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6章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不少人心中暗自盘算。哲贵妃?那不还是富察家的吗?一些心思活络的大臣心中暗笑,这马齐未免想得也太美了。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弘历听后,竟是面不改色,没有丝毫的犹豫与推拒,直接应下了这个提议。甚至在众人都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招呼礼部官员准备封后仪式了。

    还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已经完成了后宫的权力让渡。

    这算什么?废了富察皇后,立了富察皇后?套娃呢?

    不管众人如何想,弘历自觉圆满完成任务,像是被胜利的曙光照亮,带着前所未有的兴奋,回了景仁宫。

    他故意清了清嗓子,带着几分孩子气的得意,挤走了一旁伺候的进忠等人,迫不及待地凑到了宜修的面前,那双明亮的眼眸中闪烁着期待。

    “怎么样?我办得快不快?”

    宜修笑得一脸不怀好意,暗有所指,“嗯……你是挺快的。”

    “?!”

    弘历一听,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那双眼睛瞪得像铜铃,满是不可置信。

    “怎么这样啊?都不夸夸我吗?”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委屈,几分撒娇的意味。

    宜修见状,也收敛了自己脸上的调侃,难得郑重而温情的直视他双眼。

    “你的决心,我看到了。”

    只见弘历听见这话,整个人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击中,他猛地抬手捧住胸口,怪模怪样地倒在了小榻上,夸张地喊道。

    “啊!今生能听见这句话,死而无憾了!”

    “瞎说什么呢?也不知道忌讳。”宜修轻拍了他几下,嗔怪道,“还有,那几个怎么处置?”

    似乎刚从嬉笑中回过神来,弘历微微一愣,反问道。

    “嗯?谁?”

    “富察氏等人。”

    “都听您的。”弘历满不在乎,在他看来这些人都是让宜修解闷的添头。

    “旁人且不说,嘉贵人是玉氏的贡品,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年借着富察氏和高氏没少搅弄风雨,此人断不可留。”

    宜修对潜在威胁向来毫不留情。

    第33章

    安排

    躺在她身旁的弘历应和了一声,适时补充道。

    “嗯,就难产而亡罢,也算全了玉氏的体面,孩子降生之后,交给寿康宫中的太妃抚养。”

    他的语气中没有丝毫的犹豫,仿佛是在讨论一件无关紧要的日常琐事,比起从前真正有了些帝王该有的样子。

    “高氏,本来也没几年活头了,褫夺封号,废为答应,”显然弘历对人性弱点拿捏得非常精准,“让高斌牵挂着唯一的女儿,好好在前朝给朕卖力。”

    听他说完,宜修顿了顿,似乎略有迟疑。

    “富察氏推波助澜、坐享其成,她如今处境尴尬,应当用不着咱们亲自动手。可是二阿哥……皇帝打算怎么办?”

    对着这个曾经寄予过重望的孩子,弘历不免有些怜惜,但考虑到他特殊的身份与健康状况,也不得不放手。

    “永琏本就患有哮症,不该掺和到这些纷扰里,就让他出嗣,过继给哪个没有继承人的亲王,仍在宫里养着吧。”

    看出了他略显低落的情绪,宜修打了个岔,轻轻握住了他的手。

    “爱妃所言甚是。”

    明白宜修是在逗自己,弘历没有过于沉溺于悲伤,所爱之人在侧,他已经足够幸福了。

    话题一转,他将方才沉重的气氛稍稍缓解。

    “不说这些了,如今这满宫中甚至整个天下最为紧要之事,便是您这位新后的册立仪式。看来,有些人是要忙到没时间偷懒睡觉喽。”

    他的言语中带着几分戏谑,却也透露出对宜修即将成为皇后一事的重视与期待。

    没人能打扰她休息,宜修当即决定抓几个苦劳力。

    “册立本宫的仪式,难道还要本宫亲自去操办不成?这宫中的琐事,总得有人打理。我瞧着纯嫔还算本分老实,明日便把她叫来干活。”

    对此,弘历没再多说什么,后宫的事他们俩都不想多管。转过头扫视一圈,他突然点评道。

    “这么一看,这个景仁宫太小了,装潢也老气。不如趁此机会,修缮一番,将后面承乾宫并进来,合而为一,成就一座大宫室,方能配得上您。”

    宜修有些心动,但随即又眉头轻蹙,顾虑涌上心头。

    “怎么像话,一来破坏了宫室格局,二来改后规模几乎赶上养心殿,前朝那些老头不得气死。”

    听完,弘历只挥挥手,满是不在意。

    “管他们呢,先祖们也是,搞那么多祭祀的地方做什么。若非如此,咱们俩一个乾清宫一个坤宁宫多好,那才有天家帝后风范,如今这个样子,我还觉得委屈你了。”

    宜修不由赞同点点头,暗戳戳提醒他,“不都是你阿玛和你玛法干的好事。”

    闻言,弘历哈哈一笑,“他们啊,就是太闲,动不动封宫,要都跟着他们一代代学下去,这紫禁城里岂不是连人住的地方都没有了?就这么定了,将景仁宫好好修缮一番,这段时间您就跟着我去住养心殿可好?”

    说完,他像是想到了什么,不怀好意补充道,“可不能再像从前一样住在侧殿了。”

    兜了这么一大圈子,原来这小子在这等着呢。那日之后,弘历为了迎她为后,忙得不可开交,再没机会如那晚般亲密无间。若真搬去养心殿住,新婚燕尔、干柴烈火的,发生什么都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想到这里,宜修不禁微微侧头,似笑非笑地看着弘历,“本宫看你是当年那巴掌还没挨够。”

    她的声音里带着些调侃与嗔怪,却让弘历心头一热,反而死皮赖脸地贴了上来,那张俊脸上满是讨好的笑意。

    “可不嘛,朕的皇后连巴掌都是香的,真是让人意犹未尽,流连忘返,挨了还想挨。”

    那你该去当太空人,让爷爷奶奶给你爱吃的大嘴巴子。

    被他的无赖逗笑,思绪不自主发散了一下的宜修又被拽回现实。

    两人这般你来我往,言语间充满了温情与挑逗,夜色渐深,宫灯摇曳,有情人的身影逐渐在光影中交错、沉沦。

    第34章

    封后

    醒来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弘历,正拿着太监才拿的拂尘,怪声怪调。

    “皇后娘娘,该走啦,景仁宫里的该搬的东西都搬的差不多了,就差您起驾动身了。”

    “就你事多,那你来伺候本宫梳洗。”

    宜修也不客气,到底还是安心搬去了养心殿,在这别的不说,处理政务倒是方便。

    唐朝时期民风开放,女子亦可执掌乾坤,可自宋代程朱理学提出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狗屁观点,如同无形的枷锁,让女子在这世上越发艰难。

    清军入关后,也未能逃脱这些糟粕思想的侵蚀。在这个男尊女卑的世界里,若想公然让宜修入朝,与皇帝并肩治理天下,那势必会遭遇重重阻碍与非议。对此,他们夫妻二人经过深思熟虑,达成了一致的共识——温水煮青蛙。

    起初,只是部分大臣发现折子上面的印章虽仍是皇帝之印,但朱批的字迹却冷峻而雅致,与以往截然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武百官都意识到,这根本就是两个人在批阅奏折嘛!

    是谁?除了暂住养心殿,即将册封的皇后还能有别人吗?

    大臣们不是傻子,曾试图反对。

    可弘历态度十分无赖,你不问他不说,你一问他惊讶。被问急了,他还会随手找两个看着不顺眼的倒霉蛋,冠以窥探圣意的罪名,将其罢官免职。次数一多,谁还敢去触这个霉头,自找不快?

    得,你们夫妻俩玩吧。

    就这么的,大臣们被温水煮了几个月,景仁宫也修得差不多了。新后的册立仪式即将举办,犹如一场盛大的序曲,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按常理而言,因不是初立皇后,继后无需再举行封后大典的仪式。可弘历怎么可能同意,他不光要办,还要大办特办,要办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向天下昭告他娶到心爱之人的喜悦。

    先是亲自前往告祭天、地、社稷、太庙后殿、奉先殿。

    尤其是踏入奉先殿的时候,弘历还有点心虚,生怕老爹的牌位掉下来砸他脑袋上。好在是虚惊一场,手上沾了糯米灰浆的进忠深藏功与名。

    册封当日,整个京城似乎都沉浸在一股难以言喻的喜庆之中。弘历亲自步入太和殿,端详着即将授予皇后的册书与金宝,眼中闪烁着深情与期许。百官肃立,整个大殿内弥漫着一种庄严而又紧张的气氛。

    随着一声令下,正使鄂尔泰与副使嵇曾筠步伐稳健地走在最前,身后是校尉们小心翼翼地抬着册、宝,将它们交到了等候在景运门的太监手中。

    宜修身着华贵的礼服,头戴凤冠迎接。宣册、宝后,使者复命而去。

    典礼结束后,宜修在众人的簇拥下,回到了修缮一新的景仁宫,诸妃、公主纷纷上前朝贺。

    “臣妾等请皇后娘娘万安。”

    富察琅嬅早早就自尽了,宫中的刺头或死或病,如今打眼看下去,竟只剩下小猫两三只,主位只纯嫔苏绿筠一人,其余如懿、白蕊姬两个贵人,及海常在和婉答应。

    “起吧,本宫今日大喜,也想叫诸位妹妹们沾沾喜气,阖宫嫔妃,皆晋一级,以示恩典。只是本宫近来身子欠佳,诸多事务力不从心,纯妃此次典礼筹备得颇为周到,往后宫务还需你来协理。”

    宜修现在说瞎话完全不眨眼睛,顶着红润的气色说自己身子不好。众人听后也只能恭敬地俯身谢恩,不敢有丝毫异议。

    “请安之事也能免则免,每月初一巳时到景仁宫即可。”

    一番交代之后,众人便各自散去。

    回养心殿的路上,宜修偶然看到一批宫女,为首的正在与太监争吵什么。看着刻意放高了声音的荣珮,宜修没忍住笑出了声。

    “停下。”

    随行的煜夏连忙上前,低声向她解释。

    “娘娘,这些是家中无人,继续留在宫中服侍的,都是新从圆明园拨来的人,领头的是内务府的太监。”

    宜修的目光在荣珮这个满清第一巴图鲁身上停留了片刻,“宫道之上大声喧哗,把这二人都拖出去,各打五十大棍,不许留在宫里伺候。”

    第35章

    玉玺

    下完命令,在场众人皆心头一凛。宜修的目光锐利地掠过一边,唇角微微勾起,没再耽搁,继续乘着步辇往养心殿去了。

    待那尊贵的身影完全消失在宫墙转角,如懿与海兰带着几个侍从并肩走来,

    海兰轻轻侧头,对身前的如懿低语。

    “姐姐,妹妹瞧您方才望着那个叫容珮的宫女,眼神里满是欣赏,何不跟皇后娘娘求个情,将她要来呢。”

    如懿闻言,轻轻摇了摇头,“皇后刚继位,想要借此立威,怎么好当面要,这不是打了皇后的脸吗?过两天等此事平息,私下里再去求她,把容珮要过来,方为上策。”

    如懿身旁的宫女惢心,眼中满是敬佩之色,轻声附和,“主儿聪慧。”

    这边的宜修到了养心殿,弘历没在,安然坐下批了会儿折子。便看见弘历兴致勃勃拿着个不小的盒子,从外面回来。

    “宜修,快来看,你的章子刻好了。”

    宜修闻言,微微挑眉,眼中闪过惊喜,她缓缓放下手中的朱笔,“嗯?我看看,好哇,这下可要气死那些老不死的了。”

    只见盒中静静躺着一枚通体由上等碧玉雕琢而成的印章,团凤纽方形,一条黄色的绶带轻轻垂落。玺面方阔四寸有余,用汉、满两种文字篆刻着“皇后奉天之宝”,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与神圣。

    宜修接过印章,仔细端详,指尖轻轻摩挲过那细腻的玉质,有些爱不释手,这不仅仅是一枚新玺,更是她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一时间,她突然有点能理解弘历,给字画密密麻麻盖满印章的感觉了。

    “章子确实不错,大小也甚是顺手。”宜修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青蛙们煮得差不多,该再下点猛料,下一步奏折上就该盖她自己的新玺了。

    随即话锋一转,轻启朱唇,“不过,这两份折子还是得劳烦万岁爷亲自批阅。”

    闻言,弘历眉头微蹙,故作委屈状,“什么折子如此重要?当初不是说好了随便分一半的,你这是想偷懒不成?”

    宜修嘴角含笑,将两份折子轻轻推到他面前,带着几分戏谑。

    “你自己瞧瞧,这第一份,可是臣子们的肺腑之言,提醒你后宫空虚,该是时候选秀的。”

    弘历脸色一沉,不悦之情溢于言表,“这帮老不死的瞎说什么胡话,我才和你过了多长时间的好日子,他们便迫不及待地想来搅局。”

    宜修轻笑一声,“那你自己骂他们去。”接着拿起第二份折子。

    “至于这一份,是侍郎永寿的,他大概是听到了什么风声,趁机说自己家的女儿对你钦慕已久,欲将其送入宫中。”

    “哈?天下钦慕朕的人多了去了,难道朕都要收进后宫,那还了得?”

    看见这份折子,弘历更是满不在乎,直接拿笔就要驳斥回去。

    “你再看下去,人家还说呢,这位意欢姑娘饱读诗书、才华横溢,每日啊,就喜欢品颂皇上的御诗,哈哈哈。”

    没等说完,宜修就自顾自笑了起来。弘历佯怒,伸手轻轻捂住宜修的嘴,故作严肃。

    “笑什么?哪里好笑了?”

    “喜欢你的御诗哈哈哈,她们家好歹也是出过大词人的,竟然能看上你的诗?”

    笑得前仰后合,宜修略缓了缓,拭去笑出来的眼泪,才继续说了下去。

    “也不知是喜欢‘小雪雪霏霏,大雪霏霏雪。’这样的俗诗?还是‘今日洞房花烛夜,玉簪剔破海棠红。’这种艳诗啊?哈哈哈哈。”

    弘历第一次体会到了现代人被念朋友圈的尴尬,一时间恨不得捂住耳朵,钻到地底下。他见宜修还是笑个不停,直接吻了上去,两人都吻得气喘吁吁。看她略有收敛,才说道。

    “别说了别说了,这个永寿,哪壶不开提哪壶,明儿我就给他女儿赐婚。”

    倚在他怀里,宜修嘻嘻笑道,“那可得找个真正有才华的,不然岂不是委屈了意欢姑娘?”

    弘历佯装恶狠狠的样子,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知道。”

    两人相视一笑,空气中弥漫着甜蜜与默契,仿佛这世间的一切烦恼都随之烟消云散。

    第36章

    孩子

    几日后,夜色如墨,给延禧宫带来一丝不易察觉的凉意。

    “主儿,”惢心眉宇间带着几分焦急,轻步走至如懿身边,“奴婢看见皇后娘娘回到景仁宫了,只是……皇上似乎也在,此刻前去求见,是否有些不妥?”

    惢心眉目中闪烁着不安,话语却暗暗戳中了如懿的内心。她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自己的少年郎了,难得如今有借口,不免为自己开脱,冠冕堂皇起来。

    “我们只是求见皇后,是非公道自在人心,又何须过分在意那些旁枝末节?”

    似是被她劝服,惢心点了点头,“主儿说得是,奴婢这就去准备。”

    一路行至景仁宫,其内灯火通明,隐隐传来低语与轻笑,让如懿的内心越发酸涩起来,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弘历他,是忘了曾经的青梅竹马了吗?

    这样想着,如懿不由自主挥退了惢心,步步逼至窗下,想要听听他们到底在说些什么。不知为何,偌大的景仁宫里,此刻竟连一个下人都见不着。

    此时屋里,弘历轻抚着案几上精致的茶具,似乎是想起了什么。

    “说起来,海贵人的孩子也快降生了吧。”

    宜修眼神微微向外一撇,随口答道,“是啊,就下个月,稳婆御医早就备上了。”

    室内安静些许,弘历的目光突然转向宜修,神色郑重,连称呼都忘了变。

    “儿臣想着,若海贵人生下的是个阿哥,便交由您抚养。”

    听到这话,外面的如懿心中警铃大作,那是海兰的孩子,怎么能给皇后抚养,让母子分离呢?更令她不解的是,皇上为何会自称儿臣?这难道是皇后以不正当手段秽乱宫闱,教坏皇上学那些优伶行事?她不由听得更入神。

    闻言,宜修有些不耐烦,“给本宫?海兰像青樱养的条疯狗一样,见人就咬,只会凭添许多麻烦。”

    似乎早已料到她的反应,弘历并未退缩,反而更加坚定。

    “大阿哥在您的悉心教导之下,长得很好,所以才想将这个孩子也交给您抚养。说起来,要是咱们有孩子,定能承继你我过人之处,朕也就不愁太子的选择了。”

    他的眼神中充满憧憬,却也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原本心思还在外面的宜修瞬间回过神,语气中满是不解。

    “胡闹什么,这怎么可能?”

    谁知她说完,似乎触动了弘历的情绪,他竟然急得掉下了泪。

    “你不愿意给我生孩子是不是?乌拉那拉宜修!你只想给皇阿玛生孩子?只想着你早逝的阿哥!”

    看着堂堂皇帝这样子幼稚,宜修有些哭笑不得,也顾不得旁的了,拉着他进了内室,忙哄着。

    “……你别无理取闹,我都多大了,怎么可能再生得出孩子。好了好了,不就是再养一个吗,本宫养就是了。”

    弘历仍带着泪眼,紧紧握住宜修的手,声音哽咽,“那,要上到你的玉碟上,只说是你亲生的。”

    宜修无奈应道,“好,可孩子的教养得咱们俩一起来。”

    听到她同意,弘历这才渐渐止住哭腔,“那是自然,朕不能累着你一个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