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周庆安要出任务,今年无法带着妻儿回来。周庆平、钟佳雯在腊月28这天,带着钟乔恩回了江城,陪着周荣过年。
钟循慈和乔冬菁这次跟着一块回来了,想感谢一下周荣,也想全家人过个团圆年。
周荣在周庆平的回信里,已经知道钟循慈和乔冬菁今年会来家里,等妮妮出了月子,许曼和薛婉仪搬回了驻军部队,她和陈展宁把家里细细的打扫一遍。
三岁的周纪帆,也被周荣拉着做家务。
扫地、擦桌子、择菜、洗菜这些活,都是他的。
周荣虽然喜欢他,也宠他,但该学习的技能一样不会少。
既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后即便父母亲人不在身边,也不至于饿肚子,更主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责任心,锻炼其意志。
周庆平他们一回来,周纪帆就扑上去炫耀自已的“功绩”。
“爸爸妈妈,你们的房间是我打扫的,床是我和奶奶一起铺的,你看一下,干净吗?”
周庆平抱起周纪帆,夸赞道:“很干净,我们家纪帆真棒,能帮奶奶做家务了!”
周纪帆乐呵呵的说:“奶奶说了,会做家务的男人最有出息!我已经学会了很多家务活,还会做饭呢!”
周庆平:“真的?那你等下给我们露一手?”
周纪帆:“没问题!你和妈妈,还有外公外婆先歇着,饭好了我叫你们。”
周纪帆说完,就从周庆平的身上滑下来,跑去帮陈展宁择菜......
乔冬菁看着周纪帆在那有模有样的择菜,对钟循慈小声感慨:“这孩子跟着我的时候,除了吵着出去玩和要吃糖,就没别的事,想不到跟着他奶奶住了一年,竟然会做家务了。”
钟循慈笑道:“亲家能把庆平培养的那么优秀,在教育孩子方面,定有自已的一套,她是一个了不起的母亲。”
乔冬菁:“我得向她学习。”
钟循慈:“你也很了不起,家里这些年全靠你在操持,没有你,我和佳雯没办法安心搞研究。”
乔冬菁:“我也就这点本事了,看着你和佳雯完成一个个项目,作为你们的亲属,我很自豪。”
钟循慈笑笑,很开心自已找了一个好的贤内助......
这一年,周荣给周纪帆吃的好,又经常带着他锻炼身体,他的个子窜了不少,已经高出土灶的灶台了,但还不能独自炒菜。
周荣和陈展宁炒菜时,偶尔会让他站在小板凳上,握着他的手,教他怎么翻炒。
周纪帆为了在他爸爸妈妈面前表现一番,要求晚上的菜他来炒,且不要人帮忙。
陈展宁:“这个锅太大了,你炒不了,等再长大点,天天给你炒。”
周纪帆:“我答应了爸爸,今晚要做饭给他吃,要说话算数。”
在小煤炉上炖汤的周荣,问:“你真想炒菜?”
周纪帆:“嗯!”
周荣:“要是不好吃怎么办?”
周纪帆:“我以前炒的菜那么好吃,今天炒的菜也会好吃,奶奶,你就让我炒吧?!”
周荣:“如果你炒的菜不好吃,就得自已全部吃掉,怎么样?”
周纪帆:“可以!我不会炒的难吃的!”
周荣浅浅一笑,将小煤炉上的汤锅端下来,放上一个双儿小锅,拿出一盘腊肉和一点红菜苔:“你炒一盘腊肉菜苔。”
周纪帆在菜和锅之间来回看了几秒,第一步先干什么来着?
周荣:“需要我帮忙吗?”
周纪帆继承了周家男人好面子的性格,他为了获得夸赞,拒绝周荣的帮忙:“不要!我自已能做好。”
说着,他就把腊肉和红菜苔一起倒入没有放油的锅里,然后用劲翻炒,因掌握不好力度,部分菜被翻出了锅外,掉落在地。
周纪帆一下子慌了神,拉着周荣讨好的说:“奶奶,这些菜不听我的话,你帮我教训它们。”
周荣:“还要自已炒菜吗?”
周纪帆嘿嘿一笑:“我跟你一起炒,好吗?”
周荣:“可以,你掉到地上的菜,都是农民辛苦种出来的,现在被你浪费了,你需要受到惩罚。
我要没收你的铁环、弹珠、弹弓十天,这期间你要是表现的好,十天后就还给你,要是表现的不好,就一直放我这,不许再玩。”
周纪帆:“啊?!我不是故意的,能不能不罚?”
周荣:“炒菜之前,我就问了你,要不要帮忙,你拒绝了,非要去做自已不会做的事。
我们做人一定诚实,不会的东西用勇敢的承认,这一点都不丢人,把不会的东西慢慢学会,别人才不会笑话你。
这次的惩罚算一个小小的教训,以后好好表现,奶奶有奖励。”
周纪帆:“好吧。”
周荣往锅里加了一点油,把炒菜的步骤详细讲给周纪帆听,并握着他的手翻炒。
站在厨房门口的乔冬菁,在看到周纪帆把菜炒到地上时,本想进来帮忙,见周荣在调教孩子,便默默退了出去。
吃饭时,周纪帆依次给钟循慈、乔冬菁、周庆平、钟佳雯夹菜:“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这是我和奶奶一起炒的,你们尝尝。”
钟循慈尝了一口菜,夸赞道:“真好吃,不愧是我们家纪帆炒的!”
周庆平:“纪帆真厉害,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做,你竟然会做饭了,以后多和奶奶学习,她会的东西可多了。”
周纪帆:“我有好好学的,奶奶说了,要把她会的东西都教给我。”
钟佳雯:“你过完年要和我们一起回去吗?”
周纪帆一想起他奶奶家还有很多好吃的没吃完,好玩的玩具没玩够,说:“奶奶的本事我还没学完呢,能不能多住几天?”
钟佳雯:“可以,你继续住奶奶这,但一定要听话,不能调皮,知道吗?”
周纪帆:“我很听话的,不信你问奶奶。”
周荣笑道:“我们家纪帆确实很乖,是奶奶的骄傲。”
周纪帆得了夸赞,开心一笑,继续给饭桌上的人夹菜,他知道周荣不爱吃生姜,在帮她夹菜时,特意把生姜挑出来,还帮她吹一吹,免得烫着,再放到她碗里。
这般暖心的表现,让在场的人为之动容。
乔冬菁原想返程时把周纪帆带回去,见他和周荣的感情这般好,便打消了念头。
这个孩子跟着他奶奶,或许更有出息......
第464章
高考
正月初十,周庆平、钟佳雯、钟循慈和乔冬菁带着钟乔恩回了单位。
周纪帆继续留在江城。
周荣知道乔冬菁记挂周纪帆,过年的这段时间,给他们拍了很多张合影,等照片洗出来后,就寄给了周庆平。
周纪帆平日的一些调皮搞怪瞬间,周荣也会拍下来,寄过去。
有了照片缓解思念,乔冬菁随便周纪帆在周荣那住多久,她身边还有一个小的要照顾呢,把人接回来,她也未必有精力照看,不如放在孩子奶奶那,让孩子多学点本事......
陈瑾瑜满了三个月后,妮妮就回单位上班了,她把孩子放到单位附近的哺乳班,定时过去喂奶。
哺乳班里的孩子太多了,保育员有时太忙,不能及时给孩子换尿布,没几天,陈瑾瑜的屁股上就起了红疹,把妮妮和陈展宁心疼坏了。
陈展宁只好找他妈求助,希望许曼能帮着照看陈瑾瑜。
许曼和薛婉仪正好惦记孩子,征得周荣的同意后,又搬过来同住了。
两人每天都会轮流守在哺乳班,以照顾陈瑾瑜,等妮妮下班,就一块回家。
现在天下太平,不再开各种批评大会,王城南猜想,那些年经历的骇人场面,应该不会重现了,他不想和许曼长期分开,向组织申请调回城里。
王城南再过几年就退休了,上级商讨后,把他调去区政府任调研员,这是一个虚职,到年龄后,直接办退休即可。
不管什么职务,王城南都无所谓,他只想和许曼待一起。
单位给他分了一个单间,这房子距离长安里有点远,离市工商局却很近。
王城南提议,每天早上,妮妮把孩子送到他宿舍,由许曼照看,隔段时间去喂奶即可,下班后,则由陈展宁自已去照顾妻儿,给他媳妇一点休息的时间。
大家赞同这个提议。
王城南那只有一间房,薛婉仪便继续住在周荣家,照看陈瑾瑜及帮着做家务。
陈瑾瑜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太奶奶疼爱,周荣偶尔抱一下,其他事都插不了手。
她一个当外婆的,也不想过多插手,让妮妮和陈展宁自已去体验为人父母的酸甜苦辣......
工作之余,周荣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周纪帆的教养上,这是她的长孙,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表率,其他孩子才能有样学样。
周荣不仅教周纪帆文化知识,还教他学武,以锻炼身体,家务活自然也是必学课程之一。
长大了一岁的周纪帆,比之前更懂道理了,他觉得自已越大,玩的时间越少了。
等看完电视,帮周荣洗完脚,周纪帆问:“奶奶,爸爸说他小时候过的可开心了,和叔叔、姑姑、舅爷爷一起到处玩,怎么我现在没他那样开心呢?”
周荣:“......你遇到什么烦心事了?”
周纪帆:“我每天放学回来,完成你布置的学习任务,再去练武、择菜、洗菜、扫地、擦桌子,再帮你洗脚,一天的时间就没了。
我好久都没玩弹珠、铁环和弹弓了,太忙了,没时间!我的技术肯定生疏了,再和致远一块玩,一定会输给他,我好伤心。”
周荣:“......你晚上不是看了两个半小时的电视吗?”
周纪帆:“你们大人也在看呀,这不算玩的时间,从明天起,我能不能像爸爸一样,想怎么玩都行?”
周荣:“我们家的院子里,之前搭了一个鸡舍,你爸爸小时候不仅要干你干的所有事,还要负责清扫鸡粪,他自已的衣服也得自已洗。
他有时间玩,是因为他效率快,识字背书的时候,一心一意,很快就把任务完成了,而不是像你一样,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明明五分钟能完成的识字背书任务,你非要耗上半个小时。
你真想像你爸一样,天天有很多的时间玩乐,我给你布置任务的时候,就专心致志的去完成,提高效率。”
谈判失败的周纪帆,失落的说:“行吧,你能不能把致远喊来一块学习?我每次背书、习武、干活的时候,他就在旁边打岔,影响我。”
周荣:“可以,我明天去找他奶奶说这个事。”
罗秋月得知周荣愿意教自已那调皮捣蛋的孙子,欣喜不已,连忙把罗致远送到周荣家。
自此后,本来无忧无虑,只用玩乐的罗致远,开始了他的“苦难”生活......
77年8月13日至9月25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高校招生采取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法,不再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规则。
10月21日,全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
所有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按照当地政策缴纳一定的报名费即可。
由于各省自主命题,考试时间先后不一。
京都的考试时间是77年12月7日、8日、9日三天,魔都则是12月10日、11日、12日。
周荣所在的省份,是12月6日、7日高考。
这次考试,汇聚了太多人的希望,有570万应考者涌进考场,参考人员中,既有年近30的老三届,也有十几岁的应届高中生。
考试科目分为文史和理工两类,文科考试科目为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和地理),理科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理化(物理和化学),报考外语专业的要加试外语。
自高考的消息公布后,大家便进入紧张的复习状态。
多年未拿书本,很多人不知道从哪复习,也没有相应的复习资料,初、高中的课本,想借都借不到,只能凭借自已的猜测,去蒙题......
周家湾有不少青年报名了,周传景希望村里的孩子都有个好前程,找到孟安浦、董慧儒几人,希望他们为大家指点复习的方向,毕竟这些人都是大学老师,高考考什么,他们定知道一二。
这些年因为周传景和周传义的关照,孟安浦他们的日子非常舒心,不用干脏活累活,还有款项拨下来支持研发,村民也没对他们恶语相向,他们一直记着大家的好。
眼下有机会回报周家湾,孟安浦几人乐意之至。
他们组建了一个复习班,专门为准考生讲解任教时的一些命题经验,并根据近年来的时事政治,分析可能会考的题目......
第465章
备考
周家这次也有几个孩子报名了高考。
周家华的次子周庆豪和周家富家的周薇、周庆轩;周桂的女儿沈清然,周彩的长子江嘉诚都报名了。
周庆豪高中毕业后,接替了他妈的工作,在钢厂食堂帮工。
他工作安逸,本不想报名的,来周荣家玩时,周荣劝他报名,说国家以后会越来越重视学历,有个大学文凭在手里,想调岗或升职就容易了。
以后找对象,标准也能往上提一提。
周庆豪一直把他大姑当做偶像,他对调岗、升职、找对象那些事,目前没啥追求,但大姑说考大学好,他就考一个吧。
周笑嫁给了钢厂的一名工人,她的儿子不满一岁,工作、家庭的各种琐事扰的她没有心情忙学习的事,她觉得自已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够了。
反正大学毕业后也是进厂当工人,和她现在的工作有什么区别?
周庆豪从周荣家回来后,问她要不要报名,周笑拒绝了。
周笑的公婆前些年去支援三线建设了,连儿子结婚都没赶回来,更别说带孙子了,她的孩子,目前由谢翠莲帮忙照看。
谢翠莲也觉得周笑的孩子太小,又有稳定的工作,没必要去折腾。
周笑不愿意,周庆豪便懒得劝,自顾的去复习......
周薇高中毕业后,在周家富的安排下,进了铁厂做一名文书,后来嫁给了副厂长的小儿子,年初时生了个女儿。
她公婆有点重男轻女,可碍于她几个姑姑的身份,从不敢在她前面表露,还得说好听的话哄着她。
陈茉莉经常教导周薇,这世上谁也靠不住,只能靠自已。
周薇想用自已的能力,让婆家高看她,高考的通知一出来,她就报名了。
她的公婆、丈夫曾极力阻拦,说孩子太小,离不开妈妈,她复习,及后面去上学,都会占用大量时间,没办法管孩子。
周薇不想和他们做无谓的争辩,直接把孩子抱回了陈茉莉那,请她代为照顾一段时间。
陈茉莉支持她女儿考大学,夫家、娘家再好,都只能锦上添花,前程只有握在自已手里,才最可靠,也安心......
周庆轩只读了初中,就没上学了,说是读书无用,很多有文化的人,都被定了身份,发配到各种偏僻苦寒之地劳作,他不想受那份罪,有个初中文凭够了。
陈茉莉劝了多次,都没效果,决定用现实去教育他,让周家富把他弄去了铁厂的出渣车间做普工。
周庆轩干了不到一个月就喊累,想让周家富帮他调岗,被拒了。
周家富引用陈茉莉的话,说文化不够的人,只能干这个,高文凭的人,才能去好的岗位。
周庆轩含着泪干了几年,每天车间、家里两点一线望不到头的日子,他实在受不了了,高考的通知,给了他希望。
他要做一个高学历的人,从事轻松的工作!
沈清然高中毕业后,被沈博航安排到邮电局做职员,后经人撮合,与单位一位主任的儿子在处对象,两人原打算年底结婚。
沈清然觉得自已的工作内容太枯燥、安逸了,她想和她姑姑一样,做建筑设计师,可她只有高中学历,又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即便沈春恒去说情,设计院的人也不收她。
如果能考上大学,她就能追求自已的梦想了!
高考通知出来后,沈清然欣喜不已,第一时间就去填写报名表。
她的对象担心沈清然考上大学后,看不起自已,说了考大学的各种弊端,还说学识太高了,可能被人整,乱定身份,前些年发生的事,极有可能会重演。
希望她能安心工作,并将结婚的事,放在首要位置。
要不是媒人一个劲的撮合,沈清然不会和这人谈对象,现在听了这番话,她极为反感,当即提出了分手。
沈博航和周桂支持沈清然的任何决定,他们一致认为自已的孩子是最好的,理应找个各方面都优秀的男人成家,对方连考大学都不支持,可见思想是多么的落后迂腐,配不上他家闺女!
婚期都定了,沈清然提分手,男方心里有气,却无可奈何,因为他们不敢得罪沈清然的父母和姨妈......
江嘉诚在16岁的时候就去驻军部队当兵了,有他爸和爷爷的照拂,他在部队里的日子非常滋润,已经是个排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