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她站得比较远,对着战老夫人福身,“这一年,承蒙关照,多谢了!”这一年,没翻脸之前,确实战老夫人待她不错。
只不过,现在她才看清楚,那些所谓的不错,只不过是她掏心挖肺付出在先。
战北望走到她的面前,眸光复杂,且夹杂一丝愠怒,“从我告诉你,陛下赐婚我与易昉开始,你就已经打算和离了,对吗?”
“没错!”
“我不明白,你是正妻,她是妾,你为什么不能接受,非要和离?”
“妾?”宋惜惜笑了,“你当初不是这样同我说的,还记得你的原话吗?什么妾不妾的,你与她平起平坐,不分大小,还让我不要去招惹她,记得吗?”
“我……”战北望哑口无言,半晌,他问道:“就因为这个?我就没有一点值得让你留恋的地方?”
宋惜惜语气坚决,“没,从你负约,以战功求娶易昉开始,你在我心中便是一文不值,你还记得你和易昉一同指责我善弄手段,玩内宅心计,她说她不屑这些,但其实我更不屑,我甚至连告诉你我不屑,都不屑说。”
说完,她转身跪在了宋太公的面前,宋太公老泪纵横啊,眼泪一直没停过。
宋惜惜朝他磕了三个头,抬起头来的时候,眼眶也红了,“让太叔祖担心了,等我安顿好,再去探望您!”
第31章
这个地方晦气
“好!”宋太公泪眼婆娑,看不清楚眼前少女,但只觉得她意气风发,他欣慰至极,“这地方咱们不久留,晦气,老头我先走,你也马上离开。”
“是!”宋惜惜起身,恭送他与宋世安离开。
二房家的老太太也趁机走了,本来还想着上前说了两句的,但方才宋惜惜被刁难的时候她没说话,如今也没脸说,便当她今日没来过。
战家所有人都站在了原地,他们似乎更不能接受这个结果,宋惜惜摇身一变,成为了国公府嫡女,而且她的夫婿还可以世袭国公之位。
破天荒,都没有过的事吧?怎么可能让异姓的人来承爵呢?
但是,陛下旨意又说得明明白白,是可以的,如果北望没有与她和离,那么北望便可以承爵了。
这泼天的富贵,就这么与他们擦肩而过。
忙活了一场,什么都没捞着,连她的嫁妆都没有要到一文钱。
宋惜惜在他们怔愣的时候便回屋去了,梁嬷嬷和黄嬷嬷带着四个丫头四名家丁,还有宝珠,已经把所有东西打包整齐。
宋惜惜方才没让他们跟着出去,就是留在屋中收拾东西。
“陪嫁之物,还有好些是桌椅柜子,一时半会搬不走,明日再派人来搬走。”黄嬷嬷说。
“对,一个痰盂都要带走,不便宜他们。”梁嬷嬷恨恨地道。
宋惜惜点头,“走,咱们回府!”
陪嫁过来的还有两辆马车,大家把东西放在马车上之后,小厮跑去又雇了两辆马车过来,浩浩荡荡地离开将军府。
将军府没人再有脸面挽留,他们都躲在正厅里没出来,和离书已经下来了,宋惜惜和战家再无关系,而且她是国公府家的千金,还是可以继续承爵的那种,又有太后照看,战家得罪不起。
许久,战北望的父亲战纪幽幽地说了句,“其实,这是顶好的一门亲事,宋惜惜也是顶好的儿媳妇,是我们家没这个福分。”
大嫂闵氏看着战北望,“其实,二叔你看上易昉什么?她比宋惜惜好在哪里?”
战北望嘴巴张了张,想起了休妻之前收到易昉的那封信,顿时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
反而,想起了宋惜惜不咸不淡说的那句话,原来,你们也没有多清高嘛。
闵氏叹了口气,“易昉进门之后,只怕还是请不来丹神医,也不会像惜惜那样照顾母亲,她以前是陪着母亲一个屋睡的,既怕母亲半夜发病。”
“她果真……果真这么孝顺吗?”战北望失落得很,似乎又不愿意承认,“她只怕也是装的。”
“装也要装得出来,希望以后易昉也能装一装。”闵氏心头其实很恼火,因为她觉得易昉不会照顾老太太。
那么照顾老太太的任务就交给了她。
战北望道:“不,易昉进门之后,也会孝顺母亲的。”
闵氏道:“且看着吧!”
战少欢不高兴了,“大嫂,你现在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你既然这么稀罕宋惜惜,跟着她去不就好了吗?”
闵氏淡淡地瞧了小姑一眼,“惜惜待我不错,我许多衣裳首饰都是她送的,我为她说句话有什么错?我不像有些人,收了别人那么多的好处,拿了别人那么多东西,回头还要骂人家一嘴。”
闵氏说完,不顾战少欢的黑脸,也转身出去了。
她烦躁得很,现在她掌家,要银子没银子,要物什没物什,老太太那边还要花大银子吃药,而且剩下的铺子也卖了迎娶易昉,将军府,真是穷得叮当响。
第32章
她会跳舞吗
当天傍晚,易昉找人把战北望约了出去。
两人在湖边走着,战北望一直沉默着,没说话。
易昉还不知道情况,本以为约他出来,他会主动交代休妻的情况,殊不知他竟一个字都没说,而且脸上还像是被猫抓了一样。
走了一会儿,她停下来,忍不住问道:“休了吗?可扣起一半的嫁妆?”
黄昏徐徐,照着易昉有些黝黑的脸,他忽然便想起了宋惜惜那张明妍绝丽的面容,心头蓦地一痛。
“没扣起?”易昉见他不做声,倒是一副沉痛的样子,不禁有些气了,“我不是叫人给你送了信,叫你务必扣起一半的嫁妆吗?将军府的底子都空了,不扣起的话我们以后怎么过活?”
战北望看着她,“但那是她的嫁妆,不是我的,不是我赚来的,易昉,你嫁给我,是怕过苦日子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易昉转身过去,不想让他看见她眼底的算计,“我只是希望我们以后能一心一意地在军中建功立业,而不是为银子发愁。”
“节俭些,日子总过得下去,将军府又不是揭不开锅。”战北望道。
易昉转身,“所以,果真没扣下?嫁妆她全部带走了?”
战北望看到她眼底的失望和恼怒,他忽然觉得心头很寒,也忽然觉得很索然无味,“休书要给她的时候,圣旨到了,原来她早前进宫是求陛下赐一道和离的旨意,从一开始她就要打算和离,没打算和你共侍一夫。”
“什么?”
“她说,她不屑!”
易昉冷笑,“她不屑?她这么说的?她还不屑?我都没嫌弃,她嫌弃与我共侍一夫?呵呵,真是搞笑,她把自己当什么了?”
战北望面无表情地说:“今日陛下圣旨里追封镇北侯为镇国公,三代世袭,她现在是国公府嫡出千金,她日后所嫁夫婿可承爵,或者她可以从旁支过继培养承爵。”
易昉目瞪口呆,“啊?陛下怎会下这样的旨意?她所嫁的夫婿可承爵,这怎么可能?这岂不是……”
岂不是她成了香饽饽?
本来不管和离还是被休,到底是弃妇,会有人娶她但绝对不会是什么好人家。
但现在不一样了,陛下给了她好大的一条退路,娶了她可以承国公爵位,只怕京中世家子弟对她是趋之若鹜了。
但凭什么?这是从未有过的,陛下为什么会给她开这个先例?
“易昉,她会武!”战北望望着湖边飘落的树叶,想起宋惜惜摘叶伤人的武功,他这辈子大概都做不到。
“会舞?会跳舞?算什么本事?”易昉嗤之以鼻。
战北望怔怔地道:“她可能也会跳舞,但我说的是她会武功,今日我与她交手,我的脸就是她催叶所伤。”
易昉摇头,“我不信,怎么可能?你说她会武已经够离谱了,还说她可以摘叶伤人?不可能,我所知世上没几人能做到。”
“不是摘叶,那叶子只是她催动内力发出的,不需要摘。”
易昉看着他,“你不是在骗我?我不信,我真的不信,你说得太夸张了。”
第33章
他有点失望
战北望没说话了,因为今日一战,他一败涂地,说起来都难堪。
“到底真的假的?”易昉追问。
战北望叹气,“算了,不说这些了。”
易昉锤了他一拳,娇嗔道:“就知道你骗我,算了,不管是休出去还是和离的,事情解决了就行,她既然不屑与我共侍一夫,其实我也不屑与她共侍一夫,她学的那些内宅阴鸷手段,我是玩不过她的,这才是她的真本事。”
她一侧头,在他面前,“她的这些本事,我是真学不来,不过,要我学她娇娇柔柔地跟你说句话肉麻肉麻你还是可以的。”
她双手交叉放在身前,微微不露齿地笑着,娇柔地喊了一声,“夫喊完之后,她故作浑身打了一个冷战,“天啊,肉麻死了,好造作啊,她怎么会那么造作?”
战北望也打了一个冷战,但是,却因易昉的这故意造作,其实宋惜惜并未这样做过,她说话是轻柔,但是不卑不亢,态度温柔中见坚韧,而且也绝不废话。
易昉撒欢儿跑开了,虽然没能扣起一半嫁妆,但是宋惜惜离开了,她就是正妻,不必委屈自己当所谓的平妻了。
人生嘛,有失就有得,她素来豁达,才不要学宋惜惜那样矫情呢。
战北望没跟上去,反而是在湖边坐了下来。
今日和离旨意下来的时候,像是一道晴天霹雳,把他混沌的脑子劈开。
他想起了许多事。
想起第一眼见宋惜惜,想起登门求娶,想起她在问了他几个问题之后,答应嫁给他时,他是何等的狂喜。
他想起筹办婚事迎娶她进门时的心境,大婚当日出征,他有多不舍惜惜。
他甚至在行军的路上,都在想着掀起惜惜红盖头的时候,那份惊艳在他心底狂轰乱炸,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能娶得惜惜为妻。
后来,随着战事吃紧,死了很多弟兄,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轮到自己,那一刻他没有再想惜惜,更多的是与易昉和兄弟们一同商议如何杀敌。
他看到易昉翻身上马,英勇无比,那一刻他忽然觉得,原来女子可以这样飒爽的。
那生死厮杀的战场,让他觉得宋惜惜离他很远很远,那样内宅矜贵的女子,其实也没有那么好吧?
他爱上易昉,是从她说了很多她的想法开始,她觉得女子也该和男儿一样,不需要人保护,因为女子足够自强是可以保护自己的。
她是那样的开朗,飒爽,英姿勃发,那个时候一对比,真的觉得宋惜惜只有一张脸。
而她那样娇贵的人生,全凭武将们浴血奋战厮杀守护着的。
他似乎忘记了,宋家一门七杰的牺牲,和宋家相比,他和易昉的功劳算什么?
宋惜惜回到了镇北侯府,如今,已经是镇国公府了,门楼上的牌匾已经换掉,是太傅亲笔所书之后工匠按照太傅字迹雕刻。
中门大开,宋惜惜进府。
府中各处都有修缮过的痕迹,正厅和各处院子的门全部换了,再也寻不着那些血迹与刀痕。
墙壁上的血迹,洗刷不去的,也刷了一层白灰遮盖住。
第34章
终于回府了
宋世安叫了宋氏子弟过来帮忙,把东西卸下且全部归置好。
一顿忙活之后,宋世安与宋惜惜一同在府中各处走着,曾经的府邸是何等的热闹,现在,何等的冷清。
宋世安对她说:“如今国公府就你一个主子,且家仆也就你从婆家带回来的那些,你先要找个帮忙掌家的男管事,再找些粗使丫头和小厮,厨房和花园马厩车备也少不了人,这些你若不方便,伯父可代你去找。”
宋惜惜感激地道:“伯父生意繁忙,不敢叨扰您,黄嬷嬷和梁嬷嬷会去办的。”
宋世安望着她,叹息道:“同宗同族说什么叨扰?往年你父亲在领兵,回来总会邀约我们这些族兄弟过来相聚,听他说战场上的凶险,听得我们是既崇拜也心惊胆跳,可更多的是自豪,因为我们宋家的人在保家卫国,可往后我们宋家再无武将了。”
宋族旁支末节的子弟很多,可基本都是选择读书或者做生意,功勋显赫的世家,再出不了武将,实在让人惋惜。
宋惜惜不语,眸色难掩悲痛。
“以后,与战家那边断了来往,不恨也不见,过好自己的日子便可。”宋世安叮嘱说。
“伯父放心,我知道的。”宋惜惜俯身。
宋世安望着恬静贤淑,瑰姿艳逸的侄女,道:“总有一日,战北望会后悔的。”
宋惜惜眸光冷锐坚定,“或许吧,可我不在意了。”
宋家的人,拿得起,放得下。
宋世安微微点头,对她的决然坚毅十分满意,“明日我会命人去把陪嫁的家具搬回来,你不必再出面。”
宋惜惜福身,“有劳伯父。”
宋世安摆摆手离去了。
黄嬷嬷和梁嬷嬷商量请牙行的人上门,先买些家仆侍女回来,眼下虽只有姑娘一位主子,但国公府门第高,加上和离回府,万万不可被人小瞧了去。
除了家仆侍女,还要找一位外院的总管事。
之前陪嫁过去将军府的有几位,但还不够资格担任外院总管事,所以黄嬷嬷便找姑娘定夺。
宋惜惜在将军府掌家这一年,知道外院管事的重要,不可草率,可一时半会也没什么合适的人选,道:“明日且等伯父过来,叫他帮忙物色一位,你先去买些人回来,教导规矩。”
“是!”黄嬷嬷转身去了。
当年的镇北侯府,从洒扫小厮到一屋掌事侍女,各处妈妈婆子,都是行事有度懂规矩的人,京城勋贵人家无不赞赏。
可惜那一场灭门之祸,都没了。
新买回来的人也是要好好培养着,不能被下人不规矩的言行堕了国公府名声。
晚些,牙行的人来了,带着一批小厮丫鬟,年纪从十二岁到二十岁。
宋惜惜没出面,让两位嬷嬷挑选。
因姑娘如今身边只有宝珠一人,之前陪嫁过去的四大侍女有三个是安排到将军府去掌事,如今回来了,她们也先掌着府中一些要务,所以要先给姑娘再挑选几个入屋伺候的人。
黄嬷嬷见有几个容貌出挑,神色淡定的,便问了她们的名字。
那几个站了出来,其中一人回答说:“还没名字,若嬷嬷愿意收下,请姑娘赐名。”
黄嬷嬷听了这话甚是满意,问道:“可认字?”
“认得几个字。”她们异口同声地说,显然来之前牙人是教过的。
第35章
存疑
国公府虽是武将世家,但姑娘却是饱读诗书的人,肯定希望身边伺候的人识字。
“行,你们留下,在姑娘身边伺候,至于你们的名字,回头叫姑娘赐便是。”
四人大喜,“多谢嬷嬷!”
黄嬷嬷不假辞色,“先别谢,在姑娘身边是要学规矩的,若规矩学不好,只能做二等或者三等丫鬟。”
四人闻言,一同俯身,“奴婢一定会好好学规矩的。”
挑了这四人,两位嬷嬷又挑了些丫鬟和小厮,再叫牙人物色车夫木匠养马养花的人。
至于外院管事和账房,那肯定不能叫牙人找的。
牙人收了银子,笑得合不拢嘴,“放心,明日送到让嬷嬷您挑选。”
他把身契送上之后,再给两位嬷嬷送了个红封,赔笑脸说:“还请嬷嬷多多关照,以后还需要什么,尽管找我们牙行,我们多个行业皆有涉猎。”
嬷嬷接了红封,微微颌首不再言语,遣人把牙人送出去。
如今姑娘刚和离归来,外头的人都想知道姑娘如今是什么情况,所以嬷嬷一句不多说,免得让这些精明狡猾的牙人胡乱猜度些什么往外头传去。
因人还没齐全,所以黄嬷嬷便只领着今日买的那四个丫鬟去给姑娘看。
宋惜惜依旧是住在出阁之前所住的玲珑阁,玲珑阁没有任何修缮过的痕迹,因为自从她出嫁之后没有人居住,除了往日清洁打扫,没人进来。
因此事发的时候,没人在玲珑阁被杀,没有血迹,自是不需要粉刷墙覆盖血迹。
玲珑阁有一个兵器房,放着她练过的兵器,自然也有一个小书房,放着她读过的书,其中大部分都是兵书策论。
出嫁一年,像噩梦一场,如果她没嫁人,杀手来的时候以她的武功,不至于满门覆灭。
如今,宋家既有战魂,也有冤魂。
她在兵器库望着自己曾经练过的武器,长枪,长剑,短刀,鞭,戟,她是师门最出色的弟子,练武之时心里想的是有朝一日,能像父兄那样上阵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