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5章

    看着他干脆利落的态度,宋惜惜眼圈微红,看着父母兄嫂的牌位,轻声哽咽道:“父亲,母亲,兄长,嫂嫂,我已觅得良婿,从今往后我会带着瑞儿好好过日子,不求光耀门楣,只求平安顺乐,不堕父兄威名。”

    瑞儿也双眼通红,道:“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瑞儿一定会乖乖听小姑姑的话,不会乱闯祸的。”

    说完,他咚咚咚地磕了九个响头。

    谢如墨只说了一句,“请岳父岳母放心,小婿定然会好好待惜惜,不叫她受半点委屈,小婿也承诺绝不纳妾,此生只有惜惜一位妻子。”

    宋惜惜泪水滴落,她知道谢如墨为什么要说这句话。

    母亲当初瞧上战北望,就是因为这一句承诺。

    而母亲大抵认为,当朝亲王的后院不会只有一个女人,所以,她或许是欣赏谢如墨的,但却不敢把女儿托付。

    殊不知,却是错了眼,把鱼目当了珍珠,再把珍珠混做了鱼目。

    好在,如今拨乱反正,以后日子未必一路平坦,但有人知心相伴,总胜过在将军府的独立支撑。

    拜祭了之后,午膳也备下了,宋惜惜先叫瑞儿拜见了师父师叔他们,再一同用膳。

    食不言寝不语,这是万宗门的规矩,尤其有巫所谓这位黑脸师叔在,大家进膳的礼仪堪比世家大族。

    宋惜惜特别珍惜这样坐在一起吃饭的机会,总是偶尔抬起头看看师父,看看大师兄,看看二师姐他们,心里特别高兴。

    只是想到他们马上就要离京,心里不禁也难过起来。

    饭毕,下人撤了残羹,众人依旧在正厅里说话。

    任阳云看着瑞儿,忽然招呼他过去,“瑞儿,过来。”

    瑞儿哦了一声,小步上前去,“师公好!”

    瑞儿知道他是小姑姑的师父,他要叫师公的。

    “你想不想和你小姑姑一样,武功天下第一?”

    宋惜惜武功自然不是天下第一,但是在万宗门已经十分厉害。

    瑞儿立刻重重点头,“想!”

    第366章

    绝对不会有这一天

    宋惜惜眼底一热,师父,师父是想带瑞儿回梅山吗?

    任阳云看着瑞儿,意味深长地道:“为什么想练好武功啊?”

    “保护小姑姑。”瑞儿大声地说,顿了顿觉得这个格局小了点,“像我祖父和我爹一样,上战场,保家卫国,护卫疆土。”

    任阳云笑了起来,“好好好,年纪小小却有这样远大志向,但是,当英雄要吃苦会很累,你能吃苦吗?”

    “我能!”瑞儿挺直胸膛大声说,他虽然不知道师公为什么这样问,但是大声地回答总没错。

    反正,他什么苦都吃过的。

    “那若是叫你同你小姑姑分开呢?你也行么?”任阳云问道。

    “我能……啊!”瑞儿当即退后两步,下意识地摇头,“不,我不离开小姑姑。”

    宋惜惜也不舍瑞儿,他如今是宋家唯一的男儿了。

    “师父,如果他想学,我会教他武功。”她道。

    任阳云道:“自然是你先教,如今什么都不懂的,难不成还要师父亲自教基本功?等他的腿好了,在你府里练两年,你把他的武功教好了,再让他到梅山上跟你师兄师姐们学点别的东西。”

    瑞儿日后承爵,满府就他一人,定然十分困难,若不多些本事防身,叫人不放心啊。

    宋惜惜知晓师父的用心良苦,含泪道:“是,徒儿知道怎么做了。”

    入万宗门,不知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

    不仅仅是练武,更有其他本事可以学,例如沈青禾这样年纪轻轻的大儒,实是当世罕见。

    沈青禾可不仅仅只是懂得作画,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也不算什么大本事,他厉害在满腹经纶,熟读古今,能发表真知灼见,著书立说。

    当今皇帝便是他的头号崇拜者,当日沈青禾来国公府,皇帝纡尊降贵到国公府求见,足以再一次奠定沈青禾的地位。

    皇帝甚至都没敢想把沈青禾招揽入朝,因为像青禾先生这样的人,就该是放在心中膜拜的。

    而商国文人学者,乃至当朝文官清流,都对他推崇备至。

    尤其颜太傅这样的当世大儒,也对他十分欣赏看重。

    “你们什么时候离开?”宋惜惜含泪问道,语气充满不舍。

    “不定,走的时候会与你说的。”任阳云道。

    “一定要说,不能偷偷地走了。”宋惜惜泪水浸满了眼底,她觉得他们会偷偷地离开不告诉她的,师父最怕分别,她每一次下山回家,他都是躲起来说忙的。

    任阳云保证,“绝对不会偷偷走的。”

    宋惜惜觉得师父的话一点信服力都没有,从他之前说来又说不来,之后再弄这么大的惊喜就可以看出来。

    午膳过后,师兄们拉着谢如墨进侧厅说话。

    每个人说话都滴水不漏,没有带半点威胁的话,言语里都是各种拜托他照顾好小师妹,却又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迫力。

    谢如墨应对得体,而且郑重严肃,态度优良,大家便拍拍他的肩膀,表示了肯定。

    他们虽在武林,却也是知道京中贵族圈的规矩。

    小师妹二嫁,在外人看来就是丢了清白,谢如墨作为亲王还愿意娶她为正妃,还发誓只她一人,实在难能可贵。

    他们回府之前,萍无踪跟谢如墨私下说了句话,“若是有一天,你也不喜她了,请别伤害她,把她还给我们。”

    一个也字,让谢如墨绷紧了脊梁,“不,绝对不会有这一日。”

    第367章

    享受十指紧扣

    在马车上,谢如墨跟宋惜惜说了师姐的话。

    宋惜惜把头枕在他的肩膀上,泪水忍了好久,还是忍不住。

    谢如墨抱着她,下巴抵在她的额头上,“师姐是真的拿你当亲妹妹看待。”

    “嗯,我去万宗门的时候,师姐带我比较多,她宠我,宠得要紧。”

    谢如墨心想,万宗门谁不宠她呢?便连师父同他在侧厅里说话的时候,也叮嘱了他,要好好待宋惜惜这个泼猴。

    师父难得露出心疼的神色,他说起了岳父一家,眼神里充满了伤感和遗憾。

    天下人无不感动国公府男儿们为国家的付出与牺牲。

    擦去眼泪,宋惜惜问道:“棍儿要留在京城,你有什么安排给他吗?他不想回军中去了。”

    谢如墨道:“那简单,亲王可有五百府兵,我如今还没组建起来,就让他领个头,寻些人来呗。”

    以前他领着北冥军,府中只有侍卫,不曾设府兵。

    宋惜惜擦了眼角的泪水,认真地道:“可以,别的不说,棍儿武功是可以的,带人也有一手,在南疆战场带兵的时候,也颇有魄力。”

    她瞧了谢如墨一眼,悄声问道:“那,这一般会开多少月钱?”

    府兵属于外院的,不由她来管,所以该开多少月钱,也不是她来定。

    “多开点,看他也甚是艰难,一人出来赚钱养活整个门派。”谢如墨大方地说。

    “嗯,好!”宋惜惜想,她也会私下补贴点的,其实在万宗门的时候就知道古月派的艰难了,只是那时候都不懂得生活,不知道艰难得如此厉害。

    “他是等师父他们回去了之后再过来对吗?”

    “对的,沈万紫也一同过来,辰辰和馒头是要跟着回去的。”

    相比起沈万紫,辰辰和馒头就没有那么自由。

    沈万紫只要她想,她留京多久赤炎门都不会有意见,她可是赤炎门的大金主,姑奶奶,连赤炎门的掌门都得哄着她。

    没有沈万紫,赤炎门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

    宋惜惜打起精神来,“回府之后,金楼的账查得也差不多了。”

    是时候要和嘉仪郡主兑现了。

    谢如墨道:“这事也权当给母妃一个教训,让她以后不要轻信旁人。”

    宋惜惜眉目凝了寒气,“嗯,教训归教训,但一文钱都不能便宜了大长公主母女,该拿回来的都要拿回来。”

    谢如墨握住她的手,“好,听你的,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出了事有我担着。”

    宋惜惜目光落在他们交握的手上,他手指骨节分明,与他十指交握总能让她的心悸动,亲密感油然而生。

    她不知道为何,特别享受与他十指交握,仿佛这样才是真正夫妻该有的亲密。

    与被他拥入怀中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拥入怀中时,有情动驱使,因而是不一样的。

    她虽还不知道是因为何故,可就是莫名喜欢。

    回到府中,送回去的礼物原封不动地搬了回来。

    进了正院,明珠给宋惜惜递上了汤婆子,轻声道:“太妃在账房里发了好大的火,砸了好多东西,您和王爷快去看一眼。”

    宋惜惜看向谢如墨,见他眉头蹙起,知晓他们母子之间沟通不顺,便道:“我去吧,你先回书房看文书。”

    虽然准备封印休朝,大理寺也要封案不审,但他最近除了背律法之外,还翻看之前的案子做参考,也是很忙的。

    “行,你去吧,若制不住她,便差人喊我。”谢如墨可以说是很了解自己的母妃了。

    “没事,我行。”宋惜惜给了他一记安慰的眼神,多大点事,不外乎是查出嘉仪的亏空,发现自己被骗了很多银子,所以大发雷霆呗。

    第368章

    慧太妃好委屈

    她先找路总管了解了一下大概情况,还有金楼那边的动向,路总管让她放心,赵掌柜扣押着,金楼也派人盯着不会有人出去报信的。

    宋惜惜放心地朝账房走去。

    慧太妃还没查完账,但账房里一屋子的人都跪了下来,惶恐不安。

    满地狼藉,案桌上能扔的东西,除了账本之外,全部被她扔了,连茶杯都砸了几个。

    慧太妃发髻凌乱,脸色铁青,看见宋惜惜回来,她的委屈和受辱顿时到了顶峰,竟是哇地一声就哭了出来,“她们欺我!”

    宋惜惜进去,对大家道:“你们先起来,除账房之外,全部出去,高嬷嬷也出去。”

    王府有好几位账房,还有一位总账,如今都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实在是他们不曾见过如此狂怒的太妃。

    本进来伺候的下人们松了口气,站起来福身出去了。

    那赵掌柜还跪在地上,也被带了出去。

    宋惜惜过去,掏出手帕给太妃擦了眼泪,“账本都看完了?”

    “还有今年的没看没算,”慧太妃拿了她的手帕,眼泪鼻涕一起擦,宋惜惜回来,她的心定了很多,但受辱感还是很强,“便不算今年的,金楼赚了十三万两银子,可她隔阵子便进宫问哀家要银子,说是一直亏,需要贴补租金和伙计的工钱。”

    宋惜惜扶起她,“走,出去喝杯茶,吃点东西,剩下的叫账房们算一算,算完之后我过目,再把你的契书拿出来,准备好去大长公主府找嘉仪郡主对账。”

    近段日子嘉仪郡主都住在公主府,昨天去拿东珠的时候,她没出来,但金楼是她管的,她必须要出来对账。

    “羊入虎口,还能拿得出来吗?”慧太妃恨恨地问道。

    “当然,属于我们的,肯定要拿回来。”

    慧太妃擦了鼻子,顿了顿,“你能帮哀家拿回来的话,哀家分你一半。”

    宋惜惜道:“我要您的作甚?该是您的,就是您的,金楼可比胭脂铺子好赚,不仅要拿回您应得的,金楼您占大头,以后也由您派人去管着,她们母女想再从您这里骗取一文钱,都不行。”

    进了偏厅,喝了一碗热燕窝,慧太妃还是忿忿不平,“凭什么这般欺我骗我?她们母女实在太过分了,这些年哀家信她们,敬她们,便想着日后如果赚了银子,她们多拿点也无所谓的,没想到,她们竟然黑成这样,就不怕传了出去,被人指着脊梁骨骂吗?”

    “那是因为她们骗您的时候,没想过您会离宫出府居住,否则这么好做的生意,她们为什么让您占七成?那是因为出资的时候,您要给七成,亏损要补贴的时候,您也得拿七成。”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慧太妃愤怒是愤怒,现如今却是一点主意都没了,只能看向宋惜惜,“那如何是好?除了开始出资的那几万,后来哀家又补贴了几万进去,莫说分钱了,就是把这些银子拿回来,哀家也罢休了,顶多往后不跟她们来往就是。”

    她最后那句话带着哭腔,说得委屈巴巴。

    宋惜惜蹙眉,方才都说了,要全部拿回来,怎么如今连分红就不要了?

    这外强中干的婆母啊,怂的样子是真叫人瞧不起……但那泪涟涟的也有点叫人心疼。

    宋惜惜算是知晓,为什么不管是她的娘家人还是先帝和太后,都对她十分宠爱了。

    她哭起来真的很可怜。

    她骨相偏柔,凤眸瞪大的时候总给人一种无辜感,眼底一蓄泪那真是叫人跟着心疼。

    这个婆母,真是喜怒哀乐都写在了脸上,不过现在好些了,学会在大长公主面前做戏了。

    第369章

    自己婆母只能宠着呗

    她也先不说,叫人备膳让她先吃饭。

    等她吃完,宋惜惜道:“契书找出来让我看一看,怕有什么陷阱,若有陷阱我们要提前做准备。”

    她又眨了一下泪水朦胧的眸子,“有陷阱还能怎么做准备?”

    “有法子,先找来我看看。”宋惜惜不看她,尤其她落泪的时候,转身去找高嬷嬷,让高嬷嬷去找契书。

    高嬷嬷是知晓这些东西放在哪里的,没一会儿便找出来送到了宋惜惜的手中。

    宋惜惜把契书从头到尾看了三遍,竟是没发现任何问题,契书很公平公正。

    至于掌股的人,慧太妃这边用的是高嬷嬷的名字,高桂芬。

    而嘉仪郡主用的是赵掌柜,这赵掌柜竟是她的家奴。

    世家大户的夫人,若在外做生意,都不会用自己的名字置办,因为要跑官府一大堆的手续,而且也有抛头露面之嫌。

    所以要么是用家中男主人或者儿子的名义,要么就用信得过的心腹奴仆,毕竟掌着他们的身契,便把产业置办在他们名下,也翻不了天。

    女子置办私产便用后者。

    慧太妃和嘉仪不可能用自己名义出去做生意的,士农工商,银子让人心欢,但商人身份卑贱,所以能赚到银子就行,写谁的名字不打紧,握着身契呢。

    “怎么样?有问题吗?”慧太妃见她反复看了三四次,有些担心地问道。

    宋惜惜抬眸看她,这眼光就有些意味深长了,“没任何的问题。”

    “那不是好事吗?你为何这样的眼神看哀家?”活像她是个蠢货似的,最不喜欢这样的眼神了。

    宋惜惜想说,对你人家都不屑得在契书做手脚,可见她们母女知道你有多好拿捏。

    当然不能这样说,不然又要娇怒拍桌泪水涟涟地说欺人太甚了。

    “是好事!”宋惜惜收好契书,“不等明日,今晚便去拜访大长公主,至于赵掌柜,今晚先扣押下来,不许他回去报信,至于金楼那边路总管已经派人盯着,伙计是出不来去报信的。”

    “这么着急就去吗?”慧太妃生气归生气,怕她们母女也是真怕。

    “打铁趁热!”宋惜惜看着她,见她眼睛又开始朦胧,没来由地软了声音,“好了,别哭了,我陪着您去,有什么事情我担着。”

    慧太妃声音沙哑里透着柔弱,“那就全指望你了,回头墨儿那边你也替我说句话,别叫他生我的气。”

    如今也不自称哀家了,也不骄横跋扈了。

    甚至是之前看宋惜惜时会流露出来的不喜也没了,相反还有些娇嗔。

    宋惜惜瞧见她这副模样,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素来爱摆威风的人,忽然这般小女儿娇态,她好不习惯啊。

    到了傍晚,账房便把所有的账目都送过来给宋惜惜过目。

    今年的利润尤其的可观,抹了零头,也足足赚了七万三千两。

    再加往年的,这金楼可是赚二十余万两的银子啊,靠着抄袭金京楼的款式做起来的,营收竟是如此的厉害。

    也是啊,抄的成本低,用料纯度也不如金京楼,卖得是便宜些,可利润还是很可观,再加上用平价货冲一冲销量,打开了知名度,至少在富商和百姓心中认为,金楼实惠且款式新颖,那就足够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