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38章

    “不会,听闻齐家是没瞧上方将军。”

    “不不不,你们听错了,是方家没看上齐家。”

    “笑话,方家还看不上齐家了?方家怎么能跟齐家比?多少人都想着娶上齐家的姑娘呢。”

    “你们便不信吧,反正我听得的消息是这样的,齐家纵然权势滔天,可我就是敬仰方将军,他不擅弄权,一心只为保家卫国。”

    “但他内宅里的事太脏了,你们没听过吗?”

    “那又怎么样?跟他有关系吗?别忘记他那个时候在战场上为国杀敌。”

    议论声伴随着队伍走到了太傅府门口,停下了。

    众人这才惊愕,什么?来太傅府求亲?

    第1208章

    救她于水火

    那些曾经到太傅府闹事的人,如今一排排地站在门外,垂头丧气,眼底透着恐惧。

    身前有盯着他们的人,一个个五大三粗,拳头比椰子都大,仿佛一拳头就能把他们的脑袋打爆。

    方十一郎下马之后,冰冷的眸子刮过他们的脸,只发出冷冷的一声笑,那威严肃杀的气势吓得他们心虚腿软,一个一个并拢靠近,不敢迎上方十一郎的冰冷的视线。

    颜太傅命人开了中门,老夫人听闻说方家是来提亲的,病当场就好了一半,立刻叫人准备热水梳洗,穿衣打扮,要亲自面见。

    颜如玉还不知晓此事,这几天祖父让她待在秋月院,不许下人把外边的流言蜚语告诉她。

    她表面安心看书,赏雪,品茶,心里实则也难受。

    她以为自己能淡然处之,但当流言如潮水铺天盖地朝她扑过来的时候,还是把她打得措手不及了。

    好在,她难受是难受,却没有崩溃。

    这得益于她阅书无数,从书本里见过许多人生,知道苦难者的故事,知道顽强者的故事,知道万千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难行的一段路。

    她知道人的一辈子,不会直路一条,也不会持续坎坷,总有那么一段是幸福的,也总有那么一段是难行的。

    她不断安慰自己,流言蜚语只要你不在乎,便伤不了你。

    而且,她早就做好了不嫁人的准备,所以,无所谓,真的无所谓。

    银丝炭烘得室内暖和极了,她娴熟地洗茶,泡茶,似乎听得外头有锣鼓声传来,她纹丝不动地定了定,苦笑,大概是嫌在门口摆桌子说书不够,干脆上了锣鼓吸引人来。

    “姑娘,姑娘。”婢女惊蛰快步跑进来,一双长得极好看的眸子尽是狂喜,“方将军来提亲了,带着穆夫人来做媒,提亲的礼物带了好多好多,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直接下聘来了呢。”

    茶杯哐当落下,颜如玉素手微抖,“方将军?”

    “方将军,方十一郎。”惊蛰激动得直跺脚,她是最知道姑娘心思的,姑娘心里从来就没放下过方将军。

    颜如玉微微吸了口气,“怎么可能?”

    “真的,太傅都命人开了中门迎接了,千真万确。”惊蛰激动得红了眼眶。

    颜如玉站起来,想要往外跑去,但走到门口又止住了脚步,退后两步走回去坐下,一颗心几乎要从胸腔里跳出来。

    她是不能出去的,至少,要祖父命人传她,她才能出去。

    几日饮食不正常,她脸色有些苍白,可如今心血涌上,羞红了脸颊,像秋日的风吹过枫林,一寸寸地,红得极美。

    但片刻,她冷静了下来,唇角微微绽出一抹苦笑。

    他是好人,真的很好很好,知道她如今遭逢流言蜚语攻击,想来为她保驾护航,她很感动,很感激,心里头也暖呼呼的。

    可她不能答应。

    她也没脸答应,当初他差事没定下来,猜测是去南疆或者成凌关,她放不下父母亲人,便没有资格再说喜欢他了。

    既然是她放弃了,如今自然没有脸承他的好。

    一时心绪如乱麻,但在众多的情绪里,她揪得出最清晰的便是,对他的感激,此刻他的到来,像侠士一般从天而降救她于水火之中。

    多少女子梦寐以求的场景,出现在她生命里。

    第1209章

    他想让她知道心意

    小半个时辰之后,颜太傅派人把她请了出去。

    她看着惊蛰为她挑选精美华贵的衣裳,还有配套整齐的首饰,最终选择就这么走出去。

    一袭白衣,搭配杏子黄披风,简雅随意,仿佛不是去会客或者谈论自己的人生大事,而是去院子里头逛一逛。

    到了外院正厅,看到好多好多的人,阵仗颇大。

    看到了他,他眸光投过来,深邃而明亮,带着一丝丝的克制。

    她只看一眼便不敢直视,心如擂鼓,面红耳赤。

    但礼仪刻入骨子,她一一上前心里,陆淑人看到她,心里头说不出的欢喜,拉着她的手便道:“丫头,这段日子真委屈你了。”

    来自长辈的关怀,让颜如玉的泪水差点夺眶而出。

    强忍着鼻头的酸涩,敛衽道:“多谢夫人关心,这点委屈不算什么的。”

    丞相夫人见她这般,也心疼得紧,这才情横溢的姑娘,被人说成什么样了?

    “好姑娘,今日老身来保这媒,你祖父祖母说要问过你的意思,老身问你,你可同意嫁方十一郎啊?”

    颜如玉捏着手帕,她想尽量表现得落落大方一些,但不知道为何,原先能忍得住的委屈,如今却汹涌而知。

    她差点就失礼得当场落泪,喉头几度哽咽,说不出同意,或者不同意。

    大家都在等她的答案,她却说不出来。

    方十一郎起身,走到她的面前拱手,“颜姑娘,我们能私下说几句吗?”

    颜如玉没敢看他,只是微微点头,嗯了一声。

    方十一郎温和地道:“那好,叫上侍女在侧,我们就谈几句。”

    正厅隔着一扇屏风,本可以在那里谈,但是,隔音并不好,所以他们出去侧厅说了。

    惊蛰跟在身后,她有些不解为什么姑娘没有马上答应,一路走在前头引路,忍住没回头看两人。

    颜如玉和方十一郎一前一后走着,他走在靠边的位置阻挡了风,颜如玉在后靠右,她这才敢抬起眸子看前面的颀长挺拔的背影。

    他披风鼓起,遮挡了住了风,吹不到走在他右后侧的她,这背影在她看来,仿佛巍峨坚毅的山,为她遮风挡雨,带给她足够的安全感。

    不管答案是什么样,不管他们最终如何,这一刻她真觉得特别的幸福温暖,能记一辈子的温暖。

    进了侧厅,惊蛰站在门口处,让他们两人坐在里头说话。

    方十一郎看着她,眼神真挚,更有一抹热烈,“原先咱们两家就提过这事,当时我的态度也没有很热络,一则是因为差事没定,二则,是我认为自己高攀不起你。”

    “现在,现在我依旧觉得自己配不起你。”他双手握住了扶手,显得有些紧张,脸色竟是难得的赧然,“但是我想试一试,就是……就是有些乘人之危,如果你不同意也没事的,但你若同意,我保证我活着一日便对你好一日。”

    颜如玉眨了眨微润的眸子,睫毛已经染了泪,“可我当初,那样的自私,如今名声也没了,你不嫌我吗?”

    他摇头,话也说得更畅顺些了,能听出来是掏心窝子的话了,“你没有自私,恰恰,我认同你,你并非头脑一热的人,你深思熟虑,你冷静沉稳,你为家人着想,谨遵孝义,不忘父母祖父母的养育教导之恩,我很佩服的,或许是从你拒绝那一刻开始,我想我是真喜欢你,只是那时候我是觉得自己配不上你的,不敢强求,但现在我留驻京师,不需要你随我长途跋涉抛却亲人,我虽不能保证以后都不离开京城,有战事我大概也是要上战场的,但我能保证的是在你身边就一定会待你好。”

    他说了很多虽然啊,但是的,是因为他知道未来有很多不确定,可他能确定的就是这份心意。

    他把自己的心意袒露给她听。

    第1210章

    再出格都做了

    惊蛰在门口听着,泪水都没忍住,簌簌落下。

    姑娘这段日子过的是什么日子,心里有多折磨,她是最清楚不过的,如今方将军敲锣打鼓来求亲,还请了丞相夫人做媒,若是成了事,不知道打了外头多少人的脸。

    姑娘却怎么还不答应啊?她都想转过头去,替姑娘答应了。

    颜如玉鼻子酸楚,“今日若我不答应,将军要被人笑话了。”

    方十一郎笑道:“我不怕被人笑话,让他们笑话我,全部人都冲我来,我一个男人怕什么?姑娘在女学英勇救人,不该遭受流言蜚语攻击。”

    颜如玉闻言,仿佛才意识到什么,他此举大张旗鼓地来,是想着如果不成,便把话题都引他身上去为她解困?

    方十一郎起身,依旧含着微笑,“姑娘慢慢想,不必马上给答案,等你想好了,差人去知会一声便可。”

    颜如玉猛地站起来,“将军,我答应。”

    话一出,她脸颊像是被火烧似地,滚烫发热,忙别了脸去,声音不自觉便含了娇嗔,“我……我没意见,听祖父祖母的。”

    说完,顶着娇红的脸,扭身便跑了。

    方十一郎站着不动,眼底暖意一点点弥漫开,微微松口气,得偿所愿的激动也渐渐露在了眼底。

    谁都没有想到,这件事情竟然是以方家颜家联姻收场。

    两家人都笑得合不拢嘴。

    陆淑人不仅仅是喜欢颜如玉,更是解决了悬在心头的大事,她多么心疼儿子,希望他身边能有个知冷知热的人。

    原先王清如和陆世钦的事情闹出来之后,她别提过得多糟心了,日日都是那些针对他们三人的流言蜚语,分明十一郎是个受害者,但流言没有放过他,没有放过方家,觉得是方家家教不严,内宅不稳,这才出了那事。

    如今,旁人说什么都不重要了,儿子娶到他想娶的人。

    谢媒的时候,陆淑人拉着丞相夫人的手,哽咽道:“也不怕您笑话,每每同他说亲,他都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叫他回来相看,他总说军营忙啊,我知道哪里就真的忙成这样?是他压根就不想,都是我自己一头热,原以为是他不想成亲了,后来才从他身边小厮口中得知,他竟对颜姑娘念念不忘,好在如今终得圆满,天菩萨保佑啊。”

    丞相夫人心里也高兴,促成了这门亲事,也算是功德一件。

    当初她给战北望和王清如保媒,结果过成那样,她心里一直过意不去。

    所以,陆淑人来找她保媒的时候,她一开始没答应,觉得自己保的媒过得不如意。

    但陆淑人告诉她,夫妻两人过得如何,是同媒人无关,媒人难不成还要管一辈子不成?是他们自己没过好,不赖任何人。

    她想想方十一郎和颜如玉,儿郎是好儿郎,姑娘是好姑娘,那她就再保一回吧。

    陆淑人心急,打算年后就下聘,婚事从这一刻起就要筹办。

    也多亏她一直惦记方十一郎的婚事,每逢看到合适的便购下,打算日后当聘礼用的,如今要筹办的也不多了,加上打算来提亲那两日也在阖府出去买买买,所以年后便下聘没有问题的。

    两家对了庚贴,一句话,天作之合,把两家都乐坏了。

    颜如玉还做了一件特别出格的事情,便是让素珍工坊的绣工给她做嫁衣。

    外边少不了也要说,这多不吉利啊,工坊虽有绣工好的,但都是弃妇啊,嫁衣怎么能让弃妇做?

    颜如玉坚持如此,陆淑人和方十一郎也很同意。

    本来两人都承受了满城风雨的,那干脆来得更猛烈些,婚后日子就和和美美,让他们羡慕好了。

    第1211章

    是皇上还是皇后

    这边好事定下来了,宋惜惜这才腾出手去收拾那些搅和风云的人。

    方十一郎只是在登门提亲的时候,叫了那些人去,并未动用私刑,宋惜惜也不会,都是公事公办的。

    她让陆臻把人全部都带回来,以造谣滋事为由,对他们进行惩处。

    要么是交罚金,要么是打板子,但凡出现在于先生名单上的人,一个都没逃过去。

    至于齐家这边也出动了人去转移视线,有刻意伤害颜如玉的嫌疑,所以宋惜惜把搜集的证据全部交给了敏清长公主,敏清长公主则交给自己的御史公爹,在休朝之前,还参了齐家一本。

    虽然齐尚书说自己完全不知道这件事情,但肃清帝还是以管束不严为由,罚了他半年的俸禄,连年底的赏赐都不给。

    吴大伴送赏赐到北冥王府的时候,宋惜惜亲自接待,留他吃茶。

    瑞儿已经接回来,宋惜惜拉着他出来给吴大伴请安。

    瑞儿这一年身量拔高了不少,长相也越发像他爹,上了书院之后,整个人也是谦逊有礼,举止得当。

    吴大伴看着他,倍感欣慰,“真好,长得好,学得也好。”

    “公公您吃茶。”瑞儿有礼地说着,还亲自从宝珠手里接过点心盘子,亲自端了上去,“这是瑞儿最喜欢吃的姜枣糕,您多吃点,嬷嬷说是暖胃的。”

    “好,好!”吴大伴笑得眼睛眯成一道缝,吃了一块糕点,又喝了一口茶,温声问瑞儿,“今年是去舅舅家,还是留在王府过年啊?”

    瑞儿脆生生回答:“原先是想着一同入宫去的,但姑姑说还是去舅舅家的好,外祖想着我呢。”

    吴大伴笑着说:“瑞儿是真孝顺。”

    吴大伴的笑容里伴随着一点无奈,一点疼惜,与瑞儿说了几句话之后,宋惜惜便叫他下去了。

    “王妃是想让他避开大皇子?”吴大伴问道。

    宋惜惜点头,“公公猜得对,大皇子因瑞儿受过责罚,宫宴热闹开心,免得破坏气氛。”

    “皇后娘娘在禁足。”吴大伴轻声说,“今年是不会出来参加宫宴了,只不过对外便说是感染了风寒。”

    宋惜惜问道:“禁足是因女学的事吗?太后下的旨意?”

    “太后没下旨意,只是叫皇上过去吃了顿饭,皇上用完膳回来就叫人递话去长春宫,让皇后年后再出来。”

    宋惜惜知道太后是很少会惩处后妃,他们母子之间也仿佛是有默契,许多话不需要太后说,只叫皇上过来陪着用一顿膳,皇上就能领会她的意思。

    因为,太后很少会主动叫皇上过来用膳,多半是皇上孝顺,自己过去陪着母后的。

    有一个问题,宋惜惜想知道的,所以她屏退左右,只单独与吴大伴说话。

    “烦请公公告知,雅君女学出事,是皇上的意思,还是娘娘的意思?”

    这问题其实问错了,因为从张启文说的内容,皇上大概也不怎么待见女学,只是她想知道出手如此歹毒的,会是皇上还是皇后,这是有区别的。

    因为如果是皇上的意思,滔天皇权之下,坐龙椅的不同意,凡事都不能长久。

    可如果是皇后的意思,她觉得即便女学风雨飘摇一阵子,还是可以坚持下去的。

    吴大伴想了一会儿,斟酌合适的字眼,“女学是太后想要创办的,皇上素来孝顺,不会想毁掉女学,当然了,皇上也习惯把很多人很多事牢牢掌握在手里,这才会放心。”

    这话一出,宋惜惜就明白了。

    皇上确实想给女学设坎,不温不火是最好的,对学生人数,教导内容都想把控把控。

    而这一次的事情,是直接想毁掉女学,毁掉颜如玉,所以,这次是皇后的手笔。

    第1212章

    就因为我去南风馆吗

    送走吴大伴,宋惜惜去和于先生说了几句,便去参加沈万紫和五师哥的围炉烤红薯。

    南风馆的事情交给了于先生,于先生会派人盯着。

    他们两人在说齐帝师的事。

    沈万紫觉得若不是亲眼所见,简直不敢相信。

    王乐章说他走南闯北,什么都见过,像这样的事情……他也没见过,年纪这么大了,地位还如此尊崇,为什么要去那样的地方呢?

    根据他们观察,齐帝师去南风馆,也没做什么不堪入目的事情,就是叫了几个小倌伺候,吃点小酒,听听小曲,摸摸小手。

    齐帝师是先帝的老师,先帝是最不喜男风的,甚至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

    作为先帝老师,在先帝登基之后他自然也辅助先帝治理国家,按说以齐家早些年的谨慎谦逊,他应该是对此风也跟着深恶痛绝才对。

    怎么竟然到了晚年,他却像是忽然被解开了封禁,不顾一切都往南风馆里钻。

    宋惜惜坐下来,伸手拿了一个红薯,左手右手地抛来抛去,王乐章伸手接过来吹了吹,然后用双手搓了几下给她剥了皮递过去,“快吃,吃了暖和。”

    宋惜惜笑眯眯地道谢,一口朝着软糯的红薯肉咬了下去,香甜在唇齿间徘徊,带着滚烫的温度,她哈了两口气才囫囵吞下。

    沈万紫在一旁瞧着,很是诧异地看了王乐章一眼,“你还这么体贴啊?”

    “举手之劳的事,给你也剥一个。”王乐章两指捻起一只,又开始剥皮了,剥了一半递给沈万紫,“吃。”

    沈万紫顿了一下才接过来,“本来我是可以自己剥的,不过你剥好了,那就谢谢啦。”

    “有人给你剥,你吃便是了,谁不能剥?”王乐章睨了她一眼,“事多话也多。”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