了?如果他是那只黄雀,这会儿就该四处奔走才是啊。”

    宋惜惜摇摇头,“晖王府确实有异常,如果不是他,也有可能是宁郡王世子,甚至是老晖王。”

    沈万紫唉了一声,面容忧愁,“我真不盼着是老晖王,他真挺好,但我也知道,有时候越是没可能的人,就越有可能。”

    宋惜惜和沈万紫的感受是一样的,既不想接受他是,却不能排除他不是。

    御书房。

    肃清帝听了吴越的禀报,有些诧异,“你说沈万紫住进了晖王府?”

    吴越道:“回皇上,沈姑娘昨日住进去的,还带了两位梅山的小伙伴。”

    肃清帝一时摸不准宋惜惜安排沈万紫去晖王府的用意,莫非她怀疑老晖王?

    晖王府连府兵都没有,他的儿子宁郡王很少进京,在封地一直安分守己,不是没调查过,但发现他几乎都不沾边。

    他与燕王的来往甚少,同是皇室血脉,也就只有在婚丧嫁娶的时候走动走动,年节都不来往的。

    尤其是在前燕王妃死后,宁郡王几乎就不在去燕州,燕王娶沈氏的时候,他也没有去。

    当然,对于宁郡王他是不放心的,宁郡王在宁州的名望太高了,所以当初才会下旨让老晖王回京颐养天年。

    “吴越,去查一下宁郡王最近可有离开封地。”肃清帝道。

    “是,微臣立刻派人去。”吴越躬身告退。

    同名短剧上架红果短剧番茄啦。

    第1324章

    黄雀到底有多少兵马

    肃清帝和萍无踪的调查结果一样,宁郡王没离开过封地,几乎每日都会带着妻儿去看戏听曲。

    宁州有几间慈幼院,是他设立的,专门收容孤儿和无所依的老弱,他多半听完曲子,便会去慈幼院看看。

    但萍无踪调查到一件事情,是肃清帝没有查到的。

    便是宁郡王对沈家家主有救命之恩。

    说起来也已经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当时他还不是家主,前往牧场的巡查的时候,半道遭人伏击,刚好宁郡王带人经过,把他救下。

    因为宁郡王为人低调,且他不想与沈家有什么来往,所以叮嘱沈家主莫要声张,他不需要报答所谓救命之恩,对他而言,出手相救也只是举手之劳。

    因为当时一同遭遇伏击的人几乎都死了,只有沈家主和心腹侍卫魔三捡回一条命,萍无踪恰好也在魔三押送货物遇劫的时候帮过他一次,所以萍无踪调查的时候,找到了魔三,魔三才把这陈年旧事说给了萍无踪听。

    萍无踪的信报传来,宋惜惜去问沈万紫的时候,沈万紫一脸愕然,“有这样的事情吗?我不知道啊。”

    七八年前,她都在梅山了,家里发生什么事情她自然不知道。

    “要不,我给父亲写封信?”沈万紫皱起眉头,心里有些担忧了。

    如果宁郡王是那只黄雀,他又对父亲有救命之恩,到要紧关头,他用这救命之恩要挟,父亲会否帮忙?

    之前好几次牵涉到沈家,沈万紫都不担心,她知道父亲对朝廷忠心耿耿。

    到底是皇商,且为朝廷养着战马,承接了兵部铸造武器的生意,吃着朝廷的饭,不可能帮逆贼的。

    但如果有救命之恩的话,则很难说了,忠君爱国之人,也懂得知恩图报。

    宋惜惜道:“不着急,先等萍师姐再调查调查你父亲当年遇劫的事。”

    沈万紫瞪圆眼睛,“萍师姐怀疑我父亲遇劫一事有蹊跷?”

    “她只说要继续调查,并未说其他。”宋惜惜安抚道:“别着急,师姐会调查清楚的,而且我相信你父亲,救命之恩可以报答,但会是有底线的报答。”

    沈万紫怔怔,“如果说父亲遇劫是一场阴谋,那么宁郡王起码是在七八年前就开始谋划了,这么多年过去,他一点破绽都没露,不曾引人怀疑过,甚至最近调查了那么久,也只有晖王府这边掀了一道似是而非的缝隙,此人得多恐怖啊。”

    宋惜惜道:“如今各地都有山贼土匪流民作乱,若无他的手笔,我是不信的,燕王没这本事。”

    宋惜惜继续说:“他帮燕王,其实就是帮他自己,只不过把燕王推了出来当明牌,沙国西京两地战事,加各地山匪作乱,把朝廷的兵力都分散出去了,如果他是黄雀,或者说不管谁是黄雀,接下来都应该会剑指京城,直接夺位。”

    沈万紫最恼这样心思歹毒的人,七绕八弯的肠子叫人看不清楚,“那怎么办?现在京城就剩下玄甲军了。”

    宋惜惜抿唇,玄甲军原先有三万人,但并非全部都是精锐,其中就包括了巡防营那群酒囊饭袋,上南疆战场的时候带去一万五人,牺牲了两千多人,回来整顿的时候,清除出列几百人。

    皇上后来又把玄甲军分开,所以实则如今京卫,禁军,巡防营全部加起来,也不够才一万多。

    当然,如果加上吴越的玄铁卫,两万多人是有的。

    黄雀有多少兵马,兵马囤在何处,这些他们都不知道。

    唯一可以知道的,如果他剑指京城,不会拖延太久才行动,所以他的人应是到位了,有可能部分在城外,部分在城内。

    第1325章

    让慧太妃和瑞儿进宫

    翌日,宋惜惜进宫面圣,她提出要把玄铁卫里的玄甲军全部归回到她麾下,由她来统管。

    肃清帝闻言,用审视的眸子看她,“你是说,让朕把京师所有兵力交给你?”

    “玄甲军。”宋惜惜抬起头,眸光坚定不移,“皇上,京外卫所的兵马包括神火营一万五人全部调派前往燕州,京师的屏障仅仅剩下玄甲军,玄甲军不可再分散。”

    肃清帝却再重复了一遍问题,“你让朕把京师所有兵力包括朕的亲卫全部交给你来统管?”

    宋惜惜没有丝毫犹豫,或去思考他是否该起疑心,只依旧坚定点头,“是!”

    肃清帝望着她笑了笑,“南疆,你夫婿在统兵,成凌关,你外祖父和舅舅统兵,穆丛规是你父亲的旧部,方十一郎是你们救回来的,再把京中所有兵马交到你的手中,宋爱卿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宋惜惜道:“王爷在南疆统兵御敌,外祖父和舅舅在成凌关抵抗西京,穆丛规将军剿匪,方将军带兵围困逆贼,微臣则护京师安危,这意味着我们各司其职,保卫商国的疆土与百姓。”

    肃清帝点头,笑意加深,但这笑意更衬得眸子淡凉,“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朕是把国家乃至朕的身家性命全部交给你们,这份信任,你知道有多重吗?”

    宋惜惜道:“微臣定当竭尽全力,死而后已。”

    肃清帝望着她好一会儿,低头整理了一下折子,道:“朕答应你,对了,太后如今抚养着大皇子,劳心劳力,朕打算让慧太妃和瑞儿进宫,慧太妃陪伴太后,瑞儿则当大皇子的伴读。”

    他并非征询宋惜惜意见,用的是宣布的语气。

    宋惜惜只觉得胸臆里有一股子的浊气上涌,她不断地在心底跟自己说,他是皇,他把兵力指挥权全交出去,他缺乏安全感,正常的!

    忍,忍忍,忍忍忍!

    她沉默了一会儿,猛地抬头,“微臣想反问皇上一句,皇上是真想让母妃和瑞儿入宫作伴,还是想让他们当质子,拿捏在手中,放着我们夫妇造反?”

    肃清帝眼底闪过危险的意味,语气却还是平淡的,“宋惜惜,放肆了!”

    “请皇上准许微臣再放肆一回,皇上方才说,南疆兵权给了王爷,外祖父和舅舅在成凌关退西京,微臣拿玄甲军指挥权,这背后是什么?是富贵荣华吗?是权势滔天吗?不,是拿命和鲜血去拼,为的是我们脚下的这片疆域,我们也不是那什么很犯贱的人,既冒着牺牲的风险,还要把自己的亲人送到宫中当质子。”

    宋惜惜看到他越发阴沉的面容,心头更觉意难平,“为臣者,理应解皇上忧困,使皇上安心,但皇上是否听过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话?您信我们,我们定竭尽全力去拼,您不信我们……”

    宋惜惜长长地吐了一口浊气,“我们也会拿命去拼,但我们拼得憋屈。”

    肃清帝看着她气得憋红的脸,抿唇笑了笑,“好,那你们就憋屈地拼吧,明日让慧太妃和瑞儿进宫来,朕可不是为了让他们当什么质子,大皇子确实让太后头疼,慧太妃是解语花,唯有她能让太后开心,至于瑞儿,朕知道他是好孩子,该让大皇子看看,真正聪慧勤奋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宋惜惜心里狠狠地骂了句,狗皇帝虚伪!

    肃清帝笑意加深,眸光也显得柔和了许多,“瞧你气得那样,犯不着,撇除君臣关系,你也该叫朕一声大哥,本就是一家人的事,非得说什么质子,岂不伤了感情?朕若是真要跟你计较,就你方才那番话,朕便可治你一个大不敬之罪。”

    宋惜惜忍住爆粗的冲动,手指蜷起,“皇上答应微臣,不能让瑞儿受大皇子的气。”

    肃清帝笑盈盈道:“无人敢欺负瑞儿,大皇子若敢出言不逊半句,朕打烂他的嘴巴!”

    第1326章

    真正的一家人

    回到王府,沈青禾安慰气鼓鼓的她,“把慧太妃和瑞儿送进宫不是挺好的吗?至少,逆贼真打进来了,宫里的守卫最是森严,相对来说也最安全,总好过留在书院或王府。”

    宋惜惜咕咚咕咚地饮了一壶凉水,心更凉了,“我知道,所以我答应了,但答应归答应,该生气也要生气,他分明不是为了保护瑞儿和慧太妃,只是想拿他们做人质,他知道有母妃和瑞儿在宫里,我便是粉身碎骨,也要死守皇宫安全。”

    逆贼杀进京城,首先第一件事会围剿王府,把可用之人全部拿下,用来控制外祖父和王爷。

    宋惜惜并非不晓得,只是觉得皇上这做法膈应人,而且,太妃和瑞儿没在宫里,她也能妥善安置他们。

    他口口声声说江山社稷,但江山社稷在他眼里,就是他自己的,为他卖命还要扣押家人,做什么事情都要怀疑他们的动机野心。

    好厌烦。

    沈青禾揉着她的发髻,揉得东倒西歪,“好了,气什么?除非你不想整合玄甲军。”

    “他就是吃准了我。”宋惜惜郁闷地道,不整合玄甲军也不行,如今分散,各自有自己的领头上峰,一旦逆贼杀入京城,他们只是乌合之众,不会是精锐。

    沈青禾道:“人有了权力,就希望能掌控一切,包括人心,你只管心无旁骛地做自己的事情,什么意难平,什么不甘心,全部摒弃,等事情了了,天高海阔,咱们想做什么做什么。”

    “我还得跟瑞儿舅舅交代。”宋惜惜摸了一下自己的头发,嗔怒道:“大师兄,你又把我头发弄乱了。”

    “还不赶紧叫宝珠帮你梳头洗脸去?好好梳个发,洗个脸,人就舒坦了。”沈青禾眼底含着宠溺。

    宋惜惜疾步就往里头跑,嘴里喊着,“宝珠,宝珠!”

    沈青禾笑了,这小孩,小时候便最烦人家弄乱她的头发,她头发多,弄乱了便像海藻似地披散开,她说这是三千的烦恼丝,便天大的事情都要放一边,先这烦恼丝给捋顺了。

    孔阳那边得知皇上要把瑞儿召进宫去,别的没多说,只跟宋惜惜确认一件事情,便是瑞儿进宫会不会受欺负。

    宋惜惜告诉他,养在太后宫里,且有慧太妃护着,瑞儿吃不了亏,他便同意了。

    其实,他知道也轮不到他不同意,他不同意,皇上一道圣旨下来,还是得同意,而且到那个时候皇上心里不悦,反而为瑞儿招些麻烦。

    他反过来还劝宋惜惜,“也好,太后博学多才,通达世情,瑞儿跟着太后有所得益的。”

    “孔哥哥不怪罪便好。”宋惜惜艰涩地说。

    “怎会怪罪你?”孔阳温和笑着,眸色也是十分和蔼,“我知晓你艰难,做这决定也为大局,更为瑞儿着想了,宋妹妹,我们是一家人,不说那些见外的话。”

    宋惜惜心里本因为肃清帝说的所谓一家人,凉了心,如今听孔家哥哥说“我们是一家人”,心境完全不一样,只觉得暖融融的。

    是的,真正的一家人是互相信任,互相扶持,绝非是暗中猜忌,试图捏着对方的七寸,让对方乖巧听话。

    慧太妃对于进宫陪伴太后一事显得有些抵触,她在王府过惯了舒坦自由的日子,宫里头规矩大,她已经很难适应。

    但听得瑞儿也要去,她便二话不说同意,当即叫高嬷嬷收拾东西,先一车车地往宫里拉。

    宋惜惜去把瑞儿和书童陈小年接回来,瑞儿很懂事,什么都不问,说但凭小姑姑安排,倒是陈小年说想跟着公子进宫去,拉着宋惜惜的袖口问能不能去。

    瑞儿也期盼地看着小姑姑,宋惜惜揉揉他们的小脑袋,笑着道:“好啊,小伙伴就该在一起读书玩耍的。”

    瑞儿和陈小年开心地笑了,牵着手跑去收拾东西。

    第1327章

    谁有本事就用谁

    太妃和瑞儿入宫的事情,宋惜惜是不敢去信告诉谢如墨,免得影响他的情绪。

    她则收到了谢如墨的家书,是和第二场战役的捷报一同送来的,肃清帝特意传召她入宫,把家书给她。

    宋惜惜知道师弟是故意把家书也送到皇上手中,表示他们夫妻之间没有什么不可让人知晓的事。

    纵然是表面功夫,但肃清帝显然受用,没再像上次那样笑得假模假样,而是跟她说了句,莫要太担心南疆战事,胜利在望的。

    宋惜惜告退之后,去了慈安宫给太后请安,顺便探望慧太妃和瑞儿。

    但宋惜惜没见到瑞儿和陈小年,他们在上课,既是大皇子的伴读,自然是要跟着去书房。

    而且,大皇子的老师也换了,由颜太傅亲自教导。

    昔日肃清帝也曾提出过,但颜太傅以身体不适为由婉拒,如今瑞儿进宫了,颜太傅立刻答应,显然这面子是给宋怀安的。

    肃清帝虽有些不高兴,但到底得益了,也就没说什么。

    宋惜惜也没见到慧太妃,太后说她去德贵太妃宫里了。

    “她本来跟人家不对付,如今回宫,倒像是亲姐妹似的,真真是个狼心狗肺的东西,连亲姐姐都不要。”太后吐槽起慧太妃来,也是半点情面不留,只是唇角的笑意压都压不住。

    宋惜惜也跟着笑了起来,“到底也不是什么深仇大恨,在一起的时候斗斗嘴,离得久了,再相处自然就亲切。”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