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哦,那……那我叫瑛姑姑给你准备。”宋惜惜连忙道。说完,她便马上出去叫瑛姑姑了,宝珠呆愣地站着,怎不叫她啊?姑娘自己跑出去叫人了?
谢如墨双肩微微塌下,其实他想质问她的,为什么发生这件事情的时候没告诉他?是不是压根没想起过他?
但是,她送上冰镇酸梅汤唉。
她还是笑着的。
你说怎么质问嘛,多煞风景,就显得很不识趣,很败兴啊。
但心里到底有了怨,做不到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
“师弟,”宋惜惜从外头转进来,走到他的身边,扭着手问了句,“你看,要不我们一起洗?我昨晚也是没洗的。”
谢如墨抬起头,看着她微微带了讨好和心虚的表情,脸颊红得像那三月桃花还带了一抹娇羞,他心头微微一揪的同时,一颗心也像蝶翼扇得无比荡漾。
唉,谢如墨看你造的什么孽啊。
她遇到事情没找你,难道你一点错都没有吗?
她独自一人去追沈万紫,不顾危险的,难道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安排人保护她吗?
第1118章
你们这大白天的
汤池氤氲的雾气笼罩着两人,水不是很热,适中。
宋惜惜自己确实有反思过的,师弟生气,大概是因为她不顾危险就离京去追万紫,所以双手抵住他的胸口,轻声解释道:“当时情急,怕滋滋出了意外,我就不顾的那么多了,你知道,她为了我才来到京城的,凡事她没有不支持我的,我不能让她受到伤害。”
温声软语,带着无尽歉意,热水浸泡得略带绯红面容,因几分心虚愧疚更不胜娇怯,略带沙哑的声音,像一根柔柔的羽毛,扫过他的心间。
他想,大师兄实在是根搅棍,他自己尚且单身孤寡一人,懂得什么感情?晓得什么婚姻?非得做人家感情的良师实是有些不自量力的。
管他什么跟什么,那都是虚的,实实在在摆在眼前的是,惜惜是他的妻子,不管是她的人她的心,都是他的。
他们以夫妻之名住在一起,他们以北冥王府为家,回的是同一扇门,睡的是同一张床,他们死后是葬在同一个陵墓里头,生生世世都一起的。
都这样了,他吃什么小醋,闹什么小气。
给自己添堵,更叫她不安。
双手圈上她的曼妙腰肢,身子紧贴,“我并没有不高兴,你救惜惜是对的,这件事情我回想了一下,你做得无一点错漏,你自己本来就是京卫指挥使,你有可调动的人,你也做了周全的安排,如果需要我帮忙,你的手下自然会找我,这不,要封锁城门的时候,京卫不就找到我了吗?至于我早一些知道,或者晚一些知道,都不妨事,即便我不去,整件事情你也能解决,毕竟京卫会去,你也一样会叫京卫去找方十一郎,所以你没有错啊,不需要道歉。”
“还有啊,我到那之前,也不过是顺着你唱了一台早便稳住的戏,我来了,锦上添花,我不来,这戏也该这么个唱法。”
宋惜惜听到他这样说,翘起微湿的睫毛,“不,你来了,我心里就有底了,对着那么多人,红绡和绯云又被挟持着,我是怕自己支撑不得太久,幸亏你来了。”
谢如墨在她娇俏的脸蛋上轻轻一刮,眼底含着浓浓笑意,“我不来,京卫也会来啊,总之事情过去了,咱们也切莫因此生了嫌隙。”
“那不会生了嫌隙,只要你不生我气,我就高兴了。”
“不生气。”谢如墨摇头,瞳仁里倒映着还有些不安的脸孔。
他很早就想娶的人,娶到手了,还生什么气?再不生气了。
宋惜惜用额头与他相抵,微微松了口气,“师弟,你真好。”
谢如墨低头吻住她的耳边,看吧,要是发脾气,估计得冷战好几日,如今则能光天白日的大逆不道师姐一下。
谢如墨生气的事情,是从棍儿嘴里传出去的,因为棍儿也跟着去了,觉得他不知道为何对惜惜很冷漠,于是从大师兄那边得知是生惜惜的气。
棍儿告诉了五师兄,也告诉了沈万紫,更告诉了路总管和于先生,路总管又告诉了梁嬷嬷,梁嬷嬷叹气的时候,几颗珠也知道了。
宝珠是早就觉得不对劲的,得知王爷姑爷生了姑娘的气,宝珠愁眉苦脸的,那可怎么办啊?
王乐章本是要来找谢如墨,见宝珠托着腮在外头发呆,问道:“你家姑娘和姑爷呢?”
“五师哥。”宝珠连忙站起来,“他们在沐浴呢。”
“沐浴?大白天?”王乐章眉毛吊起,有些难以置信。
“昨夜忙了一宿,王爷这才回来的呢。”宝珠解释道,“太疲惫这才去泡泡汤泉。”
“这么热的天,泡汤泉?脑子莫不是有什么大病?”王乐章坐在梅花苑的正厅等他们。
宝珠其实想说在外院等会不会好些,不济去中院也成,毕竟这里是姑娘和王爷的院子,属于后院呢。
但想着他们在梅山也是不分彼此的,也就作罢了。
第1119章
六眼铳
王乐章坐在太师椅上,竖起一条腿,手肘横放在膝盖上,有些疑惑地看着他们俩,“真这么疲惫啊?瞧着没一点精神气,回来也不先吃点?”
谢如墨和宋惜惜不甚自然地转了脸,各自咳嗽了一声。
谢如墨咳咳咳几声之后,道:“吃过了,着实是劳累了些,折腾……腾,对,折腾了一宿,又进宫去了,再回来又沐浴什么的,累,累着了。”
王乐章皱起眉头看向小师妹,怎地?这小师弟如今成了结巴啊?
“噢,五师哥吃了吗?”宋惜惜避开他奇奇怪怪的眼光,问道。
王乐章一下子就来了兴致,“从昨晚到如今,吃了三顿,说起来梁嬷嬷做的馄饨好吃啊,比什么山珍海错都要美味。”
“是啊,挺好吃的。”宋惜惜点点头,又看着他手里拿着那根火铜似的东西,“这是火铳?”
“没错,咱们师父鼓捣的玩意,叫我送来给小师弟,让小师弟给兵部看看,是否能量产的。”
谢如墨眸光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这火铳瞧着有些不一样啊,多了一截,且有些机关似的板扣,而且,这火铳没看见火捻啊。
“这火铳如何改良的?能做到连续两发三发吗?”谢如墨问道。
“六发,这是用火药的,不用火捻了,扣动便能发,然后……”他把火铳拆开,“装了火脱器,一般的都能开三发,这是能开六发的,三发那个师父早些年便做好了,但他说三发不够,六发合适,所以这叫六眼铳,师父说还得再做到十眼铳才好,如今也还在研究呢。”
“六发?”谢如墨一下子是疲惫也没有了,困倦也没有了,急忙走过去拿起来看,但原先因为没怎么研究过火铳,毕竟那玩意不怎么好使,容易炸膛不说,临危之际还得点燃火捻,除非是伏击,不然真的没用,“能射多远啊?”
王乐章道:“说是能挺远的,但具体多远,他也懒得丈量,说是送到王府你们自己再量吧。”
“五师哥,试一下。”谢如墨不知道如何嵌回去,只用晶亮的眸子看着王乐章。
王乐章便重新组装起来,“在那小树林里我用了一次,对了,这里有一个叫瞄准器的,说是可以瞄准了再打,一般从这个小孔里看出去,看到敌人的脑袋,就可以扣动。”
他一边解释,一边拿着火铳对着宋惜惜的脑袋,“一般来说,这样朝着小师妹的脑瓜上打一下,小师妹的脑袋就像瓜一样炸开了。”
“快别对着她。”谢如墨手都哆嗦,连忙伸手捂住那黑通通的口子,“我们出去外头打。”
“肯定不能对着她。”王乐章笑得是唇红齿白,觉得很幽默地问了宋惜惜一句,“小师妹,怕吗?”
宋惜惜说:“怕,怕你被师父打残。”
王乐章笑容凝固在唇边,站起身来一扬手,“小师弟,我们到外头去。”
外头其实也不合适,需得到旷野去,然后有靶子,如此便可丈量射程。
谢如墨叫上张大壮和棍儿,把于先生也一并叫了去,就在京郊一处无人的旷野,隔十丈竖立一个靶子,总共竖立了三个,也就是看最远能否打到三十丈远。
但他觉得三十丈应是不行的,十丈左右勉勉强强能够,因为之前的火铳最远也是十丈,一般的都是五丈八丈远。
王乐章端起火铳,他们几个站在一旁,看他把一只眼睛凑到那个瞄准器里,扣动扳机……
众人看过去,看他打的是哪个靶子,但看了一会儿什么都没有,才想起连声响都没有。
“噢,对不住,要上膛,再来一次。”只见他动作利索地拉动上膛,继续瞄准。
“砰!”地一声,只见远处扬起了一点硝烟,很快消散。
张大壮纵步飞,先看十丈的,再看二十丈的,最后跑去看三十丈的,待看到三十丈的靶子穿了孔,他简直不敢置信,“天啊,这可是三十丈啊。”
第1120章
上蹿下跳的李德槐
看他们一个二个震惊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王乐章却觉得就那样呗。
反正在梅山见识过不少,也被破坏了不少,如今对这玩意他是真没什么好奇的,师父说对小师妹小师弟有用,这玩意研究好了,能让他们保命,那他就送过来了。
谢如墨要亲自试试,王乐章自然乐意教他。
这一次,没有对着靶子,而是对着三十丈远以外起码再二十丈的石头,瞄准器对他而言是有些鸡肋了,因为他箭术好,眼力不错,所以干脆没用瞄准器,就直接持着火铳便开了。
众目睽睽之下,打偏了,落在距离大石头旁边大概一丈远的草地上。
但不妨碍谢如墨兴奋,因为,这是五十丈,五十丈啊!
这代表什么?代表着如果敌方将领在五十丈之外,他可以一枪爆头。
兴奋过后,他发现有个问题,便是里头的火药弹打完之后,没了,那怎么办?
王乐章洞察人心,知晓他要问这个,慢条斯理地拿出一个本子,“都在里头了,按照方子自己做。”
谢如墨接过本子迅速地翻开,好,一眼看,几乎看不懂,但不要紧,兵部有的是武器师,他要把六眼铳拿过去给兵部尚书李德槐看,让那老小子见识见识。
大家看着王爷就这么水灵灵地策马跑了,甚至都没跟他们说一声。
但于先生也知道他去哪里,不追也不问,和张大壮去草丛里找,看着那被烧灼了的一点芒草,神奇,直呼神奇。
兵部衙门。
谢如墨旋风般出现在李德槐面前,李德槐只觉得眼前一闪,随即踉跄几步就被人拽着走了,他甚至都没看清楚那是北冥王,以为自己被挟持了呢。
待到了后衙厅院,谢如墨兴奋地把火铳递给他,“瞧瞧,瞧瞧这是什么东西。”
李德槐被拽得头晕眼花,这会儿还没定过神来,就被他用一根铁棒怼着胸口,差点没把他肋骨给戳断了,忙吸了几口气,“稍安勿躁,成何体统。”
待认真看到手里的火铳,他疑惑了一下,随即眼前一亮,当即三下五除二便把整支火铳给拆开了。
要不,人家是怎么当上兵部尚书的呢?这武器库的事情,他也是精通的啊。
但是,问题中年这下是真疑惑了,手里摆弄着,一连串地问:“这是什么?这是什么?这又是什么?这里头怎么还装了三颗火药弹?这用火药吗?不用钢珠?这是火铳对吧?怎么也不像火铳?能打多远?谁铸造的?莫非这是三眼铳?天啊,三眼铳做出来了?做出来了?”
中年人蹦跶起来了,捂住了嘴巴简直不敢置信,眼底闪着泪花,激动地看着谢如墨,“三眼铳做出来了?谁这么能耐?快快请来兵部,多少银子都给我请来。”
轮到谢如墨淡定了,纠正他,“首先,这不是三眼铳,这是六眼铳,其次,这人你是请不来的,没什么事他都不会来京城。”
“六眼铳?”中年李德槐不蹦跶了,他蹲了下来,双手捂住脸,竟是发出了呜呜呜的哭声,“这是做梦吗?这要是做梦,我醒来得一头撞死了。”
谢如墨眼底也是热泪盈眶,“不是做梦,是真的,我试过了,五十丈,可以打五十丈远。”
“呶呶呶呶!”李德槐发出猪叫,一拍腿站起来,双手抵住谢如墨的肩膀,激动得一张脸都变形了,“王爷,这意味着什么?你知道吗?知道吗?”
谢如墨笑了,“知道。”
意味着,有了这火铳,真有战事的时候,能减少军士伤亡,而且还是致胜法宝。
李德槐用了半个时辰,才慢慢地冷静下来,一抬头,“入宫,入宫面圣。”
第1121章
肃清帝可高兴了
但是李德槐也想到了一个问题,不能大张旗鼓地喧嚷,因为这六眼铳还没经过试验,虽然北冥王说试验过,但一次试验不能够作准,需要多次试验,确定炸膛的风险少才可以投入军中去。
李德槐就跟做梦似的,细细端详,摸了又摸,“不用点火捻,这是多大的便利啊,可成立神弓营,伏击营,有了这神器,我们还怕什么?”
他摸着,又抱着,又哭又笑,“说句不好听的,我家里那位在它跟前都算小妾了,为何不纳小妾?当我是怕家里的那位吗?不,我心里永远空出一个位置,就是给我这位正室的。”
谢如墨笑了起来,“这是正室,那十眼铳呢?大炮呢?”
“什么?”李德槐颤抖着嘴唇,“你说什么大炮?是北唐的那种大炮吗?”
谢如墨像五师兄那样慢条斯理地掏出本子,“喏,都在这了,先看看吧。”
李德槐几乎是抢过去的,贪婪的眸光一页一页地翻,一直翻到最后,都没有发现图纸,他有些失望,但失望只是一点点,因为有制造的方子,可以慢慢钻研。
“天啊,天啊,这是我祖宗啊。”李德槐捏住了本子,竟然抱着谢如墨就哭了起来,“和平不是空话了,没有战争,何愁我大商不兴啊!”
谢如墨自然能体会李德槐的心情,当六眼铳打到五十丈的时候,他也是几乎要跳起来的。
当然,炮车若能铸造起来,也是势不可挡的。
谢如墨倒是想起了师父来的时候说的那句话,说师伯玩火药玩焰火,把他的院子给炸了,所以师伯估计在做六眼铳的时候,也有尝试做炮车。
这本子里头虽有大炮的一些制造方子,却没有多成熟,可见师伯还在摸索中。
但是当下六眼铳便很好了。
“保密啊。这件事情保密啊。”李德槐擦干了眼泪,眼神坚定,“在我们没有试验和量产之前,一定要保密,尤其如今有谋逆之人,断断是不能叫他们知道的。”
谢如墨想起燕王掳劫沈万紫的时候,师兄打过一枪的。
不知道他们是否看见了五师哥手里的六眼铳,如果没看见还好说,顶多以为是火铳。
回头还要问问五师哥是多远打过去的,如果相距不远,只怕无相也是瞧不出来,就怕是隔着几十丈打过去,可就泄露了。
他们一同进宫去面圣。
肃清帝激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等从狂喜中回过神来的时候,首先看向的就是谢如墨,眼神充满了复杂与激动。
或许,他还是会忌惮皇弟,但至少可以肯定一点,直至如今,他都没有过谋逆的野心,否则他不会将这六眼铳送去兵部,再递呈御前。
而这段日子,他也体会到了兄弟联手的好处,虽然私兵尚未调查出来,可他最近的事办得是件件顺心顺意,吴越的能力和他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加上,他夸赞皇弟的时候,皇弟有意无意地说,他就是个办差的料子,这句话他太明白是什么意思了,他在定准自己的位置,且说了出来。
肃清帝当然也是有点遗憾的,因为既有大炮的方子,但若要研究怕是要个三五年,或者七八年。
可迟早也是能做出来的,所以小遗憾就不算遗憾了,有了六眼铳至少不怕沙国卷土重来,更不怕西京再造边乱。
"赏,重重有赏!"肃清帝脑子里过了一遍之后,依旧激动狂喜不已,“复任阳云为异姓王。”
李德槐连忙道:“皇上,臣建议另给封赏,千万不可如今恢复任先生异姓王尊位,否则怀璧其罪啊。”
第1122章
师父留了一手
肃清帝一时激动,竟没顾着后果。
任阳云的先祖曾是任秉义曾是异姓王,但世袭已经结束,而贸贸然封王,定然要有能够昭告天下的功劳。
如今六眼铳还没量产出来,神火营也还没建立,万万不可这个时候封王,否则多少人的眼睛要盯着梅山了。
“对,说得对,先按下不封,不急,不急。”肃清帝眼底生辉,这是谢如墨见过他登基之后,最亮的眼神。
肃清帝想亲眼看看这六眼铳的威力,特叫玄铁卫封锁冷宫,不许任何人进入。
冷宫很大,至今也没有人居住,先帝驾崩的时候,也是开了恩的,冷宫的女子一律移送皇家庵堂去养着。
当肃清帝看到六眼铳几乎穿破了冷宫的围墙,他震惊得无以复加。
“是否还可以用钢珠?”肃清帝问道。
李德槐说:“能用,但估计我们还没摸透他最大的威力,微臣回去会叫兵库主事与武器匠好好研究。”
李德槐看那本子是看得懂一些的,威力最大的是火药弹,打在敌人身上,能爆开,造成更大的伤害。
“好,爱卿,此重任交给你,但务必要用信得过的人。”肃清帝也很紧张,得了至宝,想发挥最大的用处,却又怕被人惦记上,激动又忐忑。
“是,臣遵旨!”李德槐郑重领命。
肃清帝又拿了本子翻了翻,这本子错乱的地方有,修正的地方也有,看得出思路在不断修正,所以,任阳云应该是没有藏私,他是真的都献出来了,包括大炮的构造,只可惜就是没有图纸。
他心想,任阳云最是宠爱宋惜惜这个小弟子,皇弟也是万宗门出来的人,他们夫妇虽说各自任职,但骨子里还是武将,一旦有战事他们大概也是要上战场,至少,任阳云的思路是这样的。
所以他没有必要藏私,甚至于他致力于研究,也是为了宋惜惜和谢如墨在战场上少受伤害,能打胜仗。
离宫后,李德槐屁颠屁颠地回了兵部去,谢如墨也没回大理寺,而是回到了王府找五师哥。
五师哥嘴里正咬着一块甜瓜,这是沈万紫贡献上来的,冰镇过后特别的好吃。
方才沈万紫来跟他道谢,说往日恩怨一笔清,他耸耸肩,告诉他清了也可以,但是他在京城的时候,所有美酒由沈万紫提供。
富贵哪里有不答应的?莫说美酒,就是秦楼伶人馆,他要去也给他包圆了。
王乐章吃着甜瓜,瞟了她一眼,“好啊,回头去的时候再问你拿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