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平西伯府来拜访可隔了两日,平西伯府老夫人却来了帖子,说是明日带着三姑娘前来拜访。
梁嬷嬷来禀报的时候,道:“要不就别见了,也不知道他们想做什么,若说是来打听将军府的情况,早就该来打听,而不是等到婚事都定下了,嫁衣都开始准备了才来。”
宋惜惜也觉得不该见,问道:“帖子如何写的?”
梁嬷嬷道:“说是登门拜访祝贺咱小公子回来,这只是托词罢了,咱小公子回来都那么久了,他们才登门拜访,早干嘛去了啊?”
宋惜惜想了想,道:“你去回话,便说瑞儿正在养伤期间不宜会客,等他伤势好了,我再带他登门去拜见。”
梁嬷嬷点头应着便转身去了。
宋惜惜确实不好见她们母女,必定是为将军府的事而来的,她对将军府的事情没有任何发言权,说什么都不应该,不见是最好的。
回了话之后,又过了两日,天空飘起了今年入冬之后的第一场雪。
雪下得不大,刚把院子铺了一层白霜便停了。
宋惜惜依旧带着瑞儿去梅花园,梅花有些开了,淡红深红的花瓣上撒了一层盐霜,煞是好看。
瑞儿很开心,虽然冻得脸颊都通红,但脸颊上都是欢喜的笑容。
他的手放在喉咙上,对着宋惜惜艰难地想说话,但是试了好几次,他都发不出声音来,憋得小脸颊越发通红了。
宋惜惜蹲下了身子,温柔地道:“不要紧,慢慢来,咱们不着急。”
瑞儿点点头,但是眼底有些失望,之前他能发呜呜的声音,这几日却是不能了,所以他有些心焦。
但是他失望的表情很快就转为了笑容,他冰冷的小手抚着小姑姑的脸颊,很用力地笑,很用力地摇头,告诉小姑姑他不介意,不难过。
宋惜惜执住他的双手,道:“丹爷爷说你会好的,只是这几日用的药有些猛,刚好把毒素逼在了你的脖子经脉这一块,等你吐了一口黑血,你就可以说话了,现在不着急,知道吗?”
瑞儿又是重重地点头。
但他其实真的很心急,因为腊月二十四便是小姑姑嫁给王爷的日子,他想好起来,想跟小姑姑说好多好多祝福的话。
而且那日肯定有很多宾客来,他不想被人耻笑是哑巴,就算表面不笑话,心里也会笑话他的。
赏了一会儿梅花便回去了,刚好红雀大夫过来换药。
宋惜惜问道:“红雀大夫,他的腿如今不要紧了吧?”
“接得很好,不会长歪,等生好之后便能顺利走路了,再等些时日,不着急啊。”红雀大夫一边说,一边给他贴上煮过的药膏覆上去,再用布条缠住,如今已经不需要夹板了。
“辛苦了。”宋惜惜道。
红雀大夫笑着,“姑娘可千万不要客气,您一客气,我们诊费药费都不好意思收了。”
宋惜惜哑然失笑,“那怎成?丹伯父的药很贵,而且三番四次地劳他亲自前来,您更是隔日便来,若诊费药费都不收,我可真过意不去。”
红雀大夫包扎好之后,站起来看着宋惜惜,“方才是说笑呢,师父说了,收是要收的,只收一文钱,多了不要,瑞儿公子能回来,他老人家高兴得三天三夜都没睡着觉。”
宋惜惜自然不可能给一文钱,只是感动于丹伯父的这份爱顾之情。
第274章
是皇上的意思
谢如墨傍晚也过来探望瑞儿了,他的安慰比红雀和小姑姑的都有用。
而他安慰的话只有短短一句,“大丈夫要懂得隐忍之道。”
他这句话一出,瑞儿便半点不安都没有了,踏实且听话地接受医治。
谢如墨陪着他练了半个时辰的字,他的字现在写得越来越好,手指的灵活度比原先高了许多,进步让人欣喜。
很显然他是个话痨,谢如墨陪在他身边的时候,他在纸上问了很多问题,都是无关重要的,就纯唠嗑。
谢如墨也有这份耐心陪着他说话,他问什么,便回答什么。
宋惜惜陪了一会儿,便交代人去准备晚膳,今晚留王爷在府中用膳。
谢如墨现在偶尔就在国公府用膳,梁嬷嬷都摸透了他饮食喜好,不大爱吃甜但也能吃,不大能吃辣但每一次都要顽强地陪姑娘吃辣。
他饭量大,一顿可以吃六碗,荤素不忌,换言之,是没什么挑食的。
他饭量大这件事一开始是没发现的,因为第一次在国公府用膳的时候,他就吃一碗饭,然后说什么都不添了。
第二次,他勉强地添了半碗。
第三次,他说炖排骨的汁美味,吃了三碗。
就这样,目前发展到吃六碗饭,现在满府都在猜,六碗饭到底是不是他的极限,有没有可能六碗饭只是半饱?什么时候他会吃七碗或者八碗。
后来,还是张大壮随他一同来的时候说王爷每日早晚练功一个时辰,加起来是两个时辰,加上白日忙大理寺的差事,他几乎就没有闲暇下来的时候。
大家这才明白他的饭量为什么这样大,谁忙一天不得多吃几碗饭?尤其是练功,最是费力气了。
便是他们姑娘练武那日,一顿也能炫三碗。
吃了晚膳,宋惜惜去看着瑞儿喝药,那比墨汁还黑的药,他在小姑姑的盯视之下,一口气喝完。
宋惜惜手指捻了一颗蜜饯塞到他的嘴里,笑着道:“瑞儿是越来越乖了。”
瑞儿乖乖地睡下,丹爷爷说,最好的药就是睡眠,只要睡够了,药就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宋惜惜也不打扰他,出去和谢如墨说说话。
谢如墨刚和陈福说完话,得知了平西伯府的人送过帖子来,便主动跟宋惜惜说起了战北望娶王家三姑娘的事。
“给战北望找个正妻,是皇上的意思。”谢如墨负手,站立在梅树前,天已经黑了,国公府的风灯照得院子半明半暗,也照得他面容晴暗不定。
“是皇上授意丞相的?”宋惜惜有些意外,“为什么?战北望和易昉,是他亲自赐的婚,现在为何又要给战北望找个正妻?我记得易昉当时是以正妻的礼仪进门。”
“以什么礼仪规格进门都好,但圣旨确实是赐她为战北望的平妻,皇上并不愿意她好过。”
宋惜惜嗯了一声,知道皇上是记着成凌关的事,这口气皇上也不能名正言顺地出,谁不憋得难受呢?
“怎么就说了王家的三姑娘?”宋惜惜问道。
“这位三姑娘是方少将军的遗孀,只是和离了出门去的,丞相给名单的时候,皇上指了她,至于其中原因,你细想也不难明白。”
宋惜惜一怔。
他继续道:“皇上是变着法给你出口气,当然这不是他最主要的目的,他还是想用战北望的,王彪如今掌着北冥军,王彪的本事不大,但是在军中却也有一定的威望,两家结了姻亲,对战北望有助益。”
宋惜惜眸子凝了凝,“皇上想用战北望可以理解,但实在没有必要为我出这口气,他指定了三姑娘,三姑娘就算不想嫁,也得嫁了。”
第275章
请了三姑娘过府
皇上想为她出口气,让战北望娶一个成亲一年便和离的女子。
正好,她和战北望成亲一年就和离了。
只是那位三姑娘只怕未必同意这门亲事,是皇上指定的,这才没法子。
她那日登门拜访,大概是想知道战北望是个什么样的人。
皇上这样做,让宋惜惜觉得,自己或许连累了三姑娘。
这不是给她出气,这是给她树敌。
看来,这位三姑娘她是要见一见了,起码要把他们心里的芥蒂打消,免得给国公府树敌。
为着她自己,倒是无所谓的,日后国公府瑞儿是要掌家,莫要因这事结了一门的怨气。
谢如墨见她眉心锁住,便道:“平西伯老夫人下帖子拜访,估计是想问问你和战北望和离的事,这件事情原先外头大概是传得沸沸扬扬,但她们也是明理的人,知道外头传的未必全然是真,只有问过你这个当事人,才能真正清楚。”
国公府里有什么事情他都知道,每一次来,他都会先找陈福问候,陈福也会禀给他听的。
俨然把他当做主子看待。
陈福知道姑娘是英明的,但是府中人少,能办事的不多,如今也不用招太多人进府,且刚买回来的人也不能真放心用,所以许多事情还需要告知王爷,让王爷派人去打听,让王爷派人去办。
这也是为什么谢如墨总要过来的原因之一。
他和宋惜惜说了会儿话便要回去了,一大堆的案宗等着他去看,刚去大理寺任职,繁琐的文书每天看得眼睛生痛。
而且,他还要看商律,把律法熟读于心,否则作为大理寺卿,他连商朝律法都不清楚,说出去就才不配位了。
宋惜惜依照往常那样送他出门去,两人之间颇有默契,只是如今宋惜惜心思多了一重,每回相送,都下意识地与他保持距离。
她想管好自己的心,是要和他过一辈子的,但是心得管管好,别真付托了出去。
他虽然说不会娶什么侧妃之类的,可这不是他能决定的,梁绍这样的人都有上司赐妾侍,皇上和慧太妃能不给他张罗几个,延绵子孙?
身为皇家的人,开枝散叶尤其重要,皇室宗亲也会有人盯着他的子嗣,若少了,不得找她这位正妃的麻烦啊。
她也没见过只守着一位正妻的皇室子弟,他们屋中能维持个位数的都不多见,超过十人的不在少数。
她可以存感激之心,但是真的不能动心。
但是心是管不住的啊,心和脑子距离那么远,脑子说不要动心,心却动自己的。
翌日,宋惜惜命人去给平西伯府下了帖子,请老夫人和三姑娘过府一聚。
本是请的明日,结果收到帖子之后,没一个时辰她们便来到了国公府。
宋惜惜今日穿得随意,听得她们来,急忙便让宝珠更衣。
换了一身月白色的襦裙,披着一件湖水蓝披风,发髻上饰了云纹如意簪,手腕上是带着之前平阳侯老夫人送回来的镯子,素净中见典雅。
她来到正厅,梁嬷嬷已经招呼她们坐下吃茶,她们身侧站着两名婆子侍女。
见宋惜惜来,母女俩一同起身,福了福,“宋姑娘好!”
宋惜惜还礼,“老夫人好,王姑娘好,快快请坐。”
第276章
你和离的原因
老夫人穿着石青色织锦云纹棉袄,手里捧了个汤婆子,她大约五十来岁的模样,头发有些花白,发髻梳得一丝不苟,人也颇有威严。
再看三姑娘,穿得很是素净,白色狐裘下,是一身杏子黄的襦裙,二十来岁的年纪,长得漂亮,只是面容略带了一股死气沉沉的气息,若不是这一抹杏子黄,感觉她整个人的气质,要比她母亲还要老气。
宋惜惜请她们入座之后,解释道:“前两日老夫人来了帖子,只是那会儿我们家瑞儿正在治疗,小女一时分不开身去会客,怕失礼了,所以才叫人回绝,如今他好多了,便想请二位到府一聚,多谢你们惦记瑞儿的心意。”
那日她们下帖子来,是说问候和探望小公子瑞儿的,宋惜惜自然是要这样说的。
老夫人问道:“小公子如今可好?”
“好多了,劳老夫人惦记,是他的福分。”宋惜惜说。
老夫人露出了微笑,道:“我知道你们国公府什么都有,只是近日得了一根百年人参,便想着送过来给小公子补补身体。”
她说着,那老婆子便端着锦盒上来,对宋惜惜福身,“还望姑娘不要嫌弃。”
宋惜惜道:“这怎么好意思?你们能来探望瑞儿,小女已是感激不尽,怎可再收如此名贵的药材?”
“姑娘拿着吧,就当是我们平西伯府的一点心意。”老夫人叹息,但脸上也有欣喜之色,“往日我们两府虽鲜少来往,但我们是敬佩国公爷的,如今得知小公子尚在人间,也十分高兴,姑娘若不收下,便是瞧不起我们平西伯府。”
宋惜惜也不客套了,起身道谢之后叫梁嬷嬷收下人参。
老夫人显然还想客套几句的,但是三姑娘有些耐不住了,直接问宋惜惜,“宋姑娘,你能否告诉我们,为何要与战北望和离?他是否人品德行有亏?”
老夫人沉下脸来,“清儿,不得无礼。”
三姑娘王清如站起来,福了个身,却依旧固执地道:“我知道冒昧了,但还请宋姑娘如实相告。”
“三姑娘名字也有清字?那可真是巧了,不知道是用哪个清字?”宋惜惜笑着问道,先避开她有些咄咄逼人的语气。
“清水的清,我叫王清如,宋姑娘说也有个清字,是指您哪位也有清字?”
宋惜惜笑着道:“哦,那不是同一个清,我二嫂孔曼青,用的是青草的青。”
提起亡嫂,王清如的态度收敛了许多,轻声道:“原来如此。”
她轻轻地叹息一声,坐了回去。
见她不若方才那样焦躁了,宋惜惜这才说,“方才三姑娘问说我与战北望和离的原因,自是因为他要娶平妻,我容不下。”
“男子娶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宋姑娘当真因为此与他和离?”三姑娘显然不相信。
宋惜惜道:“没错。”
三姑娘眸色疑惑,“为何?不就是娶个平妻吗?平妻顶多算个贵妾,撼动不了你正妻的位置。”
宋惜惜心里想,哪里没撼动?他都言明了,心里只有易昉。
但这样的话,她不可能跟三姑娘说,如今和当时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
她只能说:“娶我的时候,他说了不纳妾,他违背了当初对我母亲的承诺。”
“这样啊,”三姑娘想了想,“违背诺言确实不对,只是你这样就和离了,岂不是儿戏?毕竟和离要承受的比你容忍他娶平妻要多得多。”
第277章
看样子她有意思
说完,她却是又一笑,“不过你和离了也好啊,如今能嫁给北冥王,当个王妃岂不是比当将军夫人好?”
宋惜惜不太喜欢她语气中的阴阳,淡淡地道:“缘分岂能人为控制?我和离的时候没想过会嫁给北冥王。”
“清儿,怎能如此说话?”老夫人沉下脸来斥责。
“得罪了,我说话素来直白,希望宋姑娘不要介意。”三姑娘敛住了笑意,又问道:“那么战北望人品,宋姑娘觉得如何?你既与他和离,想必他在你心里定然很差。”
宋惜惜觉得好笑,“三姑娘都这样说了,还来问我做什么?”
老夫人狠狠地瞪了王清如一眼,然后语气歉疚地对宋惜惜道:“宋姑娘别介怀,她这几年独来独往惯了,说话没个分寸,你别放在心上,我们这一次来,除了探望小公子之外,也想从姑娘口中知道战北望是个什么样的人,至少,姑娘认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宋惜惜道:“其实要真正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真不该来问我,像三姑娘说的那样,我既与他和离,定然是忍不了他,他在我心里怎会是个好人?”
看着母女两人脸色同时一变,宋惜惜端起茶喝了一口,再继续说道:“只不过,我与他那些都是私怨,且从和离那一刻开始,便如同陌路人,私怨也荡然无存了,我对战北望实在算不得了解,因为新婚之夜他便出征去了,等他回来便是要娶平妻,之后和离,可以说直到和离我和他尚算陌生人。”
老夫人点点头,“如此说来,确实陌生。”
宋惜惜道:“我真正认识他,是在南疆战场上。”
三姑娘肃然起敬,一改方才的态度,“对,差点忘记了这事,姑娘也是上过南疆战场立过功劳的。”
宋惜惜道:“我以同为武将的身份说话,他是个好将士,愿意听从调配,不争夺功劳,也勇敢有谋略,至于他的私德,因我与他实在不熟,无法给两位答案,两位可去别处打听打听。”
三姑娘听得很是满意,但是老夫人却是问了一句,“听闻在和离之前,他是想休了你,而且将军府老夫人还想算计你的嫁妆,对吗?”
宋惜惜心头一松,对咯,你们问我才好说啊。
她点头,“没错,将军府打算休我的,算计嫁妆的事也是真的。”
母女两人对视一眼,顿时沉默了。
别的事情都好说,但是算计嫁妆真的很不要脸。
三姑娘不甘心地问了一句,“是战北望算计的还是他母亲算计的?”
从这句话,宋惜惜听得出三姑娘对战北望很有好感,她喜欢武将,或许因为她亡夫是武将。
又或许,是婚事已经定下了,没转圜余地,她希望战北望是个好的。
宋惜惜道:“具体谁算计的我不清楚,战北望有说过不想要我嫁妆,但是不是心里的话,我真不知道。”
果然听到这句话,她们母女的神色稍霁。
老夫人向来是个明白人,战家那位老夫人在京城名流圈子里闹的那些笑话,她怎会不知?
宋惜惜慢慢地喝着茶,如实坦白相告了,不管这门亲事是如何来,她们心里有数就行了。
她们也没什么话要问了,坐了闲话一会儿,老夫人站起来告辞,深深地看了宋惜惜一眼,道:“许多事确实不是人可以控制的,但今日姑娘的坦荡,我们母女二人甚是感激,原先……”
她顿了一顿,摆摆手,“罢了,日子总是要过的,姑娘珍重。”
她话里有话,宋惜惜是听出来的,这门亲事他们做不了主,所以原先有些怨恨宋惜惜。
但如今她肯见也肯说,便也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