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以前李婧很少应酬,但夫君同她说,这一次是他兄弟齐芳的弟弟娶妻,他想去可惜去不了,希望她代替。因此,李婧来了。
刚被封为三品淑人,有诰命在身,她备受大家的欢迎,大家都围着她问张烈文的身体情况。
就连大长公主,都传她过来问了几句话,然后恭喜她守得云开见月明。
如此的众星拱月,王清如看在眼里,觉得李婧的出现,简直就是把她架在火上烤。
哪怕没有人问过她一句,没有人投来过异样的眸光,她依旧觉得羞愤难当。
她真是后悔来这一趟,本就不想来的,但婆母说齐家既然送来了请帖,不去便是不赏脸。
耳边尽是夸赞李婧的声音,她觉得烦躁极了,便起身出去走走。
姬氏见状,差了丫鬟跟随她,这小姑子最近燥得很,莫要在齐家惹出什么乱子来。
王清如独自一人走到了花园,花园里也偶尔有宾客走过嬉笑,她听着笑声更觉得烦闷,竟不自觉地过了前面的垂花拱门。
直到听到男子的声音,她才猛地止住了脚步,过了门便是前院,男宾聚集的地方了。
她抬起头,看着前院里有几个男子站在树荫下,树上挂着红色的灯笼和红色的绸带,充满了喜庆。
其中一名男子恰好抬头,与她视线碰上,她浑身如遭电击,定在了原地不能动。
他……他黑了好些,但依旧那样的丰神俊逸,那样的自信潇洒,身材那样的颀长挺拔。
十一郎看了她一眼,定了定神便马上收回视线,快步离开。
第595章
她一定要见十一郎一面
“三姑娘!”姬氏身边的丫头锦绣叫了她一声,“您在这里做什么?”
王清如收回视线,神色苍白,喃喃地道:“听闻他如今是三品参将了。”
“三姑娘说的谁呢?别人的事情,不要议论的好。”锦绣跟在姬氏身边多年,是姬氏身边最得力的人,自然知道她说的是谁,所以出言提醒。
王清如却浑然没听出锦绣的提醒,“兄长去南疆之前,皇上才封他为参将,参将乃是镇守一方的主将,他要被调去哪里镇守?”
锦绣正色道:“三姑娘,您该关心的是姑爷,姑爷今日也来了的。”
“这居于什么来封赏的?”王清如仿佛是没听到锦绣的话,只觉得满心的苦涩,“李婧的夫婿竟然封了爵,李婧有了诰命在身,他则封了三品的参将,这到底是多大的功劳?不就是送送情报吗?凭的什么啊?那些真正在战场杀敌的将士不会寒心吗?”
锦绣抓住她的手臂,指甲印了进去,让她清醒清醒,“三姑娘慎言,这里是齐家。”
手臂的吃痛,让王清如打了个激灵,她回过神来,只觉得羞怒交加,“谁让你跟着我的?”
锦绣淡淡地道:“是夫人怕姑娘迷路,叫奴婢跟着您的。”
王清如冷冷地道:“是怕我迷路吗?是怕我不知分寸,她是怕我丢人,怕我损了平西伯府的名声。”
锦绣道:“三姑娘不会这么做,夫人也不会这么想,如果三姑娘觉得里头人多嘈杂,那么奴婢陪您散散心,在这花园里走走,今日有风,可以清醒清醒脑子,让三姑娘清楚自己是战家妇的身份。”
王清如狠狠地剜了她一眼,“闭上你的嘴,如果要跟着我,离我三丈远。”
她气呼呼地走开,却已经有人看到她们了,她现在觉得每一道落在她身上的眸光都带着嘲讽与笑话。
这地方她真的一刻也不想待了。
如此想着,她竟就这么直接离开了齐府,甚至连自己的侍女都红儿都没带。
锦绣回去偷偷禀报了姬氏,姬氏皱起眉头,就这样走了?战北望还在外院呢。
而且她没跟主家说一声就走,这脸可丢大了,门口多少人在呢。
纵然心头恼怒得很,姬氏脸上却是未显半点,只是私下吩咐锦绣去找红儿,让红儿也回去,吩咐红儿盯着点儿,有什么情况马上来报,格外再给红儿一份月例便是。
战北望是在饮宴之后才知道王清如提前回去了,他回府之后直奔文熙居,只见她已经躺在床上了,不禁恼怒得很,“你怎么提前便走了?也不跟我说一声。”
王清如揉着额头,“觉得头痛难忍,便先回来了。”
战北望听得她不舒服,见脸色也着实苍白,便坐下来道:“不舒服也要同我说一声啊,就这么走了,主家也不知道,失了礼数。”
他说着,伸手去揉她的额头,“可好些了?”
看他如此温柔体贴,王清如却也高兴不起来。
在方十一郎回来之前,他如此关怀备至,她会很高兴,但现在……
他和方十一郎不能比,一个小小京卫,一个三品参将,那是镇守一方的大将啊。
今日十一郎看她的那一眼,她此刻想起仍心跳加速,虽是匆匆一瞥,但那眼神里包含的东西,夫妻一场她看得明白。
十一郎还未放下她,心里还有她。
她有些恼恨大嫂,把抚恤金归还,像是她要去交割以后永不来往似的,弄得她如今进退维艰。
不,她无论如何也要见他一面。
战北望见她不语,神色越发的难看,不禁也紧张起来了,“还是很难受?我命人去请大夫。”
她拉住战北望的手,“好多了。”
——
努力码字中,等不及的小伙伴,可以看我的完结书籍《权宠天下》《皇叔不经撩》《权宠悍妻》《权宠京华》等等,都是同世界的系列文哦。
第596章
你不该来
第二日,王清如好生打扮了一番,鬓边簪了一朵芍药,带着红儿出门去了。
她要去一个地方,如果在那个地方看到他,那么她可以确定十一郎心里还有她。
万金山下有一条溪流,到半腰地方,溪流从万金山下来有一个陡峭的坡,形成了小瀑布,他每逢不开心或者有什么事情想不通,抑或是难下决定的时候,都会过来这里练剑。
十一郎带她来过这里。
红儿扶着她一路上山,这里渐渐没了人烟,倒是叫红儿觉得害怕,“夫人,我们要去哪里啊?这天还热得很,您吃得消吗?”
“快到了。”王清如自然是累得很,又不能让轿夫抬她上来,多少年没试过这样走山路了,她喘了喘气,冷冷地看着红儿,“今日不管见了谁,你都不能对外说半个字,知道吗?”
红儿忐忑地应了一句知道,虽然她还不太懂得规矩,但也知道夫人来这山上很是不妥,尤其,这里还没什么人,若是遇到危险也不知道怎么办?
而且她要去见什么人啊?如此的神秘?红儿不由得想起昨晚锦绣姐姐的话。
王清如到了半山,已经听到瀑布的流水声,她心跳加速,他会在这里吗?
她顿时觉得脚下千钧重,有些不敢走过去,如果他不在,那她昨晚几乎整宿不睡地想着他,那多可笑?
深呼吸了几口气之后,她沿着山间小路走了过去,几年没来了,这里都有小路了,看来有人发现了此处美景。
以前他们来的时候,还是他牵着她的手跃过半人高的草,那种瞬间凌空的感觉,真是刺激又新鲜。
过了拐弯处,眼前便豁然开朗。
看到那在瀑布里舞剑的身姿,她整个人的血液都沸腾了,他真的在,他真的在。
她伸手抚了一下鬓边的芍药,再深呼吸一口,吩咐着红儿,“你在这里守着,不许跟过来。”
红儿看到她要去单独见一个男子,吓得脸色都白了,“夫人,夫人,这万万不可啊,要是让将军知道了……”
“他已经不是将军。”王清如冷冷地剜了她一眼,“你不说就没人知道,在这里给我守着。”
听得人声,十一郎收了剑,纵然是在嘈杂的瀑布水流中,他依旧能听到声音,这份敏锐与警惕,自然也是做探子的时候培养出来的。
他收剑循声望去,看到走过来的人,他不禁怔了怔,是她?
隔空对望,王清如渐渐走近,眼底已经蓄满了泪水,她没有擦拭,任由泪水在脸上流淌。
方十一郎浑身湿透,显露出精瘦颀长的身段,他退后了两步,道:“你怎么来此?”
王清如进了两步,哭着道:“我想见见你,知道你回来我很开心,十一郎,你没死,你不知道我有多高兴。”
方十一郎看着她落泪,心里依旧会难受,自从成亲那日起,他发誓会保护好她的。
可再难受,他也是知道轻重的,“谢谢你的关心,但如今你我不再是夫妻,你嫁人了,我们该保持距离。”
“保持距离?”王清如笑着跌出眼泪,“你变得这样狠心?”
“我……”方十一郎站在水里,看着她不顾鞋袜湿透也要走过来,连忙道:“你别下来,我上去。”
他上了岸,却也下意识地往左边走了几步,依旧是同她保持着距离,“你不该来,你我不该见面,传出去对你声誉有损。”
第597章
这里头有问题
王清如哭着道:“我不管,我哪里还有什么声誉?将军府的事情你大概也听过了,我是进了个狼窝,十一郎,这都是你欠我的,你既然没死,为什么不来信告诉我?我纵然收了放妻书,却也一直在娘家为你守着,若不是当今叫穆丞相夫人为我说与战北望,我至今仍是替你守着,我身在娘家一切都不自由,嫂嫂看我不顺眼,巴不得早日将我嫁出去,穆夫人前来说亲,我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
方十一郎听得心里难受,他这段日子心里一直都难受,不单单是因为妻子另嫁,更是母亲和家人都为他的“牺牲”而伤心痛苦,尤其母亲更因此卧病在床,近段时间才好些的。
他一直都告诉自己,忠孝两难全,可到底他就是对不住家人。
他想极力去弥补,可他根本很难像以前那样过生活,即便是在家里,他依旧是做探子时候的紧绷状态。
而偏偏皇上对他委以重任,他觉得自己连日子都过不好了,还如何能面对皇上期许的眸光?
加上夜夜难眠,心里烦闷,他才会来此练剑以得片刻宁静心安。
现在,王清如的控诉,又让他觉得自己多辜负了一人。
但对于王清如,他只能说:“对不起,是我辜负了你。”
王清如哭着冷笑,“你怎么会觉得是你辜负了我?你一定认为我比不上李婧,李婧为宣平侯府的二公子守了这么多年,秦家那两个也是……”
方十一郎连忙摇头,“我没这么想过,我也从没拿你同任何人去比较,每个人都不一样,而你做的选择也没有错,你那时候还年轻,若因我蹉跎一辈子,我会更内疚的,是我对不住你。”
“你怎会这样想?英雄归来,你风头正盛,人人吹捧着你,你怎会觉得对不住我?”
十一郎眸色痛苦,所谓的英雄归来风头正盛,正是他苦恼来源,他不想要这些名誉,并非是他清高,是他觉得南疆收复之功,不在他们戚肆团队,他们只是略尽绵力。
皇上封他为三品参将,而那些真正为收复南疆拼尽血汗的人,却没有他这么高的封赏。
他无法推却,因为那日吴大伴说,皇上是要嘉许你们这份精神,你们起到了榜样的作用,你们鼓舞了军心。
他沉沉地叹了口气,“不是这样的,你别误会。”
王清如擦了眼泪,盈盈看他,“你真觉得对不住我?你如果真觉得对不住我,你就好好待我。”
望着昔日的妻子,想起曾经的恩爱,方十一郎心情特别的复杂,“你嫁人了,我们不该再私下见面。”
“我要和离!”王清如下定了决心,抬起头毅然决然地问道:“我问你,如果我和离了,你还要我吗?”
方十一郎大吃一惊,“你和离?”
王清如走近他,眼底光芒闪动,“我和离,嫁给他不是我自愿,是我嫂子逼我的,且战北望待我并不好,而且将军府还有刺客进来过,我的两名侍女锦儿悦儿都死在了刺客手下,你只需要回答我一句,你是否嫌弃我嫁过给战北望?”
“锦儿悦儿死了?”方十一郎很是震惊,他记得她们,当初她们是王清如的陪嫁,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们再一次陪嫁到将军府吗?
按理说她们的年纪,早该放出去嫁人了。
王清如哭着道:“她们为我挡刀,死在了刺客刀下,我在将军府随时都会死的,我想和离,你回答我,你会嫌弃我吗?”
方十一郎心头震骇着,听到她这句问话,他下意识地摇头,心里却在想着将军府遇刺的事。
将军府如今没什么要员,就算得罪了人,也不至于半夜行刺。
这里头有问题。
看到他摇头,王清如松了口气,“你说的不嫌弃,不可反悔,本就是你欠我的。”
第598章
夫人不可说啊
方十一郎抬起头,“你要和离,是因为将军府虐待你,战北望对你不好,有刺客入府导致你有性命之危,而不是因为我回来了,对吗?”
王清如再行上前,忽然便伸手抱住了他,吓得方十一郎急忙推开,直直退了好几步。
王清如看到他这个反应,错愕了一下随即泪水跌落,伤心欲碎,“你嫌弃我?你果真嫌弃我。”
方十一郎望着她,眼底情绪隐忍,“将军府的事情,我会调查一下的。”
“我不需要你调查!”王清如有些崩溃,“你调查什么?你信不过我吗?我只问你,我和离了你还要不要我,你嫌弃不嫌弃我?你回答我这个问题。”
方十一郎面对她的咄咄逼人,他深吸一口气,张嘴几次说不出话来,只觉心头很乱,在事情没清楚之前,他不想随便答应。
但他对她始终有亏欠感和负疚感,所以在沉默良久之后他轻声道:“我不嫌你,我没有资格。”
王清如含泪的眸子光亮了起来,“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十一郎,你等我。”
说完,她转身便走。
方十一郎想喊她回头,但想起她方才的话,将军府遭刺客的事怕没那么简单,这是真要命的,锦儿悦儿都死了,王清如也可能会死。
他沉沉地叹了口气,这些事情由不得他去做选择,他先辜负了王清如,如果她真有性命之危,那她要和离也无可厚非。
而真到了那一步,她回头的话,他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他也该负起责任。
王清如带着红儿下山,这一路脚步轻快,心头只觉得畅爽无比,她没有猜错,十一郎心里还有她的。
她要想个法子同战北望和离,和离之后十一郎会再娶她,到时候她便是三品参将的娘子,为她讨个诰命,也不是难事。
相比起她的兴奋,红儿却是吓得魂魄都快掉了。
方才他们的对话,红儿虽距离有点远,却也听到了大部分。
夫人这是要同将军和离重新嫁给方将军啊,而且,方将军似乎还同意了。
回到府中,红儿借口出去买东西,便去了一趟平西伯府。
她被带到姬氏的面前,把王清如同方十一郎的对话都告知了姬氏。
姬氏听罢,甚是无力地叹了口气,千防万防,还是没有防住啊。
她说自己有性命之危,方十一郎怎会不在意?他素来是个重情义的人。
她先打发了红儿出去,让红儿有什么便来禀报。
“夫人,这如何是好?”锦绣担忧地问道,“一旦真的同将军府和离了,平西伯府的名声还能要吗?这耽误姐儿以后的婚事啊。”
姬氏想了一下,道:“将军府是个坑,她想和离我不拦着,和离之后回娘家我也接纳她,但是如果回头找方十一郎,我不能同意。”
锦绣轻声道:“但方十一郎显然也同意,夫人,如果她真和离回来了,再回方家也未尝不是一个好选择。”
“不能够!”姬氏沉声说,“我不会容许这件事情发生,锦绣,你跟我多年当知我为人,而且有些事情瞒得住一时瞒不过一世,当年她是回了娘家落的胎,我们平西伯府这些年来用的大夫也只有一位,要调查有什么难的?”
锦绣也是知道此事的,她有些胆战心惊,“总不会无缘无故调查这件事情吧?”
“不好说。”姬氏嗓子里的苍蝇已经好几年了,一直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她眸色一沉,“如果她真有这打算,我找方十一郎去说。”
锦绣连忙阻止,“夫人,这可使不得啊,老夫人会恨死你,而且,也没有自己说自己府邸里那些腌臜事的道理。”
第599章
这是底线
姬氏闭上眸子,揉着太阳穴,这些事情让她很烦恼很头痛。
锦绣继续劝道:“夫人,若把此事说给方十一郎听,他若闹起来,咱们平西伯府就什么面子都没了,您千万不能这么做。”
“而且,从您嘴里说出去的,万一伯爷知道了,不恼死您?”
想起自己在南疆的夫君,姬氏更是头痛。
以前在京城,她的话他是听得进去几句的,有些事情规劝着也不会行差踏错。
他们夫妻之间因着很多事情都有分歧争执,她要耐着性子一点一点地同他分析,把他说服了。
就像教儿子一样。
可他即便是服了,心里也总归落了怨。
他的肚量,不足以支撑他容纳一个目光比自己长远的妻子,这是她人生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