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22章

    目前“帆硕科技”在手机领域算是一家独大,她没理由给自已整出若干个竞争对手,自讨苦吃。

    等他们把手机的市场蛋糕吃的差不多了,再来考虑卖芯片,赚点小钱......

    那几个想买芯片的人,见“帆硕科技”如此不识相,决定给点颜色瞧瞧。

    这些人联合起来,并找到自已的靠山,企图隔断“帆硕科技”生产bP机、手机需要的原材料和零配件。

    他们打着自已靠山的名义,联系国内几家有名的供货单位,威胁那些工厂不准卖货给“帆硕科技”。

    这种下三滥的招数,周荣前世见的太多了,也玩腻了,她早就做好了防范。

    所有原材料和零配件,她最少选了三家以上的供应商,能从本地购买的,就从本地买。

    周荣在鹏城合作的几家供应商,都是外商投资的,一切以利益至上,只要货款到位,绝对保质保量的交货,不受任何人威胁,因为人家也是有后台的。

    如果需要从外地进货,周荣通常是以香江投资公司的名义购买。

    许瀚华的地产和投资公司,偶尔也会帮着进货。

    那些人想通过卡原料的方式整垮“帆硕科技”,直接失败。

    他们联系的那些供货单位,除了鹏城的几家工厂,其他的,都说没接到“帆硕科技”的采购订单。

    但鹏城的那些工厂,根本不卖他们的面子,还反过来威胁,再敢影响自已做生意,就把这事抖出去,大家都别想有好日子过。

    那些人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打着自已靠山的旗帜,想以投资的名义,强行入股“帆硕科技”。

    这一点周荣更不带怕的,还诱骗那些人把自已的靠山叫来鹏城面谈,否则她不接受任何“投资”。

    这些人回去后,添油加醋了一番,说“帆硕科技”很赚钱,只要入股了,一年赚个上亿不成问题,关键是老板还是一个老女人,很容易对付。

    有几个官场老油条,不信这套说辞,人家真的没能耐,能把公司做那么大?

    定有强大的后盾支持!

    他们才不会去犯险。

    只有一位羊城的干部被金钱迷失了眼,想把“帆硕科技”变成自已的小金库。

    担心自家子女担任股东会被查,他就带着外甥来鹏城见周荣,说他家在市政府、省政府和部队里都有人,希望“帆硕科技”聘请他外甥当副总经理,并占股40%。

    要是不同意,“帆硕科技”将面临很多麻烦,什么时候倒闭,不好说。

    香江有录音笔卖,周荣的空间里备了几十支。

    一见到人,周荣就不断的引诱对方报出名字、单位、职务、意图,还有后台,然后全程录音。

    那些威胁的话,周荣听到后,一脸害怕的样子,说她要考虑一下,公司还有其他股东,让出40%的股份,必须要和股东们商量下,她会尽快给答复。

    把人忽悠走后,周荣就把录音笔分别寄给了羊城市长、省长和当地报社。

    预计着录音笔快到目的地了,周荣亲自去找吴昊谦,说有人要逼她行贿,并强占公司。

    “帆硕科技”是鹏城的纳税大户,还解决了不少就业问题,带动其他科技公司来鹏城“落户”。

    自家和周家又是姻亲关系,于公于私,吴昊谦都不许有人欺负“帆硕科技”,他和羊城市长联系,希望从严处理这事。

    羊城市长听了录音内容,本想调查一下再做安排,却接到了吴昊谦的电话,感觉自已的脸面丢到了外省,当即就将那人停职查办。

    报社收到录音笔后,觉得里面的内容太劲爆了,不仅在报纸上刊登相关报道,还通过电台发表。

    事情越闹越大,老百姓都埋怨当官的仗势欺人,省政府为了平民愤,直接将那人关押审讯,罢免其所有职务,还判了五年刑。

    他的那些后台,也全部受牵累,不是被调查审讯,就是被免职......

    第582章

    这个世上没有遮天术,只有一物降一物

    老百姓对官欺民的事最为敏感,事态发酵时,“帆硕科技”的名字不断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之前还有人不知道“帆硕科技”是做bP机和手机的,这会儿全知道了。

    有人出于“同情”,特意去买了他们的bP机。

    那些不死心,还想暗害“帆硕科技”的人,通过这事也知道了人家是不好惹的,不想被收拾,只好暂时歇了那些害人的心思......

    周荣处理这件事时,周纪帆全程跟在身边,他感慨要是自已独自面对,肯定束手无策,到时公司极有可能成为别人的。

    周荣安慰道:“你还小,多经历几次就有经验了,这个世上没有遮天术,只有一物降一物。

    遇到对手切莫慌乱,喜怒不形于色,以免对方通过你的表情变化,猜到你的真实想法。

    你呈现出来的,一定是你想要对方看到的,只有这样,才能占取先机。

    在与对方交锋时,找到其弱点后,争取一招致命,避免放虎归山,埋下隐患。”

    周纪帆:“听着很容易,真正要做到还是挺难的。”

    周荣:“你谨记一个原则,所有事情,凡其发生皆有利于我,然后以这个为准则,多维度的去思考。

    或是把自已放在对手的角度,如果你是他们,会出什么招数来害人,提前防备,能减少损失。”

    周纪帆:“嗯,我记住了,奶奶以后得多教我。”

    周荣:“好。当初创办帆硕时,就想让你当法人,但你那会儿年纪太小,不符合规定,如今你已经19岁了,我把公司转你名下吧。”

    周纪帆连忙摆手:“不!不!我现在就是个愣头青,经营公司的很多事都不懂,公司交给我就毁了。

    我最喜欢的事,其实是待在实验室里搞研发,没想过当老板,奶奶如果累了,想让我帮着分担,我乐意做任何跑腿的事”

    周荣:“我都63了,精力有限,公司肯定是要交到你们这些后代手里的,你爸和二叔都不适合经商,乔恩、欣欣也志不在此,纪鹏、纪斐年纪还小,只有你能接过这项重任。

    我创办香江投资公司和帆硕的初衷,一是想帮你实现愿望,其次,我想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财富,让他们在追求梦想的时候,不为钱发愁。

    你是我的长孙,我对你寄予厚望,希望你能接过这个接力棒,当好传承人,让我周家后代欣欣向荣,百代不衰。”

    周纪帆坚定的说:“我定不让奶奶失望!但我能力浅薄,辛苦奶奶再帮忙管理几年公司,我跟着学经验,可以吗?”

    周荣:“可以。”

    “杀鸡儆猴”后,那些想找茬的人都消停了,公司名气又大增,“帆硕科技”的bP机和手机,在市场上热卖,经销商赚到了钱,更加卖力的推销产品,并加大订单量。

    年底结算时,“帆硕科技”的收益率有300%,股市和地产项目也有一定回报,所有投资人的整体收益率有385%。

    这么高的收益率,让大家的手头更加宽裕,几乎所有人的家里都买了彩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bP机,或是手机。

    摆团圆宴时,周荣带了十几部手机回来,有亲人想买的话,能以1.8万元的内部价购买一部。

    手机目前的市场价是3.5万到4万,内部价定的太低,经销商会有意见,周荣不想增加矛盾,就定了1.8万元一部。

    大家这些年赚了不少钱,当初投资的几百块,本金和收益连番滚动后,最少赚了几万块,像周家广这样每年追加好几万投资款的,如今的身家都有几百万了,买一部手机,小意思。

    孩子们都住在城里,又没有春节假,周父周母独自在周家湾过年太冷清了,摆团圆宴前,应周荣的要求,两人都进城了,住在长安里。

    周家广买了三部手机,他和肖晶晶各一部,再送一部给周父,好让他爸在周家湾长脸。

    周父住在周家湾期间,周荣和周家广每天都会“呼”他几次,腰间的bP机只要一响,周围的人就会投来羡慕的眼光。

    每每这时,周父的心情都会好上几分,现在又收到儿子送的手机,他在周家湾老年人的队伍里,无人可超越!

    周父拿着手机,心里欢喜,嘴上却嗔怪道:“你大姐前两天说要送一部手机给我,我嫌操作麻烦,就没要,你又买一个给我,不是浪费钱吗?”

    周家广:“我刚才试用了一下手机,操作很简单,等下教你,记着几个诀窍就好了,很快就能学会,大姐他们研发和生产手机是要成本的,总要她送不合适。

    托她的福,我现在小有身家,买几部手机像去菜场买米一样容易!

    有了这个手机,我们以后联系就更加方便了,随时能听到彼此的声音。”

    周母嘀咕道:“话费那么贵,100块充进去几天就没了,像烧钱似的,又没多大事,干嘛天天联系?”

    周家广:“妈,我们家现在不差钱,你别计较这些小钱,咱们要借着这些科技产品的便利,好好享受生活。”

    周父:“七广说的对,钱挣了就是要拿来花的,我们都这把年纪了,得趁着精力还行的时候,感受一下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生活的美好。”

    周母:“行吧,你们有理,就依你们。”

    那些担心风险,不敢在周荣那投资的人,过年期间看见自家亲人不仅买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还买了摩托车和bP机,而买这些东西的钱,全是投资的收益,心里像火烧一样难受。

    如果他们当初也投资了,现在是不是也跟着发财了?

    周纪宴的哥哥,以前的工作不如他,就因为在周荣那投了500块钱,如今三大家电、摩托车、bP机全都配齐了。

    周纪宴一想到自已错失了这么多收益,就悔恨不已。

    不想错过往后的收益,周纪宴和那些没投钱的人一样,咬牙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去找周荣,希望可以参与投资......

    第583章

    野心也是危机

    周荣说公司现在不缺钱,无需吸纳新的投资人,不要周纪宴他们的投资款。

    要是以前,周纪宴他们见周荣这么绝情,会在心里嘀咕几句,但现在,他们可不敢,这位可是姑奶奶,更是财神爷!

    大家极力讨好,见周荣还是不松口,就聚在一起想了个办法,几人跑回去找自家的父母兄弟帮忙,希望以他们的名义去投资。

    周家风他们不忍自家后辈掉队,越来越落魄,丢老祖宗的脸,决定帮几人一次。

    要是投资失利,周纪宴几人大闹,就从自已的存款里拿钱出来摆平事情,实在不行,就断了关系,绝不给周荣添麻烦......

    周荣初七去鹏城前,收到了好几笔投资款,有周家华、周家富、周家广、周庆宏、周笑、周薇、沈善琪他们的。

    有周家星送来的食品厂和周家湾乡亲的钱,还有周家风他们的,说家里有点存款,想追加投资。

    老投资人只要想追究投资,并愿意承担风险,周荣都会热烈欢迎,和大家签完协议,便带着周纪帆去了鹏城......

    忙完新年开工的事,周荣就带着周纪帆和许瀚华一起去了琼岛,打算借着这次房产泡沫,给周纪帆再上一课......

    因国家政策的倾斜,琼岛这两年的房地产价格,一个劲地往上蹿。

    88年的房价,均价才1000多元一平,91年的时候也不到2000元一平。

    由于各路资本不断涌入,致使炒房、炒地皮、炒项目、炒楼花盛行。到了92年,房地产的均价就猛增至5000元/平方米。

    93年春节刚过,房价就被炒到了6800元/平方米。

    许瀚华后来投建的小区,去年年底就封顶了,但他没卖,听从周荣的建议,放到了年后开盘。

    因其他项目都是期房,许瀚华他们的小区是现房,一开盘,就被抢空,且是以均价7000元/平方米的高价卖的,回笼了3亿多的资金。

    许瀚华看着楼市如此繁荣,开心的问周荣,要不要再投建一两个小区和写字楼。

    周荣:“我们刚买地的时候,才几千元一亩,因大家的炒作,91年地价涨到了30几万一亩,才过了一年,现在就涨了两三百万一亩。

    外面的情况你应该知道,琼岛的本地人口没有多少,且购买力十分有限,目前活跃在市场上的,都是各路炒客。

    大家建的房子,只有30%用于居住和商务活动,70%是投机者囤积起来进行炒作的。

    很多还在图纸上的房子,和还在文件里的土地,被炒来炒去,数易其主,而大家炒房炒地的钱,不少来自银行贷款,一旦银行不再贷款,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就结束了。”

    许瀚华一惊:“我们手里还有3000多亩地,趁着现在行情好,要不都卖了?”

    周荣:“嗯,是要出手了。”

    许瀚华买的那些地皮,因都在市区,每块的面积也不大,只有30-100亩,很容易转手,一放出售卖的消息,就吸引了大量炒客。

    不到一个月,他手里的地就全部售完了,回笼资金将近60亿。

    拿到地的人,赶紧找下一家,通过倒卖赚取差价,很快成为了千万或亿万富翁。

    地价在大家的疯狂炒作下,一度涨到了600万一亩。

    正当更多的人想通过倒卖土地发家致富时,6月底,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意见》。

    政策要求严格控制信贷总规模、提高存贷利率和国债利率、限期收回违章拆借资金、削减基建投资、清理所有在建项目等。

    简而言之,就是要紧缩银根,釜底抽薪。

    一大批想发财、却不小心被套牢的人和企业叫苦不迭,悔之不及。

    不少人也从之前的千万富翁,变成了“千万负翁”,甚至“亿万负翁”。

    有人觉得自已一辈子都还不上这些钱了,从高楼一跃,或跳入海里,用这种方式逃避现实......

    这几个月,周荣一直带着周纪帆待在琼岛,品尝当地美食的同时,让周纪帆亲眼见证一下,什么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琼岛的事,对周纪帆冲击很大,香江投资公司、帆硕科技和地产公司这些年不断攀升的收益,让他觉得人只要有野心,有方法,就一定能成功。

    可现在,他才知道野心也是危机,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跌入万丈深渊。

    周纪帆陪着周荣在海边散步时,把自已的感受告诉了她。

    周荣:“你能想到这些,说明成熟了,公司以后交到你手里,我很放心。”

    周纪帆:“我好怕自已做不好,因一个决策失误,导致你和大家的心血全没了,那样我就成了罪人。”

    周荣:“没有谁可以一直成功的,失败了没事,只要人平安无事,就有东山再起的时候,要是人没了,就什么希望都没了。”

    周纪帆:“我记住了,一定不会轻易放弃自已的生命,我要一直陪着奶奶,活他个几百岁!”

    周荣笑道:“那不是成了老妖精了?人终有一死,在活着的时候努力去完成自已的愿望,不留遗憾,这辈子就值了。

    明天我们回鹏城,和研发部的同志一起将手机功能升级,争取再次惊艳世人。”

    周纪帆:“好!”

    琼岛的项目全部出售和交付了,短期内没有可开发的空间,许瀚华就带着他的团队回了鹏城,然后去找周荣,商量下一步的投资方向。

    许瀚华发现周荣在投资方面,眼光精准,比他厉害数百倍,没有一次失利,这样的大腿,他必须牢牢抱住!

    周荣建议许瀚华往后的投资重心放在鹏城、羊城、魔都、京都这样的大城市,以建小区和写字楼为主,但要量力而行,不可加杠杆。

    再去投资那些需要资金的小公司,最好是科技类或新兴产业,拿不定主意,可以找她商量。

    许瀚华同意这么操作,每隔几年就来一次的金融危机,还有此次的房产泡沫都让他畏惧杠杆,赚钱不容易,他还是老老实实做实体吧。

    第584章

    你想上市吗?

    沟通完投资的事,周荣建议许瀚华以地产公司的名义,给国家的希望工程捐一个亿。

    他们在琼岛挣了那么多钱,并“胜利大逃亡”,不做点公益事业,会被人清算的......

    许瀚华赞同周荣说的捐款之事,他们在琼岛赚的盆满钵满,很多人却负债累累,不做点慈善说不过去。

    用一个亿为公司博得好名声,再帮助些有需要的人,简直是两全其美。

    “希望工程”得知许瀚华的地产公司要捐一个亿,为了树立正面典型,让其他企业效仿,特意办了一个隆重的捐款仪式,还请记者采访,并在报纸、收音机、电视台上大肆宣传。

    许瀚华很快就成了心系国家和百姓,有爱心,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家,他和他的地产公司,三天两头的就登上了新闻头条。

    连他的家人,也跟着成了名人。

    许策和许父许母他们,不仅被街坊邻居恭维,还被记者采访。

    许瀚华要捐钱的事,没有提前知会家里人,许策他们也是看了电视新闻后才知道这个事。

    记者采访时,许策他们表示不知道许瀚华要捐款,但他们鼎力支持许瀚华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还说以后有机会,他们家会继续捐钱。

    这番言论让许家的形象再一次提升,大家都夸他们的家风好,才会教养出许瀚华这样优秀的后代,家族定能长盛不衰......

    有资本大鳄看上许瀚华地产公司的潜力,想入资合作,还说能用最短的时间把公司推上市,让公司名扬海外,赚取更多收益。

    许瀚华没有急着表态,把这个提议告诉了公司的大股东周荣,询问她的意见。

    周荣反问许瀚华:“你想上市吗?”

    上市虽能快速筹集资金,提高知名度,增加信誉,但也意味着股权被稀释,管理成本增加,还要面临被恶意收购的风险。

    每次股灾,都有大批公司易主,许瀚华可不想他辛苦创办的公司成为别人的。

    他毫不迟疑的回答:“不想,没必要。我们公司不缺钱,犯不着让外人干预公司决策和财务。”

    周荣:“我的想法和你一样,也不想外人来干涉公司,我不觉得上市有什么好的。

    公司一旦上市,我们相当于给所有股东打工,股价的浮动,每季度的财报都需要担心,太影响决策和定力了,心力憔悴下,容易早逝。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