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54章

    乱象一生,他的军队便压过去了,如今虽还没全面控制,但山贼已经躲起来,不敢再下山生事。

    肃清帝也收到了齐麟的快报,刺探到沙国大军往边境开动。

    齐麟报的是二十五万,而且依旧是维克多领军。

    肃清帝传召兵部一众官员觐见,让他们评估南疆应付这二十五万大军胜算多少。

    李德槐觉得皇上这样问也不对,因为能否打赢,以及迅速打赢是两回事。

    “南疆经历了这么多年的战事与扰攘,早就伤痕累累,元气大伤,这片土地经得起折腾,但百姓经不起啊,如果真的要打,最好一击即退,否则他们便会像那蝗虫一般,年年都来折腾一次,这不利于我们南疆的长治久安。”

    “你觉得宋家军与北冥军不能将他们迅速击退?”肃清帝问道。

    “如今也没什么宋家军与北冥军,都是南疆军了。”李德槐特意撇清一下,免得皇上还认为南疆的军队是宋家和北冥王可号令的。

    但在肃清帝这里,撇清不了。

    如果南疆战事结束的日子长了,谢如墨上交兵权也有个六七年,他才不会忧虑。

    可现在王彪显然不得军心,所以不管他们是叫南疆军,还是宋家军北冥军,到底全部都还是听谢如墨的。

    让谢如墨上南疆,意味着把兵权再度交给他。

    现在燕王已经谋反,他背后的人也在虎视眈眈,一旦南疆失控,谢如墨以同样的理由带着南疆军杀回京城来,将是摧枯拉朽的。

    这太冒险。

    所以,他不同意谢如墨再上南疆战场。

    李德槐还在据理力争,“北冥王的名声已经震慑过沙国士兵,沙国人是恐惧他,害怕他的,如果他上阵前领兵,这场仗我们会打得很轻松,也可以减少伤亡。”

    兵部一众人也是同意李德槐,纷纷力陈。

    商议半个时辰,肃清帝神色已经有些不耐,他今日想听到的是附和他的声音,但他们全部都举荐谢如墨。

    “南疆军如今有自己的元帅,朕竟不知道兵部原来如此瞧不起王元帅的,那为何当初朕把他派往南疆的时候,你们不出来阻止?”

    李德槐道:“皇上,并非是微臣瞧不起王元帅,是沙国这一次来势汹汹,且显然与逆贼有所勾结,我们必须快刀砍乱麻,不能让扩大战况,延长战线啊。”

    肃清帝冷着脸,“既是大战将至,便断无阵前换将的道理,暂不必再议,尔等退吧!”

    李德槐还想再说,被新任兵部侍郎齐隼昌拉了拉袖子,示意他不要再火上浇油。

    李德槐只得躬身道:“是,臣等告退。”

    离宫之后,李德槐去了丞相府找穆丞相。

    穆丞相听罢,苦笑了句,"本相就此事求见过皇上,但皇上避而不见,显然是不希望本相过问此事。"

    李德槐瞪大眼睛,“但您是丞相啊,这军国大事岂能不过问的?”

    相权何等大啊!

    穆丞相起身负手站立,笑容似苦似无奈,“相权,大不过皇权,皇上羽翼已丰,不需要本相站台子了。”

    李德槐捶了一下胸口,想把心头的郁闷气捶打出来,“问题是现在南疆拖不起啊,也没有必要拖,这两年南疆军是个什么状况,下官心里很清楚,皇上也清楚的,和平便也罢了,如今有战事,怎还让他胡来?”

    “你只能相信齐麟和方天许!”丞相拍拍他的肩膀,微微叹了口气,“王彪……他应该也不会在这个时候乱做抉择,他不熟悉沙国人,不知道他们的作战方式,但凡他是个有脑子的,也会选择多听听齐麟和方天许,你们兵部也不必跟皇上对着干,没好处,只会让皇上认为兵部也站北冥王。”

    第1285章

    就怕到时候太迟

    李德槐道:“下官今日也不敢多说,更不敢去找王爷,就怕皇上误会嘛。”

    “是的,兵部最好不要私下接触北冥王。”丞相顿了顿,压下心头对南疆的担忧,“你举荐个人为监军,或者如果你觉得王彪不能胜任南疆战时元帅一职,便举荐方十一郎。”

    李德槐道:“方将军乃是驻军总兵,调派他去接管南疆军也不合适啊,让他去还不如直接就让方天许和齐麟两人主持战事,而且如今有内乱,京中驻军不可没有大将。”

    丞相意味深长,“是这么个道理,但你要在皇上面前多举荐几个人,而不是只举荐王爷。”

    李德槐一屁股坐下,扬手有些晦气地说:“下官是个直肠子,按情况与事实讲话,王爷就是最合适的,至于逆贼暂不足为患,困在燕州他出不来也不敢出来,等穆丛规去收拾他便好。”

    穆丞相摆摆手,“不可轻视任何一个谋逆者,这事没那么简单,你也知道他们与沙国人有勾连,能与沙国谋事者,证明他处心积虑已久,不简单的。”

    李德槐想了想,“丞相言之有理,那下官明日再面圣,邀请北冥王一同商议内乱之事,总可以吧?”

    “嗯!”穆丞相微微颔首。

    谢听澜暂时打入天牢,皇上虽还没下旨,但谢如墨觉得他死罪是逃不过的,只看怎么死。

    方十一郎因为成亲在即,告了假,当晚来到了王府。

    戚肆探子营没解散,他们还是有联络的,所以外边是个什么形势,方十一郎也清楚。

    方十一郎开口便说了,“王彪不行,阵前元帅若有胆怯之意,定然拖垮军心。”

    对王彪这位前大舅哥,方十一郎可谓是太了解了。

    尤其是他在南疆的所作所为,方天许信上都有说,尤其许多还是方天许郁闷之下,想要找人诉说,才给他去信,因而许多事情都巨无遗细。

    “王彪享乐惯了,真要打仗,他必定退缩,他的意志就代表了南疆军的意志,不管我兄长与齐将军如何尽心尽力,到底王彪才是阵前元帅,他的抉择如果是隐忍退缩,我兄长和齐将军若不听,一旦兵败或者伤亡过重,王彪一道折子便可让兄长与齐将军人头落地。”

    谢如墨不怎么做声,因为方十一郎说的是事实。

    一旦开战,王彪若能事事听从齐麟和方天许,那么问题不大,他们两位打沙国人很有经验,熟悉他们的作战方式。

    可王彪显然不是个愿意听部将的人。

    他这个人惯爱出风头的,很有可能为了彰显帅权而不断否决齐麟和方天许。

    这还不是谢如墨最担心的,他最担心的是王彪一见沙国人凶悍,会心存惧意,这样南疆军何来战斗的意志?

    谢如墨见他一脸愁容,反过来宽慰他,“马上便是你的大喜日子,如今别操心南疆,有你兄长和齐麟在,南疆丢不了。”

    方十一郎道:“丢是丢不了,就怕拖得太长,伤亡惨重啊,而且南疆百姓好不容易才过上和平的日子,这又要打仗……”

    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感,多少将士的魂魄永远留在了那片土地,好不容易换来的和平,如今又要打仗,老百姓的苦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算了,倒显得我像个长舌妇般说人家的坏话。”方十一郎扶着额头,“也许真打起来,他就不会再耽于逸乐,驻守南疆这么长的日子了,他对南疆应是很有感情的。”

    要说服自己去相信王彪,有难度,可眼下皇上还没有旨意,等到沙国大军压境的时候,再派大将上阵,则迟了。

    第1286章

    他的心情应该很差

    把方十一郎劝回去之后,于先生叹气,“他们有情绪是正常的,为收复南疆,他们把自己最好的年华都奉献出去了,现在眼看着又要遭受战火蹂躏,他怎么忍心?”

    他说着,看了谢如墨一眼,心想王爷最是能理解方十一郎的。

    谢如墨沉默良久,也没什么情绪表达,只道:“多盯着点儿,有什么消息马上来报。”

    “嗯,王爷放心。”于先生道。

    谢如墨说回燕州的事,“燕州如今城门封锁,消息还能传出来吗?可有什么进展?按计划行动了吗?”

    于先生道:“还没消息传来,但卑职相信莫城,他是一根好棍,能搅得动。”

    “嗯,你相信他,本王也信。”

    莫城是燕州左府丞,在得知燕王谋反的时候,谢如墨便派人接触他。

    此人颇有些心计,而且文武全才,是先帝朝十一年的榜眼,熬到今时今日也不过是府丞,原因是他过于傲慢。

    他擅长诗文,写的诗文多是愤世嫉俗,燕王因此认为他对朝廷不满,将他收拢。

    他则开始了漫长的孤胆生涯,本来有机会晋升,他都放弃了,为的就是留在燕州,搜集燕王谋反罪证。

    可之前燕王一直蛰伏隐忍,核心的兵力情况也不容他接触,来往书信也无一封,甚至许多次开会议事,也轮不到他去,他只能替贺双志办事,知晓情况。

    苦于没有证据,他一直都没上报,直到谢如墨派人找上他,他才放弃了搜证,只是盯着他们的动向,暗中发展自己的人,等待王爷的安排。

    他这样精明的人,往下发展自然是没问题的,而往往,事情办成也是靠着底下的人。

    于先生对他的能力也是放心,用人之前都调查过的。

    而且之前调查燕州兵力的时候,也没用到他,他不会轻易被发现。

    宋惜惜回来得晚,她是从京卫府下值之后,去了雅君女学和辰辰教武课,教完再去了一趟工坊。

    虽然现在局势较乱,但她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会尽力做好。

    回到梅花苑,琼姑姑快步迎上来,轻声道:“王妃,王爷自己一个人喝闷酒,喝了半个时辰了。”

    宋惜惜瞧了一眼里屋,没见人,问道:“在哪里喝?”

    “就在寝屋里喝的。”

    宋惜惜哦了一声,快步进去。

    在寝屋里头喝,大概是不想让于先生知道。

    她掀开帘子进去,闻到一股子的酒味十分浓烈。

    看样子是喝了不少。

    宋惜惜走过去,见他坐在罗汉床上,没有酒坛子,倒是放了个挺大的茶壶。

    他脸颊微红,有五六分醉了,勾唇微笑,“回来了?”

    声音都带了微微的沙哑,俊美的脸庞一边被淡柔的灯光照着,另一边则隐没暗淡里。

    “喝这么多?”宋惜惜去提了提茶壶,发现都空了,“有什么不痛快?担心战事?”

    谢如墨伸手牵她过来,坐在自己的身边,双手便圈上她的腰,“想起许久没喝过,今晚忽然觉得想醉一醉,不痛快的事情,日日也有,不放在心上便是了。”

    “嗯,咱们不放在心上。”宋惜惜伸手抚摸他的额头。

    她知道,他应该是有些受伤了,大战在即,皇上还是不信他。

    她其实心情也很差,像现在这样的一幕,大概也曾发生过。

    便是父兄在战场需要支援的时候,皇上迟迟不让谢如墨上战场,直到父兄牺牲,这才让他带北冥军赶去。

    因为怀疑忌惮,已经使得很多武将士兵牺牲,如今难道还要再遭一遍吗?

    第1287章

    学她单枪匹马上南疆

    谢如墨靠在软垫上,只觉得浑身的力气像是被抽去了般。

    从南疆回来上交兵权之后,皇上对他依旧猜忌,他可以不在乎,有些事情若有掣肘,便另寻法子便是。

    他忌惮,便让着些,省得君臣兄弟间那道嫌隙不断扩大,直到与西京的谈判,他才进取许多。

    但谈判结束之后,他该示弱还是示弱,就是希望若有战事,皇上能少猜忌他一些。

    “他知道,沙国这一次卷土重来,应该是勾连沙国的人在南疆布局了,才使得沙国敢继续攻打南疆,但他竟然觉得,我对于他的威胁是比沙国兵临城下更重的。”

    他苦笑,把杯子里最后一点酒灌下去。

    宋惜惜眸子幽暗,“这样的事情,他不是头一回。”

    谢如墨揽她入怀,揉着她的头发,想起上一回,真的很让人窒息。

    今晚独自一人在这里喝酒,便是在思考这个问题,要一直这么窒息下去吗?

    “我不会让同样的悲剧再度重演。”谢如墨放开她,眼神坚冷,“我应该学你。”

    当初她入宫禀情报,皇上不信,她没有选择等或者袖手旁观,而是单枪匹马杀去南疆找他。

    那时候的她,是置生死于度外。

    夫妻心灵相通,宋惜惜知道他说这句话的意思。

    她重重地点头,“我支持你,你尽管去,如若皇上默认不问,我便守着京城,如若问罪,我便散了北冥王府,助他们逃去。”

    脑子里豁然开朗,这想法浮出来的时候,最担心的是她,放不下也是她,现在她开口支持,且会成为他的最强后盾,那他便再无后顾之忧。

    “明日你去药王堂问丹伯父,看可有药服了之后,脉象异样,若有的话,我服下你便立刻替我请御医。”

    “好!”宋惜惜点头。

    大手抚摸上她的脸颊,粗粝的手指她的唇上摩挲着,“我不会再让悲剧重演。”

    宋惜惜眼眶微红,“好!”

    当年的事,他一直耿耿于怀吧。

    但那个时候与现在不一样,那时候北冥军并不在南疆,他要率领北冥军前往南疆,做不到神不知鬼不觉,且也不是他一个人的事,牵连到十万北冥军。

    现在装病,瞒过些时日,等他抵达南疆,皇上便要再问罪,那也要等他打了胜仗再问了。

    到时候如果是砍头,她陪着。

    翌日,宋惜惜亲自去了一趟药王堂,丹神医一听她问,便知道想做什么用了。

    丹神医把她带到后堂,神色凝重,“太冒险,不值得。”

    “值得。”宋惜惜眸光明亮,“为着南疆,值得。”

    丹神医叹气,“后果太严重,就算打了胜仗回来不治罪,他也是要想办法除掉王爷的。”

    “我知道,他无旨,也不是元帅,但能代元帅之职,这对皇帝来说很危险很危险,不是明着杀,也会暗着杀。”

    “那你还让他去?”丹神医气结,“国公府不要了?瑞儿怎么办?”

    “我会妥善安置好瑞儿。”宋惜惜深深吸一口气,“本来也没什么国公府。”

    “宋家可不止瑞儿一人。”

    “皇上不会迁怒他们,只要他承认我父兄的功劳,就不会动宋家,甚至他还未必会动瑞儿。”

    丹神医道:“君心难测,我不能让你们去冒险,凭的什么啊?三番四次这样,自己的江山都不要,还要别人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操心。”

    “我们也不是为着他的江山。”宋惜惜摇着他的手臂,“就再帮我们这一回,我相信父亲若在世,也会赞成我这样做。”

    丹神医沉默半晌,还真想了一想按照宋怀安的性格,他是否会赞成。

    答案便是,宋怀安会,他心里从来都不衡量值得不值得的问题,只知道身为武将该是保家卫国,抛舍性命也是在所不惜的。

    第1288章

    需得找丹神医帮忙

    但丹神医情绪上来了,纵然被说服,也骂了句,“我不帮傻子你,你们两个都是傻子。”

    “总要有这样的傻子,对不对?”宋惜惜讨巧地笑着,“我答应您,只做这一次傻子,往后就再不做了。”

    丹神医没好气地道;“我只怕以后想做也没机会做了,回来不定怎么问罪呢,这脑袋是不是能保住,另说。”

    “如果真有那样的结果,我也有办法的,您放心。”宋惜惜跟他保证。

    丹神医知道她根本保证不了什么,但同意她说的那句话,总要有这样的傻子。

    百姓需要这样的傻子啊。

    只是他心里希望,这个傻子是别人,而不是他们夫妻。

    他从尘封的架子上取下一个小小的木盒,吹了吹上头的灰尘,再用布擦拭了下才打开。

    里头放着一颗黑漆漆的药丸,有花生米那般大。

    “你记住,这是毒药,服下之后会使得人脉象混乱,有突发急病之象,而且在短时间内对心脉造成一定的影响,这都不是假象,确实是会有这样的后果,能维持三天,三天之后需要服用丹雪丸,是一定要服用,否则心脉便会永久受损。”

    宋惜惜有些迟疑,“会有真的危险吗?”

    “肯定啊,这是毒药。”丹神医道。

    “那服用丹雪丸之后,是否可以马上恢复正常?”

    “不能,起码需要静养数日,瞒过宫里之后,不能马上出发,知道吗?”

    听到对身体有这样大的损害,宋惜惜没接这药,问道:“有别的吗?瞒过皇上之后,他肯定是要马上出发去南疆的,不能真的中毒或者病了。”

    “那就吃半颗,只能维持三十六个时辰,而且尽快服用丹雪丸。”他往药库里头总,总里头掏出好几个瓷瓶,“这些有修复体魄的,有恢复元气的,有固本培元的,每天吃,吃完为止。”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