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7章

    冯巧兰苦笑一声,没有接护土的话。

    冯巧兰让杨晋林给孩子起个名字。

    杨晋林说:“先叫五妮吧,等孩子大了,再起大名。”

    又是这番说辞,四妮到现在都没起大名,一股失望的苦水,淹没了冯巧兰的全部期待......

    冯巧兰在医院住了五天,确认孩子没出任何状况后,回到了自已家。

    同样是李桂芝照顾她的月子。

    等杨晋林去上班,冯巧兰拉着李桂芝的手,泪眼朦胧的说:“妈,对不起,我错了!”

    李桂芝帮冯巧兰擦掉眼泪:“莫哭,当心伤了眼睛。”

    冯巧兰摇摇头,忏悔道:“如果我当初听了你和爸的话,就不用经历这么多糟心的事,孩子们也不用跟着我受委屈。

    我不该那么倔,和你们对着干,害得你和爸伤心。”

    李桂芝:“你现在想通,也不晚!他们杨家,包括杨晋林在内,全是重男轻女的货色,四妮和五妮在这样的家庭里,长不好的。

    要不,你和杨晋林离了吧,你有工作,我们再贴补点,日子能过下去。”

    冯巧兰:“离了?杨晋林岂不是又能再娶个媳妇生儿子了?我不想便宜他!

    为了响应组织号召,单位之前派了个别干部去城郊的农村干农活,听说年底还要派遣一批。

    妈,你能不能和爸说说,把杨晋林的名字加上去,最好是派到偏远的山沟里。

    下乡的干部,历练个一年半载就回来了,工资是不变的。

    杨晋林亏欠了我们这么多,我凭什么要一个人辛苦养孩子,放他自由去潇洒快活?!

    杨晋林要是去了乡下,没什么花销,妈再找爸帮下忙,每月给杨晋林寄5块钱,饿不死就行了,剩下的,都给我吧。”

    李桂芝:“......你爸已经把他的名字加到了下乡名单里,本想着和其他干部一样,去郊区锻炼一段时间,你既然想把他弄远点,你爸肯定乐意。

    但你们要是不离婚的话,就得纠缠一辈子,等孩子再大点,你也没办法再嫁。”

    冯巧兰自嘲的笑笑:“我一个生了四个孩子的人,还嫁个什么?我这辈子就这样了,杨晋林当初说了那么多甜言蜜语和誓言,一个都没践行。

    他给了我希望,又一点点的让我失望、绝望,我恨他,我要让他在山沟里窝囊一辈子,永远没有出头之日!”

    李桂芝叹息一声:“你要教训他,妈不反对,但别让仇恨毁了自已,不值得。”

    冯巧兰:“我心里有数,不会再钻牛角尖了,爸那边要是方便操作,能不能请他把杨晋林的爹娘哥嫂,全部弄回乡下?我不想看到他们。”

    李桂芝:“这个应该不难办,我晚点就和你爸商量。”

    冯巧兰:“谢谢妈。”

    李桂芝:“不用谢,我和你爸不图别的,就盼着你们姐弟三人个个都平平安安,无病无灾。”

    冯巧兰听罢,眼泪又流了出来,原来真心对她好的,从始至终,只有她的爸妈......

    等冯兴武下班回家,李桂芝把冯巧兰的诉求说了。

    冯兴武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为了建立一支经得起风险的干部队伍,及解决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问题,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各单位响应组织号召,陆续公布干部下放名单。

    前面几次,杨晋林没有看到自已的名字,猜想是冯兴武在暗中帮忙。

    再怎么说,他都是冯家的女婿,冯巧兰又怀着孩子,不看僧面看佛面,冯兴武心疼女儿和外孙女,都会帮他。

    杨晋林无比庆幸,他娶了冯巧兰......

    新一批的下放名单出来后,杨晋林懒得去看,悠闲的在办公室看报喝茶。

    直到同事告诉他,这批下放名单里有他的名字,杨晋林才惊慌起来,忙去公告栏确认信息。

    见自已的名字真的在下放名单里,且下放地点还是他没听过的龙门镇何家湾,一股不好的预感涌上心头。

    杨晋林去找人事科的人了解信息,对方说他们只负责张贴名单,其他的不知道。

    杨晋林只好硬着头皮去问冯兴武,下放名单里为何会有他的名字。

    冯兴武淡声说:“中央下了指令,为了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移风易俗,必须下放干部,没有经历过战场洗礼的干部,都要去基层锻炼。

    我们天天开会,宣读组织的政策,你没听进去?”

    杨晋林一噎:“组织的政策,我都有用心研读,只是大家都在郊区的农村参加劳动,为什么我的是外省?”

    冯兴武:“这是组织综合评定后决定的,你之前因为作风问题被免了职务,属于有前科的人。

    要想升迁,必须经过重重磨炼,用实打实的功绩说服大家,把你调去外省历练,是为了你的前途考虑。

    你总觉得我们不给你机会,去何家湾历练,就是你千载难逢的机会。

    你是大学生,学识渊博,到了何家湾,用自已的知识帮那里的乡亲脱贫,并宣传组织的各种利好政策,争取做出一番成绩,早日调回来。”

    杨晋林:“......”

    我要是信了你的鬼话,这三十年的米饭就白吃了......

    第244章

    这女人好像和以前不一样了

    下乡的干部,需要和社员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以实现“三化”(干部工人化、作风群众化、劳动经常化)。

    杨晋林不想去当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他说服不了冯兴武,只好回家给冯巧兰做工作。

    希望冯巧兰能帮自已说情,留在城里。

    冯巧兰将五妮哄睡着,淡声说:“让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干部下乡,是中央的决定,单位的同事都陆续的去乡下锻炼,你要是不去,让同事怎么看?”

    杨晋林:“我不是不愿下乡,大家都在市郊的乡村,我的下放地点却是外省,我找人打听过了,那地方光坐火车,就要三天两夜,还要走两天的山路,交通不便,极为偏僻。

    我要是想和你孩子了,想回来看你们都不容易,要是写信,邮递员都没法上门收,只能自已走两天山路去镇上寄信。

    你一个人要上班,又要带孩子,我不放心,也担心你们受委屈,不能及时赶回,如果我在市郊,家里有事,我就能照应一二了。”

    冯巧兰浅笑道:“你这几年,为家里付出了太多,要照顾我们的小家,还要照顾你的爹娘哥嫂,里里外外,大事小事,全靠你一个人张罗,实在辛苦,看着我都心疼。

    你要是在近处,你爹娘哥嫂有事,又得麻烦你,去远点也好,远离烦心事,你就当给自已放假了。

    四妮、五妮,我妈会帮着照看,新萍也会帮忙,你不用担心,服从组织安排就好,要是想我们了,就写信回来。

    我记得你说过,我们的爱,可以跨越一切障碍,别说是走两天的山路了,就是走两年的山路,我相信你都会克服重重障碍,给我们寄家书。

    反正离你下乡还有2个月的时间,你真想弥补我和孩子,这期间就学会做饭,再每天帮我把尿布洗了吧。”

    杨晋林被噎的接不上话,若有所思的看着冯巧兰,这女人好像和以前不一样了。

    有点像周荣得了精神病后的样子。

    杨晋林一想起周荣得病后,武力值暴增及发狠的模样,再看着冯巧兰似笑非笑的神情,有点瘆得慌。

    不想莫名被打,杨晋林想继续劝服冯巧兰,去找冯兴武帮自已说情的话,憋了回去。

    心想着去何家湾历练一下也好,那地方偏僻,周荣找不到他,抚养费就能赖掉了,爹娘也不能缠着他了。

    以他的工资,不管在哪,都能过的潇洒。

    有了下乡经历,他的资历就高了,待他归来之时,看冯兴武还有什么借口不让他升迁......

    周彩也在他们单位的新一批下放干部名单里。

    沈博航的堂舅秦泰鸿暗中关照她,把她分到了城郊农场,并向她透露,在农场干个一两年,就把她调回来,职务也会往上提一提。

    周彩回周荣那吃饭时,把自已即将下乡的事,告诉了家里人。

    周荣笑问她,是否后悔去税务局上班。

    周彩说:“我不后悔当初的决定,凡事都有两面性,我想混出一番名堂,肯定要有所付出。

    在税务局工作的这段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人情世故,尤其是谨言慎行的重要性。

    有些事,没有自已亲身经历过,不会明白先辈们那些至理名言到底是什么意思。

    与那些被下放到小县城或偏远之地的同事比,我算是很幸运了。

    秦科长说了,农场不忙的话,我是可以回家探亲的,要是身体不舒服,也能随时请假,我应该不会受什么苦。”

    周荣看着眼神里多了几分坚毅的周彩:“你长大了。”

    周彩笑笑,轻叹一声,故作忧伤的说:“我从没想过,成长的代价里,会有狂吃辣椒的一项。”

    见大家不解,周彩就把自已担心说错话,被人揪去开大会,就通过吃辣椒让自已上火,以此为借口,不和人说话的事,告诉了大家。

    大家哄笑一番后,又有点心疼她。

    借着这个机会,周荣教大家如何在风云变幻的政治局势中自保,简单来说,就是积极拥护党中央的决定,尽量不参与他人的纷争中,少说话,多干活,谨小慎微,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就回家和大家商量......

    周彩的下乡时间是12月份,周母担心她在农场吃不好,赶紧腌制腊鱼、腊肉和酱鱼块,以便她带去解馋......

    10月初,各居委会排查辖区内没有工作的人,劝说他们回老家。

    杨开运一家,都是动员对象。

    好不容易在城里安置下来,杨开运和方婆子说什么都不愿回老家。

    居委会的人只要上门,他们不是装病就是坐在门口哭诉,说他们吃自已的,喝自已的,没花别人的钱,又有城里户口,凭什么不能住在城里。

    还说老家的房子遭了天灾,全塌了,非要把他们赶走,就是要逼死他们。

    总是要死的,他们就撞死在政府门口,让大伙都瞧瞧,当官的,是怎么不给老百姓活路。

    居委会的人,拿他们没办法,只好叹息着离开,向高山复命......

    高山见杨开运他们不怕居委会的人,为了完成冯兴武交代的任务,只能另出奇招......

    方婆子像往常一样,去菜场买菜。

    她看上了一条五花肉,刚拿到手上,被一妇人夺过:“这肉不错,买回去给我孙子炖了吃。”

    方婆子将肉抢过来:“这肉是我的!”

    妇人:“你的?写你名字了?你喊它一声,看它应不应?”

    方婆子气得哼哼,与那妇人吵了起来,并打了一架。

    她打输了,头发被人薅掉了一大把,还被扇了几耳光。

    方婆子很不服气:“有本事,你给老娘在这等着,老娘要活剐了你!”

    妇人:“切!吹牛皮的老货,当老娘怕你似的!不就是回去喊帮手吗?你去吧,老娘在这等你,不来的话,你们全家都是龟孙子!”

    方婆子气急败坏的跑回家,喊上杨晋森和金梅去帮自已出气。

    但对方也不是被动挨打的人,早就带着自已的儿子儿媳候在那里,且他们的人数,比方婆子这一方的多。

    双方对战的结果是,方婆子几人惨败而归......

    第245章

    是谁让我变成了这样的,你想过吗?

    方婆子从没吃过这种大亏,被人打的鼻青脸肿,要不是跑得快,肋骨都要断几根。

    她回家后,咒骂声就没停,扬言要杨晋林找人弄死对方。

    杨开运磕了磕烟袋,说:“你们连对方叫什么,住在哪都不知道,怎么报仇?”

    杨晋森也挂了彩,捂着自已被揍疼的脸颊,气愤的说:“晋林是当官的,要查个人很容易,这个仇要是不报,老子白活了这么久!”

    杨开运:“先做饭吧,晚点我们去找晋林,让他查查对方的底细。”

    他们还没来得及去找杨晋林,公安就找上门了。

    说一妇人报了公安,方婆子故意挑事,带人殴打她,害她重伤,要求方婆子赔50元的医药费。

    方婆子脸都气歪了,愤怒道:“放她娘的狗屁!是他们先动手的,打了我和我儿子儿媳,你瞧我们脸上这些伤,全是证据!”

    公安:“对方伤的比你们重,你们赔偿医药费是应该的,要是不赔钱,只能去公安局住几天了。”

    这种吃亏的事,方婆子肯定不干,怒骂公安眼瞎,颠倒黑白,她明明伤的比对方重,却要赔钱,公安定是收了好处,合起伙来骗她的钱。

    杨晋森和金梅也说他们是冤枉的,应该是对方赔钱给他们才对,希望公安秉公执法。

    见公安不为所动,仍坚持让自已赔钱,方婆子直接坐在地上撒泼,骂人的话,更加难听。

    公安以寻衅滋事、辱骂公职人员的罪名,把方婆子、杨晋森和金梅三人抓进了公安局......

    杨开运忙去找杨晋林,让他想办法把人救出来。

    杨晋林去公安局了解情况后,想让公安通融一下,公安说他们要依法办事,不能罔顾法纪。

    杨晋林无奈之下,只好报出冯兴武的名号,说方婆子是冯兴武的亲家,事情闹大,有损冯区长的颜面。

    公安向上级反映后,同意放了方婆子三人,但要求他们赔偿对方医药费,并搬回乡下住,以免再次闹事。

    杨晋林觉得这事不对劲,像是有人故意设局,想调查一番时,居委会的人找到他,说杨开运他们住的房子,房主的名字和目前在查的一名潜逃特务同名。

    要求杨晋林联系房主,配合调查。

    杨晋林越发觉得事情不简单,这不明摆着是有人在针对他和他的家人吗?

    杨晋林原想着找个人冒充房主的身份,琢磨一番后又放弃了。

    把所有事串联在一起,他已经猜到是谁在害他了。

    他的仇人里,只有冯兴武才有这么大的权力让公安配合演戏。

    他要是弄个人出来冒充房主,对方如果被严刑逼供,什么都会招供,到时公安顺藤摸瓜,他贪污钱财的事定会被人翻出来。

    他要面临的,就不是下乡那么简单了......

    杨晋林不想被定身份和坐牢,说他联系不上房主,每次都是对方主动找他要房租。

    对于方婆子三人,杨晋林去做思想工作,让他们主动认错,赔偿对方医药费,并答应搬回乡下,先出了公安局再说,其他的,再来商量。

    方婆子觉得杨晋林说的有道理,公安局里的人一个个像冷面阎王一样的,看久了都要做噩梦,她一刻都不想待。

    方婆子在同意书上签了字,等她回到家里,休息两天,平复好自已委屈又愤怒的心情,打算让杨晋林去报复那些打的人,居委会的人来了。

    说他们住的房子,是特务的不明资产,需要充公,要求他们尽快搬走。

    方婆子听愣了,反应过来后,又哭又闹,说什么都不愿搬家。

    居委会的人,手里有上面的批示文件,丝毫不怕方婆子撒泼:“给你们一个小时收拾东西,到了时间,我们就直接锁门,贴封条了,要是不配合,就把你们全部送去公安局!”

    杨开运见居委会的人不像闹着玩的,手里也确实拿着封条,只好拉起方婆子,喊上金梅几人,麻溜的收拾行李。

    杨开运他们无处可去,又舍不得钱去住旅社,只好去找杨晋林......

    方婆子三人的处罚结果,及那处要充公的房子,李桂芝都告诉了冯巧兰。

    冯巧兰直接和杨晋林摊牌:“你爹娘的事,我都听说了,尽快把他们弄回乡下,不许住到我这里来。”

    杨晋林:“你是儿媳,照顾公婆是你的责任,反正铁生的房间空着在,让他们住段时间又么样嘛?

    我马上要下乡了,他们和你住一起,能照顾下你和孩子,我在山区里,也能安心。

    我爹娘的脾气,你是知道的,他们有时耍起无赖来,我都没有办法,你要是不接纳他们,他们在这里一顿闹,让人看尽笑话不说,你也难堪。”

    冯巧兰:“这房子,是单位分给我的,不是你的,我有权决定谁能住,谁不能住。

    从我嫁给你那天起,他们就没正眼瞧过我,对我的孩子也是百般嫌弃,我不喜欢他们,你要是非把他们弄来,我就把他们赶走。

    大家要看笑话,就看吧,又不是我一个人难堪,你作为他们的儿子,面子更加挂不住,日后你要升迁,万一有人拿这事做文章,吃亏的是你。

    或是我俩离婚,这样他们就没理由赖着我了。”

    杨晋林震惊的看着冯巧兰,似没想到她会说出这番话:“你以前不是这样的!我爱的巧兰,温柔贤惠,知书达礼,孝敬长辈,你怎么会变成这样?!”

    冯巧兰自嘲的笑笑:“是呀,我怎么会变成这样,是谁让我变成了这样的,你想过吗?”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