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我们就这样低调发展,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只要我们不盲目扩张,就凭公司现有的资产,几代人都够用了。”许瀚华:“荣姨说的有道理,我好久没陪家人了,老婆孩子都有意见了,各个项目连轴转,又经常陪酒应酬,我感觉自已的身体没以前好了。
我想放缓公司发展进度,休养一段时间。”
周荣:“没问题。好身体是一切的基础,回家好好休息,公司的事都交给下面的人去做,不好处理的随时给我打电话,我们一起商量办法。”
许瀚华:“好,谢谢。”
周荣:“琼岛房产泡沫的破灭,会影响国内楼市,往后几年,除了鹏城、魔都这样的城市,其他地区的房地产价格会呈现低迷状态。
如果有人要拉你投资,只选那些大城市,且同时期尽量只操盘一个项目,以免战线拉长,现金流紧张,人也跟着受罪。”
许瀚华:“明白,要开发什么项目,我会先和荣姨沟通。”
周荣:“好。”
许瀚华和他的地产公司出名后,很多城市的领导都想邀请他去投资,并愿意给出优待政策。
江城政府也给许瀚华发出了投资邀请。
许瀚华刚回香江,还没睡两个安稳觉,就接到秘书的好几通电话,询问如何答复政府那边。
那些小城市,许瀚华直接让秘书想办法敷衍过去,几个大城市可以考虑买地,但项目什么时候动工,需要看市场反馈。
江城,许瀚华也打算去盖个小区和几栋写字楼。
许瀚华把自已的计划,告诉了周荣。
周荣赞成,让他抽时间去江城买几块地,争取年后就完成图纸设计和动工。
江城近几年下岗人数较多,买地、建楼盘能提升当地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他们是时候给家乡做点贡献了......
“帆硕科技”的bP机和手机,功能、品质都远超竞品,市场反响热烈,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今年的盈利比去年上涨了一倍多。
基金公司的资金,大部分投在了股市、“帆硕科技”和魔都房地产,琼岛地产项目投的较少,但也足够让所有投资人赚的盆满钵满。
今年基金公司的整体收益率是536%,大家在94年2月4日(农历腊月24)的团圆宴上听闻这个数据后,不停的鼓掌,以表达自已的喜悦之情。
去年还舍不得买手机的人,等收益率出来后,几乎都找周荣和许瀚华取钱买了一部。
像许瀚启、周家广这样手里不缺钱的人,不但没取钱,还表示要追加投资。
周荣再次强调,投资是有风险的,且公司不承诺“还本付息”,不怕亏钱的,可以追加投资,要是担心亏损,就把钱存进银行,或是取走一部分收益。
她不想因为钱,伤了亲戚间的和气。
想追加投资的人,均表示亏了钱绝不怨她和公司,周荣便不再多说。
有些家底不够丰厚的人,担心明年的收益情况不理想,就取了部分收益出来,想着万一收益率下滑,他们也不会亏,毕竟这些年的高收益,他们早就回本了......
周彩给吴悦竹的5万元装修费,她只用了2万多,剩下的钱,包括她结婚时收的红包,娘家给的嫁妆,全部交给周荣拿去投资了。
536%的收益,让她的资产一下子涨到了30几万。
吴悦竹担心以后的收益会下降,把老本亏了,也想回报父母、公婆,就取了10万出来,还了周彩5万,并给周彩、田慧珍、江林海他们各买了些礼物,表达谢意。
吴悦竹和江嘉信商量后,给她父母寄了3万,以感谢他们对自已的养育之恩。
剩下的钱,她打算存进银行,以应对突发情况......
第585章
她也是要脸面的人
周纪宴几人借着自家父母兄弟的名义,各投了几百块钱。
当他们听说今年的收益率有536%
时,开心的恨不得飞起来。
投入的资金一年就暴涨了5倍多,几人高兴之余,又无比后悔,要是早几年投资,他们现在说不定就是“万元户”了!
几人的父母问他们要不要把收益取了,万一明年行情不好,起码可以保本。
周纪宴几人都表示不取钱,还去找亲朋好友借了几万块钱来追加投资。
他们要借着这个“东风”,成为“万元户”、十万元户,甚至是百万富翁!
几人借钱时,遭到过拒绝,为了顺利把钱借到手,他们承诺每年支付15%的利息。
几人的父母说借钱投资的事风险太大,如果明年的收益情况不理想,拿什么去还钱?
劝说他们算了,就用手里的钱慢慢滚雪球,过点安稳日子,图个心里踏实。
可周纪宴几人现在满脑子都是钱,压根听不进别人的劝。
还说他们当初要不是太过胆小,瞻前顾后的,就不会错失前面几年的收益,彩电、冰箱、摩托车、bP机那些早就买回家了。
现在有机会翻身,他们说什么都不能错过!
几人的父母见他们这样坚持,又回想周荣做生意的这些年,从没亏过钱,为了让他们追赶上大部队的步伐,就同意了帮他们去投资。
周荣收钱时,随口问了句,钱是从哪来的。
周纪宴的妈妈心直口快,说是借来的。
周荣:“投资是有风险的,借钱投资的风险更大,要是亏了,你们借的钱就还不上,之前的盈利也可能搭进去。”
“没事,我们信你。”
周荣笑笑,不再做多余的解释,而是让来追加投资的人签协议,表明愿意自担风险,如果出现亏损,不会找公司和她的麻烦。
送别了这些人,周荣就给许瀚华打电话,调整基金公司的投资方向。
明年,基金公司所有的款项,都投入到在建项目或未启动项目里,暂时不产生收益。
她要让大家知道,投资有风险,不是嘴上说说的。
顺便检验一下,哪些亲人只能同甘不能共苦......
周荣和许曼各占许瀚华那家地产公司30%的股份,琼岛地产项目让两人各能分得将近18亿的收益。
忙完团圆宴的事,周荣就和往年一样,拿着誊抄的账本去陈公馆找许曼。
许曼虽不管地产公司的日常事务,但她作为大股东,周荣和许瀚华每到年底都会把公司近一年的投资方向、项目进度、盈利情况等告诉她。
许曼看着报表里净利润数字后一连串的“零”,还以为自已眼花了,数了好几遍才确定是8个。
她惊诧的问:“我们今年赚了几十个亿?!”
周荣:“嗯,琼岛的房地产这几年积攒了大量泡沫,我们买地时间早,花的成本少,又在高位撤出,所以利润比较多。”
许曼:“这房地产也太好挣钱了吧?是不是有很多人和你们一样赚了几十个亿?”
报纸、新闻等媒体封锁了很多消息,周荣把她在琼岛见到的一些事,告诉了许曼。
许曼拍着胸脯,害怕的说:“投资就和赌博一样,好吓人!我们现在手里不缺钱,以后别做这种高风险的事了,就安安稳稳的过点小日子吧。”
周荣:“嗯,琼岛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势必会影响楼市整体价格,我和瀚华说好了,暂缓一些项目的开发,先把手上的项目做完,再去些大城市开发一两个项目。
这样的话,公司的收益率会大幅度降低,先和你透个底。你要是需要钱,就告诉我和瀚华,我们让财务转给你。”
许曼:“不用,我不缺钱,你们把钱都拿去投资项目吧。
你每年都给我提供一些新款服饰的图纸,我的服装店托你的福,生意不错,一年能挣个十几万,加上唐老板那边的版权收入,即便没有地产公司的分红,我也是百万富翁了!
地产公司的事,我不懂,也不管,你们按照自已的计划来就行,只要你们人平平安安的,我什么意见都没有。
本身那个股份就是你们送我的,白让我捡钱,我真是撞了大运,有你和瀚华这样的亲人,走,我们去逛街,你看上什么,全由我买单!”
周荣:“行,那我就不客气了。”
马上要过年了,街上全是打年货和做小买卖的人,卖货的吆喝声,一声高过一声,买货的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各不相让,热闹非常。
周荣和许曼一路闲逛,买了很多小玩意。
许曼说话算数,周荣看上什么,她就买什么,连价都不还一下的。
那些商贩见两人这么豪气,都争相给她们推荐自家摊位上的货物......
曹智提前退休,把他酱菜厂的工作给了大儿子,避免其下乡当知青,但好景不长,儿子没干几年,厂里的效益就下滑,去年宣布倒闭,大儿子成了“下岗待业职工”。
曹家的钱全部由杨耀娣掌管,连两个儿子成家后的工资,每月也得按时上交。
当了婆婆后,杨耀娣才明白为什么所有女人都盼着当婆婆,家务活有儿媳干,不满意就训几句,自已每天的任务就是吃饭、睡觉、到处溜达,手里还有钱,这滋味太爽了!
可惜老天爷不善待她,大儿子下岗了,花大价钱给小儿子买的家具厂工作,如今也发不出工资了。
为了维持生计,杨耀娣只好让两个儿媳自制酱菜,拿到市集上出售。
担心两儿媳偷藏钱财,她跟着一块来了,负责收钱。
周荣当干部时,名字经常在报纸上出现,前两年捐款修路更是上了省台的电视新闻。
杨耀娣每次在报纸和新闻上看到周荣的名字,都很难受。
这个曾经让她厌恶又瞧不起的二嫂,不仅当了大官,还通过经商发了大财,老天爷真是不公平啊!
集市上,杨耀娣远远的就看到了不显老态又时髦的周荣,她没有去打招呼,也没有像其他商贩那样围上去献媚,以推销自家的货物。
以她和周荣的旧仇,就算去巴结讨好,人家也未必会正眼瞧她一下,何必去自讨没趣呢?
她也是要脸面的人!
第586章
出国
杨耀娣发福严重,一脸凶相,和年轻时唯唯诺诺的模样相差太大,周荣又多年未见她,压根就没认出来。
年纪大了,周荣不喜欢吃酱菜,觉得含盐量太高,对身体不好,杨耀娣的大儿媳夹了一筷子,凑到她跟前,希望她试吃,然后豪气的买个几斤。
周荣摆摆手,拒绝了,拉着许曼去了其他摊位。
杨耀娣见周荣如此不给面子,瞪了她的背影一眼。
不能拿周荣怎么样,杨耀娣就把大儿媳拽了回来,一阵数落,说这些酱菜都是花了大价钱制作的,随便给人品尝,简直是浪费、败家!
大儿媳辩解,说她们现在还没开张,她想给别人少量品尝下,要是觉得好吃,估计就买了,只要东西卖出去了,就不会亏钱,否则就得烂在家里或自已吃。
杨耀娣见她犟嘴,怒气更甚,叉着腰,对着大儿媳一顿叫骂。
周围的人都来看热闹,大家一致认为杨耀娣这人不好相处,买她家的东西,容易受气,看完热闹就全散了,无一人光顾她们的摊位。
直到收摊,杨耀娣她们都没开张。
往后几天,生意也不好,毕竟大家的生活水平比之前好了,又是大过年的,买酱菜回去招待客人不合适。
制作的酱菜卖不掉,杨耀娣一家只能自已吃。
全家人每天对着酱菜唉声叹气,为接下来的生活发愁......
周庆安一家今年要回来过年,周父周母也被周荣接到了城里吃团圆饭,长安里住不下,应妮妮和许曼的邀请,周荣他们今年在陈公馆过年。
罗秋月见周荣只回长安里看了下,就没再露面,大门一直锁着,猜想她今年在陈公馆过年,就和罗大芬、马大丫、葛慧及葛慧的丈夫褚剑平一起,带了些礼品去看她。
这几人一起出现,周荣知道是有事相求,就把罗秋月她们带到书房,询问有什么事需要她帮忙。
罗秋月讪讪一笑:“真是什么事都逃不过你的法眼。”
周荣:“有什么事直说,这么多年的邻居,能帮的我就帮,庆平说你们经常帮着维护我们长安里的房子,这份人情,我要还。”
罗秋月:“你别误会,我们帮着维护房子,是出于街坊邻居的情谊,也是想感谢你以前对我们的照拂。
今天来找你,不是想讨人情,要不是没其他好法子,我们也不会麻烦你。”
周荣:“嗯,我明白,你们遇到什么难处了?”
罗秋月:“致远上大学时报的专业是国际贸易,因我们家没有关系,去年毕业实习时,他被分到了一个和本专业不相关的单位,还是在外地。
他在单位干的不开心,工资也少,一个月就百来块钱,都不够生活开支,我和大芬没少接济他。
致远听同学说,他们这个专业,只要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各个单位都会抢着要,每月的工资最低也有1000多块。
致远前几天给我们打电话,说他想去美国待两年,增长点阅历,回来好找个高工资的工作。
他不是公派出国,只能自费,一年的花费,最少得10万,两年就是20万。
大芬上班的那个饭馆,这几年都是亏损状态,政府不愿维持了,要把它承包了出去。
我和大芬本来想包下来的,可饭馆的经理先我们一步提交了申请,人家在街道办那边也有关系,就直接把饭馆包下来了。
里面的职工,全部换成了他们自已人,大芬被开除了,只给了200元的补偿金,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我和大芬这些年攒的钱都花的差不多了,小芬和家康倒是愿意借一万给我们,但离20万还是太远了,我想厚着脸皮找你借19万。”
周荣浅笑道:“国外的月亮不比国内圆,就算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也未必能找到好工作,还是要靠自已。
如果家里有条件,能负担孩子在外面的一切开销,可以出国长见识。
如果需要砸锅卖铁才能把孩子送出去‘镀金’,相当于你们第一次去赌场,并在第一把就押上了全部身家,风险太大。
要是致远回来后,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你们的投入就全部打水漂了,借的钱拿什么还?”
罗致远小时候和周纪帆一起读书、玩闹,又有周荣帮着教导,罗大芬以为她儿子长大了定会有大出息。
孩子考上大学,把她高兴坏了,觉得他们罗家终于能改换门楣,出人头地了。
可慢慢的,罗致远就频繁找家里要钱,用来请客吃饭、买名牌衣服鞋子、手表、相机等。
她担心孩子在外面学坏了,没有给钱,但她妈舍不得孩子受委屈,总是偷偷的寄钱过去。
现在罗致远要出国,还说不帮他实现愿望,就是要断送他的前途,他要是混不好,以后就不回家了。
罗大芬越发觉得罗致远的这些坏习性随了他爸刁四顺,她很后悔当初给孩子找爸爸时,没有筛选个好基因的男人,害得他们全家要跟着操心,甚至“倾家荡产”......
罗致远就是罗秋月的心头肉,罗大芬不想凑出国的钱,罗秋月担心她的宝贝孙子再也不回家了,央求了好久,才让罗大芬跟着一起来找周荣借钱。
罗大芬听了周荣的话,尴尬的说:“我也不觉得出国有什么好的,但致远非要去美国,还用断绝关系来威胁我们。
我妈不想失去这个宝贝孙子,只能和我一起厚着脸皮来找您借钱了。”
周荣静静的看了罗大芬和罗秋月几秒,淡声说:“我们认识有40年了,我不想因为钱伤和气。
你们真要借钱,需要打借条,每年支付10%的利息,还要拿抵押物过来,承诺的期限内没有钱还,抵押物就归我。
我们一是一,二是二的算清楚,谁也不为难谁,怎么样?”
罗大芬一顿,为难的说:“我们家没有值钱的抵押物,要不我去给您卖苦力,偿还部分款项?”
周荣笑笑,没有接话。
罗秋月想了想,说:“那些老物件,你要吗?”
周荣:“得看什么东西,只要是稀缺的,能保值的,我都要。”
罗秋月:“好,我过两天给你送点东西来。”
第587章
谁的孩子谁心疼
与罗秋月沟通完抵押物的事,周荣问马大丫、葛慧和褚剑平找她有什么事。
葛慧从小到大都很听话,还如愿考上了大专,进钢厂当了一名光荣的工人,并和同单位的褚剑平相爱结婚。
褚剑平也是大专生,为人勤快、孝顺、懂礼,家庭结构简单,家里只有他和一个姐姐,父母都有工作,且为人和善,马大丫一开始很满意这个女婿和他的家人。
直到葛慧第一胎生的是女儿,恰好国家那时候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要求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尤其是国营单位的职工,必须严格执行这个政策,褚家的态度就和之前不一样了。
褚家觉得自家的香火断了,要求葛慧躲到外面再给家里生个儿子。
公婆、丈夫平日都对自已不错,第一胎生的女儿,葛慧心中有愧,就答应了家里的要求,等大闺女满一岁后,立马备孕。
查出怀孕,葛慧就以身体不好为由,请了一年假,然后躲到罗小芬家待产。
可惜第二胎生的还是女儿,褚家不想把孩子接回去,担心影响了褚剑平的工作,要求葛慧要么把孩子送人,要么把孩子留在周家湾,由罗小芬抚养,他们按时寄生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