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7章

    所以,战北望抱起她的时候,她也不知道自己获救,依旧还在昏迷之中。

    但是,他这样抱出去,大家都看到,也知道易昉是没有穿裤子的。

    而且,也有好些人看到她躺在那里的时候,腿下是一滩血迹。

    很明显可以知道她遭遇了些什么。

    战北望一张脸铁青得可怕,他终于明白宋惜惜为何叫他只带自己的心腹上山。

    他狠狠地剜了宋惜惜一眼,充满了愤恨,在易昉没有亲口告诉他之前,他不会相信苏兰基的话。

    所以,他不愿意相信是易昉间接害死宋惜惜满门。

    宋惜惜从他的眼神里,只看到懦夫两个字,不搭理他只吩咐进去救人。

    有士兵进去把剩下的战俘抬出来,木屋里本身是有炭火的,但是西京人下山之前就熄灭了。

    他们还能发出惨叫,还没被冻死,可见是屋中的余温,维持了他们的生命。

    有人自发地脱下自己战衣里的棉服,给他们穿上然后下山去。

    回到西蒙城,传了军医过来。

    战北望亲自给易昉上药,清洗她身上的臭味,一点点地挖掉她嘴里的屎,好几次几乎呕吐出来。

    对于她腿一间的伤,他不敢细看,只是胡乱地上了些药粉。

    其余伤口都有细心处理,她的脸上被刺了一个贱字,战北望一狠心,用烧着的铁烙在她的脸上。

    宁可毁掉半边脸,也不能留这个字在脸上。

    易昉在处理伤口的时候便已经醒来了,她嘴里一直在咒骂,痛斥西京人的残毒。

    直到战北望用烧红的铁烙在她的脸上,她尖叫起来,浑身颤抖,才止住了那些恶毒的谩骂。

    “战哥,”她的声音嘶哑,眼神充满了痛苦,而出口的味道依旧熏得人几欲作呕,“为何毁我的脸?”

    “脸上有一个贱字,你要带着这个字过一辈子吗?”战北望眸光冰冷得有些可怕。

    “那些禽兽不如的狗东西,”易昉失声大骂,“苏兰基,我不杀你,誓不罢休。”

    战北望捏住她的下巴,俯头盯着她,“你告诉我,你在鹿奔儿城,是不是屠了村庄?杀了平民百姓?”

    易昉正悲愤难忍,听得他的质问,她歇斯底里大喊,“我后悔啊,我应该把所有的村庄都屠了,而不是只屠了他们三条村。”

    战北望身子摇晃了一下,眼神可怖,“你真的做过?那虐待战俘呢?是不是也和他们一样,去势,毒打?”

    “岂止?”易昉眼神恶狠狠,几欲疯狂,“我让人一刀一刀地划他的脸,让人给他淋尿,灌屎,我用尽一切办法去折磨他,让他说出他的身份,我现在就后悔,我下手太轻了。”

    “所以,就是因为这个人,苏兰基快速地和你制定了边线,签订了和约。”战北望浑身冰冷,冷入骨髓。

    他再愚蠢,也能猜到那个人的身份了。

    能让苏兰基不惜一切地退步让步,迫不及待地与易昉签订和约,甚至没回成凌关同萧大将军谈判,这个人,只怕是苏兰基的外甥,也是西京当今太子。

    怪不得,怪不得他们会上南疆战场。

    这一切都解释都通了。

    这么大的事情,争持了多年的边线问题,苏兰基草草与她签订了,他应该给早就想到有问题的。

    当时他在鹿奔儿城烧粮仓,他赶过去的时候已经签完,可见苏兰基有多急切。

    第129章

    他们真的没碰我

    他像是看陌生人一样,看着易昉。

    眼前这个人,和他所爱的易昉完全不一样,她像恶鬼一样残忍冷毒。

    他为了这个人,奉出了所有的战功,辜负了宋惜惜。

    他是天下间头一号的蠢货。

    可她说过的那些满嘴忠义,女子不该困于内宅,而该肩负保家卫国的责任,如此的大义凛然,那时候她满眼都是热烈的明媚。

    战北望跌坐在地上,脸上似哭似笑,随即,爆发出狂笑,似疯癫的狂笑。

    这狂笑把易昉给吓住了,她忍着痛疼撑起身子吃惊地看着他,“战哥……你怎么了?你别吓我。”

    战北望笑得眼泪跌出,双手捂住脸,肩膀抽搐着,眼泪从指缝里渗出。

    猛地,他放开捂住脸的双手,恶狠狠地瞪着易昉,“是你,害死了惜惜全家,惜惜全家惨遭灭门,全因你虐待战俘屠戮百姓。”

    易昉被他的眼神吓住了,她下意识地摇头,“不,是西京人杀的,和我没有关系。”

    战北望眼神痛苦,“你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人?你的手段为什么会这么残忍?那些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你怎么下得去手啊?”

    易昉依旧没有觉得她有错,“他们窝藏西京武将,我命人屠村,只是为了逼出那小将……战哥,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觉得我残忍,我是屠村了,但那些都是西京人,就算是百姓,也是西京的百姓。”

    “两国交战,不伤平民,不杀战俘,”战北望眼底猩红,咬得牙龈生痛,“这是我国与西京的协定,上成凌关战场之前,我与你说过无数遍,你说你都记住了。”

    他狂吼,额头青筋爆显,“现在你告诉我,你都记住了什么?你不止虐杀战俘,你还屠村,你是不是人啊?你是不是人啊?”

    易昉被他狰狞的样子吓住了。

    她泪水夺眶而出,“可我不是已经签订了和约定了边线吗?这个结果皇上很高兴,满朝文武都很高兴,以后不用兴兵打仗了,死一千几百的西京百姓,我真的罪大恶极吗?”

    她擦去泪水,自觉占理声音便大了些,“你去成凌关问问,问问我们商国的百姓,是否愿意牺牲自己的性命,换取商国坚持的边线且再无战事?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愿意。”

    战北望听了这番话,竟是笑了,凌乱的头发往上一拨,露出青肿的脸显得尤其狼狈与疯癫,声音却是极轻极狠,“那你呢?你愿意吗?你愿意以自己的性命换和平吗?”

    “你如果愿意,那你方才咒骂什么?那不是你应该承受的吗?他们都死了,你不愿意死吗?你去死啊!”

    “我……”易昉顿时语塞。

    战北望再继续逼问,“你问过被屠杀的百姓了吗?你问过成凌关的百姓了吗?他们都同意吗?啊?”

    他双手撑在床前,整个人已崩溃。

    易昉哭了出来,“战哥,你这是做什么?你这个样子让我很害怕,我遭了那么大的罪,你不仅没安慰我,还一直骂我,就算我有错,可我也是立了大功。”

    战北望看着她的泪水滑落在脸上的火烙上,混做了血水往下滴,确是可怜凄惨。

    但是,战北望半点怜悯都没有,更没有心疼。

    “你可知,你麾下所有的士兵,除了被俘虏的那十几个,全部都死了?没死的那些,也都被去势,而你……”

    他没说下去,但是脸上的表情既屈辱又复杂。

    易昉止住了哭,怔愣之后忽然明白了他的意思,急道:“你以为我被他们……我没有,战哥,他们没碰我。”

    第130章

    就看扛不扛得住

    看到战北望不说话,易昉急了,她不顾身上的伤愤怒地道:“他们是伤了我,但是绝对没有强辱我,我说的是千真万确,不信的话你可以去问他们。”

    战北望神色阴郁,“有什么好问?还嫌不够丢人吗?”

    易昉听得这话心都寒了,大受打击,“你不信我?”

    战北望凄惶一笑,“信你?你对我说过半句真话吗?我问你成凌关的事,你每一次都以北冥王即将上战场为由,所以苏兰基退兵回去和你签订条约,你连这么大的事都隐瞒我,你让我怎么再相信你?”

    “我不告诉你,是因为我知道你不喜,你一路上,”易昉显得很暴躁,整个人都抓狂了,“你一路上一直跟我说不伤两国百姓,但是我分明看到他们是躲进了民居,我们既然攻入了鹿奔儿城,就一定要有所收获,我不过是杀了些村民,可西京人杀了我们多少士兵?”

    战北望深呼吸几口,让自己平静下来问道:“我们进鹿奔儿城的目的是什么?”

    “烧粮仓。”易昉脱口而出。

    “我去烧粮仓,让你负责后援,但你却去追那什么小将,你想没想过,如果我们烧粮仓的时候,有西京士兵赶来,而你没有能及时通知我,后果将是如何?”

    “但事实上,我就是立了功。”易昉摇头,觉得脸很痛很痛,不想再和他争吵,“算了,我和你想法不一致,你不认同我,我也不认同你,这件事情再争执下去只会伤感情,何必为了几个西京百姓伤害我们的夫妻感情?不说了,好吗?”

    战北望满心的失望,说了这么多,她始终认为那只是几条西京平民的性命,在她眼里,那只是蝼蚁而已。

    他亦不想说。

    在转身出去之前,他苦笑,缓缓地说:“真可笑,为了你,我抛弃了惜惜,我真的很后悔。”

    易昉倒抽一口凉气,不敢置信地看着他,“你说什么?你后悔了?”

    战北望转身慢慢地走了出去,外边的天被篝火照得通亮,又下雪了,但天气再冷,冷不过他的心。

    彼时,宋惜惜在帅营里坐着。

    热茶奉上,还有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

    面条什么都不加,连个鸡蛋都没有。

    却是宋惜惜上战场之后吃过最好吃的东西,她以前从来不觉得面条这么好吃。

    谢如墨见她吃得香,不禁问道:“一碗够不够?”

    “不够,还有吗?”宋惜惜边吃边抬头问。

    “没有!”

    “……”那不多余问吗?

    谢如墨笑了,凝眸看着她,这狼吞虎咽的,哪里还有贵家小姐的风范?

    等她吃完,谢如墨才告知她,其实他和苏兰基在战前就已经互通了信。

    “他的目的是易昉和那些曾经参与屠杀的士兵,本帅早就知道,本帅曾试过安排她在后方,但她自己攻了上去。”

    宋惜惜道:“元帅算是护过易昉了。”

    “架不住她自己想死。”谢如墨俊眉拢起,给她取了一方手帕擦嘴,“易昉是一个毫无底线的人,苏兰基对她没下死手,是觉得她会不堪受辱自尽,你觉得易昉会自尽吗?”

    宋惜惜接过手帕,手帕上的刺绣东倒西歪,绣工真差,但还挺干净的,元帅竟然会藏着一方这么丑的手帕。

    在军中也没那么讲究,宋惜惜用手帕擦了嘴唇,道:“难说,她此番受辱,嗯……”

    屎尿之类就不说了,因为她还想要把面汤喝了,“而且这么多人看见她没穿裤子,这事在军中也遮瞒不住,军中瞒不住,那么京城想来也会知道,就看她扛不扛得住了。”

    第131章

    你想报恩吗

    她说着,便端起了碗把面汤一饮而尽。

    这豪迈劲,谢如墨看得眉眼都染了笑意。

    “话说,那西京太子为何会出现在鹿奔儿城?”宋惜惜始终不大明白,以前就听闻这位太子在西京深得民心,贤能英明,为何却在鹿奔儿城出现?

    他本也不是武将啊。

    “西京皇室的内斗,他是被二皇子设计,被迫上了战场,苏兰基知道他不能战,所以只让他躲在鹿奔儿城,因为战场不在鹿奔儿城,谁知道,他遇上了易昉。”

    “二皇子?”宋惜惜微微蹙眉,“那西京太子一死,几位皇子便要争夺太子之位了,如果这个二皇子当了太子,对我们商国可不友好啊。”

    二皇子对商国,那是仇视敌视,充满了恶意。

    “嗯,但苏兰基有心扶持三皇子上位,三皇子与西京太子乃是一母同胞,只是三皇子还未成器侯,苏兰基面对的困局很多,西京陛下已经百病缠身,怕是熬不了多长日子。”

    宋惜惜明白了,“所以西京这一次讨回点颜面,报了仇,然后便迅速撤离回去应付内乱,现在他们瞒着西京太子的死因,但一旦来日被人揭穿,也可以昭告西京百姓,已为太子复仇。”

    “算是原因之一,但其中复杂,实非我们所能全然知晓的,一个大国,有他自己的考量。”

    宋惜惜点头,“是的。”

    谢如墨望着她,郑重地道:“惜惜,南疆收复了,有你们宋家的功劳,可告慰你父兄了。”

    宋惜惜眼圈微红,声音已然哽咽,“嗯!”

    谢如墨深深地注视她,道:“你父亲一生未竟之大业,你帮助着完成了,伊力和西蒙的城门,是你带兵攻破的,也是你带兵浴血奋战,来日史书工笔,必定有你们宋家浓墨重彩的一笔。”

    宋惜惜到如今才明白,为何元帅这么多名将不选,却选了她带领玄甲军,而且在战时便送奏本回京定下她武将品阶,这是元帅给她的机会,没有将军之衔,她率领这么多兵马,名不正言不顺。

    她站起来,拱手拜下,“元帅抬爱提携之恩,末将无以为报。”

    谢如墨眸光微闪,“无以为报?言下之意你是想报恩吗?”

    宋惜惜微怔,这……只是客套恭维之辞,攻城与杀敌,她都不遗余力,也算是报了提携之情吧?

    “呃,元帅是有吩咐?”

    谢如墨笑容扬起,“现在没有,但保不准以后会有事情需要宋将军帮忙。”

    宋惜惜想着元帅也是随意之言,毕竟他贵为亲王,怎需要她帮忙,便也再客套一句,"哦,那就来日再报。"

    谢如墨眸光意味不明,“嗯,这句话本王记住了,你先下去休息休息。”

    宋惜惜站起身,“是,末将告退。”

    回去营内,沈万紫和辰辰已经睡死过去了,宋惜惜鞋子都不脱,直接躺下。

    这一躺,全身像是散了架似的,疲惫在四肢百骸浸出来,困意如山倾倒,她眼睛一闭就睡着了。

    这一睡,便睡到了次日傍晚才醒来。

    他们几个都是修习内功心法的,睡觉是最好的休养方式,这一觉醒来,顿觉精神奕奕。

    大家也都陆续地醒来了,别的话没多说,自动自觉地出去帮忙清理战场,安抚百姓。

    第132章

    将军府宴客

    收复南疆的捷报传回京城,皇帝看着捷报,泪流满面,早朝上满朝文武跪地高呼万岁。

    天大的喜讯像长了翅膀不胫而走,一开始是官宦人家知道,后来是满京城都知道,再后来,各地州府都知道。

    举国欢腾。

    说书先生到处都有些人脉,官宦家里头的小厮丫鬟,总能收到些消息卖给说书先生。

    于是,大家都知道立了头功的自然是北冥王,但是连续破了伊力城和西蒙城的是一名女将,是她率领玄甲军势如破竹,把沙国人打得屁滚尿流。

    说书先生最是擅长制造英雄,经他慷慨激动的宣传之下,那位女将简直被描绘成了天上的女战神。

    战事也被完全扭曲成各种艰辛,在艰辛当中,元帅麾下的这位女将如何骁勇善战,如何智取敌军将领。

    有多玄乎,说得多玄乎。

    百姓平凡普通的日子里,太需要英雄了,因此不管是茶肆酒馆,还是市井街头,抑或是百姓家里聚会宴席,都少不了提一下这位女将。

    但是这女将的身份大家却不知,可还有谁呢?自然是易昉将军啊,她曾经在成凌关立功,也是她和战北望将军带着援军上战场的。

    援军里头,就有玄甲军。

    所以,带领玄甲军破城的女将,非她莫属了。

    这只是流传在百姓里的一场狂欢。

    世家大族甚至是五六品以上的官员,都不会将民间传言当真。

    那都是茶馆酒肆里的胡乱揣测,或许有那么一两分是事实,但其余多半夸大或是失真。

    可偏偏,将军府的人却信了,以为是易昉立下了大功。

    战老夫人自从他们出征之后,一直茹素念佛,求他们立得军功归来,如今果然成了,战老夫人一开心一激动,病都好了很多。

    她当即命人下去准备,要大张旗鼓地去白灵寺酬谢神恩。

    将军府的人抬着牲畜与祭品,风风光光地穿街过市,一路还放着炮仗庆贺,让百姓更加相信那位女将就是易昉将军。

    战老夫人坐在轿子里头,掀开帘子看外头百姓,看到他们鼓掌,欢庆,战老夫人虚荣心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酬谢神恩之后,她再让大儿媳闵氏筹办一个茶宴,宴请朝中官员的家眷们过来聚一聚,提前打好了关系,等他们回朝之后,得了实职,在官场上也可一帆风顺。

    她认为,自己的儿子和儿媳妇再一次立功,眼看便是朝廷新贵,各家都一定争先登门拜访。

    所以,这茶宴她下令要办得体面风光,就连她当初陪嫁过来的一套白釉粉胎茶具都拿出来,准备招呼那些世家大族的夫人。

    至于茶点,府里头的厨子做得不精美,都是在聚德惠买的,聚德惠做的点心最是有名,美味好吃,除了贵没任何缺点。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