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7章

    战北望能娶到她,是那小子三生修来的福分。

    在出征南疆战场之前的每一年,他都会去万宗门拜见宗主,也可以见到那个鲜活的少女在练武,她脸上永远是纯真无邪热烈恣意的笑容。

    可现在,他没有再看到那种笑容,只看到她极度的隐忍。

    她父兄的牺牲,对她打击很大。

    只是他不明白的是,她父兄既是牺牲在南疆战场上,作为自小习武的她,难道不该上战场为父兄复仇吗?怎么会选择嫁人了?

    那鲜活恣意的少女,最是不缺的便是骨气,可她现在连哭都没有哭出声来,仿佛隐忍已经成为了她的习惯。

    除了父兄的牺牲,她到底还经历过什么?

    战北望那厮待她不好?

    想到这里,谢如墨眸色顿时冰冷下来。

    谢如墨攻下伊力城之后,已经立刻上奏,捷报是军情,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的,所以伊力城拿下之后,不出三天捷报便已经抵达了京城,送到了皇帝的手中。

    第80章

    皇帝后悔啊

    肃清帝自从收到第一封军情奏本,便激动得浑身热血沸腾。

    宋惜惜,宋惜惜,宋怀安之女,镇国公府嫡女,想不到她竟是如此的出色,比起易昉有过之无不及。

    等再收到攻下伊力城的捷报,他一拍桌子,狂喜大笑,“好,好,将门无弱女。”

    他立刻传丞相以及兵部尚书,把捷报给他们看,穆丞相激动的热泪盈眶,“伊力城收复了,宋惜惜居功至伟,她攻下粮仓,守住了粮仓,我们可以减少补给,这给我们商国省下了多少粮食银钱啊,宋兄啊,你在天之灵可看见了?你的女儿,真是了不起,不负宋家之威名啊。”

    兵部尚书李德槐也是激动得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我商国前有宋怀安,后有北冥王,如今更有宋惜惜,我朝年轻的武将,眼前所见便有两人称得上名将,总算新旧交替成功了。”

    肃清帝难掩眼底的狂喜,“最重要的是,南疆只剩下西蒙一城,只要攻下西蒙,沙国再无反攻之力,沙国一旦退出,西京有何理由再滞留南疆战场?除非西京想与我们在成凌关再打一仗。”

    穆丞相老泪纵横,“南疆即将要收回来了,老臣有生之年能见到南疆回归,死也瞑目了。”

    李德槐跪下,恭维道:“陛下,这都是陛下用人有方,您知人善用,先派宋惜惜前往南疆,助北冥王攻下伊力城,且拿到这么多粮食与军需,臣甚至怀疑,西京人这一次到南疆战场去,是给我们送军需粮食的。”

    宋惜惜自然不是皇上派去的,但是这里必须要提到是皇上暗中派出,这才彰显陛下有先见之明。

    肃清帝哈哈大笑,“爱卿言之有理啊,他们解决了我们输送粮食的艰难,这大冬日到处暴雪冰封,军粮送往南疆实在困难至极,如今有了伊力城的粮仓,可确保攻下西蒙之前,我们的将士能吃饱,能穿暖,便能打胜仗。”

    肃清帝心里头实在是高兴,他在位的时候收回南疆,是他最了不起的政绩,来日史书工笔,他也是最闪耀的皇帝之一。

    只是这份狂喜越浓,他便越觉得有些懊悔,当初宋惜惜进宫禀报的时候,他说了那样的重话去伤她的心。

    对宋家,他始终有所亏欠,因为当初宋怀安在战场上遇险,他没有及时增派援军,使得他们父子七人战死沙场。

    这份亏欠他以为通过追封宋怀安为镇国公可以弥补,但如今宋家女再建功立业,延续宋家人对商国的忠义。

    他心里轻轻叹息,当初赐婚战北望与易昉,错了。

    他下令兵部尚书李德槐,“传朕旨意,宋惜惜立下战功,北冥王阵前封她为千户朕无异议,朕再赐封她为五品初授武德将军,一旦拿下西蒙,收复南疆,升正四品明威将军。”

    许给阵前将士的承诺是做不得假的,丞相和兵部尚书都知道,宋家即将有一颗新的将星冉冉升起。

    不知道战北望在战场上看到这位出色的前妻,是否会有些后悔?

    不过,如果他后悔也着实没意思,如今民间百姓把宋惜惜踩得一文不值,里头若说没有将军府的手笔,谁都不信。

    第81章

    战北望和易昉到

    先封了五品将军,再许诺封四品武职,足见肃清帝对宋惜惜有多寄予厚望。

    丞相对此毫无意见,这破格提升实在是宋惜惜有这份能力。

    穆丞相道:“倒是援军,如今还未赶到,距离易昉将军承诺的期限已过了。”

    肃清帝有些不高兴,但也找补了下,“雪天赶路,着实艰难些。”

    李德槐道:“皇上,宋惜惜升为五品武德将军,而战将军和易昉将军如今只是从五品武略将军,品阶要比宋将军低一级。”

    按说,战北望和易昉立下了大功,签订了与西京的和约,停止战事订立边线,这份功劳要大于宋惜惜襄助北冥王攻下一座城。

    所以,李德槐便多说了这一句。

    肃清帝道:“有何问题?他们二人的战功,不是用来求朕赐婚了么?”

    李德槐一拍脑袋,差点忘记这茬子事了。

    当初战北望以战功求娶,他就觉得这人不怎么好用,但是皇上执意要扶持年轻的武将,他也不好说什么。

    确实如今武将青黄不接,皇上有此番心思也没错。

    但是,谁能想到会横空杀出一匹胭脂烈马,宋家,真的没有一个人是吃闲饭的。

    肃清帝有些事情还没调查清楚,所以对易昉还保留着态度,皇弟来的密信提到成凌关大捷,再联想起西京前后不一样的态度,他也觉得成凌关一役有问题。

    已经派人暗中调查,但至今尚未调查出结果。

    眼下,还是以南疆战事为重。

    “前方战事还有激烈一战,所以攻下伊力城之事可以在早朝上说,但宋惜惜的功劳暂且按下不提,等大捷之后回京论功行赏,朕不会薄待了她。”

    “是!”穆丞相与李尚书应道。

    确实不宜太早庆祝,也不宜太早把宋惜惜的战功说出,如今武勋也好,官爵人家也好,甚至是皇家宗亲,对宋惜惜和离之事还在议论纷纷,暂且让他们议论着。

    这是一块鉴金石啊,可以看看哪些嘴脸是最尖酸刻薄,最后又从尖酸刻薄到谄媚的。

    年后,正月十三,战北望和易昉带领的援军终于抵达了伊力城。

    进入南疆地带的时候,听闻说他们拿下伊力城,战北望和易昉都十分心急,就怕自己太迟,北冥王会直取西蒙,到时候他们白跑一趟,却半点战功都捞不着,这样就太可惜了。

    好在,抵达伊力城的时候,他们才刚建好城外野地的卫营,与沙西联军还没开战,这最后一战只要来得及参与,他们就能捞着功劳。

    彼时,宋惜惜被提拔为五品武德将军一事,已经由驿马送到几日,宋千户是正儿八经的五品武将,而不是阵前临时提拔的。

    但战北望和易昉甚至都不知道宋惜惜在伊力城,他们援军抵达之后,令兵士就地安歇,便前去拜见统兵元帅北冥王谢如墨。

    易昉入城之后所见,处处井然有序,百姓各司其职,安居乐业,一点都没有了战乱时候的恐慌。

    她心里是有些懊恼,本以为前方一定会兵荒马乱,粮食不继,每日他们都在着急等待援军的到来。

    她多次想过抵达南疆战场的时候,这里的士兵会有多激动,连北冥王也会亲自迎接。

    殊不知却是这般景象,倒是让她觉得援军的到来,有些多余。

    入了卫所帅营,诸位将军也在,正筹谋最终战,连宋惜惜都在场,只不过她围在桌案边上,被身旁高大的将军阻挡,战北望和易昉都没看到她。

    第82章

    宋姑娘为何不告知

    他们二人上前拜见,“末将战北望拜见元帅!”

    “末将易昉拜见元帅!”

    谢如墨抬起头,含笑道:“你们终于来了。”

    战北望道:“一路大雪封路,末将来迟,请元帅降罪。”

    “天公不作美,与战将军易将军无关。”谢如墨瞧了宋惜惜一眼,见她只是抬头瞧了一眼,并未过去,心里便觉得他们之间定然是出了问题。

    倒是方天许和林将军这两位宋家军旧部,看到战北望来到,不免便打量了一番,见果然长得英朗俊逸,颇有男儿气概,顿觉得十分满意。

    到底是宋夫人亲自挑选的女婿,怎么会差?

    方天许上前,拍着战北望的肩膀,哈哈大笑,“战将军,今日终于见到你了,你这小子福气真好,娶得一位好夫人啊。”

    林将军也笑着说:“还没恭喜战将军呢,你们夫妻二人合力建功,定能重新光耀将军府门楣。”

    “战将军,你的夫人骁勇善战,勇猛过人,实在令我等男儿都羞愧无比啊。”

    战北望愣了一下,他娶易昉的事,这里的人也都知道了?

    他们是宋怀安的旧部,怎么反而恭喜他娶得易昉为妻?

    一时不解,却也不敢胡乱说话,只是微微笑了笑,“多谢二位将军。”

    一旁的易昉倒是有些骄傲,看来他们的婚事果然得到武将的认同,自然,将军就该配女将,强强联手。

    宋惜惜那般只知守旧守礼的所谓大家闺秀,只能享受男人带来的荣光,在场的都是浴血奋战的前方武将,自然晓得这个道理。

    所以,她笑着拱手,“诸位将军过奖了,易昉怎比得上诸位将军?成凌关大捷只是侥幸,非易昉有多勇猛过人。”

    她此言一出,大家都愣住了。

    他们虽是听说过易昉之名,毕竟成凌关大捷她是首功,但那场战事如果没有萧老将军作为定海神针苦苦守在关口,他们也很难取得胜利。

    所以这首功,是因为她签订了和约,可这和约签下没多久,西京人就出现在了南疆战场,因此,这首功到底如何的,也不好说啊。

    只是如今说战北望的夫人宋惜惜,她怎跑出来谦虚一番了?

    方天许将军看着易昉,眸色有些疑惑,却依旧给予了赞赏,道:“易将军的大名,本将也是久闻的,成凌关大捷,易将军功不可没啊。”

    易昉眼底不着痕迹地露出一抹骄傲之色,却依旧是谦虚地说:“过奖,过奖了。”

    方天许笑了笑,便不再搭理易昉,反而是推了战北望一下,笑着道:“怎么呆住了?见到自己的媳妇也不知道上去问候一下?她受了伤如今还没好利索呢。”

    战北望惊愕地脱口而出,“你受伤了?”

    “我没受伤啊!”

    这两人对话一出,所有人都怔住了。

    什么跟什么啊?

    众人看了看战北望,又看向被张大壮遮住的宋惜惜。

    宋惜惜缓缓地走出来,神色自若,“战将军,易将军,终于等到你们的援兵来了,真好。”

    “宋惜惜?”战北望吃惊地看着她,“你怎么会在这里?”

    易昉也脸色微变,才想起方才他们恭维的那个战夫人,是宋惜惜,而不是她。

    她立刻挽住了战北望的手臂,含笑对宋惜惜说:“原来宋姑娘也上了南疆战场,只是宋姑娘为何不把你和北望和离的事告知大家呢?弄得大家都误会了。”

    第83章

    宋夫人早就死了

    宋惜惜听了她带笑的诘问,并不生气,只是淡淡一笑,道:“那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没什么好说的。”

    方天许懵了一下,“和离?为什么要和离?”

    易昉说:“成凌关大捷之后,圣上把我赐给战将军为平妻,宋姑娘容不下我,便请了圣旨和离。”

    这句话是事实,但不是事实的全部。

    她绝口不提他们以战功请赐旨赐婚,是想让在座诸位将军认为宋惜惜善妒,容不下圣上赐婚,所以才请了一道和离的旨意。

    毕竟,宋惜惜就算是国公府嫡女,但是在南疆战场上论起身份来,宋惜惜什么都不是。

    宋惜惜直视着她,道:“二位在成凌关立下大功,更以你们二人战功求得圣上赐婚,战将军回来与我说的第一句话便是请我成全,我想,君子当成人之美,既然二位真心相爱,我求一道和离的旨意成全了二位,也算是功德一件。”

    方天许大怒,“什么狗屁?立下战功不惠及妻子家人,却用来求娶另外的女人?战北望,你这是寡情薄幸,负心汉。”

    战北望再见到宋惜惜,心里已是百感交集,如今因着赐婚的事再起争执,他实在厌倦。

    他心里有些埋怨宋惜惜,为何在他们来之前,不与他们提了此事?现在弄得场面尴尬,他和易昉都下不来台。

    再说,方天许也不过是从五品的将军,仗着在军中资历老些,就对他出言不逊,实在欺人太甚。

    易昉不服方天许的指责,道:“我们以战功求圣上赐婚,我是甘愿当平妻的,并未动摇她正妻身份,所以我实在不明白,为何宋姑娘容不下我?我与北望在外征战,立下了战功享福的难道不是你吗?”

    宋惜惜客气且疏离,“谢谢,但是战功,我镇国公府不缺,你们留着自己享用。”

    易昉阴阳怪气地道:“是啊,你父兄立下的战功,确实能让你一辈子衣食无忧。”

    宋惜惜淡淡地笑了笑,“是啊,我父兄立下的战功足以让我一辈子衣食无忧,你说气人不气人。”

    确实气人,易昉气得肺都炸了,但却极力压着怒气,冷冷地道:“确实我们比不上,我们还得拿自己的命去建功立业呢,但靠着父荫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宋惜惜道:“值得,我就是那么骄傲,以他们为荣。”

    易昉被她轻飘飘的几句话弄得气急败坏,却也不敢当着北冥王面前撒气,只得扭了头过去不说话。

    但是,方天许的拳头却冷不丁地落在了战北望的脸上,“狼心狗肺的东西,枉宋夫人如此看好你,把惜惜许配给你,你却不知珍惜,你要惹得宋夫人多伤心啊?”

    武将的拳头力度总是很大的,战北望被打得唇角出血,脸颊登时便肿了起来。

    易昉急了,冲方天许怒道:“你怎么打人啊?这是我们的私事,你凭什么打人啊?”

    方天许盯着战北望,愤怒地道:“他让宋夫人伤心难过,本将就打他,若有不服,打回来啊,别像个废物似地躲在女人身后,让女人替你出头。”

    易昉气得浑身颤抖,冲口而出,“你说的宋夫人早就死了,她伤心什么?宋家满门,除了一个宋惜惜,全部都死了,连这点她都没告诉你们吗?宋惜惜,你到底跑战场来做什么啊?想着让你父亲的旧部为你出头吗?”

    第84章

    易昉不服

    在场的人包括谢如墨都被这句话震骇住了。

    谢如墨猛地看向宋惜惜,宋惜惜眼眶微红,迎上谢如墨的眸子,微微颌首。

    方天许和林将军以及其他宋怀安的旧部惊闻此噩耗,也是大为震惊,“怎么会这样的?”

    宋惜惜轻声道:“八个月前,西京潜伏在京城的探子全部出动,我府中……除了随我嫁到将军府的几人之外,全部死了。”

    “天啊。”

    众将几乎不敢相信这个噩耗,宋元帅携六子牺牲在战场,他的家人也惨遭灭门,这说一句惨绝人寰,也不为过。

    但是西京探子疯了吗?为什么要这样做?

    “宋惜惜,你连这件事都隐瞒,你到底想做什么?”易昉还不忘挑拨。

    “够了!”谢如墨沉声喝道,“你们二人带来多少兵马,如数报来。”

    战北望揉了揉脸颊之后道:“回元帅的话,末将带来十万京军,一万神火营将士,一万五玄甲军。”

    谢如墨看着宋惜惜,“宋将军,一万玄甲军归你统管,神火营归方将军统领,今置在城外营地,明日各自练兵。”

    易昉尖声道:“宋将军?宋惜惜?她凭什么是将军?是王爷以元帅之权封的吧?阵前封将也要让人心服口服,而不是借着她父兄的功劳,随随便便就把将军之位许人,这叫那些浴血奋战的将士如何心服口服?”

    谢如墨冷声说:“宋将军参与五场战役,斩杀敌人无数,破城之时是她潜入城内打开城门,且带着三千兵马前后对战沙西联军近三万人,艰苦守住了粮仓,她的功劳已经启奏圣上,正五品初授武德将军乃是圣上亲封,有兵部送来文书作证,你要看吗?”

    易昉大惊失色,“正五品初授武德将军?这只怕是诸位搜刮她上位吧?斩杀敌人无数,我不信。”

    谢如墨眸色凝寒,“你信不信不重要,退下吧。”

    “但玄甲军是我们带来的,凭什么由她统管?我不服。”

    玄甲军是最精锐的军队,让给她,岂不是给机会她再度建功立业?

    这跟把功劳送给她有什么分别?

    她只需要在后面指挥,根本不需要冲锋陷阵,得了功劳那就是她的了。

    她是绝对不会相信,宋惜惜在之前攻城之战立下大功的。

    不外乎是她父亲的旧部托举了她。

    维持武将世家的名声,延续武将世家的荣耀,以此鼓舞士气,这种方式她明白,但是她不服。

    宋惜惜何德何能?就因为出身好吗?她一介女流,能有什么本事当五品初授武德将军?

    北冥王和这些将军上的奏本如何吹捧她,不用想也能知道。

    谢如墨仿佛是没听清楚她的话,“你说什么?你说你不服?”

    “末将不服。”易昉站直,抬起了头颅,一路风霜雪雨地赶路过来,最后却是给他人做嫁衣裳,她怎么会服?

    谢如墨眼底幽深如寒,“本将这里没有不服从的将士,你不服,哪里来的回哪里去。”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