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95章

    播音员见许瀚启长的俊俏,还会来事,且给的糖,还是在大商店里卖的进口货,同意给他帮忙。

    “建筑系的沈清然同学,请到广播站楼下,你的朋友在等你。”

    沈清然准备去图书馆借书,听到广播里的内容,很奇怪是谁要找她。

    远远的看见一抹熟悉的身影,沈清然还以为自已眼花了,等走近,确认是许瀚启后,她又惊又喜:“你怎么在这里?!”

    许瀚启:“我说了要回国找你的,当然要说话算数了。”

    沈清然开心的笑笑:“你这次打算待多长时间?”

    许瀚启:“你要是愿意当我女朋友,我就待两个月,要是愿意嫁给我,我就不走了。”

    沈清然:“油腔滑调!你一个人回来的吗?”

    许瀚启:“我爸和我一起回来了,他有点累,在学校外面的招待所休息。”

    沈清然:“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我请你们品尝京都美食。”

    许瀚启:“行,我还吃过京都菜呢,今天有口福了。”

    沈清然请许瀚启和许策去吃烤鸭,点好菜,付钱时,许瀚启抢先一步把钱塞给服务员。

    沈清然:“不是说好了我请客吗?”

    许瀚启:“刚才在学校里和你说着玩的,我一个大男人哪能让你一个女孩子付钱?你真想请我,以后有机会了,亲手给我做几盘菜怎么样?”

    沈清然想起她妈说的,在男人面前,不能急于表现自已,更不要毫无保留的展现才能,要把机会留给男人,家庭才会幸福,自已也能从无休止的家务中解脱。

    “我不会做饭。”

    许瀚启:“......没事,我会一点点,到时我做给你吃。”

    沈清然甜蜜一笑:“你扯远了,尝尝这些菜好不好吃。”

    许瀚启尝了一片烤鸭,直夸好吃,比他在美国吃的烤鸡要香,沾着酱料吃,让人回味无穷。

    沈清然:“我也觉得国内的烤鸭更好吃,不过现在有很多人对国外的食物特别崇拜,不管好不好吃,只要能买上一点,他们就觉得面上有光。

    许叔叔有多年的餐厅管理经验,要是回国开一家美国风味的餐饮店,生意一定很好,而且你们作为归国华侨,政府是有帮扶政策的,可以帮你们解决场地问题。”

    许策有点心动,但一想到三爷,心就凉了半截。

    他想回国做生意,三爷估计不会同意,就算答应了,条件也会十分苛刻。

    许策:“你的提议很好,我考虑一下,你们么时候放假?”

    沈清然:“1月底。”

    许策:“我们明天先回江城,等你回去了,去家里做客吧,我要做几个菜,好好谢谢你,没有你,我不会这么顺利的和家里人联系上。”

    沈清然:“许叔叔不必客气,我只是举手之劳而已。”

    许瀚启:“你不想去我家,那我去你家可以吗?”

    沈清然:“......我爸妈说我要是谈对象,需要过五关斩六将,你要是做好了心理准备,我家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

    许瀚启:“我相信凭我的诚意,定能打动叔叔阿姨。”

    沈清然没有打击许瀚启的信心,她爸妈对女婿的要求高着呢,不会因为几句花言巧语就把她“嫁”出去......

    第505章

    你终于回来了

    之前三爷一直没同意许策回国,他不想让家里人空欢喜一场,就没在回信里说要回国的事。

    等他和许瀚启拎着行李出现在许家门口,准备出去找人咵天的许筠,盯着他们看了好半晌,又有点拿不定主意,试探性的问:“你们是?”

    许策:“小筠,你不认识大哥了?”

    许筠:“大哥,你回来了?!”

    许策:“嗯,我回来了!”

    许筠一把将许策搂住:“你终于回来了,太好了!”

    许策:“爸妈他们在家吗?”

    许筠:“在的,爸,妈,大哥回来了!”

    在客厅里看报纸的许父许母,听见许筠的话,忙跑出来确认。

    等看到朝思暮想的儿子,两人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

    许策往前两步,跪在许父许母面前:“爸、妈,不孝子许策回来了。”

    许母一把扶起他,哽咽道:“回来就好,我们不怪你,走,我们进屋,妈给你做好吃的。”

    许策:“嗯!”

    许父看着与许策有几分相似的许瀚启,激动的问:“你是瀚启?”

    许瀚启:“爷爷好,奶奶好。”

    许父拉着许瀚启的手,开心的说:“长的真好,不愧是我许家的孩子,外面冷,我们快进屋。”

    许瀚启:“好。”

    许策给许父他们带了些服饰、食品,还有一沓美金作为礼物。

    许母摸着许策带回来的围巾,欣喜的说:“人回来就好,干嘛带这么多东西,你们也不嫌累。”

    许父在农场干活的那些年,手和脸都冻了,一到冬天,又疼又痒,戴着许策送的羊毛围巾和手套,笑道:“这玩意真保暖,明年冻疮应该不会复发了。”

    许策看着许父许母的满头白发,还有脸颊及手上的冻疮,愧疚的说:“我应该守在你们身边,哪也不去。”

    许父:“国内的政策一阵一阵的,我们要不是有贵人相助,未必活的下来,你们出去了也好,起码我们许家的血脉能够延续。”

    许筠:“哥,我们这些年在国内的日子,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这宅子要不是有贵人帮忙,早就没了。”

    接着,许筠把他们在国内的一些遭遇,挑重要的说了几个。

    许策听罢,感慨道:“老天爷还是厚待我们家的,才让我们一次次的逢凶化吉,改天你帮我引荐一下唐先生和周局长,我想去拜访他们,给他们道谢。

    抽个时间把城南喊回来吃饭,我想见一见这位帮了我们家大忙的妹夫。”

    许筠:“没问题!我等下就去找姐姐和姐夫,正好我们晚上吃个团圆饭。”

    许策:“好。”

    许母:“文馨和瀚华怎么没回?我好多年都没见过他们了,还有我的重孙,怎么不带回来?”

    许策在寄回来的信里,都是报喜不报忧,不想父母担忧,他本想隐瞒自家在美国的事情。

    许瀚启知道他爸的心思,抢先开口:“爸,我们这次只能待两个月,下次什么时候能回来是个未知数,我建议你和爷爷奶奶说实话。”

    许母焦急的问:“你们在美国出事了?”

    许策:“没有,只是处境不太好。”

    之后,许策就把他们一家去了美国的一些遭遇,及被三爷胁迫的事说了......

    许父重重的叹息一声:“当初听人说美国有多好,去了就能发财,才会不惜代价安排你们出国,想不到是这样的情况,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待在国内,好歹我们全家人在一起。”

    许筠:“那个三爷真有那么吓人吗?你们就不能偷偷买张机票跑了?”

    许策:“三爷有很多手下,明处暗处的都有,他在当地政府也有人脉,要是没有经过他的同意,我们走不出唐人街,就算想办法瞒过去了,估计还没上飞机,就被警察带走了。

    之前就有人觉得三爷每个月要的分成太多了,提出抗议或是想偷跑,但他们最终都横死在了街头......”

    许母:“那怎么办?你要被他奴隶一辈子?!”

    许策:“他快70岁了,身体大不如前,他的子女目前为了争夺家产,闹的不可开交,甚至雇凶杀人,他最器重的长子,就被人枪杀了。

    他为此大病一场,每天又有一堆的烦心事,估计熬不了几年,等他死了,我们应该能获得自由。”

    许筠:“他强逼你们留在美国,是为了让你们帮他赚钱,万一他的接班人和他一个德性呢?”

    许策:“......真那样,我会想办法让瀚启和瀚华一家先回来,我和文馨留在那里,和他们周旋。”

    许筠:“等姐姐和姐夫回来了,我们一起想想办法,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就不信,我们家这么多人,还摆脱不了一个三爷!”

    许策笑道:“行,那就辛苦小筠帮我们想个好点子了。”

    住在周荣家带孙子、孙女的许曼,听许筠说许策和许瀚启回来了,忙放下怀里的陈思甜,打算带着王城南去许宅见他们。

    薛婉仪拉着许曼,恳求道:“我能和你们一起去吗?我想问一下楠明的情况。”

    许曼担心薛婉仪知道陈楠明的事,承受不住,说:“美国那么大,我哥未必能遇到陈楠明,这样吧,我等下帮你打听,要是有消息了,就回来告诉你。”

    周荣和陈展宁他们还没有下班,家里有三个孩子要照顾,离不了人,薛婉仪想了想,同意了许曼的提议。

    “不管打听到什么结果,你一定要如实告诉我,我什么都可以接受,你不用担心。”

    许曼:“好。”

    路上,许筠把许策一家在美国的事告诉了许曼和王城南。

    许曼:“哎,欺善怕恶、恃强凌弱的事,原来在哪个国家都是一样的。”

    王城南:“要收拾三爷,最好是挑拨他和另外几个帮派的关系,让他们狗咬狗,大哥他们浑水摸鱼,才有机会逃脱。”

    许筠:“姐夫,你有具体的办法吗?”

    王城南:“有个大致方向,等见到大哥,我们商量下可行性。”

    许筠:“嗯!”

    第506章

    他们家的钱不是大水冲来的

    许家的这个团圆饭,温馨又热闹,大家各抒已见,为许策他们出谋划策,只为能摆脱三爷的“魔爪”。

    王城南建议背地里制造三爷和其他帮派矛盾的同时,寻求大使馆的帮助,比许策他们孤军奋战的好。

    许筠说联合其他华人一起造反,或是收买一个亡命徒,让他绑着炸弹去和三爷同归于尽。

    施琪说许策他们在美国拼搏了那么多年,不能好处全让三爷占了,许瀚华掌管着三爷的部分资产,想动手脚应该很容易,可以悄悄转点钱回来,以后的生活就有保障了。

    许父许母让许策他们用最稳妥的方式回国,千万别冒险,钱财都是身外物,人平平安安的,才是最重要的。

    许瀚启看着多年未见,却依然全心全意帮他们的亲人,心想,这应该就是他爸想落叶归根的原因,还有血脉的魅力......

    许曼和王城南回到周荣那,已经晚上九点多了,薛婉仪还没睡,坐在客厅里等他们。

    一见到两人,薛婉仪就迎上去,殷切的问:“有消息吗?”

    许曼看着这样的薛婉仪,于心不忍,纠结一番后,说:“我哥遇到过他,他很好,在帮一个黑帮老大干活,不能随意离开。”

    薛婉仪眼眶泛红的说:“这孩子真不让人省心,么样就和黑帮的人裹到一起了呢?好在他还活着,算是陈家祖先显灵了。”

    许曼:“我哥说他在美国的日子过的很滋润,已经和林霜雪结婚了,你不用担心他。”

    薛婉仪:“这个不孝子就知道自已快活,连封信都不给家里寄,等我看到他,非要打他一顿!

    你哥还去美国吗?能不能帮我给楠明带封信?”

    许曼:“我哥这次能在国内待两个月,等他走的时候,你可以把信交给他。”

    薛婉仪:“好,谢谢!”

    薛婉仪终于有了陈楠明的消息,有太多的话想对他说,迫不及待地回房写信。

    许曼理解她的心情,便由着她了。

    书房的灯还亮着,许曼猜周荣还没睡,打算去找她请教几个问题,以帮许策尽早摆脱三爷......

    周荣在12月底,开着房车去了一趟香江,把手里的股票清仓了,原来的100万美金,变成了380多万。

    这是一个令人愉快的消息,但她才开心了几天,心情就被工作搅的一团糟。

    进出口公司这一年的流水有两千多万,主要是出售粮食和电子元器件所得。

    唐钊山花重金打通了香江海关和政府那边的关系,配额提升了一点,粮食不再出现被查的情况。

    唐兴说他们家把路都铺好了,预期最少能有上亿的交易额。

    可政府的涉外部门办事效率太低了,官僚主义严重,一份简单的文件,各种请示,没有十几天批不下来,严重影响效益。

    一些紧俏货,都和经销商签好交货协议了,工厂那边说某个领导还没有签字,就是不发货,导致他们被动违约,损失了不少客户和违约金。

    某些干部觉得进出口公司是个肥缺,想方设法的往里面塞自家的亲信。

    唐兴说这些人工作散漫,一副领导的架势在那吆五喝六,乱指挥,故意打压施瑞他们,在公司里“争权夺势”,拉帮结派,成立自已的小团伙,还挪用公司钱财,收受贿赂。

    最让唐兴寒心的是,年底结算时,财务不按合约支付属于他们唐家的4成收益,说是李彦林交代的。

    唐兴去找李彦林理论,对方说运过去的商品,比如搪瓷盆、手电筒等有一部分滞销了,导致工厂亏损;支付的违约金,没有经过领导审批,唐家就擅自支付了。

    这些损失应由唐家承担,先从所得收益里扣除,不足的部分,需要补交。

    李彦林说他只是按上面的规定办事,唐兴要是不服气,就让市委领导写个条子过来,他看到相关文件,什么话都不会说,立马让财务付钱。

    唐兴带着助理去市政府找过领导,可大家都说这事不归他们负责,互帮推诿,还催他把余下的投资款尽快汇过来。

    唐兴无奈之下,只好去找周荣,把情况如实反映,希望她能帮忙主持“公道”。

    唐兴说他们家是商人,如果政府是这样的办事原则和态度,国际酒店还有商场,他们暂时不考虑投建了,毕竟他们家的钱不是大水冲来的,只让付出,不给回报的事,他们干不起。

    每次往香江运货,总会出点状况,效率也慢,建酒店和商场的场地,花了一年的时间,才勉强腾出来,但有几个钉子户不满意政府的安置,一直赖着不走。

    唐兴有点信不过政府,担心他家的投资款全部打水漂了,回去后被他爸责怪。

    答应投建的“振华国际酒店”和大型商场,以家里资金周转不灵为由,迟迟没有存到政府指定账户,为了就是保留一张谈判的底牌......

    周荣理解唐兴的心情,换做是她,她也不乐意。

    周荣希望江城能有一个好的投资环境,让外商放心投资,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

    去市政府开会时,周荣将进出口公司存在的问题,及唐家的要求,反映了出来,当场就引起了大辩论。

    有干部认为唐家作为资本家,太嚣张了,竟敢欺骗政府,建酒店和商场那片区域的居民,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安置。

    唐家说好的投资款却故意扣着不给,应当给他们一个教训,开出一张大额罚单,以儆效尤。

    有干部说唐家想要利润,合情合理,但他们不能只卖那几样紧俏货,毕竟好卖的东西,谁都能卖出去,体现不了唐家的价值。

    各工厂里那些滞销的商品,唐家作为归国投资商,应该想办法帮着销售,他们想分钱,就用那些货物拿去抵,卖出去的钱,全归他们。

    这个提议,得到很多人的附和,并让周荣将相关内容转告给唐兴。

    周荣当场驳了回去,说进出口公司的事不归她管。

    大家一致说这是工商范畴,是她的职责范围,且唐兴和她走动密切,她去说这个事最合适......

    第507章

    一入黑帮深似海

    以前经济制度单一,又时不时的来一场运动,大家不敢犯错,都是谨小慎微的干工作。

    经济开放的政策出来后,这两年回国投资的外商越来越多,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有些人的心思就开始活跃了。

    工商局应几位领导的要求,向外商们各种摊派滞销品、就业岗位、外汇任务等,还开出了一些罚单。

    外商们颇有微词,已经有人在想办法撤资了。

    出了政绩,就是领导的,外商挑事的时候,就由工商局背锅。

    周荣受够了这样的事,也不想之后有更大的锅砸下来,导致她晚节不保,在会场里装晕,被人抬进了医务室。

    等医生给周荣做检查时,她悠悠转醒,哼哼唧唧的说自已浑身难受,提出退休,回家休养。

    像周荣这样司局长一级的干部,只要在职期间没有大的过错,在现有制度下,干到60岁或65岁绝对没问题,市政府和省政府就有几位领导是这样的情况。

    周荣原想着帮家中后代多“保驾护航”几年再退休,可那些“老油条”弄的她心力憔悴,她只能提前退休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