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62章

    大军获胜的消息传到大梁,已经是四月了,百姓们已经在筹备春耕了。

    至于我们的小太子,除了每天上朝辛苦一些,其他的时候,要忙乎的事情并不多。

    那些烦人的奏章也有人批了,他就过一遍信息,再和各地慈幼院发过来的消息做个对比,来个抽查,不怕这些大臣有二心。

    现在早朝之后,他直接去文华殿。

    他在上面喝着茶,吃着小蛋糕,小点心,看着下面的大臣批折子,主打就是一个陪伴。

    但是,如果有涉及边关的奏章,他肯定是要亲自看的,不仅亲自看,还看的非常仔细。

    如果真的有什么棘手的突发事件,已经从抄家中脱离出来的三皇子,可是一个非常好的帮手。

    什么事情只要是交给他,小太子非常的省心。

    小太子省心了,痛苦的可就是别人了。

    原本首辅和次辅每天上个早朝,然后下衙回府,有闲情逸致就和同僚喝个茶,吃个饭,听歌曲,一日只有半日的工夫在干活,很多事情,他们只要张张嘴就行,自然有下面的官员去做。

    可以说,大权在握,隔三差五写个折子,又不用干太多活儿,日子那叫一个逍遥。

    可是现在呢?

    自从太子殿下监国,他们的工作量岂止是翻了一倍!!!

    每日起早上朝,下了朝,又要去文华殿批折子,还不能糊弄了事,

    还得认认真真批,批完还要写小结的,皇上醒来之后,可还是要看的。

    这要是被发现他们有什么纰漏,那可是渎职啊,

    谁敢在这个时候触皇帝的霉头?

    这一认真起来,那处理事情自然就是加倍的辛苦,耗神。

    折子批完了,这一上午也就过去了。

    匆忙吃个午饭,下午还要去衙门处理一天的公务,六部都有自己的日常事务,首辅和次辅的担子就更重了,除了朝中大事,还有各自的门生,党派的势力,都是他们要权衡的对象。

    等回到府中,已经是吃晚饭的时候,再关心一下家族里的大小事情,也就到了睡觉的时间。

    一段时间下来,大臣们也熬不住啊,然后小太子就笑眯眯的拿出了一份奏章写作规范。

    以后,但凡是写折子,

    直截了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不能有其他多余的废话。

    大臣们一看,眼睛都亮了。

    如果以后这样的奏章都按照这个规格来写,那以后看奏章的时间,能少上一半,大家自然会欣然同意。

    这简直是拯救众多官员的福音啊。

    没有人再提祖宗礼法,没有人再提不合礼制。

    这个新规定,

    这个小小的改革,就这么顺利实施了,速度之快,

    就连养病的陆承天得知这一情况,都不得不惊讶。

    这要是放在平时,

    如果谁提出要规范奏章的写作样板,别人不说,礼部尚书肯定是会站出来反对的。

    御史台的几个老家伙,肯定也会反对。

    可是现在,礼部尚书一句话都没有还不说,在大朝会上宣布这件事情的时候,有御史有意见,礼部尚书冲锋陷阵,口才好到小太子都震惊。

    他真心觉得,这礼部尚书才应该去御史台,不管参谁,那都是一参一个准啊。

    陆承天听闻这件事情之后,原本他还担心大梁被这倒霉儿子折腾亡国了,想早点上朝。

    现在一看,太子将文武百官算计的妥妥的,加之,边关也有好消息传来,陆承天向后一仰,继续放心修养,细细筹谋,力求把该挖出来的都挖出来。

    即便是三皇子继续每天到寝宫里控诉小太子奴役他做各种事情,陆承天也全当

    听不到,

    都已经封王了,干点活儿而已,不应该吗?

    正所谓能者多劳啊。

    小太子继续悠哉过日子,一门心思都放在边关战事上,有时间继续拉上四皇子这个研究狂人,一起做实验。

    五皇子更是忙到飞起,大梁国库空虚,想要充盈国库,也不一般一直抄家,

    五皇子就开始做起了生意。

    当然,这是在太子的支持下小范围的进行了。

    太子主持朝政,只要太子点了头,这件事情就可以推行。

    就是吧,当时也是遇到了一些阻碍的。

    当日早朝,五皇子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顿时遭到了所有官员的反对。

    “太子殿下,朝廷官员怎么行商贾之事?而且,华王可是皇室中人,怎能与民争利?”

    朱御史年过六旬,一身正气,在朝堂上更是掷地有声,反对的态度很是坚决。

    “太子殿下,皇家颜面可丢不得,华王打着朝廷的名义做生意,

    朝廷也会面上无光。”

    礼部侍郎也站出来反对。

    “没错!太子三思!商贾之事属实不能为之,士农工商,朝廷不该沾染。”

    又一个御史站了出来。

    被反对小太子也不生气,笑眯眯的看向户部尚书,“钱大人,你觉得呢?”

    “微臣倒是没有什么意见,只是有一点,国库现在没有银子了,做生意归做生意,银子国库可没有!”

    钱老抠不愧是钱老抠,

    不管什么时候,都把国库的银子看得紧紧的!

    小太子依旧是笑眯眯的,“没问题,既然户部不愿意出银子,那就成立一个新的衙门,专门行商贾之事,五哥全权负责。”

    “自然,赚到的银子也和户部无关,不会进入国库,单独存放,由父皇直接管理。”

    钱尚书很是犹豫,面对太子,他不敢轻易做决定。

    上一次就因为他随口答应,那些官员抄没的家产全部当做军费,用于此次大军作战,他后悔了三天。

    那么多金银珠宝!

    这要是收归国库,那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他就不用担心赈灾拿不出银子了。

    这次,太子又来这一出,钱尚书担心自己再做错选择,如果五皇子真的能赚到很多银子,那他会呕死。

    钱尚书很是谨慎的问道,“不知五皇子做生意要投入多少银两?”

    陆泽华早就计算好了,“至少要5万两。”

    钱尚书闻言,立刻转过身来,丝毫不带犹豫,躬身俯首,“太子殿下,微臣以为,成立新的衙门是一个非常英明的决断!

    这件事情,户部不掺和。”

    朝堂百官见状,仿佛这件事情马上就会敲定了。

    朱御史立刻反对,“太子殿下,这成立新衙门,可不能如此草率!”

    “是啊

    ,还请殿下三思啊!”有御史跟着附和。

    “殿下,朝廷官员,皇室中人,绝对不能行商贾之事,这有失皇室颜面!”

    小太子手肘拄在书案上,一手托着下巴,一副很好说话的和善模样。

    “诸位大人说的很有道理,现在国库空虚,边疆战事吃紧,军费是一大笔的支出。”

    “加之,现在已经是春日了,各地会不会有旱灾?”

    “会不会有洪涝?”

    “黄河

    会不会决堤?”

    ……

    “这些可都是需要银子的,需要大量的银子,国库没有银子,诸位大人不同意五哥做生意,为朝廷赚银两,那诸位大人必定是更喜欢抄家的。”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跪了一地,一边的三皇子更是惶恐不已,这段时间,他都已经被扣上了抄家王爷的名头了。

    这好不容易结束了,如果再开始抄家,那他的名声还能听吗?

    估计以后史册上关于他的记载就四个字,抄家王爷!

    “本王认为,太子殿下的提议十分英明!成立新衙门,让五弟做生意,是解决国库空虚的唯一策略!”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立刻高声附和,再没人反对。

    毕竟,如果不同意,那满朝的官员,都有被抄家的风险。

    就太子那个抄家的架势,那真的是寸草不留!

    恨不得把地皮都扒出来一层。

    自从太子抄家的模式传了出去之后,很多官员都被吓到了,一时间,送礼都送不出去。

    大家生怕因为这点事情被太子殿下盯上,这就不是脱一层皮了,这是连骨髓都炸出来了!

    五皇子成立新衙门,做生意这事儿就这么成了。

    初始资金硬是几个皇子就凑齐了,当然,盈利之后也是要按照比例分红的。

    五皇子本来就精通算学,在户部更是得到了算盘精的称号,他对经商一事更是十分喜欢,这下成立了新的衙门,他那是如鱼得水,虽然忙活,但是,每天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干劲儿满满。

    三皇子看到之后,都不得不佩服他的精力。

    大皇子和二皇子在边关。

    四皇子在工部沉迷各种实验,无法自拔。

    五皇子在外奔波,开铺子,赚银子,干得不亦乐乎。

    七皇子,嗯,这个就算了,没有说的必要,反正也不能帮着

    干活。

    小太子这么一扒拉,他能奴役的也就只有三皇子了。

    看着礼部递上来的春祭的折子,

    溜溜达达的去了三皇子的府邸。

    这么冷的天,舟车劳顿,又是上香,又是跪拜,还要亲自犁地耕田,这份尊荣还是让三哥享受吧。

    第339章

    这尊荣我真的不想要(已修改)

    三皇子好不容易能在家里喘口气,就接到了这对于任何一个皇子而言,都是极其荣誉的差事儿。

    这可是春祭,以往那都是天子主祭,代替天子祭祀那可是莫大的荣耀!

    要知道,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代替天子行事的。

    基本上只有储君,未来的天子,才有这般的荣耀!

    因此,历朝历代,基本上这个差事儿,那都是太子的,或者是,皇上属意的太子人选的。

    而这次春祭,小太子自己躲懒,三皇子只能走马上任。

    这一路的仪仗规格远超王爷,完全是太子用的仪仗。

    朝中一些大臣心里很是激动,甚至,还有大臣动了想要结亲的冲动。

    一旦三皇子真的能荣登大宝,那他们可就是皇亲国戚,绝对能保证家族的百年荣华。

    有这样的想法还不只京都的一个世家,想要从龙之功的家族,那可不只一两个。

    三皇子如果知道只是因为一次春祭,就搞出这么一系列的事情,肯定后悔死!

    他可一点儿也不想当太子,更不想当皇上。

    这两个位置都太危险了,他还想再多活几年,想要寿终正寝的。

    他这想法刚在脑子里闪过,一支支锋利的羽箭直接向马车射来,瞬间,马车就被射成了刺猬,其中一支羽箭正中三皇子的胸口。

    这一瞬间,他以为他马上就要离开人世了,脑中闪过的最后一个想法竟然是,幸好六弟够懒,幸好这次来的人是他。

    可是却没有想到,胸口只是一时猛疼,却没有鲜血流出。

    他扯住羽箭,都不用用力,就把羽箭拔了出来。

    他摸了摸胸口,除了震得有点疼,缓过那一瞬,竟然什么感觉都

    没有了。

    他这才想了起来,早在大军出发去西北边关的时候,太子殿下就开始发铠甲。

    兄弟几个基本上都是每个人分到了两件。

    因为太子的再三交代,一定要随时贴身穿上,关键时候,可以保命。

    其实平时他也不怎么穿,这次因为是春祭,要出京城,去城郊那边,所以他就套上了。

    没想到,这铠甲还真的救了他一命。

    三皇子还来不及庆幸呢,就又有危险袭来。

    两侧的树林中凭空出现了很多的黑衣人,这些黑衣人各个武艺高强,而且出手狠辣,随行的侍卫根本无法抵抗。

    三皇子又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半点武艺都没有,只能靠着侍卫的保护。

    可是,看着身边的侍卫一个接着一个的倒了下去,三皇子一路策马狂奔,身后不停的有利箭射来。

    他已经不知道他的后背中了多少支羽箭。

    终于,身后的黑衣人追了上来,而三皇子身边只剩下了两个侍卫。

    “你们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刺杀我?我哪里得罪了你们?”三皇子沉声问道。

    “你姓陆,本身就是你的罪孽!我这就送的太子殿下一程!”为首的男人沉声说道。

    三皇子眉间微蹙,“你们要杀太子?你们究竟是什么人?”

    黑衣人的手中利剑沾着鲜血,愤恨道,“送你下地狱的人。”

    在黑衣人挥剑向前刺出的那一刻,突然,大批侍卫出现,直接和黑衣人交战。

    只用了一刻钟,就将这些刺客抓了抓,杀了杀,速度之快,动作之利落,惊呆了三皇子的双眼。

    原本应该在宫里养伤的陆承天,更是突然出现在这里。

    三皇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本来就是一个极其聪慧的人。

    满朝文武都被父皇算计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