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周庆平为难之际,周荣说她送周纪帆去京都。顺便在那照顾下周纪帆的生活,免得他刚离开家人,不习惯。
这番话把周庆平和周纪帆同时感动到了。
周庆平觉得他妈这么大年纪了,还在为自已操心,很是愧疚,给周荣和周纪帆买了卧铺票,还给了周荣几百块钱,作为两人在京都的日常花销,如果不够,他再寄。
周荣说她有钱,周庆平表示这些钱,是他作为儿子和父亲的心意,周荣便收下了。
周纪帆认为自已不愧是奶奶最疼爱的大孙子,连去外地上学,奶奶都亲自相送,还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可到了京都后,周纪帆发觉,事情和他想象的不太一样。
周荣带着周纪帆完成入学手续,熟悉了下校园,给他塞了一把粮票和钱后,就不管他了,说男子汉大丈夫,要独立自主,坚韧不拔,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周纪帆拉着准备离开的周荣,心情复杂的问:“奶奶,你是要回江城了吗?”
周荣:“不,我好久没来京都了,打算到处转一转,品尝下这里的美食,我的手提电话一直在身上,你要是有事,就给我打电话。
你们宿管阿姨那的电话,我也记下了,我要是有事找你,也会给你打电话的。”
周纪帆:“......奶奶,我也想吃京都的美食。”
周荣:“你周末休息就给我打电话,我带你出去吃。”
周纪帆闻言,心情总算好了一点,叮嘱道:“奶奶你在外面要当心,遇到坏人别独自应付,要么跑,要么找公安帮忙,千万别被他们伤到了。”
周荣:“我知道,放心吧,我能照顾好自已,你在学校,也要把自已顾好。”
周纪帆:“嗯。”
与周纪帆分开后,周荣就四处溜达,找大爷大娘们和居委会的人打听,哪里有房子卖,只要能尽快过户,谁介绍的房源,她就给那人100块钱作为辛苦费。
房子数量不限,每介绍一处,就是100块,但她要整栋购买,不买那种小间。
这财大气粗的样子,让大家好奇她买那么多大房子干嘛。
只要有人问,周荣的解释就是,她家在国外有亲戚,打算全家搬回来,因人口比较多,房子小了不够住,还有些乡下亲戚,也想照顾一下,接到城里来居住。
周荣的打扮很时髦,一看就是“款姐”,买得起大房子,且人家还愿意支付100块钱的辛苦费,动动嘴皮子就能赚100,这活很划算!
在100元奖金的驱使下,不到半个月,周荣就买了3套四合院,两个一进的,一个三进的,地段不错,都是主家急需要钱才卖的。
那两个一进的,因院子比较旧,房顶有破损,多处需要维修,周荣花了1800买下的。
三进院子是一个外商的祖产,他回国投资时,组织返还的房屋,他前段时间因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家里的几个孩子为争夺遗产闹的不可开交。
他们不想住在国内,想把国内的资产全部变卖,分钱回美国。
三进院子,富商在世时,花了大价钱拆除了胡乱搭建的部分,并做了精致的维修,屋顶、墙面,包括假山花园都修缮的极为漂亮,每间房还配置了全新的家具,可以拎包入住,他的子女要价8万。
周荣还价,还到了6万8,对方说立马给现钱就卖。
周荣得知他们手里还有三个铺子要出手,花了2万块,一起买了。
双方约定去房管所过户时,一手交钱,一手给房本。
只要房子顺利过户,周荣就遵守诺言,给提供房源的人100元的辛苦费,还额外送了一把奶糖给那人,以庆祝自已买房了。
大家见她这么爽快,更加乐意帮她打听房源了,一个月后,周荣手里又多了两处一进的四合院,一个商铺。
除了那个三进四合院,其他院子,周荣都找人去维修,然后出租,她的房租依据市场价,2-10元月,根据房间大小定,但租金要一年一收,还要支付半年的押金,否则不就租。
所有铺子,周荣继续出租给目前的经营者。
三进四合院的房本拿到手后,周荣就住了进去,每个周末带着周纪帆在家里打扫卫生及做好吃的。
房子的来源,周荣直接告诉周纪帆是买的,说自已要是不在京都,他要负责房子的卫生工作。
二三十间房子,靠一个人打扫,腰都直不起来,周纪帆和周荣商量,不住人的房间,家具全部用农膜或布盖起来,用的时候再清理。
周荣同意了。
京都的冬天很冷,好在三进院里有地暖,只要不出门,待在家里很舒服。
祖孙俩经常在家涮火锅,各种肉类管饱,周纪帆再次坚信,他是奶奶最疼爱的孙子......
第550章
难道是她有钱后,就瞧不起自己了?
周荣住在京都期间,一直靠手提电话和许瀚华联系。
因基站较少,手提电话的信号很差,通话质量不够清晰稳定,常常要大声吼,对方才听得见,有时交流的好好的,信号会突然中断。
周荣经常向周纪帆抱怨,说“大哥大”又贵,又笨重,信号还差,一点都不实用。
周纪帆征得周荣同意后,把“大哥大”拆了,观察里面的结构,想自已研究一个轻薄款出来。
他把不懂的地方全部用本子记下来,然后去请教老师。
“大哥大”拆起来容易,要复原就难了,周纪帆倒腾了好久,只能勉勉强强把所有配件装到一起,但电话再也不能用了。
周荣索性把这部“大哥大”捐给周纪帆他们班,让大家从国外的先进科技里得到启发,从而推动我国相关产业的进步。
目前受“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思潮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主要还是集中在重工业领域,并以市场换技术,大量引进国外设备。
自主创新企业被断奶或下马,包括大飞机、核潜艇、半导体产业等。
如果可以,周荣希望在她的能力范围内,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尽点绵力......
几万块的“大哥大”被自已弄坏了,周纪帆很愧疚,发誓一定要把轻薄耐用的手提电话研制出来,赔给周荣。
他只要有空,就拉着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和老师,一起去实验室研究。
因手提电话的部分元器件,特别是芯片,国内无法生产,在周荣的引导下,周纪帆决定先研制芯片。
我国在66年成功研制出了,国内历史上第一台65型接触式光刻机;78年踏入接近式光刻机的研发,并于1981年研制成功,型号为Jkg-3。
1985年,国内第一台分布式光刻机:bg-101,成功研发并制造。同年,我国的第一台扫描式投影光刻机也通过鉴定。
有了先辈们的成果奠定,周荣相信,只要周纪帆他们不放弃,且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一定可以成功。
为了支持周纪帆,周荣加快了赚钱步伐。
周荣用座机联系许瀚华,让他带着人去琼岛和魔都的浦东大量买地,以便新政出台后,他们能抢占先机......
许瀚华以为周荣得到了什么内部消息,安排好鹏城的工作,就带着助理去了琼岛和魔都。
自今年3月份开始,道琼斯指数一路攀升,到了年底,周荣他们投在股市里的钱,已经翻倍了。
周荣和许瀚华联系,问他过年回不回江城。
许瀚华说他忙完浦东地皮的事,就带着妻儿回来。
周荣请他带20万的现金,并以合伙人的身份,出席下自家的“分红大会”。
许瀚华秒懂周荣的意思,说他一定准备到。
87年的1月中旬,周纪帆放寒假,和周荣一起回江城。
1月25日(农历腊月26),是星期天。
周荣提前印制了一批邀请函,以邮递的方式,寄给所有在她这投过钱的人,邀请他们1月25日相聚振华国际酒店。
收到邀请函的人,不明白周荣干嘛又请大家吃饭,和去年一样,穿戴整齐并带着红包,以防万一。
不想有人来“蹭饭”,周荣让酒店在她预定的会场外面,设了一个签到台,并提供一份名单,非名单上的人,不能入内。
那几个没有投钱的人,听说又有宴席吃,跟着家里的长辈一块来了。
振华国际酒店是五星级酒店,随随便便一顿饭,都要上百块,就算周荣家要办喜事,他们随个一两块钱的礼,也是绝对的赚。
花少量的钱,不仅能吃到一顿高级饭菜,回到厂里,还能和同事炫耀,想想就开心。
他们之前在这家酒店吃了两顿饭,一些同事至今还羡慕呢!
可等他们到了会场,却被阻拦在了外面,因为他们的名字不在签到名单上,酒店服务人员说什么都不让他们进。
几人为此在会场门口大吵大闹,说他们是主家的亲戚,是被邀请过来的,凭什么不能进,还骂服务员不识好歹,眼瞎等等。
周荣听到吵闹声,得知缘由后,冷声说:“签到名单是我提供的,非名单上面的人不许进入会场,也是我定的,他们只是按我交代的办事,你们有什么资格找他们麻烦?”
周家风的孙媳妇黄莉不高兴的说:“姑奶奶,我们是大房的人,之前见过几次的,你不记得了?”
周荣瞥了她一眼,不留情面的说:“喊我姑奶奶的人太多了,没印象。
今天的宴席,只有去年在我这投资过的人,才能参加,我们有重要内容要商谈,外人不便进入,名字不在名单上的人,请自行离开,免得伤和气。”
黄莉气哼哼的看着她的公婆和周家风,希望他们帮着说话,让自已能顺利进入会场。
周家风扫了她一眼,不悦的说:“回去吧,别在这丢人现眼了,以后家里的聚会,你和纪宴都不要出现。”
黄莉觉得自已的面子被丢光,委屈的眼泪直流,捂着脸跑了出去,周纪宴见他爷爷都开赶了,继续待着没意思,只好去追黄莉。
其他几个不在名单上的人,见周荣态度强硬,感觉再待下去,里子面子全没了,只能悻悻的离开。
他们不明白,昔日很好说话的姑姑姑奶奶,怎么突然间就翻脸无情了?
难道是她有钱后,就瞧不起自已了?
等人到齐,周荣先介绍了许瀚华的身份,然后把自已在鹏城和香江投资的项目列举了几个。
周荣:“因许总的领导有方,团队人员的默契配合,市场的繁荣,还有大家的信任,我们投资的几个项目,今年收益不错,除掉各项开支,利润有70%。
年底了,我们给大家报下账,再把今年的收益分了,大家好过个欢乐喜庆年。”
许瀚华带回来的20万现金,全部码在主席台前的一张大桌子上,像一座小山一样,给大家不小的视觉冲击。
原来大荣姑姑姑奶奶说带他们赚钱,是真的......
第551章
男人的面子不能丢
周家广见不少人盯着钱愣神,举手问:“大姐,今年的收益不拿,继续存你那,以后是不是会分的更多?”
周荣笑道:“原则上是这样,如果项目盈利,投入的本金越多,收益占比自然就越多。相反,要是项目亏了,损失就越大,你要考虑好。”
周家广:“没事,赚钱亏钱我都能接受,我今年不分钱,大姐继续帮我投资。”
周荣:“好。”
其他人听了周荣和周家广的对话,琢磨一下后,大部分人选择继续投资,少数人说家里需要用钱,想拿回今年的收益。
食品加工厂这几年的收益不错,入股的人都赚到了钱,还出了好几个万元户。
有钱了,大家就争相盖楼房,买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电视等。
现在胜利大队成了洪安乡,乃至清平县都羡慕的地方。
周家湾这两年盖了不少楼房,经常有乡亲问周父,他有退休金,手里不差钱,子女也个个混的好,干嘛不盖个楼房,非要住在破旧的土砖房里。
周父觉得男人的面子不能丢,他又不是盖不起楼房,凭什么被人嘲笑?
周父周母在周荣那投了5000块钱,周父见周荣的项目貌似稳定下来了,没了他这笔钱应该不受影响,说他想把今年的收益取了,回去盖个楼房,以后大家回周家湾,哪怕人再多,也不愁没地方住。
周荣:“爸,现在物价上涨了一点,还要装修、买家具、支付工钱,3000多块钱盖楼房可能不够,剩下的我出。”
周父:“不用!我手里还有点钱,食品厂前段时间又分了些钱下来,何况我还有三个儿子,哪能让闺女出钱盖房子?儿子白养了?!
家华、家富还有家广,你们每家出2000块钱,我把房子盖大点,等你们老了,就回周家湾养老,落叶归根。”
周家广:“行!我手里没有2000块的现钱,就从收益里支取吧。”
周家华、周家富看了自家媳妇一眼,得到指示后,也说他们支持周父盖楼房,需要的钱,直接从周荣那里拿,要是不够,他们再想办法补上。
周家风本打算年后搬回周家湾陪一下自已年迈的父母,顺便养老,听了周父的话,他也打算回去盖个楼房,让父母住的舒服点。
周家风同样要求他的儿子、孙子出钱盖房,说不愿出钱的人,以后就别来往了,大家只好找周荣拿回今年的收益。
周家福、周传祥几人,也想回周家湾盖楼房,手里的钱不够,同样把收益取了。
房子在很多人的心里,是家的方向,心的归宿,周荣支持大家盖房子,很快物价会迎来新一轮的大涨,趁着现在物料便宜,能省不少钱。
所有来领取收益的人,周荣都给他们记了账,并让他们签字按手印。
暂时不缺钱用的人,则把收益继续存放在周荣那。
分完钱,大家开始吃宴席。
为了感谢周荣帮自已赚到钱,大家都给她敬酒。
许瀚华作为合伙人,功不可没,同样被大家争相敬酒。
许瀚华喜欢周家的这种氛围和相处模式,打算在自家相仿,让许家也团结起来......
受裁军政策影响,王睿哲带着妻儿回了江城,他是副营长转业,按照政策,可以担任副主任科员的职务,并享受副科级的待遇。
可转业的军官太多了,加上政府内部本就冗员严重,他已经回江城两个多月了,职务却迟迟没有安排下来。
每次去政府打听,都说现在的指标满了,或是谁谁比较困难,要先安排那些人。
陈展宁想把王睿哲弄进交通局,他不想给大哥添麻烦,也不想走后门,觉得那样不光彩,婉拒了。
王睿哲的妻子贺彤,之前在部队里做军医,政府把她安排到军区医院上班了。
许曼见王睿哲成天坐在客厅里发呆,怕这个儿子钻牛角尖,拉着他到书房里谈话:“你要是不想进交通局,我就去托关系,把你弄到其他单位。”
王睿哲:“妈,我不想走后门,政府说了会帮我安排工作的,你别管。”
许曼叹息一声:“你太天真了,要是能给你安排工作,早安排了,到现在都没动静,肯定是需要你自已去寻出路的。
你要是不信,就暗中去打听,看那些工作已经安排好的军官,背后是不是有人帮衬。
官场不比部队,水深的很,你既然离开部队了,就要学会融入社会,接受现实。”
王睿哲想了想,说:“我先调查一番,再做打算。”
许曼:“嗯。”
周庆安因多次立功,表现优异,又毕业于知名军事大学,符合国家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标准,加上他岳父梁振邦的暗中使劲,军区删减重组后,他被分到了南方军区做团长,年后报到。
他本想调回江城的,可这边的编制满了,他非要回来,就只能降级,梁振邦不想他毁了前程,建议他去南方先任职一段时间,再做打算。
趁着有假期,周庆安带着妻儿一起回了江城,陪周荣过年。
王睿哲这段时间调查的结果,颠覆了他以往的认知,等得知周庆安要去南方军区做团长,他不得不承认,他妈说的话,都是对的。
王睿哲对官场很失望,告诉许曼,他不想去政府单位上班,想下海经商。
这决定出乎许曼的意料:“你确定吗?一旦你经商,以后再想重回政府部门就难了。”
王睿哲:“我这几天联系了些战友,找他们了解情况,自已也去探访了一下,发现很多干部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有的甚至明码标价,我不喜欢这样的氛围。”
许曼:“商场也不是净土,你要经历的糟心事不比官场少。这样吧,你年后随着你荣姨和瀚华表哥去一趟南方,体验一下商场是什么样子的,要是仍决定经商,我就全力支持你。
政府这边我和你爸也会帮忙盯着,如果有通知下来,我就联系你,免得你后悔,这边的机会也丢了。”
王睿哲:“好,谢谢妈。”
第552章
世界就是这么残酷
安抚好了王睿哲,许曼就去找周荣,把王睿哲的想法告诉了她:“你说我这样安排,可以吗?”
周荣:“非常完美!睿哲心性单纯,不管在官场还是商场,都容易吃亏,提前磨炼一下是好事。
我年后要去京都,估计暑假才会去鹏城,我们去找瀚华,让他给睿哲安排几份跑腿的工作。
和政府办事部门接触几次,睿哲就会知道,商场比官场还难混。”
许曼:“嗯,是要好好磨炼一下他,不然他总是活在自已的世界里。”
许瀚华得知周荣和许曼的意图后,非常乐意配合。
商场有太多心酸,如果可以,他希望王睿哲“认清现实”后,能在官场上有一番成就,这样外人就更加不敢轻视许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