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1章

    除两人身边的人和长公主的人外,无人看到他送姜心棠回来,亦无人看到他离开。

    长公主去见了信王府的人后,让信王府的人回去告诉信老王爷和沈东灼,让沈东凌对外宣称今早突发疾病无法出嫁,先稳住双方颜面,她随后会去信王府解释赔罪。

    信王府的人虽是奉命来兴师问罪,却不敢怎样,长公主这样说,便回去向信老王爷复命。

    信老王爷得到这个回复,气得差点掀桌。

    萧迟悔婚不娶,却让自家外孙女对外宣称是今早突发疾病无法出嫁,简直是欺人太甚!

    第188章

    强行带姜心棠出京

    可不这样对外宣称,萧迟不来接亲,摆明了是悔婚不娶自家外孙女,自家外孙女脸面往哪搁?

    信老王爷思考再三,心里虽愤恨至极,却不得不按长公主的话做,对外宣称沈东凌突发疾病晕厥,暂时无法出嫁。

    北定王府这边,也对宾客宣称沈东凌突发疾病晕厥,无法出嫁,婚事延后,并照常宴请了宾客。

    当着宾客的面,长公主命人快速入宫请太医,自己也假意担心未来儿媳,急急赶往信王府看沈东凌。

    见到信老王爷,长公主高傲,但自知理亏,向信老王爷赔了罪,并承诺婚期只是延后,她一定会让儿子娶沈东凌,不会让沈东凌沦为满京笑柄。

    婚事一拖再拖,好不容易要成亲了,萧迟却悔婚不娶,信老王爷对长公主的承诺不相信。

    但不相信也暂无其他更好的办法。

    萧家如今大权在握,信王府和远东王府总不能直接跟萧家翻脸。

    看在长公主态度诚恳的份上,信老王爷只能占着有理和长辈的身份一边对长公主施压,一边答应让长公主重新挑个吉日,叫萧迟来迎娶沈东凌过门。

    安抚住信老王爷,长公主去看了沈东凌。

    把沈东凌兄妹也安抚住后,长公主才离开信王府。

    能不能让儿子娶沈东凌,长公主不能保证,但她现在若直接说明儿子不娶沈东凌,必然与信王府、远东王府交恶,信王府和远东王府就有可能倒向方太后阵营。

    所以这亲事能拖一时是一时,若能拖个一年半载,到那时方太后阵营的人早已经被收拾干净,也就不必担心信王府和远东王府会倒向方太后阵营了。

    萧迟和沈东凌没成婚,方太后在宫里很快就知道了。

    什么沈东凌突发疾病昏厥无法出嫁,方太后根本不信。

    她立即命人去查。

    很快就查到是萧迟悔婚不娶!

    方太后知道萧迟和姜心棠的事,自然猜到萧迟娶沈东凌并非真心,应是受他母亲逼迫。

    可受他母亲逼迫,为何早不悔婚,偏选在大婚之日悔婚?

    方太后暂时想不通,但她有意搅乱这滩浑水,立即传令出宫,让人暗中散布“北定王看不上远东王府的郡主,大婚当日,悔婚不娶”的言论。

    方太后的人才开始暗中散播言论,萧迟就知道了,他的人报到他面前来,请示:“王爷,这些人要抓吗?”

    萧迟阅着手中密函,头也没抬说:“抓,但不必太快,先让他们散播一两日,再抓。”

    “是,王爷。”

    手下领命。

    于是,萧迟悔婚的消息,在权贵圈和百姓中传了一两日后,萧迟和长公主才知道,立即派人去抓散播言论的人。

    但此时去抓散播言论的人,已经晚了。

    权贵圈和百姓基本都知道了。

    没有此传言,众人还相信沈东凌突发疾病无法出嫁,才成不了亲。

    可此传言一出,众人结合成婚当日从头到尾未见到北定王,沈东凌突发疾病晕厥,也只是长公主去看,北定王没去看,便觉得此传言应该是有几分是真的。

    且有朝中官员看到成婚当日,长公主急急去看沈东凌,北定王却在外面忙公务,半点都没有要成亲的样子,更没有紧张沈东凌生病。

    传言,加上成婚当日萧迟的行为,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确实是北定王悔婚不想娶沈东凌!

    信老王爷得知外面的传言,气得去找长公主,命令长公主赶紧选个最近的日子让萧迟迎娶沈东凌,平息外面的传言。

    信老王爷走后,长公主气得摔盏,自从皇帝登基,她作为皇姐,就再也没人敢用命令的语气跟她说话。

    这老东西占着有理,居然敢命令她!

    长公主气了一夜,第二日带着护卫去了三皇子府,护卫留在府外,她被人扶着下马车,入府去。

    管家见长公主来,忙要去主院禀报。

    长公主摆了摆手,让管家不必通报,直接去了主院。

    姜心棠每日都起得晚,刚用完早膳,就见长公主来,愣了一下,随后才慢吞吞地起身要行礼。

    “怀着身子,礼就免了。”长公主入屋去,在椅子上坐下,看向她的肚子。

    已经四个月。

    是双胎,肚子本会比单胎大一些,但因为她瘦,所以肚子跟单胎差不多,孕肚还没有太明显。

    “感觉如何?孩子可有折腾你?”长公主问。

    姜心棠直觉长公主突然来关心她,肯定没怀什么好意,很想说折腾,睡不好吃不好,每天都很累,没力气走路。

    可长公主派来的嬷嬷每天都在她身边,她骗不过长公主,只得说:“不怎么折腾。”

    “那就好,今日本宫得空,要去护国寺祈福,你同本宫一块去,为你腹中孩子祈福。”

    长公主说完,不管姜心棠同不同意,就吩咐嬷嬷和立夏白露,“为姑娘收拾两套衣裳,姑娘有孕,不宜太折腾,今夜留宿护国寺,明日再回京。”

    嬷嬷领命,立即去给姜心棠收拾衣裳。

    姜心棠心头警钟暗响,忙道:“心棠上一胎滑了胎,大夫说这一胎必需静卧养胎,不宜远行,不然也有滑胎的危险,恕心棠不能跟长公主去祈福。”

    “李太医,给三皇子妃把脉,看看这一胎脉象如何。”长公主朝屋外命令。

    李太医今日休沐,被长公主叫了来。

    他躬身入屋,给姜心棠行礼,恭恭敬敬地在膳桌上放了脉枕,“三皇子妃请把手放上来。”

    长公主威慑地看着姜心棠。

    姜心棠只得把手放到脉枕上去。

    守在姜心棠身边的立夏白露对视了一眼,立夏悄悄退了出去,往外院去,让小满赶紧去通知王爷。

    立夏回到主院时,李太医已经给姜心棠把完脉,向长公主禀报,“三皇子妃脉象稳健有力,从脉象上来看,这一胎怀得很稳。不过孕妇确实该静卧养胎,不宜车马远…”

    “你同行。”护国寺不算太远,姜心棠这一胎怀得稳,长公主也就没有顾虑了,不等李太医说完,起身就往外走。

    李太医只得闭嘴先退到一旁。

    姜心棠的衣裳,嬷嬷已经收拾好。

    长公主身边持剑的侍女,站到姜心棠面前,“三皇子妃,请吧!”

    姜心棠知道立夏方才出去让小满通知萧迟了,于是没说什么,跟着长公主出府去,上了长公主的马车,由护卫护送着出城离京,李太医随行。

    小满骑马去通知萧迟,却在半路出了意外…

    第189章

    死胎

    有人骑马从斜刺里冲了出来,撞了小满的马。

    两匹马相撞,马瞬间失控,小满的马被他死死勒住,没有伤到街上百姓。

    但对方的马将街上百姓撞翻无数,还要踩到一个小孩。

    小满本是不理的,他有要务在身,必需马上赶去通知王爷。

    但无法眼睁睁看着一个无辜小孩命丧马蹄之下,快速地从马背上一跃而起,去救小孩。

    小孩被他救了。

    空中却射来了两支利箭,他身手矫健地躲过一支,另一只射中他的腿。

    第三支箭射在他马的马屁股上,马吃痛,狂奔而去。

    京都繁华,街上尽是人,这马失控,定会踩伤百姓。

    小满顾不得疼痛,快速将小孩放到安全的街边,一把拔出箭,去追马。

    等他把马追到,控制住马,赶去找萧迟,萧迟已经出京,不在京内。

    姜心棠坐长公主的马车出京,起初马车行得有点快,有些颠簸。

    她护着肚子,既不知道长公主想做什么,又怕车马颠簸腹中孩子出个什么事,很担心。

    长公主大概也是觉得马车行得有点快了,沉声,“慢一点,稳一点。”

    嬷嬷立即朝外吩咐车夫。

    车夫放慢速度。

    整个浩浩荡荡的队伍放缓了行程。

    好不容易到达护国寺山脚下,已经是晌午。

    好在现在入秋,日头不晒,姜心棠先被立夏白露扶下马车,长公主随后下马车来。

    本应热闹,哪怕是晌午,也不会断了香客的护国寺,此时却四周幽静。

    只有登上护国寺长长的山阶上,小和尚在清扫山阶,将山阶清扫得纤尘不染,不留半粒沙石。

    见有贵人来,小和尚退开到一旁,长公主登上山阶去。

    姜心棠跟在长公主身后,立夏白露小心翼翼扶着她。

    到了山门口,有住持方丈座下弟子等在寺外,朝长公主和姜心棠行礼。

    长公主疑惑,“本宫此次来,并未派人提前通知住持大师,大师怎知本宫要来?”

    还提前阻断香客到寺,清扫山阶,派座下弟子出来恭迎她。

    “已有贵人先到寺中告知了师父。”弟子道。

    长公主疑惑。

    弟子侧身,将长公主和姜心棠请入寺中。

    长公主和姜心棠入寺去,由弟子引着到寺庙深处一间寂静的禅房。

    禅房开阔,长公主和姜心棠往里一望,便见一个高大挺阔的身影坐在矮桌边,矮桌上摆放着热气腾腾的斋饭斋菜。

    矮桌旁置着炉子,炉子上的水煮开了,正咕咕地冒着烟。

    那人背对着她们,正慢条斯理地泡着茶。

    长公主面色微一冷。

    姜心棠则心里一喜,担心害怕统统消失不见了。

    “贵人在里面,长公主请。”弟子说完,躬身退开,离去。

    长公主命自己带来的人守在外面,带着姜心棠进去,在那人对面坐下。

    “母亲坐了将近半日的马车才到寺中,定是渴了,先喝杯茶解解渴,再用斋饭。”

    萧迟的声音。

    他拿起一杯泡好的茶放到他母亲面前,再拿起一杯,放到他身边的位置前面。

    姜心棠知道萧迟要她坐他身边。

    她也想坐他身边,但长公主肯定不同意,姜心棠犹豫了一下,理智地选中间的位置坐下。

    萧迟没强求,把茶挪她面前,说了句,“有些烫。”

    姜心棠轻“嗯”了声,双手捧起茶,送到嘴边吹气。

    “你怎么来了?”长公主沉着脸看儿子。

    “母亲计划今日带棠棠来护国寺祈福,儿子就知道了,特地放下事务,来陪母亲。”萧迟轻言。

    长公主脸色更沉了。

    知道儿子是明明白白在告诉她,他派人盯着她,她想对姜心棠做什么,他都会第一时间知道。

    “你倒是紧张,她现在腹中怀有两子,是你我母子的希望,我还能害她不成。”

    “母亲知道儿子紧张便好,儿子就怕母亲还想不通,一意孤行,自折羽翼,将帝位拱手让给太子。”

    “她已经四个月身子,很快肚子就藏不住,方太后必然会知道,也必会对她下手,趁现在各方还不知道她有子,我带她出京祈福,祈求二子平安。”

    长公主确实只是想带姜心棠来祈福。

    姜心棠这一胎怀得稳,马车行得慢,护国寺离京不算远,又有太医随行,来一趟不会有事。

    这二子承载了她所有的希望,她不想这二子有任何意外!

    “母亲有此想法,儿子甚感欣慰。”萧迟亲手给他母亲添了筷子菜。

    长公主缓和了些脸色。

    饭后,姜心棠去萧迟早就命人备好的禅房休息。

    孩子虽不折腾她,但有孕在身,坐了差不多一个上午的马车,还是觉得累。

    长公主谨慎起见,让李太医去给姜心棠把脉,确认她脉象无异,只是累了,才放心让她休息。

    长公主先去见方丈主持。

    防止儿子偷偷去找姜心棠,她命人守在姜心棠禅房外。

    萧迟没打算去找姜心棠,他留在用膳的禅房里,命人去把李太医叫来。

    李太医才给姜心棠把完脉,就提着药箱来见萧迟。

    禅房四周有萧迟的人把守,极为严密,一只鸟都靠近不了。

    李太医入了禅房,萧迟让他坐,还给他泡了茶。

    李太医有些惶恐坐下,萧迟向他询问了姜心棠的情况。

    李太医如实回答,说姜心棠只是累了,情况很好。

    萧迟放心,从身后拿出一个药箱,放到矮桌上。

    李太医一看,这药箱怎么这么眼熟?

    再细看,跟他随身的药箱一模一样,他药箱上有道刀痕,这药箱也有,位置大小一模一样。

    萧迟打开,药箱里面是空的。

    但明显药箱里面的空间要浅了一半。

    萧迟把药箱里面的隔层打开,里面放着一个琉璃器皿,器皿里赫然躺着一个…

    小胎儿!

    胎儿还包在胎膜里面。

    很小,大约只有四五个月大!

    李太医吓得脸色都白了。

    这这这…

    佛门圣地,怎地弄来一死胎?

    “莫慌,正常在母体里死亡的孩子,本王让高僧为他超度过了,只是借他一用,便送他往生。”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