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3章

    谢如墨不可能让宋惜惜冒险,所以,在歼灭了不少弓箭手,等着他们换轮的时候,谢如墨飞过去宋惜惜的身边,挑倒一名弓箭手之后迅速在她耳边低语一句,“掩护我,我下去开城门。”

    宋惜惜桃花枪旋转着,飞快地看了谢如墨一眼,他满脸都是敌人的血,想来自己的脸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是!”

    战场上,真是人命贱如草芥。

    万千箭雨之中,谢如墨战袍一掩,快如流星一般飞落四方城内,再一跃起忽高忽低地飞至城门。

    宋惜惜随即也跟着飞下,她手中转动着桃花枪,挡在了谢如墨的面前。

    沈万紫他们四人见状,迅速补位,四方城墙上各一个,摧毁他们的弓箭手阵。

    有从云梯冲上城楼的玄甲军见状,大喊一声,“盾牌组下城门。”

    大批手持盾牌的玄甲军迅速找两侧楼梯,长矛组尾随,躲藏在他们身后从楼梯一路厮杀下去。

    他们训练有素,攻护阵法在这个时候发挥的作用是最大的,那几日的苦没白吃,这样的进攻与防守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

    放倒一批,见一批砍上来,盾牌队就迅速补位,近身用短刀,一旦拉开距离长矛组便上。

    很快,他们就涌到了谢如墨和宋惜惜的身边,盾牌阵法迅速合成,把他们包围得像铁桶一样。

    投石机也在不断投石进来,砸得敌军不敢靠近,就连战北望也想不到自己和宋惜惜竟然配合得这样好。

    战北望下令停止圆木攻门,所有人退后,做好破城之后冲进去的准备。

    易昉调整好了情绪,手握长剑,只等着破城攻入。

    沉重的城门,发出了一声巨响。

    站在最高处指挥战争的西京元帅苏兰基没有命令继续守,他盯着一个地方,但是战场到处都是人,他根本看不到谁是易昉。

    不过,他一点都不着急,因为他知道盯着易昉的不会只有他一个人,而是他带来的所有西京士兵,他们耗费兵力财力,最大的目的就是易昉。

    不管她藏匿在何处,都一定会被找出来。

    城门大开,北冥军和援军如潮水一般涌了进来。

    第110章

    易昉被诱

    战场就在西蒙城内,百姓们从攻城开始,就家家户户锁门,全部都躲起来了。

    沙国士兵侵占这个地方的时候,奴役百姓,也有欺辱妇女的事情发生,所以他们虽然知道破城之后会有大规模的战事,但他们无比希望北冥军能攻进来,把沙国人赶走。

    厮杀正酣,易昉跟随大军攻入城内,很快就杀到了前面,她并非唯一的女将,但是却是唯一一个穿着女将战袍的人,这战袍还是兵部特意为她定制。

    她盔甲上还有一块红头巾,代表她巾帼不让须眉。

    所以,纵然战况混乱,她也特别显眼。

    苏兰基看到了她,很多西京的士兵也看到了她。

    针对她的策略已经开始,那就是她带兵赶杀的一队人在节节败退,她好胜心强,自然要追击上去把他们全部歼灭。

    战北望看见了,大声喊道:“易昉,不能追。”

    他发现不对劲了,两军在西蒙城里决战,整个城就是战场,且两军胜负未分,敌军也没吹撤退的号角,只有往前逼杀,不可能逃跑。

    这么快就撤退的,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诱敌。

    而且看长相,那些士兵是西京人。

    战北望心里莫名就觉得西京人会针对易昉,是因为成凌关签订和约的事,始终不能想通透。

    嘴上说相信,心里是有怀疑的。

    “易昉,回来!”战北望大喊着,想追过去,但是敌人缠身,他根本挣脱不开,只能奋力厮杀,甚至都顾不得再看易昉一眼。

    易昉听到了战北望喊她的声音,但是她没有停下来,她有自己的判断。

    这些人打着打着就逃,肯定有问题,说不定又是一些西京的世家子弟上战场历练,只要把他们抓住,故技重施就一定可以逼得西京人全部撤出战场。

    她现在要立功,就要另辟蹊径,不能只用单纯杀敌来立功了,那样杀再多的敌人,北冥王的奏本上也不会有她的名字。

    “继续追,他们肯定有问题。”易昉一边追一边下令道。

    那一小队里有三四个是穿金色盔甲的,看着就像是之前在成凌关俘虏的小将,那小将也不是什么小将,定然是西京皇室或者是世家的人,所以才逼得苏兰基签下和约。

    现在大好机会就在眼前,她怎么会放过?

    易昉追敌而去,谢如墨和宋惜惜都看见了。

    他们在厮杀之中对望了一眼,宋惜惜从谢如墨眼底里看到了一种如释重负,然后便见他凌空跃起,踩着密密麻麻的脑袋,往后方的指挥营去。

    将帅本来就该在指挥营,和军师谋士们一同等待战果,再看如何用兵。

    而且城破了,拿下是迟早的事。

    只是宋惜惜觉得他方才还在奋勇杀敌,在看到易昉被诱入城中之后就回了指挥营地,有些突兀,仿佛胸有成竹了一般。

    宋惜惜没想太多,眼前敌情凶险,容不得她半点分心。

    几十万人挤在城中厮杀,长枪用着不趁手,但桃花枪是有机关的,可以缩短成一把短枪。

    如此,便是近身厮杀也不成问题。

    打了大约半个时辰左右,宋惜惜他们已经杀敌无数,全身沾满了敌人的血。

    加上敌人实在太多,她也受了点伤。

    玄甲军护着她,但全部被她斥退,让他们该杀敌杀敌,她不需要任何人保护。

    将军都如此拼命,玄甲军自然竭尽全力。

    厮杀将近两个时辰,北冥军越战越勇,他们心里都知道这是最后一战,必须使出全部的力气,打赢了,便可以彻底收复南疆。

    反观沙国士兵,已经露出败退之色,他们背离国土到南疆多年,商国人始终没有放弃这一片土地,打了这么多年,他们已经心力交瘁了。

    第111章

    撤退

    苏兰基和维克多依旧没有上战场,他们站在高处看着这一场战争。

    尸横遍城,目光所到之处,全部都是牺牲的士兵,鲜血几乎把这座城染红了。

    而大部分都是西京士兵和沙国士兵,困城之战,拼的就是一个勇字,已经无任何战术可用了。

    维克多知道迟早也要放弃南疆,败走西蒙,他入西蒙之后便看清楚了,西京人来襄助,只是想多杀一些商国士兵出气。

    以及,杀一个叫易昉的女将。

    他们没有战胜商国的决心,更不想与沙国瓜分南疆,他们更多是为泄愤而来的。

    所以维克多心里很是愤怒,如果不是西京人来,他们或许早就败走了,也不至于再打几仗,多牺牲一些将士。

    他冷冷地对苏兰基道:“你既是要泄愤,何不屠城?”

    他大概知道苏兰基为何会如此憎恨商国人,他打听到成凌关一战,西京的鹿奔儿城有村庄被屠了。

    苏兰基燃起愤怒的火焰,“战争之于百姓,已是家破人亡颠沛流离之祸,我若再屠杀百姓,哪怕是敌国的百姓,与畜生野兽有何分别?”

    维克多望着一个个士兵倒在血泊中,心底依旧会颤抖,事已至此,他已经无法调整什么战术。

    “想不到,你还会说出这样的话。”维克多面容被寒风吹得通红,说话也不大清楚了,“你的百姓被屠,你却对他们的百姓手下留情,窝囊。”

    “真正的武将,是憎恨战争的。”苏兰基看着漫天飘飞的雪花,“下雪了,这场仗胜负已定,若不想再损兵折将,撤了吧。”

    维克多问道:“你要杀的人,已经杀了吗?”

    苏兰基嘴唇绽开一抹残冷的笑,眸光看向急急奔来的先锋,“杀?不!”

    死,对于易昉来说,太便宜她了。

    先锋快速奔上,这汉子脸上身上全是暗红色的血液,但他的脸上却露出了得意的笑,拱手道:“回元帅,人已经在我们手中,共俘虏十八人,其余全部歼灭。”

    苏兰基缓缓地伸手,接住一朵洁白的雪花,很快,雪花在他手心的温度里融化。

    他仿佛是在进行一种仪式,闭眼片刻,猛地睁开,精光显露,“传令下去,西京士兵全面撤出西蒙。”

    他伸手拍拍维克多的肩膀,“退吧,维克多将军,你在南疆战场上已经损失太多了,你战胜不了北冥王。”

    维克多嘴角一扯,冷冷地道:“你就不该来。”

    他猛地拔剑对准了苏兰基,咬牙切齿地重复,“你就不该来,你给了我们希望,却没有与我们并肩作战。”

    苏兰基冷笑,用手架开了他的剑,“你们为南疆打了这么多年,国内早就空了,你们的皇帝拿了我们三百万两白银,十万石粮食,只需要借南疆战场给我们用一下,所有军饷军需都是我们自己供给,你们没有吃亏。”

    维克多的剑依然指着他,“他们到底屠了你们几个村子?你们要用这样的方式复仇?据我方统计,你们西京人在伊力城数战也不过杀了几千北冥军,加上今日这一战,顶多一万人,为了这一万人还有你们俘虏的十八人,你们付出的代价如此之大,我实在不解。”

    杀敌一万,但他们西京人死伤几万,还奉了这么多的白银和粮食,这样大的仇恨,又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为何不直接攻打成凌关?

    如此伤敌五千自损一万的做法,前所未见。

    他实在想不明白。

    苏兰基没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退后一拱手,“告辞。”

    西京军队吹起了退兵的号角,战场上的西京人开始陆续退后。

    维克多见大势已去,也缓缓地放下了剑,抬眸,看到一个个的沙国士兵死在北冥军之手,还有最勇猛的那几人,他们仿佛不知疲倦,出手便要人命。

    他最终缓缓地道:“传令下去,全军撤出西蒙。”

    第112章

    以其人之道

    沙国士兵与西京士兵大肆撤退,这让正在酣战的北冥军瞬间懵了。

    听着撤退的号角,他们还以为沙国要用什么战术,诱敌深以入之类的。

    但是,仔细一想,撤出西蒙,他们还追什么追?本来就是要把他们赶走的,又不是要把他们全军歼灭。

    所以,北冥军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敌军丢盔弃甲地逃跑。

    胜利就这么容易?

    他们都做好了准备以身殉国,毕竟,西京人如此大张旗鼓地来襄助,怎么会轻易就败走了?

    连元帅亲自上战场,自然是异常残酷的,现实也确实杀得异常残酷,到处都是尸体,满城血腥,即便下雪了也掩盖不住那股子铺天盖地的血腥气息。

    但西蒙城很大,除了城中还有许多村庄。

    方将军奔回指挥营,问道:“元帅,是否要追过去?防着他们屠杀平民,屠戮村庄。”

    谢如墨道:“苏兰基不会,但是维克多……派宋将军带玄甲军一路追出去。”

    谢如墨知道苏兰基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在西京从来都不是好战分子,屠戮村庄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苏兰基麾下。

    但是,维克多在南疆战场耗了这么多年,什么军功都捞不着,难保不会杀平民来泄愤。

    有追兵,维克多就顾不得杀平民。

    “是!”方将军策马去找宋将军,传达了元帅的军令。

    宋惜惜举着桃花枪大喊,“玄甲军随我来,助沙国人逃跑去!”

    玄甲军一动,其他士兵也跟着去,他们已经杀红了眼,怎么也要亲眼看着沙国人逃窜出去,离开西蒙地界。

    战北望在敌军撤退的时候就一直在寻找易昉,他高声喊着,“易昉,易昉……”

    声音在阵阵威武的脚步声中,显得那么的薄弱,他想也不想,跟着宋惜惜一路追了出去。

    而他没有想到的是,易昉早就已经落入了西京人的手中。

    在破城两军开打的时候,她就率军去追那一队西京士兵,其中有几个小将装扮的,正是她的目的。

    她要把那几名小将擒来,逼退苏兰基,只要西京人退了,沙国人就不成气候,必定会溃不成军。

    说她不能立功,她就不能立功了吗?

    追着追着,她发现自己对了,因为前方一队人逃跑的路线是往城外而去的,这显然是不想恋战,这些都是上战场镀金的世家子弟和皇室中人。

    他们就是在战场上露个脸,就能回国谋个实职了。

    易昉在这上面捡过一块大金子,自然是咬死了不放,率领着这一千人不到的队伍,奋起直追。

    一直追了小半个时辰,前方的人队伍终于跑不动了,停下来直喘气。

    易昉所带的人也累得很,有几个身体素质差点的,几乎连刀都举不起来了。

    就在易昉大喊一声“杀”的时候,却见四面八方的巷子里涌出了许多在此候了许久的西京士兵。

    她猛地抬头看向自己追的那几名小将,只见他们脸上都露出了奸计得逞的冷笑。

    她顿时意识到自己上当了,跑了这小半个时辰,体力早不如这些在等候的士兵。

    只听得一名将领大喝,“除了那个女的,全部给我杀了。”

    西京人举起大刀,凶神恶煞地扑了过来,他们仿佛是裹着莫大的恨意,举起落下的刀干脆利落,一刀一个,显然都是训练有素的杀手级别。

    第113章

    还治其人之身

    而且他们的人数很多,易昉艰难抵挡着,横扫了一眼,发现越来越多的西京士兵涌过来。

    他们竟不在主战场上,就在这里等着她,她意识到之前用这个计策捡了一块大金子,而这一次用此计却进入了敌人的圈套。

    易昉和堂兄易天明的武功稍稍好些,能抵挡一阵子,但是身边的士兵兄弟们一个个倒在了血泊里,西京人没有半点留情,杀伐果断,这些大概才是他们的精锐。

    易昉心里头后怕得紧,想逃,但身后全部都是西京士兵,他们手持长刀没有上前,却隔断了她逃跑的路。

    她只能慌乱地应战,可恐惧得很,招式使出来没有力量,当看到一把刀朝她的手臂砍下来的时候,她下意识地抓住了面前的一名小兵挡在自己的身前。

    那小兵被劈中了头脸,鲜血汩汩地流。

    那小兵艰难地转身,不敢相信地看着易将军,他们曾在成凌关立功,易将军说了祸福与共,但现在……

    易昉一把推开他,把他推到了敌人的大刀上,转身便跑。

    她施展轻功企图想越过身后的敌军,但是,敌军齐齐拔出尖刀举起来,易昉双脚踩在尖刀上,痛得浑身哆嗦,倒在了地上。

    双脚鲜血直流,但是那些手持尖刀的人没有攻击她,只是站在一起阻断她的路。

    事已至此,她明白对方是要活捉她了。

    她只能拼尽全力,希望战哥能来救她。

    战哥看到她追着这队敌军的,他喊着自己不要追,那他大概是猜到这是敌军的计策。

    他一定会来救她。

    她只要坚持着就行了。

    但是,面对西京人的凶狠,她忍着双脚下的剧痛艰难抵挡也无济于事。

    很快,她身上便连中了几刀,虽然都是皮肉之伤,伤得不深,可疼痛也使得她再难抵挡。

    她的脖子很快就被双刀架住,她的武器也被打落在地上,她不敢转动脖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士兵一个个倒下,整条路都被鲜血染满了。

    “堂兄,救我。”她发现易天明还勇猛地战斗,连忙喊道。

    但很快,易天明脖子上也被刀剑架住,除易天明之外,还有十余人被俘虏,其余的人全部被歼杀。

    西京人控制了他们之后,其中一名小将慢慢持着滴血的刀慢慢地走了过来,站在易昉的面前。

    他脱下头上的盔甲,摘下脸上的金色面具,露出一张让易昉为之颤抖的脸。

    那张脸,与她在成凌关俘虏的那个小将长相有七八分的相似,但是此人眼底更狠,更冷,更凶残。

    “易昉!”他冷冷地叫了一声,“你终于落到本皇子手中了。”

    易昉双腿发软,皇子?那成凌关那个……也是皇子身份?

    她深吸一口气,是啊,早该猜到的,若非皇室中人,苏兰基怎肯迅速停战,与她签订和约逼她放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