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67章

    四皇子翻了一个大白眼,“照你的意思,老六还能控制的了红莲教的行动?”

    五皇子表情一僵,这才察觉到了他想法上的漏洞。

    见他不说话,四皇子嘲讽的意味更浓了,“我还以为你能说出什么惊天结论呢!也不过如此。”

    五皇子憋气,但是,这件事情又确实是他没有道理。

    最后,他也只能看向小太子,希望他能开口分析一下。

    小太子却突然严肃起来,“山东巡抚还是三哥的亲舅舅呢,三哥可是替我挨过刺杀,挡了刀子,差点没命的人,你们见我对山东巡抚手软了吗?”

    两人顿时沉默了。

    小太子看向两位兄长,“你们是皇子,是王爷,你们的妻族,母族之中,说不准就有仗着你们的身份,为所欲为,

    严重的烧杀抢掠,强抢民女,欺行霸市等等。”

    四皇子和五皇子相视一眼,眼中都有些不确定,两人异口同声,“不能吧?”

    小太子微笑,站到两人的中间,双手拍在两人的肩膀上,“在我这里,贪赃枉法,欺压百姓,官商勾结,为祸乡里等等,可都是犯罪,我碰不上就算了,但是,一旦让我知道了,我谁的面子可都不会给。”

    他唇角上扬,“抄家,我可是专业的。”

    四皇子和五皇子心中一震,仿佛一盆冷水从头顶浇了下来,让两人顿时就冷静了下来。

    两人相视一眼,决定今天立刻书信回去,先让手下的人查查具体情况,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事情,他们就先出手解决了。

    也就别等着太子解决了,太子身体又不是很好,之前好不容易养出了点肉,现在这么一折腾,脸上的肉又都掉光了,下巴都更尖了。

    话题这一偏,两人都忘了要问为何要放过郑家了。

    *

    虽然说江南水患极其严重,但是,这丝毫不耽误世家子弟的享乐,秦楼楚馆,茶馆酒肆依旧红火。

    尤其是在小太子带人过来赈灾以后,城中的灾民少了,很快就恢复了往日的繁荣奢侈的场景。

    其中,陈,唐两家和郑家斗得格外凶狠。

    布庄,粮油铺,酒楼,客栈,赌坊,青楼,绣坊,镖局等等,三家都有涉猎,要供给世家那么多人的奢侈无度的生活,世家的产业自然多得很。

    三家这样一斗起来,获益的却是城中的百姓。

    城中铺子里出售的货物价格降低,大家的荷包也能节省一点。

    当然,还有趁机开起来的酒楼和布庄。

    之前城中的商铺都被四大世家把持着,想要在城中经商,太难了。

    首先,好地段的铺子就难以寻找。

    而趁着三家乱斗,五皇子的手下已经飞快搞到手几个铺面,专门做那些世家大族,豪商的生意。

    主打一个贵!

    奢侈!凸显身份!

    赚这些人的银子,五皇子有经验的很。

    就那大酒楼一开,各种你从来都没有见过的美食一上,那些讲究到极致的用餐礼仪,用餐方式一加上,绝对是吸引各路富家子弟的利器!

    可以说,这酒楼一开,各种珍馐美食一上,酒楼里几乎每天都座无虚席。

    银子那是哗啦啦的往匣子里流。

    商部赚的那叫一个盆满钵满。

    而陈家,唐家,郑家还在互掐,根本顾不上这边。

    不过,三位家主的脑子还在,虽然争斗不休,但是,米粮的价格却没变,几人心中清楚的很,这个时候,谁家有米粮,谁家就能登上太子这艘船,就能保证未来数十年的权势富贵。

    三家这么一来,其实都有不大不小的损失。

    一开始唐家和陈家只是想要报复一下郑家,凭什么他们的粮仓都被抢了,只有郑家安然无恙?

    说不定郑家和红莲教有勾结。

    郑家自然也不会任由两家人联合起来打压他一家,只能全力反击,这一来二去,三家人就打出来了真火。

    再这样下去,

    三家的关系只会越来越紧张,而且,三家都会继续亏损,当真是得不偿失。

    眼看着城中的新铺子越来越多,四大世家里

    的掌柜的纷纷唉声叹气,同样开酒楼的,生意被抢走了一大半。

    可以说,现在这光景,生意最好的就是入口的食物。

    原本各家掌柜的看着每天入账的银子,都会笑的合不拢嘴,可是自从这天下第一楼一开,他们的生意那真的是每况愈下。

    四大家主立刻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唯一没掺和到竞争中的杨家主再一次请了三人到家中详谈。

    只是这一见面,陈家、唐家家主见到郑家主,就想到了账面上的损失,直接和郑家主吵了起来。

    郑家主也不是吃素了,天知道他这个刚上任的家主压力有多大,郑家原本在郑英的手里一片祥和,发展前景也很好。

    郑英突然意外,他担任家主,可是,族里竟然出了这么多事情,已经有族里的长辈对他不满了。

    郑山甫心中也是烦闷得很。

    三人一见面,那就是唇枪舌剑的来了一场骂战,杨家主都没有派上用场。

    就在三人快打起来的时候,还是杨家主开口制止了。

    “诸位先冷静一点,这次的事情非同一般,咱们可不能自乱阵脚,中了对方的奸计啊!”

    第548章

    世家的反击(2更)

    杨家主立刻给几人分析了起来。

    “其实事情很简单,我们三家的粮仓都被抢了,唯独郑家安然无恙,看上去最大的获益者是郑家,但是,看看掌柜的拿上来的账本,最郑家和我们都一样损失惨重。”

    郑山甫沉重点头,“家里的酒楼生意下降了五成,其他铺子的生意也不是很好。”

    四位家主终于静下心来,坐在一起好好谈谈。

    杨家主继续说道,“很显然,最近获益最大的是天下第一楼,这可是隶属于商部,是五皇子开的。”

    “这次太子赈灾专门带了五皇子同行,肯定是因为太子赈灾,户部缺没能再拨下来银两,他只能依靠五皇子赚银子继续赈灾。”

    杨家主话音一落,大家都不是傻子,立刻将这段时间前前后后发生的事情思考了一遍,

    几人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他们被设计了!

    “一定是咱们一直对赈灾一事没有表示,惹怒了太子殿下,所以,咱们的粮仓才会这么莫名其妙的被抢!”

    唐家主立刻下了结论。

    “可咱们的粮仓不是被红莲教抢的吗?堂堂太子殿下,应该不至于做这样的事情吧?这不是名声有损吗?就为一些粮食,搭上一国储君的名声,得不偿失。”

    陈家主觉得不太可能。

    这会郑家主开口了,“红莲教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诸位家中粮仓负责看守的护卫都是有功夫在身的吧?你们当着你觉得那些乱民能从一干护卫里将粮仓抢空?”

    四人又沉默了。

    “我家的粮仓最先被抢,我已经报官了,知府带了周边军营的官兵一起出动了,听闻这次知府大获全胜,缴获了一大批粮食,但是,直接拉到了官府的粮仓,并没有还给我们的意思!”

    杨家主将他最新得到的消息告诉了三人,陈家主和唐家主的脸色更沉了。

    杨家的粮食都没能还回去,那他们两家的粮食自然也不可能还回去了。

    “事情已经明朗了,太子既想要粮食,又不想玷污自己的名声,所以就搞出来一个红莲教,让红莲教来打劫,之后他再剿灭红莲教,既得到了粮食,又有了新的功绩,一举两得!!”

    郑家主直接下了定论。

    “至于四大家族之中唯独放过我郑家,自然是看在大皇子的面子上,毕竟,我们郑家也是安亲王妃的母族!不看僧面看佛面。”

    四人再次沉默,很显然,这样的结果,是他们谁都没想到的。

    “咱们一心一意的想要投奔太子殿下,没想到,太子殿下竟然会用这样的奸计如此对待我们!!”

    陈家主恨得咬牙切齿。

    “太子殿下还真当咱们世家好欺了!我们陈家可不是什么朝中无人的小门小户!”

    唐家主气得脸都白了,

    “既然太子不仁,也就不能怪我们不义了,太子殿下如此大的功绩,怎么能不世人所知?”

    郑家主自然也是同仇敌忾,“我会立刻修书一封给安亲王妃,咱们郑家受了委屈,背了黑锅,也不能这么忍气吞声。”

    杨家主忍不住叹息一声,“诸位听我一声劝,都说民不和官斗,何况对方还是太子殿下,国之储君,不是咱们能斗得过的。”

    “大家可不要冲动啊!”

    唐家主:“杨兄不用劝了,民不和官斗不假,但是,咱们可都是士族,可不是寻常的民。”

    陈家主:“我可没想和太子斗,我只是想帮太子扬扬名而已。”

    郑家主:“杨兄不要担心,我只是修书一封送给安亲王妃,其他的什么都不会做,当然,大皇子会做些什么,那就不是我能干涉的了的。”

    杨家主自然也就没有再劝。

    很快,各种流言在民间流传——

    什么太子殿下勾结红莲教,强抢百姓米粮。

    太子殿下为了政绩漂亮,在姑苏城里开了各种店铺,与民争利。

    听闻红莲教最大的幕后使者竟然是太子殿下,这段时间红莲教教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皆是受太子殿下

    指使。

    争论的最大焦点是天子殿下在姑苏城外设立的赈灾点,灾民已有2万有余,半个月已经耗空了10多万斤的米粮。

    可是,除了施粥之外,太子殿下并没有针对赈灾有什么行之有效的策略。

    就此一事,朝中大臣在朝堂之上,多番弹劾。

    弹劾太子的折子落陆承天的案头老高老高的,一封一封又一封。

    主要还是御史台那边,小太子赈灾之前,在朝中可是狠狠得罪了一番御史台的人。

    几乎是掀翻了整个御史台。

    现在被这群言官找到了机会,那还不有怨报怨,有仇报仇。

    如果真的能来个死谏,还能青史留名呢!

    这可是无数老御史的毕生所求。

    之前早朝不到半个时辰就会结束,这已经是太子监国之后,尽力缩短时间的结果,陆承天重新主理朝政之后,可太喜欢这个早朝时间了。

    都说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适应了简短有效的早朝之后,这段时间动不动就拖到一个时辰,陆承天那真的是烦得不行。

    来来回回就是那么点事儿,每天车轱辘话来回转,并且还会每天更新小太子在姑苏城里的作为。

    那真的是你方唱罢我登场,陆承天每天都像是看戏一样,太子在姑苏城内的作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要知道,江南一系的官员可都是他一开始就扶持培养的寒门子弟,他们本就会随时跟他汇报情况。

    别说是倒霉儿子的情况,就是姑苏一带的灾情,因为倒霉儿子去赈灾,赈灾队伍之中,自然也有他的人,他对相关情况也更为了解了。

    越是了解,陆承天心中的怒火就越是旺盛。

    为世家的待价而沽,为豪商的敛财聚财,苦的只有江南受灾的百姓。

    如今世家吃瘪了,坐不住了,朝中各种妖魔鬼怪就出现了,显而易见,这些传承百年的世家,对朝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民间更是盛传各种对太子不利的消息,江南民风鼎盛,大儒文人无数,比杆子厉害着呢。

    而世家,尤其盛产这种文人,骂起人来不带脏字,说的就是这些文人。

    几天下来,小太子的名声在文人圈子里算是臭了。

    第549章

    四大世家这么废物的吗?(1更)

    原本小太子就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名声不是很好。

    什么机智聪慧,刻苦努力,勤奋好学,礼贤下士,谦逊温和等一系列的美好品质通通和他没有关系。

    有的时只是奢靡无度,花天酒地,不敬师长,只知享乐,无心学业,昏庸无能等等。

    最严重的有一副病弱的身体。

    反正跟其他能力卓绝的皇子王爷完全不是同一个档次。

    在太子的刻意引导下,早就已经形成了其他皇子强盛,太子势弱的情况。

    而如今,太子在的名声更是成了刚愎自用,草菅人命,鱼肉百姓,以权谋私,是非不分,颠倒黑白。

    可以说,在太子自黑和四大世家的共同作用下,太子已经没有名声这种东西了。

    四皇子和五皇子听着气得够呛,反倒是小太子,就跟没听到的一样。

    四大世家以为能拿名声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

    抑制住他,让他收敛一些,或者和他们坐下来讲和。

    如果是对一个爱惜名声,想要继承皇位的,并且

    四周还有很多优秀的竞争者的太子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毕竟,趁你病,要你命。

    皇位之争就是这么的残酷,东宫的名声不好,不管是在百官眼里,还是在百姓心中,都是这般。

    有野心的皇子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

    的打压太子的机会,利用好了,太子被斥责,被训诫,被惩罚,甚至是被废都有可能。

    四大世家的策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因为有郑家和大皇子这一层的姻亲关系,大皇子又有军权,并且不管是在民间还是在朝中,都极有威望,又是皇上的长子,

    推举他登上太子之位,难度会很低。

    太子无德无能,只要这次赈灾再出一些乱子,让赈灾一事儿不能顺利进行,或者达不到赈灾的目的,大皇子想要上位,几乎是轻而易举。

    就凭着他们四家的财力,势力,还有在的仕林之中的影响力,只要大皇子顺利成为太子,那他们四家当居首功,未来自然是泼天的富贵。

    四大家族是真的为了他们的家族未来,拼力一搏。

    他们的策略也很简单,就算是太子用了这样的手段得到了粮食,但是,粮食再多也架不住人百姓多啊!

    这么多百姓什么都不做,整天都靠着官府提供的粮食养着,而时间越长,赶过来的灾民会越来越多,天长日久,根本无法坚持。

    四大家族的意思就是,尽全力宣扬这姑苏城外的难民救济点,有免费的米粥喝,那些已经饿疯了的百姓,肯定会一股脑的全部都冲到这姑苏城外。

    就是不知道,官府能支持多久了。

    而且,就算是没有那么的灾民过来,那还不能让人伪装成灾民吗?

    他们四大世家,别的不说,田庄上的佃农多得是,不用花一分一毫,就能填饱肚子,他们怎么可能不来?

    就几天的功夫,灾民点的受灾百姓,已经从2万余人迅速涨到了3万多,秦安刚解决了红莲教的事情,一听说灾民这非比寻常的数量,立刻警觉起来。

    通判和同知就差住在灾民点那里了,那么多灾民,一个弄不好,那可能就引起混乱。

    到时候,问题会更严重。

    原本太子殿下的名声就被那些文人搞的乱七八糟,如果灾民点真得乱起来了,那不是火上浇油吗?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