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65章

    从水患发生到现在,不管是他,还是百姓们,都太难了。

    天知道,这一个月,他们是怎么度过的了!

    大雨还在不停地下,不停地有百姓饿死,村庄一个一个的被淹没,前方更是不停地传来河堤被冲垮的消息,偏偏,经过了最初的粮食哄抢之后,

    城中再无粮商出现。

    而原本几家出售粮食的,不仅每天出售的粮食有限,

    而且,一会儿一个价格。

    平日里,一斗米只要10文钱,可以让一家三口吃上十日有余。

    可是现在,一斗米已经涨到了1000文!要1两银子!

    普通农户哪里能吃得起?

    可就是这样,还有很多人买不到。

    至于草药,那就更贵了。

    买不起米,那就只能饿着,看不起郎中,买不起药,那也只能硬挺着。

    两者最后的结果都一样,都是死。

    秦安是真的难,他从来都没有这么难过。

    看着百姓们饿死,病死,他却无能为力,甚至连自己的母亲都因为粮食短缺而被饿死,他心中的悲痛,当真是难以诉说。

    陆泽旭这才知道,知府府里也断粮了。

    不过,他虽然是连夜赶路,随身并没有带太多的吃的,但是,他的兄长们再有半日也会进城,并且会带着皇庄上丰收的粮食过来。

    “别跟孤说,这姑苏城中,一粒粮食都没有了?”陆泽旭压低声音问道。

    “有,但是都在世家大户,豪商高门之中,灾情发生之时,下官就曾登门拜访过,希望他们能捐出些米粮,和百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但是……”

    秦安一脸苦笑,“城中的豪商下官算是见过几个,但是,其余世家家主,不是不在家中,就是偶感风寒,全都避而不见。自然也无从说起捐献米粮之事了。”

    陆泽旭自然是知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无非是世家大族把持姑苏城,富商豪商又和世界大族沆瀣一气,不然药材米粮的价格可不会涨的这么快!

    “孤记得,这姑苏城里的世家有杨家,陈家,唐家,郑家。”

    几个月之前,他过来大杀四方的时候,和这四家人可都打过照面,绝对是富的流油的大家族。

    就算是整个江南都遭了灾,没了粮,这几家人都不会没有粮。

    “郑家也对灾情没有任何表示?”陆泽旭问道。

    秦安虽然不知道为何太子殿下独独将郑家拎了出来,但他仍旧恭恭敬敬的回道,“一开始郑家确实在城里施粥,但是,不到三日就撤了粥棚,下官没见到郑家家主,并不知其中缘由。”

    陆泽旭搓了搓手指,“去查查郑家发生了何事?”

    书房里只有陆泽旭,秦安,还有两个侍卫,小太子这话一出,书房里没有任何变化,在外人看来,这个命令就像是对着空气说的。

    但是,在大家都看不到的地方,暗中的暗卫已经有一人飞快离开。

    打探消息这种事情,交给暗卫做起来最为方便。

    希望郑家没什么问题,否则,大皇嫂的母族,真要处理起来,还真是棘手。

    大皇嫂可是有孕在身啊。

    而且,郑家也是大哥的岳家。

    小太子眉头皱的紧紧的,现在他真的是彻底体会到三哥的厉害之处了,山东巡抚可是他的亲舅舅,让他亲自动手处理,他肯定相当为难。

    就像是此时此刻的他这样。

    希望郑家并无大过才好,否则——

    小太子当下就在秦安的书房里,刷刷刷的写起信来,还是先给大哥打个招呼吧。

    姑苏城里这般模样,要说郑家干干净净,他是一点儿都不相信的。

    小太子了解城中情况的同时,姑苏城里的四大世家自然也得到了太子到来的消息。

    四位家主相聚在一起,一时间也有些紧张,毕竟,小太子年岁不大,但是大杀特杀的场景他们可是亲眼见识过。

    他是如何把江南这一片上上下下的官员全都换了个遍的,他们可都是亲眼所见。

    现在这位又来了,虽然他还什么都没有做,但是,他们心里就是紧张。

    第543章

    拿捏小太子(1更)

    当初四人对秦安这个知府大人避而不见,是因为秦安此人,难以收买,江南这一批新到任的官员,都是油盐不进的。

    送银子,银子不要,送女人,女人不要。

    这让这些世家大族,豪商富户很是忧心。

    这不明摆着,这些官员不会站在他们这些人的这边,为他们保驾护航吗?

    既然你都不想站在我们这边,那我们自然也没有必要为了你的政绩放血割肉了。

    没错,在这些世家大族眼里,捐粮救助百姓,是都是知府秦安为了捞政绩,人命在这些人眼里,根本不值一提!

    这些家主们想的十分简单,既然你不接受贿赂,不准备为他们大开方便之门,那就换一个识相的知府过来。

    只要这次赈灾一事没有做好,那刚上任没有多久的秦安,必定会被圣上责怪,轻则贬谪,重则罢官。

    等新来的知府上任,他们再协助知府赈灾,和新知府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到时候,双方的关系自然会建立起来,不怕新知府不继续站在他们这边。

    他们算计的很好,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在秦安赈灾不利之后,朝廷并没有立刻撤下秦安的官职,派遣新的官员赈灾,而是直接派了太子殿下过来。

    想到那位稍有不顺心,就要抄家的太子,四位家主们只觉得脑瓜子嗡嗡的,这我要是发起疯来,即便他们在朝中都有关系,谁也无法阻止这位。

    这可是太子殿下,下一任皇帝!

    大家心里都有些慌。

    唐家家主最是忧心,“太子殿下亲自赈灾,如果殿下亲口要求我们出粮救济百姓,我们应当如何是好?”

    陈家家主叹息一声,“如是太子殿下亲自开口问你我要粮食,那还好了,那就说明太子殿不会计较你我一开始的行为,怕就怕太子殿下根本不屑于和你我要粮!”

    郑家的家主到是相当能稳得住,“诸位也不要太过担心,你我一没有违法朝廷律令,二没有杀人越货。粮食银子都是你我的财产,捐亦或者不捐,都是你我的自由,即便是太子,也不能因此就怪罪于你我。”

    为首的杨家家主捋了捋胡须,笑着点头,“没错,郑家主言之有理。即便是太子殿下,也不能亲自上门,强迫你我拿出粮食,捐给百姓!否则,太子殿下就是明抢!”

    “诸位别忘了,你我皆为大梁百姓,太子殿下身为储君,强抢百姓财物,这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其余两人一听,点了点头,心里算是镇定了一些。

    “诸位可要稳住,太子殿下亲自赈灾,对你我而言,说不定是更大的机遇!”

    杨家主神秘一笑,众人越发好奇起来。

    唐家主最为年轻,一点儿也沉不住气,闻言他立刻追问,“别卖关子了,杨兄,快说说,小弟已经快急死了!”

    杨家主捋了捋胡须,开始解释了起来。

    其实道理很简单,

    太子殿下亲自赈灾,这又是太子殿下第一次主持赈灾,还是如此大的灾害,太子殿下肯定是想把事情做的漂漂亮亮,给世人留下一个心系百姓,爱民如子的印象。

    可是,现如今姑苏城外一片萧条,周边村庄,十不存一,河堤更是需要重新修筑,这可都需要大批的粮食,银子支持的。

    朝廷已经拨过150万两白银了,想要继续拨银子,几乎不可能。

    再说了,现在可不仅仅只是江南地区受灾,还有山东的旱灾呢?

    这要是再让朝廷出赈灾的银子,国库肯定也是承受不了的。

    可别忘了,现下已经是秋日,各地的军饷可是要陆续到位的,朝廷肯定是要先保证军饷一事儿的。

    所以说,赈灾一事儿,全靠太子一个人。

    太子殿下如果想要将事情办的漂漂亮亮,让人万人称颂,在百官和百姓心里留下一个好印象,那就只能依靠他们这些江南世族了。

    杨家主的眼中露出了充满野心的光芒,“只要你我鼎力支持太子殿下赈灾,到时候,你我就是太子一派的人了,诸位想想,等到太子殿下一登基,你我的前途将会如何?”

    陈家主也开始激动了起来,“杨兄的意思是,咱们主动献出钱财米粮给太子殿下,在太子殿下跟前卖个好?”

    杨家主立刻摇头,“非也,非也,主动上门和被动争取那情况可完全不同。”

    “道理很简单,就像是女子一样,主动送上来的,诸位会放在心里,时时刻刻珍惜吗?”

    “相比于诸位费尽心思求娶的女子,哪一种诸位会更加疼爱,更加放在心上,这应该不需要我再多说了吧?”

    几人听后,立刻站起拱手,“杨兄大才,多谢杨兄指教。”

    四人短短聚了一下,又立刻各回府中,满心激动,幻想着以后的飞黄腾达,等待太子殿下的传召。

    第一天,四家都没有动静,太子殿下没有传召任何一位。

    四位家主一点儿都不急,这才第一天呢,太子殿下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反倒是官府的小吏们纷纷出动,统计城内城外受灾的灾民。

    第二天,四家依旧没有动静,四位家主们依旧十分淡定。

    这才是开始呢,太子殿下还没到用粮的时候,受灾的百姓统计完之后,就应该是放粮了,那个时候,太子殿下肯定会想起他们这些世家大族了。

    而官府这边,已经开始赈灾放粮了。

    没错,四皇子和五皇子来了姑苏,而文武双全的二皇子和三皇子去了山东,保护三皇子这个脆皮的安全。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山东巡抚会不会狗急跳墙,直接对三皇子出手。

    还是要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来保驾护航,小太子可不想自家三哥再受一次伤。

    四皇子和五皇子虽然在处理政事方面不如二皇子和三皇子,但是,这两人执行能力强啊。

    小太子说什么,他们就干什么,而且是百分之百执行,不会有一些弯弯绕绕。

    更不会质疑他的命令。

    而且,这可是四皇子和五皇子,

    两位王爷!

    地位高,权力大,没有人能限制他们,更不会有人敢使绊子,阳奉阴违。

    因此,政策推行下去,顺利的很。

    灾民们也都非常老实,他们都快饿死了,这个时候,有人给他们一口吃

    的,那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谁会想不开闹事啊!

    就是得到消息的四大家族的家主,觉得貌似事情有什么不对。

    第544章

    小太子VS四大家族(2更)

    四皇子和五皇子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把赈灾的框架支撑了下来。

    小太子直接在姑苏城外划了一大片的地方,专门给那些房屋被大水冲垮,无家可归的百姓。

    虽然现在是秋日,但是,姑苏的天气依旧很热,睡个帐篷什么的,完全没有问题。

    大锅支起来,每天早晚两顿米粥,让这些瘦骨嶙峋的灾民慢慢恢复体力。

    姑苏城外的灾民一天比一天多,附近受灾的百姓当初为求生路,基本上都往府城赶。

    底层百姓是坚韧的,在老家没有了活路,他们就会寻找新的生路。

    当他们发现到了姑苏城依旧没有活路,能走的青壮年会继续北上,向京城的方向而去。

    而一些走不动的老弱病残,便会停在姑苏之外。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有些青壮年不舍家人,便会一起留下。

    这反倒是给小太子的赈灾带来了方便。

    只要在城外设置救助灾民的地方就可以了。

    只是,太子也没有想到,仅仅三日,这边就聚集了快有两万的灾民。

    眼看着那粮食一袋子一袋子的消耗,秦安那叫一个心惊胆战。

    “殿下,这样一直消耗下去,这得多少粮食才能够用啊?一旦粮食断了,这些灾民一乱起来,那就是民乱了!

    ”

    小太子看着四方传来的各种消息,平静道,

    “秦大人这是有更好的方法?”

    秦安一脸苦笑,他要是真的有办法,就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家母亲饿死,儿子饿的肚子直响,却束手无策。

    “殿下,城中现如今也就只有四大世家有存粮,下官亲眼所见,杨家豢养的狼犬,都是顿顿吃肉,世家不缺粮,如果这个时候,能让世家捐粮,肯定能解决粮食短缺的危机!”

    小太子放下手里的纸条,看向秦安,“秦大人准备如何让这些富裕的世家大族主动捐出米粮来?”

    “孤到这姑苏城中已有数日,如若这些世家大族想要救助百姓,早就登门求见了,到了此时,这些世家依旧无声无息,秦大人以为,他们作何打算?”

    秦安不是蠢人,立刻就意识到了这几位恐怕所图非小。

    “他们竟然如此胆大妄为!竟是妄图以此威胁殿下!”

    陆泽旭反而神色平静,并不觉得震惊,“这些世族的胆子,孤早就领会到了。”

    “殿下要如何做?现在的粮食消耗真的太大了!城外更是聚集了两万余人,这些灾民要如何处理,总不能一直施粥?而且,红莲教来势汹汹,很难说这些灾民之中,没有红莲教之人,万一这些人对殿下不利……”

    陆泽旭笑了,“这就要看秦大人的了。”

    秦安虽然一头雾水,但是,他立刻跪地领命,“下官必定尽职尽责,全力以赴!”

    然后从第五天起,姑苏城内城外,立刻流言四起。

    什么杨家富的流油,就连杨家院子里养的狼狗,都是顿顿一盆肉,吃的比人都好。

    什么陈家粮仓堆满了粮食,粮食太多了,粮仓都装不下了,又紧急盖了两个新粮仓。

    什么唐老爷家里每顿山珍海味,家主更是一顿三十二道菜,吃不完直接倒掉。

    诸如此类的消息城内城外,流传广泛,尤其是在灾民之中,传的更广,而且还是绘声绘色的传播着。

    姑苏城中的一家酒楼,更有那说书人,每天花样百出的讲述这些世家的富裕。

    听得众人羡慕不已。

    城中那些受灾的百姓们听过之后,在去灾民救济点领粥的时候,立刻宣扬了出来。

    宣扬之时,还无形的夸大了很多。

    这群还在温饱之中挣扎的灾民们,心中如何能平衡的了?

    而一些冒充灾民的红莲教教众,此时已经偷偷将消息传了回去。

    一连等了六天,只等到风风火火赈灾的队伍,并没有等到太子殿下的召见,四位家主又开始心急了。

    尤其是听说了这姑苏城中,关于他们几家的传言,甚至连他们的粮仓在哪里都有谣言,他们如何还能坐得住?

    夜里。

    四人齐聚杨家,又开始商议起来,不过,这次的气氛可就没有上次的气氛那么好了。

    郑家家主最先受到攻击。

    “郑兄,近日城内城外可

    都是关于我们三家的谣言,不是说我们如何富裕,就是说我们如何奢侈浪费,可奇怪的是,就你们郑家一点儿谣言都没有。”

    陈家家主面色不善,脸上尽是阴狠,像是淬了毒的毒蛇一般。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