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既然是册封国公,当然也不仅仅只有一纸诏书,还有一个奢华的国公府邸。姜院正接旨之后,立刻带着一家人高高兴兴的搬了进去。
这里距离皇城更近,每天上职也更加方便,姜院正很是喜欢。
他现在已经是国公了,连朝服都换了,在太医院里,那叫一个雍容气派!
太医院的同僚羡慕的不行。
太子出事的时候,皇上直接宣了姜院正和副院长李太医,可是回来的时候,就只有李太医一人。
又听闻太子病重,皇上盛怒,一旦救不回太子,姜院正肯定要被降罪,受到牵连。
当时太医院里有些人听说了之后,还暗自高兴了很久。
最高兴的就是刚到太医院不久的李太医了。
毕竟,太医院那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姜院正虽然
年纪大了,但是,论医术,还真没有谁能越过他。
姜院正不犯错,他就会在这个位置上,安安稳稳再坐个四五年。
其他人根本无法升职。
有野心的谁也不想等那么长时间。
所以,一听说姜院正竟然自找死路,留在东宫,为太子治病,这一部分人那叫一个欢欣鼓舞,就差敲锣打鼓,庆贺一番了。
虽然不能敲锣打鼓的庆贺,这些人还是一起去了酒楼,点了一桌子的好酒好菜,偷偷庆贺了一番。
他们这些人,只要有一个人向上动一动,其他人同样有机会稍微上升一升。
从姜院正住进东宫的第一天,他们就开始期待,期待太子直接薨逝,这样姜院正必会被治罪,那他们的机会就来了。
最开始的几天,这些人充满期待,心思都没在手头上的差事儿上。
接连几天过去了,可是东宫却依旧没有传来任何消息,反倒是太医院药房的药材源源不断的送进了东宫。
随着东宫的药味越来越浓,太医院的这些人的期待也就越大,这样的期待在得知太子吐血昏迷之时,达到了顶峰。
只要太子薨了,姜院正也就到头了,他们的
机会
也就来了!
第603章
到底是谁干的(1更)
当太子吐血昏迷一事儿传开了之后,也就没有以后了。
太医院中的一部分人却依旧抱有期待,其中以李太医尤甚。
毕竟,如果姜院正出事,最有可能上位的就是他。
他已经做好了成为院正的准备,甚至在太医院里积聚了自己的势力,也有一些喜欢钻营的太医的,想要巴结未来的上官,非常殷勤的围在李太医的身边。
李太医甚至连怎么排除异己,扶持自己的势力都想好了,就等着姜院正腾出来空位,他好上位了。
却没有想到,他等来等去,却等到了姜院正被封国公的消息。
整个太医院都被狠狠的震惊了。
李太医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都被惊呆了。
他懊悔不已。
当时皇上召见的可是他们两人!
如果他能在诊断之后勇敢一点,冒险一点,对自己的医术再自信一点,没有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推给姜院正,而是由他亲自接手,那今天的结果,肯定不会不同。
姜院正的医术并没有比他高明多少。
他只是因为年纪比较大,只是因为比他行医的时间更长,比他更有经验而已。
姜院正能治好的病症,他努力一下,自然也是可以的!
如果这样的话,
那被封国公的人就是他了!
他现在就会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就不仅仅是一个郎中,而是勋贵一族了!
国公爷啊!
他这辈子连想都不敢想。
明明机会就在眼前,可是,他却没有抓住!
李太医懊悔不已,这个机会偏偏是他亲自送过去的!
他现在是真的悔得肠子都青了。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他错过了唯一能够让他一步登天的机会!
李太医根本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一个追名逐利的人,却亲手将功成名就的机会让了出去,李太医直接告假回家休养了。
只是听到姜院正被封国公的消息,他就已经
无法接受,等到真的和姜院正再次碰面,他肯定更加接受不了。
李太医逃避似的回家了。
可既然他在太医院办差儿,就不可能一直呆在家里,迟早还是要办差的。
每次看到
姜院正,他心里都难受的不行,可是,他只是一名郎中,他拥有的只有医术,进太医院已经是他能得到的最好的机会了,他不甘心离开。
都不需要姜院正出手报复,李太医自己就能把自己折磨的不行。
新晋的姜国公也不是一点儿烦恼都没有的。
因为太子的身体正在一点一点的好转,
他的医术就被传的神乎其神。
毕竟当初太子距离病逝也就只差一口气吊着了,。
那段时间东宫的药味那么浓,长鼻子的都能闻到,
加上还有七皇子的无意宣扬,不仅仅是朝中大臣,就连京中百姓都知道太子病的非常严重,药石无用。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太子熬不过去了,只要这口气断了,大罗神仙也救不了他。
可是现在,一个几乎是必死之人,竟然身体有了好转,甚至已经开始渐渐康复了,这一切全都要归功于姜院正!
姜院正的医术可见一斑!
不管是朝中大臣,还是京中百姓,都把姜院正吹成了大罗神仙,华佗在世,医术超凡。
还有更玄乎的,认为姜院正能活死人,肉白骨,简直就是医仙转世。
这年头,就没有人不怕死的,现在有这么一位神医,引得众人趋之若鹜。
每当看到别人如此尊敬仰视他,姜院正都心虚的不行,毕竟,他虽然觉得自己医术很高,可是,是真的还没有到起死回生的地步。
姜院长几乎每天都会到东宫一趟,没办法,既然是
演戏,掩人耳目还是要继续做的。
只不过,每次过来的时候,他都会跟小太子吐槽最近又有谁找到他,让他做一些他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比如延续寿命,比如起死回生。
再不就是吐槽他最近又听到了别人对他的那些诡异的称赞。
“我是真没有那么厉害!唉!好心虚!”
小太子端了一盘爆米花送了过去,笑着安慰道,“院正大人,不要为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而烦恼,来,吃点好吃的,开心点。”
姜院正:“……”
小太子吃的嘎嘣脆,见姜院正嘴角微抽,一脸无语,并没有动手吃的意思。
他直接站起身来,指着窗外的,“院正大人,你看看,阳光这么好,咱们不是应该做点开心的事情吗?不要过多的在意别人看你的眼光,那都不重要!”
姜院正和小太子相处了这么久,已经越来越了解他了。
“可能你最近都在忙着在东宫做开心的事情,没太关注外界的动静,你知道你现在在百姓间的名声有好吗?”
姜院正微笑。
小太子眨眼,停下了吃爆米花的动作,“我还能有好名声?之前赈灾的时候,那些文人可没少写文骂我。”
姜院正笑了,“那些文人都是被收买的,皇上可半点都没手软,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聪明人都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而且,现在百姓们都知道当今太子殿下,怜惜百姓,为了让全天下人都能吃饱饭,不惜亲自下田种地,和农人一起侍弄庄稼,终于发下了三种产量极高的粮食!
”
小太子这下真的吃不下去东西
,他已经能想象到他在民间的声望究竟有多么大了!
百姓们最简单的需求就是生存,就是吃饱,偏偏很多时候,连这样最基本的需求他们都不能被满足。
现在,一下子出现了三种高产量的粮食,百姓们的感激和喜悦可想而知!
而对于发现粮种的大功臣,这些百姓们自然同样会铭记于心,感激涕零。
小太子不知道,姑苏和山东的百姓,都已经给他立了长生牌位。
百姓们就是这样,对于拯救他们于水火之中的人,他们会用他们力所能及的方式感激对方。
小太子一脸绝望的看着姜院正,“我现在是不是已经成为百姓心中的救世主了?”
姜院正点头,“世人皆叹,当今太子,心系百姓,德才兼备,文武双全,仁善贤德。”
小太子更加绝望了:名声这么好,太子之位他还能扔出去吗?
第604章
你可不要冲动啊(2更)
姜院正可太喜欢看到小太子这副模样了,没办法,这个人总是表现得十分快乐,而且整日都悠哉悠哉,漫不经心的,
心大的什么事情都不再在意。
如果只是这样,姜院正自认也不会怎么样,偏偏,每次他因为被称赞太过,而心绪不宁
,跟这位吐槽,这位安慰他的话术就从来都没有变过,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话。
听得他现在都能够背出来了。
看着他这副生无可恋的模样,姜院正的心里总算是舒坦了。
小太子是真的神烦,“到底是谁心思如此恶毒,大肆宣扬新粮种一事?”
“这也不是什么的新鲜事,江南和山东地区早就已经知道了!”
“关于高产,朝中大臣也知道,刚发现的时候,不见消息满天飞,这都过了多久
了,消息反而传了出去!”
小太子已经开始磨牙了,“到底是谁!闲的没事找事!”
姜院正笑呵呵地捋着胡须,“这怎么能是没事找事?这分明是在替你扬名啊?”
“之前你在民间可没什么好名声,基本上都是什么不学无术,穷奢极欲,不敬师长,是非不明,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等等,对方把你培育新粮种一事宣扬出去,也是在帮你正名!”
“你应该感谢人家才是!”
小太子气呼呼的冷哼
一声,“我可真真是太感谢他了!感谢他八辈祖宗!”
姜院正:“???”
这句他有点没太听懂。
好像是在感谢对方,但是,听上去又有些不太对。
一想到这太子之位可能就会一直焊在他身上了,小太子越发暴躁了起来,“啊啊啊啊!明明种田的时候,
兄长们都加入了,尤其是三哥,还跟着一起堆肥来着,百姓们怎么都不知道夸夸兄长们?”
姜院正看着身边这位跟炸了毛的大黑一个模样,那叫一个舒坦,他学着之前小太子安抚他的语气说道,“这都是小事,别放在心上,吃点好吃的,心情好。
说着他就把爆米花
推了过去,换来的是小太子满眼哀怨的眼神。
姜院正再接再厉,“你看看,阳光这么好,咱们不是应该做点开心的事情吗?不要过多的在意别人看你的眼光,那都不重要!”
当真是一柄回旋镖,直接扎回了他身上。
可是,事关他未来三四十年的美好幸福的生活,他是真的无法放宽心态!
“花花,去查!
这消息到底是哪里来的?是哪一方最先放出来的!”
这么大规模的传播速度,而且还是统一的好名声,如果没有人从背后操纵,绝对不可能!
华桦立刻领命离开。
事情很快就搞清楚了。
京中的暗卫可不是吃干饭的,不是他们没有在察觉这些传言第一时间上报,实在消息传播的速度太快,而且太杂。
这些仿佛是一夜之间出现的,而且,对方做的十分隐秘,要查,确实需要费点功夫,因此,汇报的就晚了一点。
小太子看到华桦送来的调查结果,那张小小的纸张,硬是化成了灰烬,随风飘散。
在东宫蹭了一顿美食,又欣赏了一番小太子暴躁抓狂的模样,姜院正那叫一个身心舒畅,最近心中的郁结消失一空。
可是,小太子的心情那可真的是显而易见的越来越差,而这原本就非常差的情绪在看到华桦送来的结果之后,直接爆发了。
姜院正本就是知道小太子内力深厚,否则,他是不可能靠着内力强行控制脉象,硬是把自己搞出将死之人的结果。
而且,别看着小太子每天吃吃喝喝,过的十分潇洒,但是,他可真的是从来都没有一天忘记练功。
两人同住一起的时候姜院正就已经发现了,这人就连睡觉的时候,都在自动运行内力,勤奋的让姜院正都觉得惊奇。
这样的勤学苦练之下,小太子的武功自然是不会差的。
但是,想象是一回事儿,当他真真看到小太子将手中的纸张化为灰烬,还是震惊的合不拢嘴。
“别冲动!别冲动!别忘了,你现在可是连大病初愈的程度还没有,你这要是提着剑打上门去,那你病弱的形象可就不保了!”
看着小太子气得仿佛随时都有可能拿刀子抹别人脖子,姜院正连忙劝道。
问就是后悔,早知道这件事情会给他带来这么大的冲击,对他影响这么大,他是肯定不会告诉他的!
“你想想,这都冬天了,距离过年也就一个多月了,这年底政务繁忙,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都通通被叫了回来忙碌差政务,你这一杀到门上,别人肯定就会认为你已经康复了。”
“到那时,等待你的不是大量的政务,就是各种祭祀,宫中宴会,像是现在这样轻松自在的日子肯定不会有了!”
“那种起得比鸡早,睡的比狗迟,每天忙的脚不沾地的日子,你确定想过吗?”
姜院正真心觉得,他这辈子说话就没有这么快,这么利索过!
这么一长串的话说下来,他都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好在,小太子也算是听进去了,想要杀人的气势收敛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