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四下张望,并没看见李询的影子。我一边喝药一边问道:【公子,请问我表哥去哪了?】
【叫公子挺奇怪的,我姓纪,叫我表字随舟吧。】
【李询去边关帮着救人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我笑着感激道:【那就麻烦你了。】
【只是素不相识,不知道你为何要帮我们?】
纪随舟有一瞬间的失神,随后自嘲地笑道:【也不算素不相识,我跟李询少时就是朋友……】
【很多年前在谢家村,有幸得姑娘照顾过。】
【不过你应该不记得了……】
我努力回忆着李询身边出现过的人,隐隐约约想起了一点。
我八岁那年,出门采药的李询回来时带了一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少年。
因为父母不同意他做大夫,所以李询只能将重伤的少年拜托给了他的姨母孙娘子。
那段时间,孙娘子出门做买卖,我就负责在家照顾那少年。
小小的我踩着凳子给他熬粥做饭,替他清理带血的伤口。
那时他曾跟我说:【等你长大了,我就回来找你。】
我不知道他要找我做什么,想着大概是想报恩吧。
不过后来那少年突然不告而别,我也再没将这事儿放在心里。
想到这儿,我有了一种他乡遇故人的激动,抓着他的手臂道:【小哥哥是你!我记得!】
纪随舟愣了一下,随后脸上浮现出笑意:【我以为你早把我忘了……】
之后的日子,纪随舟像兄长一般,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
他带我去看长河落日,追大漠孤烟。
日子宁静而美好。
时光如白马过隙,一转眼我已经怀胎九月。
沉重的身子不允许我再出门瞎转,纪随舟怕我无聊,便买了许多字帖,教我学写字。
从我记事起,就一直跟着父母在流亡的路上,没念过书,更没习过字。
后来跟着孙娘子回到李家村后,孙娘子带着我四处卖猪肉,勉强能维持生计,哪里还有多余的钱上学堂?
其实我也很羡慕像江落瑶那样知书达理的女子,可惜不是每个人都像她那样幸运。
她们只知朱门酒肉臭的奢靡,却不晓得饥时草为生的潦倒。
纪随舟看穿了我的心事,握着我的手慢慢地写下了一个‘心’字。
【有心者,贫穷亦可登天。】
【无心者,富贵难以长留。】
【阿凝,问心无愧者必有后福。】
【你如此,我亦如此……】
我没太听懂字面意思,却听出了纪随舟语气中的无奈。
【随舟,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若是憋得难受,不妨说给我听听……】
他笑道:【没有,我只是曾经有些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后福在哪。】
【能再遇到你我才明白,也许你就是我的后福……】
我惊讶地转头看他,却正好对上他的脸。
鼻尖对着鼻尖,温润的呼吸打在我的脸上,我瞬间羞红了脸。
正想着如何化解尴尬,纪随舟的随从冲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副我的画像。
【三爷,不,不好了,满大街都是谢姑娘的画像,听说是太子殿下在寻人……】
我不知道霍南钧是怎么发现我假死之事的。
但更让我好奇的是随从的反应,他看着纪随舟支支吾吾道:【三爷,您要不先回避一下吧,省得惹上麻烦……】
纪随舟轻轻摆了摆手,轻描淡写道:【不碍事,这里是西域,他霍南钧的手再长也不敢伸到这里胡作非为。】
看着我心事重重的样子,纪随舟宠溺地揉了揉我的脑袋,轻声宽慰道:【别担心,有我在,霍南钧不敢把你怎么样。】
张榜寻人的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街上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也不知道那些寻人告示都去了哪里。
距离临盆之日越近,我越是紧张。
纪随舟看我整日闷闷不乐,便找了个铁匠铺亲手给我打了一把杀猪刀,跟孙娘子留给我的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