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0章

    实话告诉你,我们和艳华确认过了,他们家只给了一辆自行车、一块手表、一台缝纫机,200块钱的彩礼,这些东西,周家全部陪嫁过来了,一个都没留。

    被子、床单、被罩、箱子那些东西,全是周家贴给女儿的,由此可见,周家的家底好着呢,父母也是明事理、疼爱女儿的人,不是你这种心胸狭隘、见钱眼开的人能比的!”

    李小娥气愤的说:“我不信!女儿出嫁后,都是别人家的人,除非那家特别有钱,是资本家,不然哪家的父母会给女儿陪嫁那么多东西?”

    徐英子:“这就是你们的区别了,你重男轻女,并不代表周家也是这样的,就你这心思,艳华不选你做亲家是对的。”

    刘燕:“我们不是一路人,以后别来我们跟前说闲话。”

    李小娥被两人的话,闹得羞愤难当,又找不到其他辩驳理由,只好愤愤不平的搬着凳子,回到自家那桌......

    开席后,沈春恒带着沈博航挨桌给亲朋好友敬酒。

    到了石家这一桌,石锦山一脸笑意的说着各种恭贺的话。

    李小娥因在徐英子、刘燕那吃了瘪,加上之前受的气,全程垮着脸不说话。

    石春红看着意气风发的沈博航,心情复杂,想给个笑脸,说句恭贺的话,但实在张不开口,只好闷头吃饭。

    沈春恒与石锦山客套了几句,就拉着沈博航去给下一桌敬酒。

    李小娥和石春红的态度,沈博航看在眼里,但他不在乎,这些人和他非亲非故的,心里怎么想的,他一点不在意,他有周桂就够了......

    宴席过后,周荣与其他送嫁成员一起回了长安里。

    临走前,周荣轻轻抱了下周桂,叮嘱她安心过日子,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或受了委屈,就回家找帮手。

    周荣还把一本在小商贩那买的书,偷偷塞给周桂,说她晚上可能用得着......

    徐英子和刘燕明天才返乡,为了在秦艳华面前卖个好,尽快落实自已所求之事。

    两人回到沈家后,把李小娥和她们说的话,绘声绘色的演绎给沈春恒、秦艳华听。

    秦艳华听完,脸都黑了:“她真说了那些缺德话?!”

    刘燕:“当然了!我们和她又不熟,没必要编排她,你们和她住的近,她男人和春恒又是一个单位的,打照面的机会多,这种小人得防着点,别被他们家坑害了。”

    沈春恒笑道:“李嫂的嘴是碎了点,心眼应该不坏,锦山是个老实人,平日忙工作,很少管家里事,回头我提醒他一下,让他方便的时候,给李嫂做做工作,少说我们家闲话。”

    徐英子说:“这世上当面诵善佛,背后念死咒的人多得是!

    你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不用我这个乡下婆子教。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你那好友和李婆子相处了那么多年,生育了好几个儿女,对方是个什么德行,他会不知道?

    李婆子来找我们说你家的闲话,他就在不远处坐着,没有制止,说明是认可的,这两人肯定早就蛇鼠一窝了。

    你是我们沈家最有出息的人,老婆子我不忍你被骗,叨叨几句,你愿意听,就放在心里,不愿听就算了,就当我啰嗦。”

    沈春恒沉思片刻,说:“英婶的话,我记下了,会妥善处理两家的关系。”

    徐英子:“好。”

    第225章

    要是人人都走后门搞定工作,谁还去辛苦读书?

    徐英子和刘燕找沈春恒、秦艳华说话时,没有避着客厅里的沈博宣、沈博航和周桂。

    沈博宣将沈博航拉到一旁,悄声说:“爸妈醉心于工作,不愿把人往坏处想,容易被人糊弄,你要盯着点,别让他们着了坏人的道。”

    沈博航:“我早就看石家不顺眼了,也和爸妈说过好多次,但他们不听呀,还嫌我话多!我媳妇可聪明了,回头我让阿桂帮着出主意,教训下石家。”

    沈博宣看了眼这么多年,都没怎么长进的弟弟,心累的说:“爸妈年纪大了,我和大哥不在家,你就是家里的顶梁柱。

    凡事,你要自已动脑子想办法解决,找阿桂商量,不是不行,但不能让她出面,她才进门,你得多护着她,不要败坏她在街坊邻居和爸妈前面的好人缘。

    你得去做那个恶人,明白吗?”

    沈博航:“明白!这事你不说,我都知道么样做。”

    沈博宣:“你心里有数就好。”

    说完李小娥的事,徐英子顺着话茬,重提她孙子沈斌找工作的事。

    刘燕也说她儿子沈玉的工作,希望沈春恒、秦艳华能尽快帮着落实。

    沈春恒说:“我的工作地点大部分在工地,你们想让我介绍工作,只能让沈斌、沈玉去工地上搬砖挑土。”

    徐英子:“......那工作就是个临时工,干不长久,辛苦不说,还不能迁户口。

    今天来了那么多领导参加婚宴,只要他们随便哪个说一句话,小斌的工作就搞定了,我们的要求不高,普通工人就行。”

    刘燕:“对!我们也不要求去好单位,当个工人,每月有固定工资拿,弄个城市户口,我们就满足了,以你们的人脉,这个很容易。

    都是沈家人,我们应该守望相助,我们要是混好了,定会记你们一个大人情,以后乡下欠收的话,我们有了家底,就不会找你们接济了。”

    秦艳华头疼的说:“如果只是个临时工,走走关系,可以安排,但你们要正式工,这个难度很大。

    我在大学上班,春恒在设计院,我俩的人脉全集中在这两处地方,工厂里没有熟人。

    要是沈斌和沈玉有初中或高中的学历,我们给他们找个打杂的工作不难,可他们才刚刚摘了文盲的帽子,想进厂当正式工,确实难到我们了。”

    刘燕:“我相信以你们的本事,可以办到的,我和英婶进城前,和家里人打了包票的,事情要是不办好,不回去,你为难,我们也为难呀!”

    周桂坐在沙发上,若无其事的看着报纸,见刘燕对秦艳华步步紧逼,给沈博航使了个眼神,示意他过来。

    周桂给沈博航耳语了一番。

    沈博航拍着胸脯说:“包在我身上!”

    沈博航给徐英子、刘燕各倒一杯水,打断她们的话,说:“组织开扫盲班、办夜校、新建各类专科院校和大学,就是想多培养人才,为祖国的工业化铺路。

    现在城里找工作,都是高学历的人优先,以体现读书的好处,要是人人都走后门搞定工作,谁还去辛苦读书?

    你们不要觉得我爸妈走一次后门没关系,要是被人举报了,他们的前途就毁了。

    你们刚才还劝他们要提防小人,么样现在又给小人制造陷害他们的机会呢?”

    徐英子、刘燕噎住,琢磨着怎么反驳沈博航的话。

    沈博航继续说:“同为沈家人,我们自然希望你们能混好,但我们不能强人所难。

    一些大厂的工人,都需要会看图纸,开机器,没有学历和专业知识是不成的,勉强上岗,很容易出事,你们也不想沈斌他们发生意外吧?”

    刘燕:“......城里那么多工厂,不一定需要去开机器,在库房或门卫处,找个轻松的岗位就行了。”

    沈博航:“城里的工作,可不是菜市场的萝卜青菜随便挑,你们说的那种岗位,早被人定走了。

    我爸妈就是个普通职员,不是当官的,不是你们想么样就么样的!

    沈斌和沈玉真想进城,只能从临时工开始干起,等他们来了城里,去报个夜校,提升下学历,再把工作干好,要转正很容易。

    用自已双手拼搏来的前途,比别人施舍的,有面子多了,你们在乡下和人吹牛,也更有底气,徐奶奶、刘婶觉得我说的对吗?”

    徐英子点点头:“你的话,有几分道理,只是小斌他们不爱读书,怎么读都读进去,他们要是像你们这样会读书,我就不用发愁了。

    还有一点,也是我最担心的,万一他们勤学苦读几年,转正不了呢?”

    沈博航:“夜校的课程内容并不难,只要坚持学,不逃课,一定会有成效,三年毕业后就是初中学历了,如果还想读,可以拿到高中学历或是申请夜大学的名额。

    不管么时候,高学历的人都是有优待的,徐奶奶回去后,要多劝家里的孩子读书,只有读书才是他们走出山村最快最便捷的道路。”

    徐英子:“这个不用你说,自你爷爷考中秀才,进了城,又培养了你大伯、你爸这些优秀的后辈,我们没少要求后辈们读书,但他们就是读不进去,试了很多办法都没用,我们渐渐的就放弃了。”

    沈博航:“老家没有一个正经的老师,都是些之前读书读傻的老学究在那摇头晃脑的带大家背三字经,课程枯燥的很,大家能学进去才怪。

    明天我去买一些书,徐奶奶带回家给孩子们,让他们见识下外面的新世界,就会燃起读书的欲望。

    沈斌他们上夜校,要是遇到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来请教我,我就不信,天天给他们开小灶,他们还不能顺利毕业!”

    刘燕笑道:“你这般费心,我们自然是信你的,他们要是有你一半厉害,我们就省心了。”

    沈博航:“都是同宗兄弟,我能帮的,肯定会帮,他们有了工作经验和学历,要转正很容易。

    如果还转正不了,我爸妈就去想办法,这样办起事来会简单些,不会被人纠错。”

    徐英子:“行吧,我回去和小斌说一下,他要是同意,我就让他进城找你们,他没出过远门,希望你们能关照他一二。”

    沈博航:“没问题!”

    第226章

    我们家终于有个“正常”人了

    沈家的族亲,都安置在附近的旅社休息。

    送走了徐英子和刘燕,秦艳华像摆脱了个大麻烦,猛松一口气,同时夸赞沈博航会说话办事。

    沈博航说:“我哪会想到那么多?全是阿桂教我这么说的。”

    秦艳华忙把周桂夸了一顿。

    周桂浅笑道:“我大姐说,这世上最稳定的关系就是没关系,最稳固的关系就是利益关系。

    我听博航说了些家里事,以前,大家只要有事,就进城找爸妈想办法,这种利益输出是单方面的,一旦有更大的利益摆在眼前,不排除他们会反水。

    就像徐奶奶说石叔叔言不由衷、两面插刀是一个道理。

    乡下的宗亲,既然割舍不开,就想办法把他们扶持起来,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和安身立命的本事,且家家有余粮,我们的麻烦会少很多。

    徐奶奶和刘婶都是聪明人,得了我们的好处,就算不记恩,也不至于记仇。

    而且他们家里的孩子在城里,过的好与坏,我们是能直接干涉的,相当于拿捏了他们的七寸,他们在做事前,定然需要思量一番。”

    这些道理,是周荣在听了周桂说沈家有些糟心的乡下亲戚时,教她的。

    周桂没有嫁入沈家前,很多事不方便多言,现在她也是沈家的一员,家里太平,她才有好日子过。

    所以才会让沈博航出面“说服”徐英子和刘燕......

    沈春恒、秦艳华震惊的看着周桂,似没想到她会懂这么多。

    沈博宣很欣赏周桂,拉着她的手,欣喜的说:“我们家终于有个‘正常’人了,我再也不用担心我爸妈被人骗了,以后这个家就靠你了!

    你大姐,有机会介绍给我认识一下,能总结出那番道理的人,定是能人,要是可以,我想和她做朋友。”

    周桂:“没问题,我三朝回门,就把姐的想法告诉我大姐,姐可以留个地址给我,回头你们可以通信。”

    沈博宣:“好!”

    晚上,沈博航与周桂洗漱完,齐齐坐在床沿,均紧张的不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

    沈博航鼓起勇气说:“我们关灯休息吧?”

    周桂轻轻回应:“好。”

    熄灯后,周桂以为沈博航什么都会,结果对方一番手忙脚乱后,趴在她身上,气喘吁吁的问:“接下来怎么办?”

    周桂:“......你没学过?也没问过长辈?”

    沈博航:“......没学过,偷偷问过我爸,他说这个很容易,男人都是自学成才,一看就会。”

    周桂:“......”

    周桂望着天花板,好一阵无语,突然想起她大姐给的那本书,说是洞房时用得上。

    书名写的是“金瓶梅”,周桂以为是言情,想着有空的时候拿来翻翻,打发时间。

    后来又琢磨了下周荣的话,觉得不对劲,但当时要送宾客,她没法详问。

    周桂下床将书找出来,将信将疑的打开,看到里面的内容后,脸瞬间红透了。

    沈博航见周桂突然起床,且还是在看书,好奇什么书的魅力这么大,他连忙凑过去瞧上几眼。

    看清书中画面后,饶是脸皮那么厚的他,脸上也烧的慌。

    “那个...这书...你哪来的?”

    周桂将书盖上,羞红着脸说:“大姐给的,她说我们晚上用得着。”

    沈博航:“......这书挺实用的,大姐不愧是大姐,这都帮我们想到了,要不我们一起研究下?”

    周桂:“......好。”

    两人边学习,边探讨,都是有文化的人,很快掌握了精髓,并付诸行动,奋战到凌晨......

    第二天早上,沈博航神清气爽的起床为周桂煮面条。

    在周家广的指导下,沈博航已经学会了做饭,口味还得到了周桂和其他人的一致称赞。

    沈春恒去上班了,沈博航的堂哥从京都回来,作为代表参加婚宴,和沈家的族亲一起住在旅社。

    秦艳华准备带着沈博宣去旅社安排亲戚们的过早和返程事宜,见沈博航在厨房忙活,问:“我们出去吃,你和阿桂要一块吗?”

    沈博航:“不了,阿桂要多睡会儿,你们去忙自已的事,不用管我们,阿桂嫁入沈家的第一顿饭,说想在家里吃,我得给她露一手。”

    秦艳华在给沈博宣的家书中,说了沈博航为了周桂,苦学厨艺和家务的事。

    沈博宣还以为她妈为了夸沈博航,故意编的,没想到竟是真的。

    沈博宣啧啧称奇,拍着沈博航的肩膀说:“我们家,爸和大哥都不会做饭,我以为沈家的男人没这天分。

    你小时候那么皮的一个人,连穿衣吃饭都要人帮忙,竟然把做饭学会了,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沈博航得意的说:“我让你刮目相看的地方多着呢!下次你把嘉如和姐夫一起带回来,我给你们露一手!”

    沈博宣:“行,今年过年,我们就回来团聚。”

    徐英子他们的返程火车是中午的时间。

    等周桂起床,沈博航就和她一起上街买了些故事书、科学启蒙、散文诗集等书,给徐英子他们带回去,供孩子们。

    如果有不懂的,可以给他写信......

    周传义、周传景惦记着示范村指标的事,想早点回去。

    周传国和周传泰的几个儿媳,说父母难得进城,她们想尽点孝心,非要拉着自已的公婆上街买衣服和江城特色吃食,希望晚一天回去。

    周传义、周传景只好多待一天,顺便在城里转转,回去好吹牛......

    周母见周传安独自一人很落寞,给他买了一件衣服,几样糕点。

    周荣也为他置办了冬天的袄子、鞋帽。

    周传安要给钱。

    周母不要,说:“自家兄弟,别搞的这么见外,你一个人在乡下,我们很多事照顾不到,只能帮你买点东西。”

    周荣也没收周传安的钱:“俗话说一个侄子半个儿,我们作为您的孩子,给您孝敬,哪能收钱?

    以后你在老家要是缺什么,乡里不好买的,可以给我们写信,我们寄回家。”

    周传安抱着周母和周荣给的衣物,哽咽道:“谢谢!要是谁欺负了你们,就告诉我,我扛着枪来给你们报仇!”

    周母、周荣:“......”

    第227章

    你想要续集?

    周桂三朝回门时,秦艳华给小两口准备了烟、酒、糖、茶四样礼,带到周家。

    周荣见周桂一脸疲惫,总是捂着嘴打哈欠,开玩笑的问:“没睡好?是遇到什么烦心事吗?说出来,我们给你出主意。”

    周桂:“......拜大姐的那本书所赐,我这两个晚上确实没睡好,你那书,从哪弄来的?”

    周荣:“你想要续集?去黑市上淘,不知道能不能淘到哦,上次卖书的那人说,给你的那本书是绝版。”

    周桂:“???!!!......”

    周彩见周荣和周桂在说悄悄话,凑过来,小声问:“你们在说什么?能告诉我吗?”

    周桂:“......大姐送了我一个传家宝,等你出嫁的时候,我转送给你啊!”

    周彩:“真的?是什么宝贝,能提前告诉我吗?”

    周桂:“告诉你就没惊喜了,你赶紧找对象,等结婚时,自然就知道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