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太子得知这事后,蹭地一下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本以为他父皇除了他,已无其他血脉。
只要北疆战事一起萧迟离京,寻个时机让他父王“驾崩”,他就能顺利继位。
却没想,大皇子居然没死!
半夜,太子一身黑衣,外罩黑色连帽斗篷,整个人只露出小半截脸,出东宫,去了信王府。
……
两日后,大皇子午膳经太医验毒后,又挑出一些喂猫,结果不到一炷香,猫口吐黑血死了。
大皇子吓得心脏跳个不停。
若无北定王送来猫,被毒死的就是他了。
皇帝知道此事,命人彻查。
太子怕露出马脚,不敢再对大皇子下手。
风平浪静地过了十来日,北疆突然传来急报:北月国举兵进犯,萧迟副将魏元麟病重无法上阵指挥,余下将领指挥失误,连失三城,北疆告急。
此急报犹如晴天炸下一道响雷,惊了整个朝堂。
皇帝立即派人快马去北定王府,传萧迟入宫。
萧迟休沐在府里处理公务,皇帝派人来传他,管家急急去海棠院,顾不得像往日一般先通报了,直接就进去在屋门口禀报,“王爷,皇上派人传您赶紧入宫,说北疆告急,连失三城!”
“咝…”
姜心棠正在绣孩子的衣裳,闻言针扎进了指端。
“本王即刻入宫。”萧迟将正在批阅的文书一盖,起身来到姜心棠面前。
“我没事。”姜心棠忙放下手中针线和小衣裳,站起来,看着他,心头忍不住有些慌。
战争是大事,且北疆是萧迟的地盘,胜败与萧迟息息相关。
她从未像今日这般,感觉到战争离她如此之近,与她关系如此之大!
萧迟拿起她的手,把她食指含进嘴里,吮掉她指端的血后,看着她,“不必担心。”
“嗯。”
姜心棠点头。
萧迟放开她手,没再耽搁,快速转身出府入宫。
第205章
萧迟出征
萧迟入到宫里,一些武将,以及兵部户部的官员也都陆续急急入宫来。
一番商讨下来,毫无意外地都主张北定王返回北疆,亲自领兵驱走北月国敌军。
皇帝最终下令:兵部户部紧急筹备武器粮草各项军需,北定王整军尽快赶往北疆。
兵部户部官员领命,退出御书房。
武将也陆续退出,皇帝单独留下萧迟,舅甥二人密谈了一会后,萧迟才离开御书房。
还未到宫门,便碰到他母亲得知北疆告急的消息,急急入宫来。
“母亲。”
萧迟给他母亲行礼。
长公主目光轻扫四周,见宫人侍卫离得远,便压低声音问:“北疆情况到底怎样?”
萧迟给出六字,“连失三城,危急。”
长公主袖子里的手,立即收紧。
她是梁国长公主,梁国丢失城池,她不可能不着急忧虑,且北疆是儿子镇守之地,北疆城池丢失,意味着儿子必得重返战场面临危险,她着急忧虑之情加剧。
“你舅舅怎么说?”
“让儿子返回北疆御敌。”
“你一走,太后和太子定会有动作。”现在太子未废,只要一不小心皇帝出个意外,太子便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长公主不免担忧。
“儿子已经建议皇上,立传位遗诏。”只要让方太后和太子知道皇帝若驾崩,皇位不一定是太子的,方太后和太子便不敢想要暗害皇帝。
“你舅舅的意思如何?”
“舅舅已同意。”
母子二人简单对完话,萧迟朝他母亲又行了一礼,出宫去军营。
长公主则去见皇帝。
战事紧急,萧迟整军完毕第二日便要领兵前往北疆。
当夜他很晚才回府,告诉姜心棠这事,姜心棠开始给他收拾衣物。
如今已是腊月,京都天寒地冻,越往北天气越冷。
可行军打仗,定不能像外出游玩一样,想带多少衣物就带多少衣物。
姜心棠把一些轻便能御寒的衣物给他收拾出来,棉袜与里衣分开装,装成两个包袱。
当夜姜心棠失眠。
第二日萧迟天未亮起床,她跟着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去检查给萧迟收拾的包袱,看看昨夜给他收拾衣物时,有没有漏了什么。
检查完,没漏。
怕他冷,忍不住往包袱里多塞了件棉袍。
萧迟洗漱完,在一旁更衣,姜心棠知道他的手下来了,给自己披了件外袍,拢紧后,拿着包袱出去给手下,交代他,“照顾好王爷。”
手下颔首,“姑娘放心。”
包袱给手下后,姜心棠返回内室,萧迟已经穿好铠甲,朝她伸手,“过来。”
姜心棠不能去送他,心里不舍,朝他走去。
萧迟手臂环过她纤腰,将她捞入怀里。
怕撞到肚子,姜心棠手抵住他胸膛,铠甲冰冷坚硬地硌着她的手心,萧迟俯首在她唇上吻了一下,大掌抚摸她脸,“我走了。”
“嗯。”
姜心棠眼眶微红。
萧迟从来不是个会为了情爱耽误正事的人,揉了揉她后脑,放开她,阔步往外走,没回头。
姜心棠目送他身影消失在院门口。
萧迟还未走到王府大门,见到他母亲入府来。
“母亲。”
他喊了一声。
长公主来到儿子面前,看到他一身铠甲,又要远行,鼻子顿时就一酸。
她好不容易才盼到儿子回京来,张罗儿子的婚事,如今婚未娶,却又要回北疆去。
战争之事,谁都说不定何时能结束,她何时才能再见到儿子。
长公主抚摸他脸,眼眶渐渐湿润,却是什么都没说。
君子报国,人人有责。
她长公主的儿子,更加有这个责任!
“母亲放心,儿子定会平安归来。”萧迟宽慰他母亲。
母子俩之前再有嫌隙,萧迟也否认不了他母亲是爱他的。
“母亲知道你定会平安归来。”长公主看着他,虽不舍,却一脸引以为傲,“你是本宫的儿子,天底下最优秀的男儿,定会在战场上战无不胜,凯旋而归。”
“玄甲卫,儿子留下,给母亲调动。”萧迟手下有一队精锐侍卫,战斗力彪悍。
“你自己带走,我有人手!”战场凶险,长公主恨不得把自己的人手都调到战场上保护儿子。
“玄甲卫不擅长上阵杀敌,儿子带走发挥不了其最大作用,留下保护母亲和棠棠,儿子上了战场才能无后顾之忧。”萧迟说到这,顿了下,“棠棠怀有儿子的骨肉,儿子不在时,望母亲能好好待她。”
长公主这次想都没想,就答应他。
她想杀姜心棠,不让姜心棠跟儿子在一起,是为了儿子好。
如今儿子上战场,关系家国安危和自身安危,孰轻孰重,她分得轻,定不会在此时伤害姜心棠,叫儿子分心。
“儿子谢过母亲。”萧迟后退一步,朝他母亲深深鞠了一躬。
直起身来后,又说:“母亲与父亲,还有祖父,在京定要小心太后和太子。”
长公主眼眶酸涩,“母亲知道,你放心。”
萧迟又朝他母亲行了一礼,之后毅然决然绕过他母亲,阔步出府,纵身上马。
长公主急步跟到府门外,看到儿子策马远去,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
嬷嬷扶着她,忙安慰,“长公主不要难过,王爷定很快就能击退北月国敌军,回京来的!”
“他从小就有主意,二十四岁,在本宫身边的时光还不到一半…”
长公主心酸,她就这么一个儿子,从小如珠如宝地疼着宠着。
可他天生就与京中其他贵公子不一样,不想待在蜜罐里被宠大,非得跑去北疆战场。
他在北疆那十余年,她见到儿子的次数,五个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王爷就是自小有主意,才有如今这般成就,长公主该高兴才对。”嬷嬷继续宽慰,顿了顿,斗胆道:“王爷和姑娘的事,奴婢看…长公主您以后也别管了…”
长公主拿帕子压了压眼角的泪痕,很快恢复高贵模样,但还是免不了忧心。
“现在暂时顾不得想这些,本宫只盼他能尽快击退北月国敌军,收复失去的城池,平安回京来。”
第206章
夺权篡位
萧迟领兵出京时,太子站在城楼上,亲眼目送他骑着高头大马,引领着大军蜿蜒北上。
直到大浑消失在视野里,太子才回宫,告诉方太后。
方太后略一沉吟,吩咐太子,“派个人暗中跟着北上,要亲眼见到北定王一路前往北疆。”
“是,皇祖母。”太子道。
方太后推了一瓶药到太子面前,压低了声音,“暗中拿去给伺候皇上膳食的太监小李子,让他每日在皇上的汤食中加入一粒。”
太子一听,暗惊,“皇祖母!”
“放心,药丸易融,入汤即化,不会有人发现。且只是致人虚弱的药,不会立即致命,没有人能查得出来。”皇帝本就身体不好,越来越虚弱,也不会立即引起注意和怀疑。
等引起注意怀疑,她已经命人停了药,不会有人查到。
那时再让皇帝生场病,纵使太医医术再好,也很难把皇帝的命救回来。
太子这才内心稍定,打开药瓶,见药瓶里面是一颗颗黑色小药丸。
药瓶凑到鼻下闻,只有轻淡的药味,一粒小药丸融入汤里,定是品尝不出汤里有异味。
“皇祖母定会为你谋得皇位。等你坐上那至尊宝座,莫要忘了,你既是皇家子孙,亦是我方家血脉。”方太后看着太子。
太子立即跪到方太后面前,“皇祖母放心,待孙儿登上皇位,定会重振方家!”
方太后欣慰地点了点头。
太子盖上药瓶后,将药瓶纳入袖子里,给方太后行礼,“孙儿这就去办。”
说完退了出去。
当日皇帝的汤食里,便被下了药。
但皇帝毫无察觉。
次日,皇帝召萧国公和朝中另外两位重臣入宫,暗中立了传位遗诏。
若皇帝意外崩逝,三位辅国重臣,便可携遗诏拥立新帝。
方太后得知皇帝召三位重臣入宫,觉得蹊跷,立即命人暗中去查。
不到半日,便查出皇帝秘密立了传位遗诏。
传位遗诏一立,无疑是直接打破了方太后想弄死皇帝,让太子顺利继位的计谋。
方太后气得扫落桌上茶盏,“定是那诡计多端的萧迟,让皇上立的遗诏!”
忍下火气后,方太后立即命人去查传位遗诏放在何处。
太子是顺位继承人,皇帝若是想把皇位传给太子,根本不用立什么传位遗诏。
立这份传位遗诏,摆明了是要把皇位传给大皇子。
所以必需把传位遗诏找到并毁掉。
不然弄死皇帝,就是在给大皇子做嫁衣。
同时,方太后派人去暗杀大皇子。
然而查了近十日,却根本查不出传位遗诏到底放在何处。
萧迟临去北疆前,加派了人手将大皇子府守护得严严实实,方太后派了几拨杀手过去,都连大皇子住的屋子都没能摸到,就全部被歼灭。
饮食方面,大皇子有太医和猫试毒,大皇子妃还日日亲自盯着后厨,绝不给人有下毒的机会。
离过年只有半个多月时,又有急报传入京中,北疆再失两城。
方太后也收到了太子派去盯着萧迟北上的人,传回来的消息:萧迟带着大军已至漠城,且萧迟知北疆战况紧急,已先快马赶往北疆。
至此,方太后真正确定萧迟前往北疆无疑了!
她叫来太子,与太子密谋一番。
当夜,太子再度一身黑衣,外罩黑色连帽斗篷,只露小半截脸,出东宫,去信王府。
等太子从信王府出来,沈东灼立即写了封信,天亮便快马送往远东王府。
腊月二十三。
离过年不到十日,皇城百姓不知边疆战事,皆沉浸在即将过年的喜悦里。
然而这夜,城外一道讯号箭朝天空射出。
方太后的羽林卫在城门即将关闭之时,突然策马入城,杀掉守城门兵将后,直奔皇宫而去。
此时宫里,有原本不负责宫门这一块的御林军,突然来到宫门处,二话不说挥刀就将值守宫门的侍卫刺死,打开宫门,放羽林卫入宫。
宫里顷刻大乱。
皇帝已经睡下,被厮杀声惊醒,忙问:“出了何事?”
启公公急急入皇帝寝宫来,但启公公也不知发生了何事,忙遣小太监出去看发生了什么。
小太监急忙小跑着出去。
皇帝快速从龙榻上起来,启公公拿了龙袍给他披上。
没一会,小太监连滚带爬回来,跌在皇帝面前:“皇上,太后、太后的羽林卫杀入皇宫来了!”
“你说什么?!”皇帝大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