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承恩伯夫人哭得几乎晕厥过去,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承恩伯忍着眼泪简短地说了几句,“这都是你咎由自取的,大好的前程你自己作没了,这一路上父亲会打点好,保证你安全到琼州去,但到了琼州是死是活,就看你自己,如今皇上还没册封太子,等册封太子大赦天下,你就有机会回来,所以你务必熬着,多艰难都得活着,知道吗?”
梁绍一听,当即心如死灰,要等皇上册立太子大赦天下,要等到什么时候?他流放的刑期是十年,皇上还这么年轻,只怕十年之后都不会册封太子,他如何熬得过这十年啊?
“父亲,如有机会,请务必救儿子。”他哭着哀求,“儿子熬不了十年,也熬不到大赦天下。”
承恩伯心如刀绞,本还想着质问他是否知错了,如今看他这样子,也不忍心再质问,只是千叮万嘱让他务必活着,有机会定然会救他的。
押送的官差上前去,尚算给面子承恩伯,“是时候要启程了。”
承恩伯哭着再塞了一张银票,躬身弯腰千拜托万拜托,“一路上请多关照,若他安全抵达,定有重重酬谢。”
官差点头道:“放心吧,这入秋了,也不算得是严酷暑热,熬得到的。”
“多谢,多谢。”有这句话保证,承恩伯至少知道自己的儿子不会死在路上。
但他是爵爷身份,却要对着官差小吏点头哈腰,这辈子几时如此卑微过?
他抹了眼泪,还是忍不住对梁绍道:“事到如今,你可知错了?你若知错,哪怕对郡主说句对不住,为父也为你带到。”
第648章
兄妹三人坐在了一起
梁绍眸光空洞,被推着走了两步,忽然回头看着自己的父亲,“父亲,如果能见到烟柳,问她,对我可有过半分真心?”
承恩伯听到这话,当场两眼一黑,只觉得嗓子被什么堵住了似的,差点一口气没上来,摇晃了一下,就这么跌坐在地上了。
承恩伯夫人放声大哭,引来了不少百姓的围观。
本来承恩伯府与淮王府两家的事情已经闹得人尽皆知,如今京城百姓纷纷议论此事,如今两人一个坐在地上一个痛哭流涕,百姓也只是围观看着,高门大户的悲喜,百姓并不会共情,不过是平添了谈资罢了。
而等到承恩伯夫妇回府,却听得说太夫人晕厥导致偏瘫,遂急忙传令下去要闭紧嘴巴不得对外说半句,但太夫人因梁绍而导致重病的消息还是传了出去,这不孝之名对梁绍也是极大污点,以后纵然能回来,也是无用之人了。
而太夫人偏瘫之后,也不怎么能说话,却终日只念着梁绍,她梦里也是几番梦到梁绍遭折磨,死在了流放的路上,如此焦灼加上心力交瘁,没几日,人便去了。
这样死了,承恩伯府上下也承担着薄待郡主和不孝之名,族中好几位在朝中居要位的儿郎,纷纷被御史参奏,皇帝一怒之下,干脆把他们都降职了。
承恩伯府爵位虽没被夺,但经此一事彻底一蹶不振。
谢如墨在退朝之后,遇到过承恩伯,他们二人并排走着,说了几句话,承恩伯怔愣了许久,才拖着沉重的脚步慢慢地离开。
大长公主府。
燕王在拜访了许多勋爵人家之后,才终于想着要去探望一下大长公主,恰好了,今日淮王也来了。
燕王行三,淮王行五,大长公主和燕王同年,只是小两个月,淮王比他们小两岁,这兄妹三人往日是鲜少来往的,有时候燕王回京,也只是在宫里见面叙话,很少会单独到访。
淮王更是很少同大长公主来往,除非是大长公主宴客。
大长公主屏退了伺候的下人,笑着说:“咱们兄妹三人今日能坐在一起叙话,实是凑巧,没想到五弟今日也过来呢。”
“是啊,皇姐说得对。”淮王浑然没有了那种卑微之态,坐在椅子上,下巴微微抬起,颇有亲王的威仪,“能这样坐下来好好地聊一聊,也是极为难得的事。”
燕王品尝着公主府里极品毛尖,笑着道:“到底是贡品,比本王在燕州喝的要好许多。”
大长公主道:“妹妹这也只分得二两,多了没有,今日是见皇兄和皇弟来,这才舍得拿出来喝。”
燕王眸光看向她,“皇妹瘦了些,可是有什么操心的事?是不是底下有不听话的人啊?”
“也就顾青舞一个,但收拾一顿之后,也都乖了。”大长公主眸光淡冷,“有些人就是认不清楚自己的身份,真拿自己当公主府的女儿了。”
“犯不着动气,底下的人不听话,教便是。”燕王放下茶杯,眉目似也是蕴含着一抹欢喜的,“承恩伯府算是彻底毁了。”
“嗯,就是害了澜儿。”大长公主看了淮王一眼,“老五,这事你怪不得皇姐,澜儿是不听你的话,而且性子软,对梁绍爱慕至深,她嫁给梁绍反而会成为承恩伯府的助力,本宫不能不毁了他们。”
淮王勉强地笑了笑。
大长公主继续道:“而且啊,你原先的想法就是错的,叫澜儿去拉拢承恩伯府,拉拢梁绍,怎么可能成功?承恩伯府这些老勋贵,对皇权忠心耿耿,那梁绍恃才傲物,目中无人,更不会听我们的,毁了更干脆。”
第649章
派人给易昉递话
淮王垂眸,并未见一丝愠怒,但他放在扶手上的双手,青筋微微地突显,“皇姐说得对。”
“澜儿那边你也甭管了,你这女儿啊胳膊肘外拐,她如今宁可跟着宋惜惜,也不愿意同你们回王府,弃之不可惜。”
淮王没说话,但愠色渐渐弥上了眸子。
燕王见状,岔开了话题,“好了,承恩伯府的事情已经过了,本朝不会重用不孝的官员,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本王这一次来,是为着易昉,本王派人刺杀过她,但被宋惜惜救下,损了本王好几名死士。”
“三哥,如今要杀易昉可就不容易了,皇帝派了京卫去守着将军府,虽是便装打扮,但我调查过,确是京卫。”
淮王也道:“而且这易昉十分狡猾,从不踏出将军府半步。”
“收买将军府的人下毒呢?”燕王问道。
淮王道:“试过了,无用,她身边伺候的人就一个,多一个人她都不用,而且她的饮食全部都用银针试毒,这还是打探出来的消息,根本进不了吉祥居。”
燕王笑眯眯地看着他,“老五啊,你看,你办的事情就不如你皇姐的利索,这行刺不行,下毒不行,看样子这易昉你是没办法摆平了?”
虽然是笑眯眯的,语气也没听出有责怪,但淮王知道他不满意了。
他道:“我会再想办法的。”
“嗯,尽快,西京老皇帝拖不了太久,我们的人已经在西京太子的身边了,知道他心心念念要替前太子复仇,而且西京民间关于苏兰基退让边线的事也有微词,是西京太子派人散播的,就是为他登基找商国算账做铺垫。”
淮王有些不解,“苏兰基不是西京太子的舅舅吗?他这样闹的话,苏兰基也会成为西京众矢之的。”
“他本来就不满苏兰基当初和易昉签订边线约定,而且当时苏兰基带人围困住易昉,苏兰基只想救出太子尽快救治而不是把易昉等人悉数歼灭,太感情用事,不堪大用。”
大长公主睨了淮王一眼,“合着你竟不知道三哥的用意?他是要易昉死,如此等到西京太子登基,追责此事的时候,我朝不可用易昉搪塞,有利于他们谈条件,而且,易昉死了,这罪责就完全落在了萧大将军一门的身上,谁管他当时是否身受重伤,是否牺牲了儿子,总之没有易昉,他就要负全部的责任,无故下令屠杀平民,按律,满门抄斩。”
淮王道:“但就算把易昉推出去,萧大将军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是成凌关的元帅。”
“不一样,”燕王再一次看向淮王,眼底已经有些失望了,“西京前太子是易昉带人所伤所辱,一旦事情公布,两国百姓都将恨她入骨,恨不得杀之后快,有她这样招人恨的在,萧家的罪只要有人代为奔走,那也不会有多大的事。”
淮王沉思片刻,道:“但如今要杀易昉确实不易了,毕竟皇上也在保着她,估计也是预料到西京的变局,除了京卫,北冥王府也在保她,臣弟倒是有个想法,三哥和皇姐不妨听听。”
“你说!”燕王端起茶慢慢地饮着。
淮王眼底闪过一抹冷狠,“易昉大概也知道自己的结局,如今不过是苟且偷生,不如找人给她递句话,就说一旦事发,让她咬死是萧大将军主使她的,她便尚可保命,如何?”
第650章
真有那么个人适合
燕王听了之后,沉思片刻,“但始终不如她死了,罪责直接就落在萧家的头上,易昉这个人贪生怕死但也诡计多端,加上她如此招恨,只怕她的话很难让人相信,而且,萧家镇守成凌关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杀过一个平民,若有人大做文章为他洗清,反而能让他从此事摘出去。”
淮王道:“但是我们目的并不是要整死萧家,我们只需要让成凌关换将,萧家撤出,安插我们的人去镇守成凌关,现在王彪还没靠拢我们,所以成凌关我们必须拿下,只要控制两地重兵,或者被战事拖住,我们按照原定计划在各地让农民起义,渲染皇帝惹得天怒人怨,便是我们声讨的最好时机。”
他说完,端起茶的时候偷偷看了一下大长公主的脸,果然看到她脸色一抹愠怒。
大长公主声音略带了尖锐,“不行,萧家人必须死。”
燕王皱起眉头,“皇妹,不可意气用事,五弟说得对,我们的目的是萧家撤出成凌关,至于你要他们死,如何死,死得有多惨,等回京之后你要如何下手都可以。”
淮王说,大长公主会反驳,但燕王说,她是会听的。
而且三哥说得对,没有什么比亲眼看着你憎恨的人一个个惨死在你的面前更痛快。
燕王见她没有异议,便继续道:“眼下有一事,必须要速办,便是煽动宗族勋贵,还有民间贤士学者,全面歌颂谢如墨收复南疆之功,要让百姓只知道有谢如墨,而不知有皇帝。”
大长公主和淮王都点头。
大长公主冷笑了一声,“三哥,有件事情挺有趣的,咱们这位皇帝侄儿啊,似乎是瞧上了宋惜惜。”
“你说他曾下旨宋惜惜三个月不嫁人便入宫的事?”燕王摇摇头,“只怕不是,显然他是为了哄谢如墨放兵权,他知道谢如墨早便喜欢宋惜惜,所以逼他放兵权而要美人。”
大长公主摇摇头,冷道:“不,淑妃宫里曾经传出来一句话,说皇帝醉醺醺的时候曾牵着她的手,喊了一句惜惜。”
“当真?”燕王一怔,“果真有这份情在么?”
“真!”
燕王的手指在杯沿上转动着,笑容也慢慢地爬上他的脸,“有趣,兄夺弟妻,那么他们兄弟必然反目。”
淮王道:“但皇上并未有这要夺的意思。”
“要不要夺,就看如何做,等个适当的机会生米煮成熟饭……”她冷笑着,没有说下去,但燕王和淮王都知道她的意思。
淮王道:“这事不好办,宋惜惜武功高强,不好应付,你的那些手段对她显然起不了什么作用。”
大长公主哼了一声,“再厉害还不是女子一个?”
燕王沉吟片刻,“先办好本王说的事,至于皇帝对宋惜惜是否有情,本王要再核查一下,横竖如今总是出入皇宫,要查探也不难。”
“还有,戚肆这几个人,张烈文不中用了,齐芳和方十一郎是要重用的,皇妹,在他们的婚事上动手。”
大长公主徐徐笑开,“还真有这么个人,适合方十一郎呢,本宫正打算请人保媒。”
“何人?信得过吗?”
大长公主笑得神秘,“她对本宫唯命是从,本宫于她有救命之恩。”
“哪家女儿?多大年岁?可懂得什么本事?”
大长公主懒洋洋地道:“什么身份不打紧,可以是金侧妃的妹妹,可以是驸马养在外头的妹妹,只看我们如何编,今年二十五六,武功高强,但在雍县的时候,她被人追杀,本宫救了她,所以绝对死忠。”
燕王道:“既是死忠,那就放心用,既是二十五六的年纪,便问问方家,最好是能嫁给方十一郎。”
淮王在旁淡淡地说了句,“皇姐是真救了她,还是先害她再救她啊?莫不是也同你后院的那些女子一样,有一张同萧凤儿相似的容貌吧?”
“五弟可真是了解本宫。”大长公主放肆一笑,“此人确实有那么两三分的相似,但最相似的是她唇瓣上的红痣。”
第651章
师叔生气了很久
万宗门里,沈青禾拿着信去找师叔,“师叔,谢师弟来信,说是叫我去一趟京城,有事求助于我。”
师叔打坐,眼睛闭上,没有回答。
他已经生气了很久,到现在还在生气,不想搭理任何人,也不会放任何人下山去。
所以,那几个惯常出山门的人,如今全部都困在这里,那些个出去没回来的,也没敢回来,就如萍无踪。
他去南疆之前,三令五申,不可以在北山建造屋舍,因为对那块地他是有规划的,要建造一一座高五层的摘星楼,可登高揽月,也可上摘星楼练武,对于练轻功是最有助益的,更重要的是,他有别的原因。
他本打算明年开春就动工,结果回来就看到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在北山建造了屋舍。
北山地势高,对面就是瀑布,那地方建造屋舍,说白了是他们一个个想住上去,白白享受那美好风光。
一个个没多大出息,享受倒是排在了最前面,他能不生气吗?他能不生气吗?
现在他那不靠谱的任师兄,已经对外宣称闭关,不出来了。
躲,尽管躲,他记仇,记一辈子,这件事情没完了,明年要是没把摘星楼建起来,他绝不善罢甘休。
沈青禾见他不做声,小心翼翼地再强调了次,“师叔,是谢师弟,他这么着急来信,应该是有要紧事,我去看看什么情况,忙完就马上回来。”
纵然很不想搭理他,但听到是谢如墨的事,师叔还是用人耳几乎不能闻的声音嗯了一声。
沈青禾知道这一声几不可闻的嗯,已经是师叔最大的让步,若不是为了谢师弟的事,他听到的会是一声滚。
他连忙道谢,“我即刻下山,若有什么情况再来信告知师叔,若无太大的事,办完我便回来了。”
说完,他急忙拱手告退走了。
一出门,师弟们全部围上来,连宣称闭关的师父都远远地看着。
“怎么样?师叔气消没?”
“不会真让我们拆掉赏梅雅苑吧?”
“什么赏梅雅苑?那是练功房,对师叔要统一口径。”
“对对对,是练功房。”大家忙不迭地点头。
沈青禾飞快说了句,“师叔还没消气,但是准我下山,我这一去便躲上一阵子,等师叔消气了你们来信告知我,我再回来。”
在大家羡慕嫉妒恨的眸光下,他剑挑包袱,飞快策马下山去了。
大家转头去看向师父,师父叉腰,站姿妖娆,风吹得他因烦躁而不愿意束起来的头发像女鬼似的,一扭身,淡冷地说了句,“闭关!”
大家扼腕,什么时候师父才敢跟师叔正面刚上啊?每一次都躲,恨铁不成钢啊。
策马狂奔的沈师兄,心情无比的畅快,他一般是冬日才留在梅山,平日里多半大山大河里到处游玩,这一次是趁着师叔出门,急忙和师弟们把赏梅雅苑建起来,却不料师叔回来得那么快,被拿了个正着。
到京才知道是叫他给于先生作画,于先生还一个劲地道歉,说本该他前往梅山的,但实在琐事缠身,离不得。
他嘘了一声,笑意在眼底,“正好,我也惦念师妹了。”
他十分感激于先生这封信,否则还出不来呢,因此对于先生是有求必应。
但他听了要求之后,还是微微地皱眉,“这准确度不高,尤其你没有她小时候的画像,全靠你口述我描绘,再根据你口述我描绘出来的再画出她现如今的大概模样,准确度能有个三四就不错了。”
第652章
哀家又不傻
于先生也知道艰难些,他想了一下,“要不这样,我画个大概,细节再口述。”
沈青禾看着他问道:“你不记得她什么模样了,对吗?”
于先生神色有些痛苦,“我一直以为自己永远不会忘记的,但如今叫我细细回忆她的模样,竟只有一张张笑脸,还有她朝着我奔来嘴里喊着兄长的画面,可她的模样,怎么想都想不出个具体的来。”
“那你自己也画不成。”沈青禾道,“不必自责,十几年了遗忘是正常的,加上是痛苦的记忆,我们的脑子也惯会趋利避害,回忆她会让你觉得痛苦,便会渐渐让你忘记。”
他拍拍于先生的肩膀,“但如果少时的她再重新站在你的面前,你还是会一眼认出她来,只不过人是会长大的,尤其女大十八变,不妨事,你记得多少就跟说多少,尤其是轮廓面型,记住,骨相是最重要的,还有就是她一些面部的特征,例如有没有痣,有没有胎记,眉毛有没有什么特别,是胖是瘦也说一下。”
于先生看着王爷和王妃,“你们出去,休沐的人该干嘛干嘛去。”
谢如墨立刻拉着宋惜惜的手起身,往外走,“走,咱去万金山。”
宋惜惜看着灰沉沉的天空,“但要下雨了。”
谢如墨怄气得很,下雨就看不到日照万金山了,这都计划多久了,也未能成行。
“要不去看看澜儿?”宋惜惜提议道,“下雨天总归叫人忧伤些的,咱们去热闹热闹,叫上母妃,派人去知会娴宁,如何?”
看到她眼底的雀跃,谢如墨忍住想把不带母妃的话咽了回去,“好,你高兴就好。”
慧太妃可稀罕出门了,之前沈万紫得空就会带她出门去,但如今沈万紫多半是在澜儿那边,她都快发霉了。
听得去探望澜儿,她自然是欢喜的,叫高嬷嬷和素月准备了很多补品,也不管澜儿是否能吃得完,总之就是一股脑地给她带过去。
“说实话,哀家不喜欢淮王妃,但澜儿这孩子打小乖巧,叫人喜欢,如今又遭遇了那样的事,想起都让人心疼,还有那孩子……遇上这么个爹,连来这人世间瞧一眼的机会都没有,叫人难受得紧啊。”
说着,她自己声音都哽咽了,当母亲的真是听不得这些也见不得这些,不知道淮王妃为何如此的铁石心肠。
高嬷嬷提醒,“太妃,在郡主面前千万别提那些,免得惹郡主伤心落泪。”
“哀家又不傻,会逮着瘸子的腿使劲踩么?”太妃横了她一眼,“你把哀家看成什么了?一点人情世故都不懂的吗?”
高嬷嬷笑着恭维,“怎么会?太妃仁德,对郡主爱护有加,定必绝口不提那些伤心事,也不会宽慰劝解,只会说说家常。”
太妃嗯了一声,心里却想,那准备好的一番安慰话不能说了?那多可惜啊?她还想着让澜儿快些走出伤痛,展望未来呢。
高嬷嬷怕她不解,道了句,“因着郡主遭的那些事情,一般人都没经历过,之前王妃还叫不要去打扰,让她自己静一静,现在过去了那么多天,也该热闹热闹,否则人要憋坏的。”
“哀家知道,跟上吧,他们上马车了。”慧太妃急忙道。
澜儿的状态好很多了,在两位师姐的陪同下,她会在院子里走走。
沈万紫三天有两天在这里,倒也不是说不放心,毕竟两位师姐在,也没人能再伤害她了,只是想着她帮不上别的忙,实在又心疼澜儿,才多些过来看看。
第653章
大舅哥挺威严的
今日一来好几个人,澜儿急忙换衣裳出去相见。
慧太妃一看她的脸色,觉得这孩子没啥事了,脸色比她都红润。
她见礼后入座,慧太妃一问,才知道原来方才她跟着石锁师姐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