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接着,周桂就见她姐把自家大门和院墙上的zb都揭下,然后写上“忠”字,画上天安门城楼。周桂对她大姐佩服的五体投地,这种招,估计也就她大姐想得出。
周桂悄声问:“姐,你怎么想到的?”
周荣见有人围观,拿出小书,举在手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只要勤于思索,所有麻烦都能迎刃而解!”
周桂一顿,也掏出小书,接话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大姐的话我记住了,会用心学习大首长的所有指示,全心全意效忠党和人民。”х31
两人对完暗语,周荣拉着周桂去沈家书房,指着一排排的国内外名著及外文版的设计类资料,说:“这些书都得处理掉,要是不想毁了,就运到我那去,我有地方安置它们,不会被人发现。”
周桂:“好,这些都是我公公一辈子的心血,也是艺术瑰宝,毁了太可惜,等博航下班,我们雇个车子,一起运到你那。
万一被人查到,你就撇清自已,把所有事情推给我们,别把自已搭进去。”
周荣:“相信我,不会被人查到的,我从不做没把握的事。
我收到小道消息,政府很快会出新政,清除一切旧物,你公公婆婆如果珍藏了些古董花瓶、字画什么的,一起放我那吧,免得被人搜去毁了,你们也被人乱扣帽子,得不偿失。”
周桂:“我明白,晚点就和我公婆说这个事。”
沈春恒和秦艳华确实珍藏了些名家字画、手稿,还有两对宋元时期的官窑瓷器。
现在的形势让人提心吊胆,琢磨不透,两人也不想东西被人毁了,听了周桂的提议后,把所有东西规整在箱子里,运到周荣家存放......
第366章
你觉得你的哪位孙子孙女,愿意来杀猪?
目前主要以文dou为主,到了明年,就是武dou。
周荣不想周父周母被卷入其中而出事,从周桂家回来后,就去肉联厂给两人做思想工作,希望他们提前办理退休,回周家湾暂住几年。
市文化局的几位领导,天天被人开大会。
周母觉得那场面太过残忍,借故身体不舒服,有段时间没去市文化局报到了。
提前办理退休的事,周母没意见。
周父有点犹豫:“我这工作可是搭了不少人情才弄到的,现在没人接班,我要是提前办退休,这个工作名额就没了,我们只要不参与那些斗争,就不会有事。
现在工作不好找,要不我再干几年,等孩子们都大了,有人接班了,我再退休?”
周荣:“爸,你就算安排人来接班,也是基层车间工,你觉得你的哪位孙子孙女,愿意来杀猪?”
周父:“......”
周母:“你都58了,到了60就得退休,庆宏已经上班了,其他的孙子孙女还小,等你退休,他们也就十来岁,没办法接班。
你要是心疼这个工作,晚点我们去家属区打听一下,看哪家的孩子缺工作,我们把名额卖给他们,换点钱在手上。”
周父:“这样安排也行。”
近几年,政府每年都鼓动职工和待业青年下乡,心疼孩子的人家,都想把自家孩子留在城里。
可工作名额稀少,很多职工到了退休年龄,就安排自已的子女顶班了,想买工作,都未必能买到。
周母一放出消息,周父的名额就被人买走了,付了480元。
周父周母办完退休手续后,就和沈春恒、秦艳华他们回了周家湾,远离纷争,躲过了不少劫难......
新政出台后,教育部宣布,今年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工作推迟半年进行。
妮妮他们学校,一天上不了两节课,大部分时间都是以开会为主,可以批评自已的老师、校领导,也可以去其他学校开会。
每天早上,妮妮他们都要在学校的大操场集合,先收听来自京都的重要指示,校ge委会的主任会大声宣读从广播、报纸上收到的最高zhishi,然后带领大家唱《大海航行靠舵手》。
之后就是开会环节。
妮妮他们的校长、党委书记,被判为“san家村”成员,每天都要带到台上开会。
当初意气风发的校领导,如今头发凌乱,低头弯腰的站在台前,任由大家批评,妮妮不明白,社会怎么突然间就变了......
开完会,剩余的时间,学生可以自由安排。
有同学邀请妮妮去看大家贴的zb,然后去参加其他学校的会议,妮妮说她妈生病了,她要回家照顾,没有随同。
周荣“养病”期间,妮妮每天都提心吊胆的,生怕她不在家,她妈出个什么事,她没有妈妈了,也担心两个哥哥还有外公外婆责怪她没有把妈妈照顾好。
妮妮到家时,周荣正在整理书房。
之前被大家追捧的文章、,在这个特殊时期,都是定时炸弹。
《三家巷》、《上海的早晨》、《青春之歌》、《苦斗》,还有外国《怎么办》、《白夜》等等,目前被认定为“毒草”。
《七剑十三侠》、《说唐》、《小五义》、《佘赛花》、《济公传》、《西游记》等神怪,也是不能看的。
这些书,周荣家全有,有些是孩子们自已用零花钱买的,有些是找同学交换或借的。
周荣准备收入空间,见妮妮进来,就找来一个箱子,把书一一放进去。
妮妮拿着《青春之歌》轻轻抚摸,呢喃道:“以后再也不能看了,真可惜。”
随即又问:“妈,这些书,你打算怎么处置?”
周荣:“最近烧书的人太多,我们现在烧,容易被人上纲上线,先放到家里藏起来,过段时间我想办法处理。”
妮妮:“好,你今天的药吃了吗?我去帮你煎药吧。”
周荣:“不用,我自已煎药吃了,你去帮忙做午饭。”
妮妮:“好的。”
当天晚上,沈博航找他们单位借了一辆卡车,把家里的几个箱子运到周荣家存放。
有好事的街坊邻居问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周桂说他们要下乡一段时间,家里没人,就把衣服被褥寄存在姐姐家,免得被老鼠咬了。
有人信了她的说辞,有人不信。
沈家的箱子,暂时堆放在周荣家的书房,等妮妮第二天去了学校,周荣就把所有箱子和家里的“毒草”,全部收入空间。
再把周桂家的箱子复制出来,里面装满旧衣服和被褥,继续堆放在自家的书房......
许曼家也被人贴了很多zb。
陈笑薇在王城南的安排下,前年去部队当了一名通讯兵。
许曼不想被人指指点点,每天都和薛婉仪一起待在家里,尽量不出门,连买菜,都是王睿哲和王城南负责。
目前各行各业、各单位都把文化gm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实行的是大鸣、大放、大zb、大辩论,“四大”政策,政府还要求各单位成立自已的wg工作组。
布店和服装店已经由店内职工组成的工作组负责,许曼这个经理被架空,因她是ziben家,每次到店里,都需要站在所有职工前,做自我反省。
许曼很害怕那种场合,借故身体不舒服,请了病假,说自已在家里自我检讨。
她平日对职工不错,工作组的成员没有为难她,批准了她的病假。
王城南为了给妻儿寻找一片“净土”,通过自已的人脉,调去了驻军后勤部任副部长,下周就能搬家。
许曼得知这个消息,忐忑的心情平静了不少。
驻军有自已的农场,王城南建议薛婉仪、许父许母、许筠他们一块搬过去,在农场里帮着干活,能避开被人贴zb和开会。
许父许母和许筠,这段时间天天被人带去开会,过着胆战心惊的日子,得知部队的农场可以免于开大会,他们满口答应。
许筠的妻子施琪,她家的身份也不好,许筠和王城南商量,能不能把施家也弄去农场。
王城南同意了,以改造的名义,把许家、施家都弄到了驻军农场,规避了很多磨难......
第367章
妈,你觉得我们做的对吗?
8月中旬,市委按照上级指示,允许各学校、单位,建立自已的小将队伍。
妮妮他们所在的高中,响应号召,都成了小兵。
8月底,组织要求整改旧的风俗、习惯。
一些旧时的街道、学校、工厂、商店,随即改名,如“前进路”、“红旗小学”等。
之前带有“合营”字样的商店、工厂,目前全都去掉了“合营”,变为国有企业......
妮妮自当了小将后,每天7点出门,天黑回家,到家后就向周荣汇报自已今天去了哪里,干了什么。
周荣每次都是默默的听着,不做评论。
今天,妮妮他们去了一个图书馆,看着很多艺术瑰宝没了,她的心情很复杂。
这样的现状,真是他们期待的新世界吗?
她很迷茫......
到家后,妮妮把自已和同学们做的事,如实告诉周荣,茫然的问:“妈,你觉得我们做的对吗?”
辩论开始后,家庭矛盾比以前更多了,大家经常为了不同观点争的面红耳赤。
妮妮这段时间出去执行各种任务,情绪得到发泄,整天都是兴高采烈的。
周荣不确定她问那个问题出于什么目的,淡声说:“你长大了,有自已的思维能力,我不干涉,我拥护组织的所有政策。”
妮妮:“......我也拥护组织的所有政策,但我很纠结,很矛盾,去执行任务时,我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感觉,会兴奋,也有点负罪感,我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周荣:“应该不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行动吧?”
妮妮:“我们有些同学是中立的态度,他们被人孤立,有时还被声讨,说他们立场不坚定,不符合接班人的标准。”
周荣:“那你就顺应实事,记得保护好自已,别和人动手,也别害人性命,凡事适可而止,不要泯灭良心就行。”
妮妮:“我记住了。”
和周荣交流了一番后,妮妮解开了一些心结,每天到学校,尽量承担后勤工作,减少出去执行任务的次数,以换得内心的安宁......
有人看上了方慧婕家的房子,想借着政策把他们母子几人赶走,然后占了她家的房子。
方慧婕惊吓过度,病情加重,她的子女也不敢出门,天天躲在家里小声抽泣。
方慧婕感觉自已扛不了几天,她想用自已最后的时间,给孩子博个前程。
方慧婕把儿子韩卫民喊到身边,悄悄告诉他自已藏钱财的地方,叮嘱他,那笔钱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用。
不管谁,用什么方法逼问,都不能拿出来。
一旦交出来,大家只会让他交出更多,他和妹妹的命就悬了。
方慧婕让韩卫民务必要保护好妹妹,她会在天上守着他们。
韩卫民跪在方慧婕床前,不停的哭,让方慧婕不要离开他。
方慧婕虚弱的说:“人总是要是死的,我病了这么多年,早点解脱也好,接下来的路,就靠你自已了,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要轻易放弃生命,要好好的活着,只有活着,才有希望,记住了吗?”
韩卫民:“记住了。”
交代好遗言,方慧婕强撑着身子去买了一瓶农药。
等贪她房子的人再次上门,方慧婕换上自已最喜欢的衣服,拿出脸盆,用个棍子不停敲,以吸引街坊邻居围观。
等她家院子聚了不少人,方慧婕打开农药瓶,坚毅的说:“人死债消!我和我男人做的孽,和我的孩子没关系,今天我以命偿还我们的罪过。
希望你们放过我的孩子,谁要是欺负他们,或是霸占我家的房子,我定化作冤魂厉鬼,找他们全家索命!”
方慧婕说完,就喝了几口农药,街坊邻居见了,连忙上前夺下农药瓶,并帮她催吐,然后送去医院。
她身体本就虚弱,农药的药性有部分已经进入内脏,医生无计可施,她在医院昏迷了三天,就过世了。
贪她房子的人,天天被人指着鼻子骂,说他谋财害命,那人心虚,也担心方慧婕真的来索命,再也不敢怂恿小将去收房子。
方慧婕的房子得以保住,她的孩子也不再被人刻意针对......
贾家目前没有被查,但他们心里很不踏实。
长安里的很多身份有问题的家庭都被查了,贾家担心有人憋了大招要整他们,决定主动出击。
晚上,贾德远召集全家人在大堂里销毁旧书籍。
这一举动被住在斜对面,新搬来的一位住户发现,当即从窗口伸出头大声喊:“不准你们毁灭证据!”
喊声在空旷寂静的巷子里游荡,显得异常恐怖。
在喊声的鼓励下,巷子里传来阵阵开门声和脚步声,大家冲进贾家,一顿翻找。
贾家的钱、古董花瓶,都被提前藏起来了,进来的人,除了找到些不值钱的装饰花瓶和日常生活用品,没有其他收获。
他们不满意这个结果,继续翻找,仍没收获,只能悻悻离开。
喧闹持续到深夜才停息。
周荣和妮妮被吵的睡不着,索性起来看伟人选集......
家被查了,贾家人的心情放松了很多,像交了任务一样,不再提心吊胆的过日子......
山雨欲来风满楼,人人自危之时,很多人为了表立场,开始自已“查”自已家。
长安里的巷口燃起一堆火,各家纷纷从家里拿出旧书、旧杂志、旧报纸去烧毁,还有人把西服、领带也扔进火里,把一些古董、瓶瓶罐罐砸碎......
一些身份不好,住房面积又大的人家,都被强行安插了人员进来,以解决住房问题。
新搬来的一户人家,想起周桂往周荣家运了很多箱子,又没见她出来烧书,盘算一番后,等妮妮去了学校,就让自家儿子去召集小将,打算查了周荣家。
找出来的东西,不值钱的拿去烧了,值钱的偷偷留下来......
第368章
你口袋里的钱,就是证据
周荣坐在自家堂屋的门口看伟人选集,一群小将冲进来,举着小书,振振有词的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你这个藏在人民中的敌人,速速让开,我们要搜集你的罪证!”
周荣立即拿出随身携带的小书,放在心口:“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身份清白,在家养病,不是人民的敌人,谁诬陷我,请他出来和我对峙。”
一小将说:“我们要dou私pi修!一切革命同志都要拥护这个变动,否则他就站到反革命立场上去了。”
周荣打开小书,很熟练地翻到其中关于“纪律”的部分,念到:“在人民内部,不可以没有自由,也不可以没有纪律;不可以没有民主,也不可以没有集中。
你们无凭无据,不能随意诬陷好同志。”
小将们听了,面面相觑,无言以对,也觉得周荣和他们一样的敬爱伟人,把伟人的著作熟读于心,是自已人。
自已人不能伤害自已人,他们打算收兵。
受父母所托举报周荣的人,叫李援朝,他也是小将,见任务即将失败,很不甘心。
他拦住想离开的小将,说:“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残忍!这女的一看就有问题,不找出她的罪证,人民的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我们把她揪住,直接搜查证据!”
周荣听了,继续引用小书里的话:“只有不要脸的人们才说得出不要脸的话,顽固派有什么资格站在我们面前哼一声呢?”
李援朝一噎,没想到周荣对小书里的内容这么熟悉,张口就来,还能用书里的话骂他。
李援朝梗着脖子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你阻拦我们搜集证据,是心虚的表现,你就是有问题。”
周荣:“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
你想搜我家,可以,但只能你一个搜,我和其他同志在一旁观看,免得你这个敌对份子栽赃陷害。
你要是搜出了证据,我任凭你处置,要是没有找到证据,就是恶意诬陷好同志,故意挑起jieji斗争,是党和人民的敌人,应当受到严厉的处罚!”
李援朝心里直打鼓,但他相信父母的判断,周荣家绝对私藏了不少好东西,只要随便翻出一件,她就完了。
“可以,我就不信你这个坏人家里没问题!”
周荣:“请便!”
李援朝直奔周荣的卧房,衣柜、箱子、床底、边边角角全部翻找了一遍,除了在衣柜的抽屉里找到十几块钱的零钱,没有任何收获。
因房里的光线较暗,抽屉又在衣柜里面,李援朝翻找东西时,将其他人的视线挡住了。
他以为不会有人看到他的小动作,就把那些钱全部拽进手里,然后寻了个机会,放进自已的口袋。
周荣将他的行为看在眼里,满意的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