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31章

    权力有多吸引,就有多恐怖。

    即将天亮,他提笔给唯一的朋友战北望写了封信,从这一刻开始,他觉得,他们才算是真正朝自己前程奔赴。

    第1173章

    陆淑人机警

    谢如龄走马上任,一开始他真的很害怕有人来问他关于父王的事,但连续几日,他连谢如墨的面都没见到,更无人来问一句,渐渐便没有那么紧张。

    倒是大理寺少卿陈以与他说过几句话,少卿和蔼,事事愿意点拨他,他也十分感激,有什么不懂的,也越级去问陈以。

    他长这么大,没正儿八经地办过差事,他希望当好司狱一职,因此要学的东西很多,也要管好手底下的狱卒,因而日日都忙。

    谢如墨也让陈以先别问他,先让他正儿八经地办好差事,如果他不懂就帮助他,让他获得一些成功感,再让他自己衡量该如何选择。

    自冬至之后,媒人也开始扎堆往方家跑去。

    陆淑人自然心急想帮方十一郎找娘子,就莫说繁衍子孙的事了,他身边总要有个知冷知热的人才行啊。

    陆淑人自从儿子死里逃生回来,对他子嗣的事情也没看得太重要,只要他这辈子过得平平顺顺,比什么都好。

    有过王清如的先例,她挑儿媳首重品德。

    之前说的一户人家,虽说是六品官员的女儿,但德才俱佳,可惜因着王清如和陆世钦的事情闹出来之后,这事便黄了。

    现在来得多了,她一时也没了解到这些姑娘的品行,想着先查查看,却不料齐家那边派人来说亲了。

    齐姿礼,齐家四爷的小女儿,刚及笄半年,还不到十六。

    陆淑人一听,且不说了解不了解品德,觉得这年岁也太小了些。

    原先挑选的,都是十八往上。

    虽说到了十八还没定亲的不多,总还是有的,要么是因为家有丧,需要守丧,耽误了婚事。要么是因为议亲后又退婚,这些自然也是要查个明白到底是谁的问题。

    还有连二嫁的也是看过,她并不嫌弃,只要合适便行,遗憾的是也没有挑到合适的。

    齐家这边,她便婉拒了,说高攀不起,礼姑娘年纪也太小,方十一郎配不起。

    没想到这头婉拒了,齐皇后便派人传她进宫去,陆淑人心下狐疑,怎么此事连皇后都知道了?

    命妇一般不能随意进宫的,昨日傍晚拒绝的,今日一早便来了懿旨,倒像是有人故意进宫去告诉她似的。

    莫非齐家这举动,是皇后娘娘的意思?

    陆淑人既觉得不对劲,便连忙叫了方天许的夫人过来,悄声道:“皇后娘娘传我入宫去,我只怕是为着十一郎和那齐家姑娘的婚事,这事不大对劲,你赶紧去找王妃和万紫,我担心皇后直接下一道懿旨赐婚。”

    方夫人一听,也心急了,道:“二婶拖着,跟那太监说要沐浴更衣才可进宫,我马上从侧门出去找王妃。”

    “行,我拖着,你快去。”陆淑人道。

    外头传话的太监连公公在正堂里吃着茶,管事去账房支取了一张银票,进去躬身行礼的时候,便偷偷塞连公公的袖袋里头,笑着道:“公共稍候,我们夫人要沐浴更衣,小人叫人上些糕点,公公吃着等。”

    连公公的手伸进去袖袋里头一摸,脸上便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道:“叫淑人不必着急,咱家正好喝口茶歇会儿脚,在娘娘跟前办差,有时忙得整日都喝不上一口茶。”

    管事弯腰倒茶,笑着道:“这不巧了?这云雾毛尖是今年的新茶,茶香正浓,公公要多喝两杯。”

    “是么?那咱家可得好好品品了。”连公公端起来饮了一口,只觉得齿颊留香,果真是好茶,不禁赞叹了句,“好茶,可惜喝了这一回,下一回便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喝上了。”

    管事哪里听不出?当即站起来吩咐人,“快,给公公装些茶叶,让公公带回去。”

    茶叶到手,瞧着连公公神色不错,管事这才笑着问道:“不知道皇后娘娘忽然传我们夫人进宫去,是为着什么事呢?还望公公指点一二,免得我家夫人说错了话,在娘娘跟前失了礼数。”

    第1174章

    太后出马

    连公公银票收了,茶叶拿了,嘴巴却像是上了封条,“进宫见了娘娘,不就什么都清楚了么?夫人到底是有诰命在身的,怎么会失了礼数?”

    管事笑着说:“是,公公言之有理。”

    虽是笑着,心里直骂,除非是要人命的大事,否则怎有不肯透露些许的?

    宋惜惜今儿本来是要去一趟女学的,那齐姿礼又开始搞事情了,国太夫人昨晚便叫人来知会,叫她过去镇一镇。

    结果刚出门,便看到方家的轿子来了,轿夫跑得飞快,像是有什么要紧事,她便快步过去,问道:“是方家的吗?”

    方夫人掀开帘子,急忙道:“王妃,皇后传婶母进宫,怕是为着齐家四房齐姿礼与十一郎的婚事,婶母说怕皇后娘娘直接下旨赐婚,求您帮个忙。”

    宋惜惜还不知道这个事情,有些愕然,"齐姿礼?雅君女学的齐姿礼?"

    "是在雅君女学的。"方夫人焦灼地道,“昨日派人来说亲,婶母不同意。”

    宋惜惜明白了,当即叫了沈万紫,说要进宫去给太后请安,两人策马便走。

    那边厢,陆淑人已经坐上了马车,随着连公公一起进宫了。

    宋惜惜和沈万紫要比她快一步,先到了太后跟前请安。

    太后体恤后妃,一般是初一十五才叫她们来请安的,倒是肃清帝一大早便来请过安走了。

    太后听宋惜惜禀报,不禁骂了句,“乱点鸳鸯谱,她打的什么主意哀家能不知道吗?”

    不过是借着十一郎的兵权,想为大皇子撑腰罢了。

    自从那日大皇子瞧不起瑞儿,太后便极为不悦,孩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且是有师傅教着,不知礼数还刁蛮任性,眼睛长在了额头上,逮谁都瞧不上。

    那件事情之后,皇帝和皇后也有加以管束,到她跟前来请安的时候,也是规规矩矩的。

    只是,一个小孩儿的心思,还瞒不过她,那规矩里头带着的不情不愿,她都看得见。

    皇后大概也心知肚明,所以才想着为大皇子拉拢人脉,齐家掌控着朝廷几乎一半的文官,还有许多外放关于官员都是齐尚书的门生,从来他们齐家表面尊重武将,心底里却瞧不上,这会儿拉拢武将的心思,一眼便可叫人看穿。

    这样的事,齐尚书以前是不会做的,但自从爆出外室丑闻之后,他名声受损,大概也是乱了阵脚。

    陆淑人刚到长春宫,太后身边的福求安公公便到了,说是太后召见皇后,让皇后即刻去。

    皇后还没来得及跟陆淑人提方十一郎与齐姿礼的婚事,问福求安公公,“本宫稍候便去,公公劳烦先回话。”

    “太后说让皇后娘娘即刻去。”福求安脸上带着谦和的笑容,“娘娘还是如今去吧。”

    皇后只得叫人招待着陆淑人,她带着兰简姑姑一同去了慈安宫。

    宋惜惜和沈万紫自然是早就躲起来了,没让皇后看到她们。

    “参见母后,母后万福!”皇后进殿行礼,身上的狐裘披风裹得严严实实,一路过来,寒风吹得脸颊发红。

    “坐吧。”太后微微颌首。

    “是,多谢母后。”殿中暖和,皇后把身上的狐裘摘下,交给了兰简姑姑,缓缓落座,“不知道母后着急传臣妾,是有什么要紧事?”

    太后往日总会给足皇后面子,今日也给,道:“冬至那日你婶母妹妹她们入宫来,哀家想着你那位小堂妹该是刚及笄对吧?”

    皇后心头微沉,却还是装着糊涂,“不知道母后说的是哪位堂妹?”

    太后望着她,一点都不容她装,“四房的齐姿礼。”

    第1175章

    又是宋惜惜坏好事

    皇后笑着,“母后记得她的名字,真是她的福气,礼妹妹确实是今年及笄的,如今十五岁半,这不,婶母正要为她说亲呢,求到了臣妾这里来。”

    “嗯,哀家也听说了,你婶母中意广陵侯家的三小子,哀家特意派人打听了下,有才气,品行端,堪为良婿,且他们也年龄相当,十分合适。”

    皇后脸色煞时变了,在太后锐利眸子的盯视下,她只觉得自己的心思全部被探穿,但依旧想着挽救一下,支支吾吾地道:“婚姻大事也不能太草率了,要礼妹妹自己瞧得上才行。”

    太后点点头,“言之有理,所以哀家也就不给她赐婚了,让她自己瞧上再说吧,若真瞧上了,到哀家这里求个恩典,哀家看在皇后的面子上,也愿意下一道赐婚旨意。”

    皇后脸色难看得要紧,这不是明摆着也不允许她赐婚吗?

    到底是谁告密的?这件事情昨日才派人去了方家,今日一早便叫陆淑人进宫,都还没说得上话,太后便已经传她来敲打了。

    “没旁的事了,就这个事情叫你来问问意见,你回去同你婶母说说,等礼姐儿自己瞧上再说吧,婚姻大事也不能一味地听父母做主的。”

    太后打发她回去。

    皇后起身行礼,“是,臣妾母家的事情,让母后费心了,臣妾感激不尽,臣妾告退。”

    兰简姑姑也福身,再上前为皇后穿好披风,主仆两人一同退出。

    等她们走了,宋惜惜和沈万紫才出来。

    她们就躲在屏风后面,把婆媳两人的对话都听去了。

    沈万紫好奇地问道:“太后,为什么不直接给那齐姿礼和广陵侯的什么三公子赐婚啊?”

    太后笑眯眯地看着她,“傻姑娘,婚姻大事要慎重,两个人若不是你情我愿的,日后只会成了怨偶,岂不是害了两人,那齐姿礼也就罢了,在女学这般闹事,瞧着也不是好的,那广陵侯府的向三郎目前看来,倒是个可用之人。”

    沈万紫噢了一声,“还是太后考虑周到,不像我,目光短浅,只想着眼下瞧她不是什么好人。”

    太后笑着道:“人不能单单以一时的好坏来论,一辈子这么长,谁还没做过几件不恰当的事?尤其是在年少气盛的时候,当然,不知错或者知错而不改则另当别论。”

    太后其实很少说教的,但是她喜欢宋惜惜和沈万紫,总希望多给她们一些人生建议,或者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她们。

    女学的事情,她知道,但还不用她出手干预,几个小老鼠屎就要她来管,女学很难长久。

    乱不要紧,乱过之后,能逐步走上正轨便好。

    皇后气冲冲地回到了长春宫,在殿外深呼一口气,挤出一抹笑脸走了进去。

    陆淑人急忙起身,“娘娘回来了。”

    “夫人久等了,快坐下。”齐皇后虽不能赐婚了,但她还没有放弃,对陆淑人自然和颜悦色。

    “谢娘娘。”陆淑人入座,方才瞧皇后进来的脸色,想来太后已是敲打过了,也就是说王妃已经入宫找到了太后。

    她心头稍安。

    因着不好提婚事了,所以皇后天南地北地聊了一通,把方家上下都问候了个遍,便叫陆淑人告退。

    陆淑人做出一副茫然的模样,仿佛对她皇后叫她进宫,也没什么正事说感到奇怪,却不敢问的样子。

    告退时脚步都凝滞了几分,带着疑惑的眸光又回头看了一眼,这才离去。

    皇后当即脸色一沉,吩咐下去,“兰简,去查一下昨晚或者今日谁进宫求见过太后。”

    兰简应声出去,半个时辰之后回来禀报,“娘娘,问过了宫门的侍卫,说北冥王妃和沈姑娘今日进宫来,去了慈安宫。”

    皇后眉头皱起,“怎又是她?”

    皇后因着肃清帝曾经想让宋惜惜进宫的事就心存芥蒂,后来他们查谢蕴的事情,连带查出了父亲有外室的事,害得齐家丢了人,再有便是宋瑞和大皇子的事情,她心头更是恼怒。

    第1176章

    做母亲怎会不为儿子打算

    她气得砸了一个杯子,“她真是碍手碍脚,总是给本宫添堵。”

    兰简姑姑在一旁道:“娘娘,自从她奉太后旨意创办女学,成为雅君女学的山长,便得京中不少夫人吹捧,如今怕是半个京城的权贵家眷都敬她几分,倒是不好对付的。”

    齐皇后想起冬至那日,那些命妇一个个对宋惜惜吹捧至极,不是赞他们夫妻恩爱,便是赞她有本事有能力,为女子表率。

    她是女子表率,那她这个皇后是什么啊?

    念及此,不禁更是忌恨了几分。

    “太后曾说过那易昉是女子表率,如今她自己领了这名头,自己就不恶心吗?”

    兰简姑姑道:“娘娘,她如今惯爱出风头,也确实风头正盛,万莫在这个时候特意去招惹了她,只是,凡事物极必反,一旦来日反噬,风头便成祸端,加上太后护着呢,您万莫在这个时候去招惹了她。”

    皇后冷冷地道:“太后护着,不就是因为太后和她母亲的那点闺阁情谊吗?女学是太后要办的,皇上本来就不甚同意,只不过为了孝顺,勉强而为罢了,她还真当自己是山长啊?问她自己认识几个字?丢不丢人?太后如此重视女学,若女学办不好,看太后还会不会护着她。”

    兰简姑姑担忧地道:“原先叫礼姑娘在女学里头刁难夫子,这些事情传不到太后耳朵里还行,但万万不可再有太激进的事,否则真惹恼了太后,皇上可不会帮着娘娘您的。”

    兰简姑姑说的话是真戳了皇后的肺管子,她不耐地道:“本宫不会贸贸然行事,便要行事也能把自己摘出去,怎可能这么傻叫礼妹妹去做?本宫再琢磨琢磨,你也别啰嗦了。”

    这段日子她都在筹谋与方家联姻的事,方十一郎是最适合的人选。

    朝廷几位总兵,唯有他未婚,而且兵权是实实在在掌在手里的。

    要真正掌兵权才好,若是与武将之家联姻,但掌权之人是父辈或者祖辈,那没有什么意义。

    本来筹划得好好的事,被宋惜惜这么破坏,她怎能不恼?

    而且,太后怎么知道广陵侯家的三公子?那日她与婶母私下说的,又不曾告知旁人,莫非自己宫里头有太后的人?

    只是,身边的人已经用了许久,尤其能进殿伺候的,都是当初潜邸里带进来的人,便是外殿里候着的,也是自己的亲信心腹。

    如果是她们,那也潜伏许久,如何查?就怕查错误伤了自己人。

    “长春宫里有太后的人,你暗中查一查,看谁最可疑。”皇后道。

    兰简姑姑压低声音,“娘娘,奴婢早就查过了,查不出来。”

    “你查过?”皇后有些诧异。

    “早前就听说太后往各宫里安插了人,所以奴婢筛查过几次,都没能查出来。”兰简姑姑压低了声音,“而且,查出来又如何?太后要安插人或者要再收买人,再容易不过的事,论算计,后宫里没有人能算计得过她去,而且奴婢发现很多事情她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不管便不管,这一次兴许是猜到了娘娘的用意,担心娘娘出手筹谋国本之事,她这才出面干预的。”

    齐皇后在心底骂了句老狐狸,做母亲的哪里有不为儿子打算的?且她的儿子是嫡长子,难不成还立别的皇子吗?

    第1177章

    那就罚打吧

    宋惜惜和沈万紫离宫之后,沈万紫去了工坊,宋惜惜去了女学。

    之前已经警告过齐姿礼,让她不要再搞小动作,否则便要把她驱逐出女学,没想到消停没多久,这又卷土重来了。

    国太夫人见了宋惜惜,知道她是来处理齐姿礼的问题,道:“她无心向学,不若便劝说她退学吧,她自己退学,不至于闹得太难看,到底是将要说亲的姑娘。”

    国太夫人是不会忌惮齐家的,倒是真心实意为齐姿礼着想,如果被雅君书院赶出去的,对她的名声影响很不好。

    国太夫人到底是怜惜女孩子多一些的,知道女孩子说亲,如果没说到好的人家,将是一辈子的事。

    宋惜惜道:“国夫人别着急,我先问清楚她做了什么,再去同她讲。”

    国太夫人道:“要说大的事情,倒是也没有,只是她和那女孩子终日扰乱课堂,尤其是如玉夫子讲课的时候,她们便在底下起哄,导致大家对她们怨声载道,如玉夫子也颇为困扰,毕竟,如玉夫子年纪也轻不大会处理这些事情。”

    宋惜惜想,颜如玉应该是知道怎么处理的,只是她大概也意识到,这样捣乱未必是她们的个人问题,有可能是有人不想让女学存在。

    涉及到这些,不是她能处理的,所以才没有轻举妄动。

    宋惜惜先去找颜如玉,却碰巧看到齐姿礼带着她的两位手帕交向怀玉和朱畅雨在里头。

    让宋惜惜意外的是,她们竟然是来道歉的。

    由齐姿礼带头,她们朝颜如玉鞠躬,一脸的悔恨,言词之间也充满了诚恳,“原先是学生不懂事,总给颜老师找麻烦,给您添堵,是学生不对,请颜老师责罚,学生保证以后再也不会了,请颜老师原谅学生,如何责罚都行,罚抄,打手心,学生都毫无怨言。”

    宋惜惜没走进去,只是在门口看着。

    她不觉得齐姿礼她们是真知道错了,几个闹事的学生,没有任何缘由地就知道自己错了,这不符合常理。

    要么是憋着什么坏,要么是有人教的。

    颜如玉也不知道有没有看出来,只是对于她们的认错,她脸上是有一丝丝的欣慰,不多。

    她道:“既然你们知道错,也愿意领罚,那么就罚你们一人打二十下手板心,自己去武老师那边领罚吧。”

    武老师便是武大姑娘,当初是敏清长公主的陪读,她在女学里不怎么授课,只是执掌规条。

    她十分严厉,很多学生都怕她。

    齐姿礼显然没想到颜如玉会罚打手心,本以为只是罚抄,毕竟之前受罚,也都是罚抄的。

    她眼底蓦然闪过一抹愤怒,因她是背对着宋惜惜,所以这一抹愤怒只有颜如玉看到。

    “还不出去?”颜如玉提了声音,清冷的嗓音带着老师的威严。

    齐姿礼咬咬牙,求情道:“二十下太多了,颜老师能罚得轻些吗?要不罚抄吧,抄多少都行的。”

    其他两人也一同哀求,说愿意罚抄,打手心有好阵子写不了字,耽误学业什么的。

    颜如玉就一句话,“要么离开雅君女学,要么去领罚,自己选,不必在这里废话了。”

    她态度坚决,但齐姿礼她们还不死心,说二十下太多,她们犯的错也没有多大,不至于要这么严厉。

    她们三人一人一句,便仿佛七嘴八舌般,把颜如玉围得团团转。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