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58章

    见最后都是老知青胜出,小队长也没有变更会议形式,对他们“用刑”,也没有收回他们的住处,齐云开、孟安浦几人这才相信,周荣说这里的乡亲很和善,也有相对的公平公正,是真的。

    他们都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得了乡亲们的恩惠,便用自已的学识,更加用心的为周家湾研制新农药、琢磨各种增产方法......

    第405章

    搬家

    肖家在69年的11月和70年的1月,将二儿媳阮玉洁和三儿媳秦海燕娶进门。

    两人都是高干子弟,有点心高气傲,一开始对肖晶晶这个小姑子客客气气的,日子一长,就觉得公婆对她太过“溺爱”,20来岁的人,不上班就算了,出嫁了,还养在家里?!

    两人多次旁敲侧击的问肖晶晶,什么时候搬出去。

    周家广的房子,在69年的12月就分到手了,单位看在肖家的面子上,给他分了个两居室。

    周家广早就想搬家了,肖晶晶也想搬走,可她怀孕7个月了,肖松柏和徐月芳说什么都不同意两人搬家。

    徐月芳私底下问肖晶晶,是不是周家广怂恿她搬走。

    肖晶晶可不想周家广来背这个锅,就把两个嫂子给她做思想工作的事,告诉了徐月芳。

    徐月芳听罢,特别后悔娶了两个门第高的儿媳。

    阮玉洁和秦海燕的性子,徐月芳找人打听过,婚前也见过两人,和自家的小女儿一样,被娇宠着长大。

    答应结亲,是看在两个亲家和自家门当户对,在仕途上能互相帮衬。

    徐月芳当时想着,人不可能完美,贪图人家的家世,就得接受人家的一些小毛病。

    何况自家的女儿也是这样的,和儿子结婚后,就当多养了两个女儿。

    没想到两儿媳刚进门,就“嫌弃”她女儿了,偏她还不能说重话。

    徐月芳想想就难受。

    肖晶晶见她妈脸色不太好,安慰道:“妈,你别去找二嫂三嫂的麻烦,她们说的有道理,没有哪家的出嫁女儿,带着女婿在娘家长住的。

    我非常感谢你和爸对我的特别关爱,让我从小无忧无虑,不知人间疾苦,可我长大了,有自已的路要走,你和爸陪不了我一辈子,该我面对的挫折,一个都跑不掉。

    趁着你和爸还年轻,还能做我的后盾,你们得放手让我去磨练,真遇到事了,你和爸也能指点和帮我一二,让我不至于手足无措。

    等你们老了,我就能独立自主了,什么问题都可以自已解决,你们也放心,不是吗?”

    肖晶晶说的道理,徐月芳当然懂,可一想到自已的女儿是被两个儿媳“赶出去”的,她心里就不得劲。

    “你实在要搬,我不拦着,但要等到你生完孩子,且孩子过完百天再搬,不然我不放心。”

    肖晶晶:“妈,你看我们这大院里,哪家的女儿是在娘家坐月子的?到时候别说我两个嫂子有意见,左邻右舍背地里也会笑话你。

    家广已经给我婆婆写信了,过完年,我婆婆就会进城,照顾我和孩子,你不用担心。”

    徐月芳重重的叹息一声:“等年后,你婆婆进城了,再搬家,这是我的最低要求。”

    肖晶晶:“没问题,谢谢妈!”

    肖松柏得知女儿年后就要搬走,还是两个儿媳蹿戳的,把肖文彦和肖文瑞狠狠训了一顿。

    不想两儿子和儿媳吵架,闹的家宅不宁,肖松柏没提肖晶晶要搬家的事,随便寻了借口就开训。

    听的肖文彦和肖文瑞莫名其妙,以为他们爸在单位里遇到烦心事,拿他们出气,便没有多问,任由肖松柏对着自已发火......

    为了弥补肖晶晶,肖松柏找人去量了周家广分的那套房子的尺寸后,请师傅打了全套家具,还悄悄塞给肖晶晶一张存折,说是给她的嫁妆。

    肖晶晶看了下,存折里有2000元,她觉得钱太多了,不想要,肖松柏说不拿着,就不能搬家,她只好收下。

    心想着,这些钱她要好好存着,给爸妈养老,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周庆平的单位和周庆安所在的部队,今年都有事,兄弟俩过年没有假期,妮妮1月31日(农历腊月24)请假回城,陪着周荣过新年。

    知青点的知青,只要身上的钱够买车票,都会请假回家过年,这是他们远离家乡的第一年,很是想家,也想回去找家里人想想办法,能不能尽早安排他们回城。

    周家湾的收成不错,卖完爱国粮,知青们都分到了7-15元,足够他们买回家的车票。

    周家湾的知青,全部选择了回家,周传景没有像其他生产队的队长一样,对看不顺眼,或想占对方便宜的知青故意为难,只要找他请假的,他全批了。

    妮妮到家后,见家里冷锅冷灶,猜想她妈估计一直在吃食堂,不由心疼周荣。

    她和两个哥哥都不在家里,妈妈一定很孤独,连做饭的心情都没有了。

    妮妮第一次,盼着回城......

    放好行李,妮妮把家里清扫一遍,将已经熄了的小煤炉重新发燃,温上热水,再用家里的腊鱼腊肉和鸡蛋,做了几个菜。

    周荣下班回来,见大门开着,厨房里还有饭菜的香味飘出,开心的笑笑。

    “哟,我家闺女回来了!”

    妮妮听见周荣的声音,系着围裙从厨房里跑出来,笑道:“乡下没什么事,我就回来了,钢精锅里有热水,你泡个手,暖和一下,我去端菜。”

    周荣:“好。”

    妮妮回家后,周荣不再去空间里做饭、洗漱了,开始备年货,让家里有点年味......

    2月5日是除夕。

    吃年饭时,周荣告诉妮妮:“我帮你在我们单位弄到了一个临时工名额,在档案室里整理资料,你要是愿意,就先干着,等有机会,我帮你转正。”

    到6月份,京都的两个大学就要招收工农兵学员了,实行的政策是,从哪里来,毕业后到哪里去。

    周荣知道妮妮一直想读大学,证明她的能力,如果她在乡下,毕业后没有关系罩着,只能继续回周家湾。

    现在弄个临时工名额,毕业后就能直接在单位里转正了,能避免很多小人的揣度,省下不少麻烦事......

    妮妮一听她能回城了,欣喜的说:“谢谢妈!我正愁着怎么向你开口,弄个回城指标,没想到妈先我一步,把这事办了,你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

    周荣:“......不要乱用比喻,你应该说知女莫若母!初三的时候,你代我回老家拜年,顺便把回城手续办了,正月十六就能去工商局报到了。”

    妮妮:“好的!”

    第406章

    姐,你怎么会有这么大胆的想法?

    初一,罗大芬、罗小芬约妮妮上街玩时,得知她要回城了,都为她感到高兴。

    罗大芬斟酌着问:“你家的房子,我们还能继续住吗?”

    妮妮:“可以的,我妈说房子有人住,才有人气,老是空着,显得阴森森的。

    昨天我和我妈商讨过这个事,她说周家湾的房子,你们尽管住,帮忙打扫卫生就行了。”

    罗大芬:“谢谢!我们一定会看护好房子的!”

    吃晚饭时,罗小芬把妮妮即将回城的事,以羡慕的口吻告诉了罗秋月。

    罗秋月沉思半晌,说:“我没有你们荣姨有本事,弄不到工作名额,你们如果想回城,只能顶替我的工作。

    但我只有一份工作,你们两人得商量下,由谁顶替,另一个人得留在乡下。”

    罗大芬看着罗小芬,问:“你怎么想的?”

    罗小芬:“不管我们谁顶替了妈的工作,家里总有两个人是没工作的,相当于我们家的收入总额是不变的,这种顶替,我觉得没意义。

    妈还年轻,要是没了工作,会很无聊,也拿不到她应有的退休金,不划算。

    不如我和姐姐继续待在周家湾,等政策允许了,我们就光明正大的回城找工作,或是妈到了退休年纪,我们再用抓阄的方式决定谁去顶班。”

    罗大芬:“你的想法和我一致。”

    长安里不少家庭因为工作名额的事,闹得不可开交,兄弟姐妹间互相算计,甚至大打出手。

    罗秋月很欣慰她的两个女儿在利益面前能顾及亲情,开心的说:“你们都是妈的好女儿,我以你们为荣。”

    罗大芬想了想,小声问:“妈,我能只生孩子不结婚吗?”

    罗秋月一愣,不解的问:“你这话什么意思?”

    罗大芬:“组织让大家破除一切旧风俗,可有些东西是根深蒂固的,即便大家嘴上不说,心里也是非常介意的,比如让一个男人当上门女婿,让女人生的孩子随妈妈姓。

    但凡是个正常人,都接受不了这些,就算同意了,也是和我爸一样的口是心非,贪图咱们家的钱财。

    你帮我物色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我已经22了,我不相信以后会突然冒出一个心甘情愿,没有任何图谋的男人,与我相守一生。

    既然找不到那个合心意的男人,那我们就直奔目的,不结婚,不谈入赘的事,不要男人负责,只生孩子,这样孩子和谁姓,就由我自已做主了。”

    罗秋月和罗小芬被罗大芬说的这番话,惊的半天无法回神。

    罗小芬:“姐,你怎么会有这么大胆的想法?!”

    罗大芬浅笑道:“上次妮妮告诉我们,做人要坦诚,直面自已的需求,我觉得很有道理,决定实验一下。”

    罗秋月:“不结婚就生孩子,你知道会面临什么吗?大家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你淹死!”

    罗大芬:“我会处理好细节,让所有人以为我们在谈对象,然后顺理成章的走到一起,没领结婚证的事,我们不会告诉外人。

    等孩子长到几岁,我再带回城里,有人问孩子的爸爸,就说出意外死了,居委会要是来盘查家庭情况,随便编个人名就行了。

    我们家不是当官的,也没有钱,不会被人盯着不放,很容易糊弄过去。”

    罗秋月:“我总感觉这事不靠谱。”

    罗大芬:“我目前说的,是我的粗略计划,在执行的时候,会根据实际情况做调整,不会让事情变的很糟糕的。”

    罗小芬见她姐的神情很坚定,估计是打定了主意,帮腔道:“妈,我会帮姐姐完成任务的,你不用担心。

    现在的男人,没有几个好东西,有好的,也轮不到我们,不如各取所需,达到自已的目的。

    姐姐要是真有了孩子,我会帮着照顾的,我们三个人,要养活一个孩子,还是很容易的。”

    罗秋月叹息一声,无奈的说:“你们长大了,主意正,我说不过你们,先这样吧,有什么事,及时给我发电报,我们一起解决,不要自已硬扛。”

    罗大芬:“好。”

    初三,罗大芬、罗小芬和妮妮一起回了周家湾。

    姐妹俩给周父周母、周传景、周传义他们各带了点礼物,以感谢他们过去一年对自已的关照。

    周荣早就帮妮妮开好了回城文件,她只要找小队、大队和公社盖个章就行了。

    周传义亲自陪着她去公社,仅用一天就把手续办好了。

    等知青们陆续返回周家湾,得知妮妮已经回城上班了,还是在省城的工商局上班,没有一个不羡慕的。

    几位男知青私下里开玩笑,说他们当初要是能把妮妮追到手,此刻说不定也能回城了。

    刁四顺听了,直翻白眼,心想着,追到手又能怎么样,还不是成为第一个献祭的对象?

    知青点的女知青,还有几个家世不错,刁四顺决定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总有一个能帮他平步青云......

    正月十八,周母进城照顾肖晶晶待产。

    周父本想跟着进城,周母说两个亲家都在家里住着,不留个人不像话。

    不确定城里是否还会发生动乱,沈春恒夫妇和田慧珍、周彩,带着几个孩子,目前仍住在周家湾。

    把亲家和外孙留在村里,家里一个主人都没有,周父也觉得不像样,只好同意周母独自进城。

    带小孩子是个很辛苦的活,尤其是照顾不会走路的婴孩,得一天到晚抱着、哄着,能把人累个半死。

    周父心疼周母,交代她等肖晶晶的孩子生了,伺候完月子,就回来,别在城里长住。

    肖晶晶要是一个人忙不过来,就花钱请个人帮着照看,大家都省心,人也不累。

    谁的媳妇谁心疼,周父可不想他的老伴累出病。

    周父现在很后悔,儿子生多了,每个儿子成家生子都是他老伴在操心。

    每添一个孙子、孙女,他老伴就得跟着受累。

    如果他生的都是闺女,哪有这么多事?!

    第407章

    能娶到你,我三生有幸

    70年2月底,周家广搬进了自已的小家。

    他亲自下厨,做了两桌菜,邀请自已的哥哥姐姐和岳父岳母舅兄们,来家里做客,帮着暖房。

    肖松柏夫妇给肖晶晶置办了很齐全的家具物什,周荣、周桂他们便没有送面盆、暖水壶那些东西,直接给红包,每人包了18元。

    这金额和大家的工资比,不算多,即便被人知道,也不会涉及作风问题。

    肖晶晶从家里搬出去,阮玉洁、秦海燕很开心。

    她们知道公婆心里有想法,为了“弥补”小姑子,也想缓和婆媳关系,两人商量后,各送了肖晶晶十尺紧俏的花布,还给了个80元的红包。

    布和红包,两人都是当着徐月芳的面给的。

    徐月芳猜到她们的意思,女儿都已经搬出来了,再去埋怨,只会让大家都不痛快,便笑着把阮玉洁和秦海燕夸了一顿。

    两人得了夸赞,更高兴了,向肖晶晶承诺,等她孩子生了,再来送份大礼......

    3月中旬,肖晶晶在医院平安生下一个女儿,取名周婕。

    初为人父,周家广对这个女儿很是宝贝,有空就抱在手里,周母也尽心伺候月子,让肖晶晶悄悄松了一口气。

    怀孕时,她问过周家广,喜欢男孩子还是女孩子。

    周家广说:“只要是你生的,我都喜欢。”

    肖晶晶当时听着这话,很感动。

    现在孩子出生了,她发现自已有点患得患失,担心周家广说的话,是为了哄她,也害怕周母嫌弃她肚子不中用,生了个女儿,不能给周家广传宗接代。

    见丈夫和婆婆的言行不像有假,肖晶晶这才安心。

    周婕满月时,周家广在家里摆了两桌,宴请亲人。

    肖松柏、徐月芳送了很多礼物,以表示对外孙女的喜欢。

    阮玉洁和秦海燕说话算数,不仅送了些衣服鞋袜,还给了66元的红包。

    周荣他们也送了些衣物和红包。

    周父特意从周家湾赶来,参加孙女的满月酒,顺便接周母回家。

    吃完宴席,送走肖家人后,周母以买东西为由,拉着周父出去说话:“我短时间不能回去。”

    周父:“为什么?孩子不是都满月了吗?”

    周母:“晶晶那孩子喜欢胡思乱想,我有好几次看见她对着小婕长吁短叹,自言自语,说小婕是个儿子就好了。

    我和七广明确表示了,我们喜欢小婕,我们家也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女孩子反而比男孩子宝贵,她脸上乐呵呵的,可我总感觉她心里很在意。

    如果她这一胎生的是儿子,我明天跟你回去,旁人不会说什么,晶晶也不会有意见。

    但她生的是女儿,我要是明天就走,她肯定会以为我之前说的话是假的,我就是重男轻女。”

    周父:“你和她多解释几遍不就行了?”

    周母:“没用的,晶晶现在钻入了牛角尖,你所有的解释,她都会判定为假话。

    大荣前段时间来看晶晶和孩子,我把晶晶的情况和她说了,大荣说这是女人生完孩子后,身体虚弱引起的心绪不宁、焦躁不安,需要多陪伴,多开导,才能康复。

    我再住一段时间吧,等孩子大点,晶晶的情绪也稳定了,我再回去。”

    周父看着周母的鬓角,比之前更白了,再次后悔生了几个儿子。

    “我留下来帮你一起带孩子吧。”

    周母:“不用,小婕很乖,我一个人可以带好她,七广下班回来,也会帮我,我不累,你把家里照看好,别让我担心。”

    周父:“家里没什么要照看的,几位亲家和五彩能顾好自已还有几个孩子。”

    周母:“那你也要守在一旁,不能让亲家们觉得被怠慢了,只有他们心里舒坦,我们的孩子,才有好日子过。”

    周父连叹几声气:“我知道了,明天就回去。”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