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不过,皇太后还是问了一句燕王妃的病情。这本是一句问候,太后也没指望他说实情,大概是说病情还在养着,身子骨没好,不宜远行。
但是,燕王却很难回答这个问题。
若是在宋惜惜说出燕王妃殁了之前,他还是可以用以前的借口,说她不宜出门受寒。
但如今,北冥王府的人已经知晓,宋惜惜难保会在宫宴上说出来,即便宫宴不说,明日后日也是会说的。
只是对燕王妃,他实在是挤不出一滴眼泪,只是面容哀伤地道:“回皇嫂的话,臣弟刚抵达京城,就收到了噩耗,王妃已经殁了。”
太后端着茶,杯子哐当一声落地,“什么?”
皇帝和齐皇后也纷纷看了过来,面容诧异,这大过年的,怎么就没了呢?
而且,既然燕王妃没了,燕王还带着一大家子在京城做什么?这宫宴怎比得上王妃的后事要紧?
“那皇叔还不赶紧启程回燕州?”皇帝连忙说,心里头想起婶母对他少时多有照顾,心头也是难忍悲痛。
燕王惶恐地道:“本来入京之前她还好好的,不知怎地刚到京城便传来噩耗,臣想着先来拜见太后和皇上,团过宫宴之后,再马上启程回去。”
“是啊,毕竟都来了。”金侧妃也在一旁道,“也就耽误一日,明日便马上启程了。”
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毕竟,一大家子顶着严寒抵京,就为了这年岁的团宴。
可听起来为何却叫人觉得别扭?
发妻殁了,他还有心思吃这一顿宫宴?看到这高高兴兴的团年,心里就不会更难受吗?
皇帝稍一想着便明白了,这位皇叔宠爱金侧妃,冷落燕王妃许久,大概燕王妃的生死对他而言,是无足轻重的事。
皇帝心里有些不高兴,但人都来了,加上今晚便是除夕,过会儿城门也要关闭,让他们连夜赶路回去,确实也不合适。
这大好日子,皇帝不想与他多说,道:“你与你母妃已有两三年不见,去给她请个安吧。”
燕王的母妃,是老荣太妃,文帝朝的太妃如今都安置在一个宫里,也没几个人了,老姐妹们能做个伴,毕竟,争了半辈子,文帝爷也驾崩了那么多年,她们也没什么好争的了。
老荣妃也是大长公主的养母,她的生母是当年的懿贵妃,懿贵妃病重,便把大长公主送到了当时还是荣妃的膝下养了几年,后来懿贵妃死了,大长公主直接养在了荣妃的身边。
第400章
继续招兵
当年文帝是很宠爱懿贵妃的,连带着也疼爱大长公主,尤其她养在荣妃身边的时候,流水般的赏赐都往荣妃宫里。
如今,荣太妃已经是文帝朝的老太妃,比起先帝朝的太妃,她们几乎是没有什么存在感,能活着就行,有些位分低的且没有孕育子女的,要么殉葬要么送去了姑子庵。
若论起辈分来,她们自然算是宫里头辈分最老的,可惜,这后宫是不论辈分的。
先帝当初让燕王去封地就藩,却独独留下了荣老太妃在宫里养着,自然是为了掣肘燕王。
这些年,燕王看起来是没有才能,又傻又蠢又好美人,纵得府中宠妾灭妻。
因此,皇帝也认为,可以给他们母子一个恩典,让他把荣老太妃接到燕王府去,打算等除夕之后便宣旨的。
可如今听了燕王妃的事,他龙心不悦,也就暂缓了此事。
反正,大长公主也算是荣太妃的女儿了,就让大长公主给她尽孝。
燕王带着一家人告退,去了长寿宫去拜见母妃,恰好,大长公主也在。
荣太妃两鬓斑白,见得儿子回来,她欢喜得紧。
待他们都磕过了头,荣老太妃忙叫他们起身,一个个叫到了身前,细细问着。
燕王则走向大长公主,“皇妹,许久不见了。”
他们兄妹,实则只相差两日,同年同月。
大长公主道:“皇兄有两三年没回京了吧?”
“嗯,上一次回来,还是因为王妃为着宋家女的婚事。”燕王眸色冷沉,一点都不如之前那敦厚模样。
听得宋家女,大长公主攥住了披风,缓缓地走了出去。
燕王也随即跟在她的身后,“怎么?皇妹对这位宋家女也甚是不喜?”
大长公主冷冷地道:“何止不喜?简直恨不得抽筋扒皮。”
燕王若有所思,“她是宋怀安的女儿。”
说起宋怀安,大长公主眼底卷起了浓浓的恨意,恨意翻滚之际,心里也像是被锤子狠狠地抡了一下,震荡得四肢百骸都钝痛起来。
她的声音冷酷无情,“本宫永远都会记得,宋怀安是如何拒绝本宫的。”
“过去了,记着就行,不必记得太深,免得自己受伤。”燕王轻声说,对这个皇妹,他心里还是在乎的。
“伤?”大长公主冷笑了一声,“为他?倒不至于,只是看到宋家的人本来死绝了,又冒头出来,宋惜惜还嫁给了谢如墨,风光无限,本宫心里是真真膈应。”
燕王站在她的身边,眼底里的霸欲丝毫不掩藏,“风光是一时的,等成了大事,要杀要剐,还不是皇妹一句话的事?”
大长公主敛住眼底的情绪,问道:“雍县那边什么情况了?”
燕王吐了七个字,“缺人,缺武器铠甲。”
大长公主皱起眉头,朝廷对于武器和盔甲的管制十分严格,这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燕王道了句,“且看这一次沈家的意向如何。”
江南沈家承接了兵部制造武器铠甲的一部分生意,自然,沈家制造厂那边也是有兵部的人督办的。
“缺人的话,继续招兵买马,银钱上让金侧妃多出一点,本宫着了那宋惜惜的道,赔出去二十余万两银子,如今账面无多少可以动的。”
她把来龙去脉告诉了燕王,燕王闻言,恼怒得紧,“又是她,今日我到京先是去北冥王府拜访,才知道原来她去了青木庵,在北冥王府直接说出了那蠢妇的死讯,方才本王不得不向太后和皇上说了此事,明日一早我便要返回燕州了。”
大长公主一点都不意外燕王妃的死,只是冷冷地道了句,“活着的时候便帮不上你的忙,死了也挑这么个日子,晦气,本宫还特意在初三开了个宴席,请了好些文武大臣,想着让你在他们面前露露脸的,如今却是不行了。”
第401章
翻小白眼
燕王也很恼怒,“她什么时候死都不打紧,她死了我自会隐瞒死讯,等年后再公开,但如今被宋惜惜这么一搅和,太后和皇上都知晓了,叫我如何还能再留京中?”
大长公主咬牙切齿,却不得不劝他忍着,“罢了,暂时不招惹他们,他们方立功归来,在朝中民间都有声望,避其锋芒,低调些尽快地招兵买马,至于同沈家的亲事你也抓紧,那沈万紫是曾上过南疆战场,若能娶她,让她为你所用,你招兵买马自就顺利许多,再说,有沈家这个背靠,还有赤炎门相助,假以时日,一定大事可成。”
燕王蹙眉,摇摇头,“沈家主的意思,本王认为是敷衍居多,那沈万紫算是万千宠爱于一身,让她嫁给本王做填房,且她也知晓那蠢妇在青木庵的事,只怕她也是不会同意的。”
“娶不了沈万紫,那就娶沈家别的女儿,本宫便不信他们不想洗刷掉那个私奔姑奶奶带来的耻辱,你记住,志在武器盔甲,还有,沈家在北边草原还有一个养马场。”
要起事,粮草兵马缺一不可。
“如今你且混账着,不引皇上多看一眼,就算娶沈家女,也是让皇上认为你图财,一个不成器的藩王,就是酒色财气一样都不能少,本宫会先挑起皇上对谢如墨的怀疑,至于王家那边如今掌着北冥军……”
大长公主顿了一顿,“皇上有心抬举王家,看着也是有心扶起战北望,倒是可以从战北望的夫人入手,把王家拉拢过来。”
在正阳殿,谢如墨带着一家四口去拜见太后,皇帝,皇后,以及后宫嫔妃都在了。
太后见了宋惜惜和瑞儿,少不了要叫在身边好生问一番,更是执着瑞儿的手,问他如今写字可顺利了。
瑞儿声音清朗,道:“回皇太后的话,姑父日日教着,瑞儿也日夜苦练,如今手腕已经有力许多,写字不碍了。”
“那就好,那就好。”皇太后开心地拍着他的肩膀,“可不能辜负你姑父的期许啊,要好好学,等你练好了字,再去书院读书。”
“是,瑞儿谨遵太后娘娘的教诲。”瑞儿回答得体。
皇太后又搂过瑞儿,笑着小声问道:“你告诉哀家,太妃可有给你脸子看?可有同你翻白眼?”
她是最知道这个妹妹的,但凡对谁不顺眼,那白眼就要翻到天上去。
“姐姐!”慧太妃听着了,不乐意了,“我怎么会薄待瑞儿?瑞儿乖巧有趣,我喜欢都来不及。”
“真的么?”皇太后笑着,有些欣慰地看着慧太妃,“你能爱护他,那是最好不过的,但若叫哀家知道你不待见他,刻薄他,哀家饶不了你。”
慧太妃翻起小白眼,“不信你问娴宁。”
娴宁脆生生地道:“母后,是真的,母妃很是喜欢瑞儿,娴宁也喜欢瑞儿。”
皇太后乐呵呵地道:“母后就是同你母妃开个玩笑,你母妃出宫这么久,哀家没见着她翻那小白眼,心里不舒坦,如今见了,也舒坦了。”
这话一出,帝后也跟着笑了起来,只有慧太妃生着闷气,什么意思嘛?她是会亏待小孩儿的人吗?
第402章
探花郎纳妾了
陆续地,诸位在京的皇族亲眷也纷纷进宫了。
淮王与淮王妃同几位大长公主一起来的,几位大长公主都是带着驸马和儿女,这一来便是乌泱泱的一群人,殿中顿时热闹得紧。
之后,便是两位已经下嫁的长公主,敏清长公主和徽峥长公主,他们都是皇帝姐妹,其中敏清长公主是太后所生,是皇帝的姐姐,徽峥是齐贵太妃的女儿,是皇帝的妹妹。
敏清公主嫁给了御史大夫的次子许乐天,人如其名,是个乐天派,在礼部挂了闲职。
许家是穆丞相夫人的娘家,诗礼传家,只是许御史性情刚烈执拗,是个连皇上都敢顶撞的人,公主虽有公主府邸,却每月初一十五也要过许府给他们请安,这是为人媳妇的礼数,许御史是不容她因皇家公主的身份而区别对待的。
不过,敏清公主与驸马琴瑟和鸣,且太后教导有方,并不会端起架子对许家人,因此也得许家上下一片赞誉。
徽峥公主则嫁给了兵部尚书李德槐的侄子李游,李游没有寻个闲职,而是帮公主管着田庄铺子,是个做生意的好手。
宋惜惜看了一圈,没见澜儿。
澜儿虽是郡主,但出嫁之后自然是在夫家团年的,她的那位探花郎夫婿,宋惜惜实在不喜,那些古板至极的思想,想来澜儿没少吃苦。
正想着,听得太后对淮王妃说道:“永安郡主好些日子没来给哀家请安了。”
淮王妃笑着说:“太后,澜儿有喜了,如今在府中养胎呢。”
“真的?太好了,”皇太后笑逐颜开,“哀家本来还想着叫御医去给她诊脉,进门的日子也不短了,怎么没有好消息传出来,想不到这过年的,你便来报喜了。”
淮王妃也是一脸的宽慰,“是啊,她有喜了,臣妾也就放心了,而且承恩伯府知道她有喜了,还特意给她添置了许多物品,身边的人也多了几个,也算是有心了。”
徽峥公主却淡淡地道:“是啊,确实有心,不止添置了那些物品和人手,还添置了两名小妾呢。”
淮王妃脸色一滞,随即笑着道:“妾嘛,不就是个玩意么?不值得多说这一嘴的。”
“那些个物什丫鬟都值得说一嘴,怎么郡马爷添了小妾不值得说一嘴?”徽峥长公主嗤道。
敏清脸色沉了下去,“夫人有孕便立刻纳妾,哪家能做出来这样的事?若身边没人伺候,给陪嫁丫鬟开脸便是,就这样纳妾进门,也不怕澜儿多想多思,影响胎儿么?”
京圈贵家,不纳妾的少之又少,但是纳妾也是有分寸的。
澜儿进门的日子不算长,且怀了孕,怎么能在这个时候纳妾?再说了,那探花郎在娶亲之前,不是还有两名通房么?
这个时候纳妾,是要给谁难看?
敏清公主继续说:“梁绍在这个时候纳妾,本就不是体面的事,还伤了澜儿的心,婶母是澜儿的母亲,不替澜儿难受,反而替女婿说话,这才叫人寒心。”
敏清公主是皇帝的姐姐,更是皇太后的亲生女儿,她又素来端肃,这一番话说得淮王妃半句都挤不出来,只能是讪讪地退到一边去。
淮王是懒得管的,他觉得纳妾也不算什么大事,男人嘛,哪个不纳妾的?
宋惜惜看着淮王夫妇的反应,心里寒极了,更是心疼澜儿,这个年,她怎么过?
第403章
一片哗然
开席之前,女眷们一处说话,皇帝则与叔父兄弟们一起聊聊天。
敏清长公主坐在宋惜惜的身边,道:“你和墨弟成亲的时候,本宫身体抱恙,便没有到贺,只派人送了礼去,长姐在这里给你赔个不是。”
宋惜惜知晓这位长公主的性情,不是看不起人的,她如今更是自称长姐,宋惜惜笑着道:“怎么还要长姐赔不是?长姐送礼来,是我该感谢才是,长姐如今身体可好了?”
“还有些咳嗽,高烧了几日,你和墨弟成亲那会儿,实在是下不来床。”敏清长公主说着又咳嗽了几声,侍女急忙端来橘红茶,她喝了几口,这才缓了些,但一张脸都咳红了。
“长姐保重。”宋惜惜道。
"嗯!"敏清长公主点点头,“惜惜有心了。”
徽峥长公主是有去婚宴的,在一旁扑哧笑了,“你不知道那晚墨弟有多紧张,他连新房都不许人去闹,怕惊着了新娘子,实在爱妻,羡煞旁人啊。”
敏清长公主白了她一眼,嗔道:“驸马待你不好么?听闻他日日早起给你画眉,在京中都传为佳话了。”
徽峥脸色一红,“长姐!”
宋惜惜笑了,端茶饮着,这一团和气的感觉真好。
她尽力去忽略那些不好的事情,过年的在宫里头,但凡露出点愁容都是犯忌讳的。
好在,她都习惯怎么去压抑心情。
她们在说澜儿的夫君梁绍,那位骄傲的探花郎,纳的两房妾侍,其中一位竟然是迎香楼的头牌清倌,长得如何貌美自不必说,只是为她赎身,竟花了三万两银子。
另外一人,则是商户的女儿,姓文,听闻纳她为妾,是图她的嫁妆多,那三万两银子,就正是文氏给的。
大家一片哗然。
这些百年世家,是断没有把红楼女子娶进门的先例,便是瞧上了,也顶多在外头给她置办个宅子,当个外室就完了。
竟然为了纳一个红楼头牌,又纳了商户之女,其目的还是为了那头牌。
有人突兀地笑了一笑,“想不到探花郎竟是位痴情的,用妾的银子来娶妾,真不愧是探花郎啊,聪慧得紧,若是换做旁人是断想不出这般两全其美的法子,既给商户抬了身份,也娶得心爱头牌,只是,咱们澜郡主算什么呢?是个连父母都不护,夫君都不爱的可怜人罢了。”
说话的正是慧太妃。
她以前从来不和淮王妃过不去,因为淮王是个不入流的亲王,没本事没能力还懦弱,夫妻两人都是立不起来的阿斗,斗赢这样的人实在也没有成就感。
但自从得知淮王妃拒了宋惜惜给永安郡主添妆的事情之后,她当即同仇敌忾,把淮王妃视为眼中钉。
这一番奚落,实在是半点情面都不给淮王妃留了。
淮王妃脸色一阵红一阵青。
她是不敢得罪慧太妃的,且不说她是皇太后的亲妹妹,还有一个立了战功回来的儿子,就是她自己的性子也不是好惹的,浑身带刺,若跟她争辩,她嘴里不定还要说出多少难听的话来。
淮王妃自知也不占理,只是有什么办法?澜儿怀孕,姑爷要娶妾,她作为娘家人能干预女儿后宅的事吗?
且王爷也说了,男子纳妾是再平常不过,澜儿要有容人之量,否则便是犯了善妒的罪名。
慧太妃说完之后,对宋惜惜递了个眼神,仿佛是告诉她,有些话你不方便说,哀家帮你说,哀家罩着你。
宋惜惜拿起手绢拭了一下嘴角,隐去了那一抹似笑非笑,她心里是难过的,但母妃说的这番话,正是她想说的。
第404章
淑妃看到皇帝的异样
慧太妃这话让在场的人都对淮王妃投去不屑的眸光。
淮王妃心里头既是委屈,又无地自容,她看向宋惜惜,希望宋惜惜替她说句话,但宋惜惜只是面容淡冷,眼底更是瞧不出任何的情绪,她只得放弃,心里却暗暗记恨,亲姨母她也不帮一下,怎对得住她母亲?
说了好一会儿话,大长公主才回来,各人一番行礼之后,便又重新入座。
宋惜惜仿佛两人芥蒂不曾存在过,也给她行了个礼。
大长公主比她更善于伪装,还特意给了她一个关注和温暖的眼神。
皇太后问起荣老太妃,大长公主说:“母妃身子好些了,但今晚就不来同大家团年,这天寒夜冷的,免得受寒加重了病情。”
“嗯,回头哀家会叫太医多看顾着点,你也别太担心。”皇太后说了句。
“多谢皇嫂。”大长公主道。
也差不多开宴了,宫人来请,大家便依次起身,拥簇着皇太后往坤和殿而去。
帝后在人前和谐恩爱,纵然大家都知道皇上如今最喜欢的是淑妃,但今晚淑妃也只能望着帝后表演恩爱。
也因为如此,淑妃总能看到皇上的眸光瞟向北冥王夫妇。
他们夫妇确实恩爱,坐在一处,宫人上菜的时候,北冥王都会挑一些菜给王妃,再把王妃不爱吃的夹到自己的碗中。
淑妃发现皇上看他们的眸光特别的复杂,只是很快又恢复正常。
淑妃想起曾经听闻的消息,说皇上本来有意纳宋惜惜入宫为妃。
淑妃看向宋惜惜的眼神,带了一丝冰冷入骨的嫉恨,不过好在,她已经是北冥王妃,皇上仁德,即便惦记宋惜惜的美貌,也不会夺弟妻的。
说来,那二嫁妇的容貌着实惊艳,即便她身为女子,眸子看上了她,就很难移开,她尚且如此,那些男子又怎会不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