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天没亮就起来读书,读半个时辰便去扎马步,然后回书院去,让辰辰这个当师父的都愧疚,当初她可没这么勤奋的。二月初十这天,于先生收到了飞鸽传书。
是沈青禾写回来的,说谢如墨和张大壮两人入山至今,已有半月不出,他们进山找过,没有找到。
那是三面环山的地方,到处都是连绵起伏的山,沈青禾担心出了危险,最终飞鸽传书回京城摇人。
宋惜惜本来就十分担心他,日日忐忑地等消息,现在飞鸽传书抵达,她心头蓦然地沉到了谷底,所有最坏的可能在她脑子一次次闪过,最终停留在一个最最最坏的可能上,便是她以后也见不到他了。
她整个人如堕冰窖,恐惧渗透四肢百骸,像是无形中有一只大手掐住她的脖子,无法呼吸,不可自拟地颤抖着。
经历过父兄牺牲,全家灭门,她对失去亲人有着溺水窒息一般的恐惧。
第1257章
去庐州找他
她用了半个时辰,把自己从那恐惧中抽离出来,然后便策马入宫去,她需要一个离京的理由。
肃清帝收过两封谢如墨的信,第一封信说发现一个村庄的异常,有可能村民都是私兵,他便发去暗旨令他入山探查。
第二封信,是他们进山去过一次,发现防守严密,应是私兵无疑,但还没探查到武器和粮草,他又发去旨意,让他继续探查,务必探查出来把武器与粮草销毁。
之后,便一直没有音信。
他其实有些担心,几个人去探查几座大山,而且私兵人数不知道多少,有无武林高手,怕有危险。
但他觉得这是极好的机会,若能找到武器全部销毁,随即以平匪的名义就近发兵,不需要大张旗鼓,也可以减少伤亡。
现在听到宋惜惜说半个月没有消息,他也担心得很。
只是没有消息,等同是不知道什么情况,什么都没有核实,是不可能发兵。
他下旨,让宋惜惜带人前往锦官城,负责运送一批蜀锦贡缎,此批贡缎是赠予西京的,不容有失。
众所周知,锦官城外有不少的山贼土匪,因为锦官城附近一带山头多,山贼占据山头之后,伺机出动掠劫过往的商队。
因此,由宋惜惜带领玄甲军去,名正言顺。
只是护送贡缎也不需要太多的人,只给她点了五十人,剩下需要什么人手,她自己想办法。
沈万紫,辰辰,馒头,石锁箩筐两位师姐,王乐章,红绡,已经全部整装待发,粉挽绯云等人则留守京师。
往日,玄甲军也有护送税银的任务,所以此番他们出城去,也没有引起什么人的注意,毕竟,队伍也不算庞大。
于先生本来想要跟着去,但宋惜惜告诉他,大师哥已经送信回了梅山,师叔会摇人去的,京中反而需要他镇着,有什么事情好迅速再调动人手。
出发的时候,宋惜惜带上了七舅送的手镯,腰间缠上红鞭,执着桃花枪翻身上马。
她青衣里穿着软甲,女装打扮,扎着高高的马尾,显得英姿飒爽。
锦官城距离庐州有差不多五百里,距离不远不近,但对于玄甲军来说,这段距离可控,在锦官城养精蓄锐一天,至少宋惜惜他们的马可以在一天之内赶到庐州。
庐州。
这是一座相对富饶的城,属于内陆,整个庐州不靠海,一条江河从庐州中奔流而过。
庐州有一条村庄,叫大石村。
这条村庄十分的偏僻,一直没有修建官道,弯弯曲曲的小路在山上起起伏伏,途中也经过好些村庄,但最近的一个村子距离大石村,也有差不多五十里路。
而且,五十里路基本都是山路,翻山越岭爬过悬崖峭壁,再从峭壁下去,抵达腹地。
这条路在北边,是唯一一条比较好走的路,若是选其他地方入山,则难于上青天。
三面山势特别的高,特别的险峻,而且很多地方是不曾有人走过,加上老林子日光照射不到,长期瘴气弥漫,一般人是不敢轻易进山,即便听说山中有什么奇珍异兽,也没人敢冒险去赚这个银子。
原先,这村子还是一条比较正常的村子,居住人口不多,年富力强的都出山去找活计了,只留下孤寡老弱住在山里头。
可惜的是一场瘟疫,导致大石村的村民死了很多,至于后来为何会发展成现在这样,听说是有外乡人流落在此,没有身份户籍,便干脆住在了这晦气的大石村。
渐渐地,人口越来越多。
当地官府也注意到的,但他们只是占山为生,并未做过什么恶事,加上他们一直开荒种地,官府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第1258章
基本情况
宋惜惜等人是以客商的身份分批来到庐州的,打听清楚大石村之后,首先便是要联系上沈师兄和棍儿。
她在城中显眼处画了梅花,留下暗号,根据暗号可以找到她们投宿的客栈。
当晚,沈师兄和棍儿便找来了,两人灰头土脸的,衣衫皱巴巴,头发虽整理过,但鞋子上全部都是灰尘泥土,可以看出他们是刚出山。
宋惜惜一路上忧心如焚,如今见了沈师兄,急忙便问了情况。
沈青禾先安慰她,“给你们飞鸽传书的时候,确实失去了联系,没有任何踪迹,但前两天我们已经有所发现,在大石村南边的老林子里发现师弟留下的记号,证明他们曾经在那个地方停留过,而且应该就是前几天的事。”
说了这个消息让宋惜惜先放松些,他才把两人失联的原因说出来。
他们收到皇上的密报,让他们进山查探清楚粮食和武器藏于何处。
所以他们收到信的时候,其实是奉了皇上的旨意打算去查探。
谢如墨原先是不同意这样去查探的,因为搜索这么大的范围等同大海捞针,他认为先密切盯着他们的活动,看有谁和他们接触来往,谁送粮食进去,送多少,这样比直接进山搜索更有效率,而且不会太危险。
他认为粮食不会在山上藏太多,顶多是一个过冬,到开春也是要送粮食的,毕竟几千人的粮食呢。
不过,皇上密报认为,只有搜查出武器盔甲,才可认定他们是谋反,认定谋反销毁武器,就近用兵力铲除。
他们此行所带不足二十人,除了他们四个,还有些护卫,得了密旨之后便分批入山,大家提前说好了,不管找没找到,五天之后都要出山碰头。
结果五天之后,就只有谢如墨和张大壮没有出现,所有人都回到了原地集合。
他们等了一日,担心会有危险,便又继续进山去找他们,一直到前两天,在南边山上看到谢如墨留下的记号,记号在一株树上,刻一朵梅花,梅花的瓣数齐全,证明他们留记号的时候没有遇到生命危险,也没有受伤。
梅花记号是梅山万宗门专用的,如果受伤,则缺一瓣,如果遇到危险,则缺一角,如果遇到生命威胁,则只剩下半瓣。
现在一朵梅花齐全,足以证明他们留记号的时候,没有危险,没有受伤。
“但是足足二十天了,没有任何音讯,我还是很担心。”宋惜惜眉头紧锁,“谢听澜那边有什么动静吗?会不会是他发现我们来了?”
沈青禾道:“这些日子我们有一个人是专门跟着他的,他日日出入些秦楼楚馆,要么就是呼朋唤友在府中吃吃喝喝,这镇国将军当得可真是安逸啊。”
“他和庐州当地官府的关系,是不是如我们之前调查的那般?”
棍儿道:“衙门的人说起他来,都是一脸厌恶,但又得罪不起,他自己是养着府兵的,人数不多,有五六十人,部分草莽武功还不错,好吃好喝伺候着,他能横行霸道,一个是仗着身份,二个就是这些狗腿子了。”
“那么,可查到他与大石村有关系吗?”宋惜惜再问道。
“我们来的日子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没发现他们府中有任何人去过大石村,所以很难判定。”
第1259章
入山寻找
宋惜惜觉得不管如何,还是得进山找找,师叔应该是这一两日便到,在他们来之前,她只能用最笨拙的办法去找。
二月中的天气,还是极为寒冷,没有北方凛冽干燥的风,倒是多了几分初春的湿冷,可这湿冷才是最要命的,寒气无孔不入,把她一颗本来就忐忑焦灼的心滋得一片潮湿。
晚上辗转反侧睡不着,师兄发现他记号已经是几天前的事情了,但这几天他们在山里会不会遇到别的危险?会不会被大石村的人发现从而围攻他们?
在那深山里,便是发生了一场杀戮,也是无人知晓的。
虽然知道明日进山需要耗费体力,应该早些入睡,但她就是睡不着,天没亮就起来了。
她趁着早点铺子都开了门支了摊,先买好进山要用的干粮,等回去的时候大家都起来了。
此行进山,分三队。
梅山小分队为一队,毕铭带领的三十名玄甲军为一队,沈师兄带领二十名玄甲军为一队。
至于梅山小分队,其实就只有沈万紫,辰辰,馒头,棍儿,红绡以及两位师姐。
除了馒头和棍儿,都是女子。
昨晚,馒头和棍儿聊了好久,馒头觉得棍儿承受了很多,再也叫不出搅屎棍这个绰号了。
棍儿也觉得馒头沉稳许多,也瘦了很多,不能再叫胖馒头了。
梅山分队的人几乎都是一起长大的,所以特别有默契,这也是为何沈师兄放心让他们单独一队。
进山之后,宋惜惜发现情况是真恶劣,比想象的要恶劣许多。
三面环山,环的是连绵起伏的山脉,要在这一片山里找人,正如沈师兄所言,真的是大海捞针。
三支队伍,分三面山势去寻找,而所有人都只能从北面唯一的路进去,要避开守卫,半道就攀爬绕过村庄。
宋惜惜从天亮找到天黑,都没找多少地方,如果这个山像是箭靶一样有十环,那么她们走这一天,只在最外环转悠。
第一个晚上,他们就在山里过夜,为了不引起大石村的人注意,他们寻了个小山洞,往周边撒了些驱蛇驱虫的粉。
天寒,晚上需要生火取暖,否则都会冻僵在这山里。
既是要生火,那就要找人守夜望风,好在人手足够,可以轮流守夜。
宋惜惜先守,她往上飞跃,距离小山洞二十丈高的山上,寻了最高的树飞上去坐着。
视线受阻,这里是无法看到大石村,只知道大概方位,不过周边有什么风吹草动的话,也是能察觉的。
小伙伴们轮流守夜,争取休息。
等天亮之后,他们把火堆熄灭,灰烬埋在土里再覆盖上杂草,随意地丢了几根枯枝遮盖,便看不出有人在这里住过的痕迹。
第二天,一无所获。
第三天,不管找不找得到,都得返回的,因为身上带的干粮不多了。
第三天中午,大家都十分疲惫地在一处相对平稳的地方休息,寻找了两日,一点消息都没有,宋惜惜整个人都有些失神。
沈万紫见她这样,叹息道;“听到流水声,我和你过去洗个脸吧。”
这山上是有小溪和泉眼,他们这两三天找的时候也有遇到过。
宋惜惜本来不想去,被她拖着去,“去洗个脸,你整个人都要傻掉了。”
宋惜惜知道大家都在担心她,只得强装笑脸起身,“我只是太累了,好吧,我们去洗把脸。”
她们两人循着水声的方向而去,距离休息的地方大约不到半里路,一条明净的小溪出现在眼前。
山水特别的清澈,又特别的冰凉,她们用双手捧起水扑在脸上,整个人都清醒了许多。
宋惜惜坐在小溪旁边,感觉到寒气钻入身体,她需要在这里调整一下,不然大家都会被拖入消极的情绪里。
“别太担心,王爷是刀山火海里闯过的人,这山困不住他的,他迟迟没下山,大概是有发现了。”
宋惜惜双手捂脸,忍过心头的一阵酸楚之后,道:“我也是这样安慰自己的。”
助力《桃花马上请长缨》上榜。
1、打开番茄APP,搜索“年度巅峰榜”点击进入
2、找到书籍,点击助力,10月31日至11月30日,每位用户有10次“助力”机会!
第1260章
老谢蹲
沈万紫见她这一路足足瘦了一个圈,吃不下也睡不着,心疼地抱着她,把她的脑袋摁在自己的肩膀上,“把我肩膀借给你,哭了舒服些。”
宋惜惜却猛地伸手推开她,急急忙忙起身从小溪上跃过去,再往前跑了四五步停在了一株树前。
树干上,赫然雕刻着一朵梅花。
她摩挲着这一朵完整的梅花,心里却也没有太高兴起来,纵然是完整的,但从树干和梅花痕迹的状况看,这一朵肯定是先于沈师兄和棍儿发现的那一朵。
有发现,但也等于没有发现。
她想了想,道:“滋滋,要不你们先下山,我在这山中再走走看,既留下了一个记号,想必前面还有。”
沈万紫拍了她脑壳一下,“想什么?我们是共同进退的,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
“但干粮不足了。”宋惜惜道。
“那就抓鱼,摘野果。”沈万紫安慰着她,“我估计王爷和张大壮也是这样活下来的。”
宋惜惜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就是他们在山上这么久,带的干粮肯定吃完了,如今这山上没有什么野果的,要活命只能是猎兔和山鸡。
这一路,也见不少这些活物。
西面山上的一处山腰,两个满脸胡子的男人坐在小山洞里头,啃着刚烤好的野兔。
两人身上的衣裳已经脏兮兮,泛起了一层油光,头发蓬乱,胡子今日是刚在附近的小山泉里洗过,显得没有那么遭乱。
倒不是顾着仪容仪表,而是因着胡子长了,日日吃这些胡子难免沾上肉末油腥,到晚上轮流睡觉的时候,会有蚂蚁过来啃食。
一般蚂蚁还好,遇到些毒蚂蚁,脸上鼓起一个个包,又痒又痛。
如今他们脸上身上都有不少这样的红肿鼓包,幸亏是随身带了丹神医的解毒丸,不然的话,他们两个大活人是要被蚂蚁毒死的。
张大壮吃着又挠了一下脸,忍不住咒骂,“等我们蹲到送粮食的人,便把这山一把火烧了,把蚂蚁全部烧死。”
谢如墨用脚踹了他一下,“你不要挠,挠破了皮会留疤,你还没讨媳妇呢。”
“爷,您不痒吗?”张大壮看着王爷还优雅地吃着,脸上分明比他还要多红包,怎么就不见他挠呢。
“痒啊,但是挠着也痛,在痛和痒之间,我选择了痒。”谢如墨深呼吸一口气,越发显得脸上的鼓包发红发紫,“这也是锻炼我毅力耐力的好时候。”
他说完,整张脸在手臂上滚了一圈,舒服了不少。
他们蹲守于此有十天,在那之前还是一直在山中转悠的,没多大的发现,只是下山一趟也麻烦,便干脆继续找。
十天之前发现这个小山洞,小山洞下方,有一个用乱草遮住的大山洞,又大又深,是人工挖出来的,里面囤放了粮食和一些刀剑武器。
他们发现的时候,是因为刚好有人过来拉粮食下村,晚上偷偷进去查探过,发现粮食不多了。
他们偷听得人说话,说这十天半月的,他们应该是要送粮食来了,到时候开启地道的门。
他们这才知道,原来运送粮食,并不是用入村的路,而是用地道。
这山中竟然有一条地道?
谢如墨也是那个时候才想起,前朝大乱的时候,庐州曾被张雨阳的叛军占领十数年之久,听闻说他们在庐州山上到处挖地道,想着从地道杀出去。
因到底是两百年之前的事情了,谢如墨也只是在读当年传记时看到过,当年闹得这样大的事情,在史书上也不过只有一句话,他自是没有记住的。
直到听得他们说起地道,这才想起来有这一回事。
他不知道这地道是不是四通八达,如果是的话,就绝对不止一个大石村。
当年张雨阳的叛军占据十几年,也是靠山而居的,这一带连绵起伏的山脉,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村庄。
谢如墨想探一探,送粮食的地道,到底是从何处进来的,然后再探一探地道有多少条路。
第1261章
师叔到
他估摸着,应该也是这两天会送来了,他们虽然只有两个人,但只要是晚上,他们就能想法子跟着混出去,人多反而不好弄。
届时找到出口,再擒一两人审问,若是嘴硬的用刑走一遍,多半也是能问出些情况来的。
“再忍忍,最多三天,就完事了。”谢如墨说。
“好想吃大包子。”张大壮打了个饱嗝,委屈巴巴,“没有面食,人是会死的,日日烤这些肉,好腻。”
“扯一把草塞嘴里解解腻。”谢如墨伸手便给他抓了一把野草,这野草是可以吃的,这个时候还最嫩,“吃,快吃。”
“苦,不吃。”张大壮摇摇头,谢绝了王爷的好意。
他不吃,谢如墨吃,草根都能吃,这嫩的叶子带了微微苦涩,不知道多解腻呢,好吃。
“爷,沈先生会不会写信给王妃,说我们失踪了呢?”张大壮问道。
“应是不会的,我留下了记号,大师兄看得懂。”谢如墨用匕首挖了个洞,把啃完的骨头埋在地里。
只是提起了王妃,谢如墨这汹涌的思念又被翻出来,“等事情了了,我们马不停蹄地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