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大黑十)这些硬币,在钱币收藏市场同样值钱。
周荣决定,等发行出来,每样囤一点,集齐全套,价格应该能翻几倍。
一想到千禧年后,就算自已啥也不干,凭着囤的这些钱,也能吃喝不愁,更加坚定了周荣要“长命百岁”的想法......
冯巧兰在过年期间见识了杨家人的“真面目”后,动过离婚的想法。
又担心对孩子影响不好,尤其是四妮,她不想孩子从小就没有爸爸,纠结一番,最终放弃。
王铁生和王新萍对他们妈的优柔寡断很是无奈,兄妹俩商量后,对冯巧兰换了种方式劝说,让她不要再对杨家人无条件的付出。
免得再被欺负,都没筹码可拿捏他们。
冯巧兰被说服,担心杨晋林找她拿钱时,不好意思拒绝,就把存折交给李桂芝保管。
单位发的津贴,留下自家用的,其余的也拿到李桂芝那存放。
李桂芝见女儿的脑子终于转过弯了,欣慰不已,交代冯巧兰,有事尽管来找她商量,别听杨晋林的花言巧语。
方婆子在元宵节那天,来机关大院找冯巧兰要钱要物,没有收获后,骂骂咧咧的离开了,逢人就说她家有个不孝儿媳。
要不是她走得快,李桂芝都要和干一架......
杨晋林不想再被周荣纠缠,更不想被打,但他的津贴,除开自已的开支,剩余的都被方婆子要走了,没有钱给周荣,他只好找冯巧兰想办法。
冯巧兰体谅周荣带着三个孩子不容易,心软答应了,等她去找李桂芝拿存折时,被狠狠骂了一顿。
“杨晋林亏欠前妻和孩子,凭么斯要你来还?!前几天还夸你聪明了一回,这才过了几天,脑子又被狗吃了?竟然答应杨晋林这种荒唐要求!”
冯巧兰低着头,支吾道:“晋林说周荣脾气暴躁,一言不合就动手,他要是不给钱,肯定会被打一顿,他前些天就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回来......”
李桂芝:“那是他活该!以为每个女人都像你这样苕头日脑的好骗,现在终于有个狠人来收拾他了,我要是见到周荣同志,定要夸她一顿!
你听我的,莫拿钱出来,让杨晋林自已去应付,他自已做的孽自已还,真要被打死了,你也解脱了,省得被他们杨家拖累!”
冯巧兰劝服不了她妈,拿不到存折,只能无奈的回家。
杨晋林不信冯巧兰的辩解,以为是她故意不给钱,很是恼火,说冯巧兰想借周荣的手害死他,讥讽了几句,摔门而出。
冯巧兰望着他离开的背影,叹声气,最近不知道怎么搞的,不管杨晋林做什么,她好像都不在意了。
这样也好,不在意,就不会伤心了......
在家里弄不到钱,杨晋林只好剑走偏锋,没事就到街上转悠,发现有人滋事,就上去询问缘由,若对方身份没问题,就打发到公安局去。
若是成分不好的人,就立马上纲上线,将对方说成是特务及反动人员。
吓得对方立马求饶,并给杨晋林塞钱,求他别把事情闹大。
短短几天,杨晋林就弄到了旧币200多万。
3月1号换了新币后,杨晋林决定先给周荣10块钱,免得一次性给多了,周荣以为他很有钱,催着把剩下的欠款都还清,那样他就亏大了......
3月2号上午,周荣去找杨晋林,他递上10块钱,一脸忧伤的说:“我要养父母孩子,自已也要吃喝,目前只有这么多,你先拿去用,其余的,以后慢慢给。”
周荣接过钱,问:“这是抚养费,你和你爹娘欠我家的钱呢?”
杨晋林:“我爹娘他们没有工作,生活全靠我接济,到哪弄钱还给你们?先欠着吧,等有钱了再说。
你也别逼我们,没钱就是没钱,把我们打死了,也是没钱!反正给你们写了欠条,跑不了的。”
周荣讥笑道:“欠钱欠的这么理直气壮,你们杨家的脸皮果然不是一般的厚。下次给钱痛快点,别让我催,更别让我动手。”
杨晋林:“......”
第146章
二姐,有人跟踪我们
许曼主动申请公私合营,一些富太太感觉自已遭了“背叛”,不再去服装店定做衣服。
服装店的生意一落千丈,全靠布店的营收,勉强维持开支。
王城南不想被许曼瞧不起,每天下班后就找懂行的老师恶补商业方面的知识,上班时,也会找许曼请教关于铺子的各种问题。
再看账册,已经难不倒他了。
服装店作为示范单位,一合营就亏损,其他私营企业要是知道了,会更加排斥公私合营,如果不尽快破局,组织估计会把他调走,许曼也会面临麻烦。
在服装店待了一段时间,王城南发现许曼和周荣的关系异常要好,且周荣的本事,并不仅仅局限于管理账册,经商方面也有头脑。
王城南将两人喊到办公室开会:“自公私合营后,两个铺子总体属于亏损状态,一是来定做服装的客人少了,二是店里某些职工的薪资定的太高,消耗了太多成本。
要是一直这样下去,组织会对店里的‘高薪人员’有看法,我们商量下,有没有办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周荣趁机提出让服装店转型,改售平民服装。
许曼不在意的说:“铺子的主导权在公家,卖什么我无所谓。”
王城南:“周同志有没有具体计划?”
周荣想了想说:“爱美是女子的天性,很多人可以不吃饭,也不能不买衣服,服装店哪怕转型,我们也是以女装为主。
我先回去画几个草图,然后请裁缝师傅做出来,你们要是觉得没问题,我们就大量制作并售卖。”
许曼:“我没意见。”
王城南:“我也没意见,辛苦周同志了。”
布店卖的成衣,以“人民装”、“青年装”和“学生装”为主,量不多,主要是作为样品,刺激大家买布。
(人民装)
周荣回忆前世在电视里看到的年代服装,画了背带工装裤和花衬衣的图纸,并改良了“列宁装”,所有服饰看起来简洁明快又显时髦。
(工装裤)
许曼看到成衣后,直夸周荣心灵手巧,连设计衣服都会。
(列宁装)
王城南也觉得周荣设计的衣服不错,款式朴素大方,符合劳动人民的穿着。
衣服开始售卖后,周荣征得王城南、许曼的同意,让人在门口挂了一个横幅:“用我们的服装,向劳动者致敬”。
很多人被横幅吸引,进店了解情况,一眼就看中了样式新颖又显思想进步的工装裤及“列宁装”。
服装店的生意渐渐稳定,能够收支平衡。
5月17日,《青年报》刊登了《支持姑娘们穿花衣服》的文章。
文章认为,我们不但要把国家打扮得像一个百花盛开的大花园那样,也要把姑娘们打扮得像一朵鲜花、一颗宝石一样。
文章呼吁,姑娘们应该大胆穿花衣服。
江上马上要建一座大桥,江城来了很多的苏方桥梁专家及家属。
那些外宾经常穿着光鲜亮丽又时髦的服饰在街上走动,引得很多人侧目。
周荣见后,立马在服装店推出了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布拉吉”,按照面料及款式,价格从3元到10元不等。
(布拉吉)
纵然价格不低,还要布票,姑娘们也是趋之若鹜,服装店开始盈利.....
.
周荣只要寻到机会,就给许曼洗脑,说她是党员,再穿旗袍太张扬,要穿平民装,才能显得思想进步,对她和孩子的将来也会有好处。
许曼觉得有道理,换掉了身上的貂绒大衣和旗袍,天微凉时,她就穿“列宁装”。
天热了,各种款式的“布拉吉”换着穿,布票不够,就拿钱去黑市换。
周荣见她这样,无奈的叹叹气,想让这位小姐姐真正的“勤俭节约”,怕是还要“历练”一番......
周荣手里的布票,一直没用,给周彩买了两件“布拉吉”,感谢她照顾孩子,操持家务。
本想给周桂买一件,她没要,用自已攒的布票和工资买了。
姐妹俩穿上“布拉吉”,更加明艳动人,每次在外走动,都会有男青年在她们身旁路过,用各种借口打招呼。
换来的,通常都是白眼。
大家并不气馁,仍然想方设法的找她们搭讪,还有人让自家长辈去找周母提亲。
周家人几乎都有工作,不仅成分好,子女的容貌也出众,如果结亲,绝对是门好亲家。
周家富、周桂、周彩都是议亲对象,周荣的条件也不错,但大家嫌她脾气不好,又带着三个孩子,暂时没有将主意打到她身上。
周桂告诉周母,她目前不想结婚,等想结婚的时候,就自已找对象,家里非要安排的话,她宁可跳江也不嫁。
周彩担心她娘私自给自已说媒,只要得空,就把自已知道的各家八卦说给周母听。
周荣也有意无意的给周母培训,家庭成分和人品一样重要,如果要给子女说亲,一定要把人家的祖宗十八代给打探清楚,不是好成分的,哪怕对方再好,也不能同意。
周母被姐妹俩搞的紧张兮兮的,所有来家里说媒的人,她都是先吊着,之后就想办法去打听对方的家世人品,发现没一个拿得出手。
不是家里的长辈不好说话,就是对方品行不端,或成分有问题。
周母无奈叹气,这年头说个亲,怎么就这么难呢?
为了出行方便,周家人都学会了骑自行车。
所以周荣的自行车,几乎全天无休,凌晨给周父使用,周父下班后,周荣骑车去接许曼,要是晚上夜校有课,自行车就归周桂和周彩。
一天,姐妹俩上完课,在回家的路上,发现后面有人尾随。
坐在后座的周彩,轻轻拽了下骑车的周桂,小声说:“二姐,有人跟踪我们。”
周桂:“有几个人?体型怎么样?”
周彩:“一个人,个子不高,看起来有点瘦,这人前天晚上好像也在跟着我们,我们快,他就快,我们慢,他也慢。”
两人相貌出众,虽练了些简单招式,如果对方人多,或是暴徒,未必能打赢。
安全起见,周荣一直让她们携带武器在身上。
菜刀、擀面杖、扳手、锤子,两人全带了。
有的绑在自行车座椅下,有的和书本一起装在布袋里。
周桂看着前方的路说:“不远处有个巷子,黑灯瞎火的,像没人,我们拐进去,教训一下他。”
周彩:“好!”
第147章
是你们打了人,拆了车子吗?
张天赐见周桂、周彩的自行车拐进巷子,诧异她们今晚为何要改道。
但为了追上两人,他也骑着借来的自行车,拐了进去。
这姐俩容貌俊俏,随便得手一个,他就有媳妇了!
张天赐刚拐进巷子,还在洋洋得意中没有回神,他的自行车被人踹倒,他被压在自行车下。
正要问哪个不要命的偷袭他,一顿棍棒不问由来的朝他袭来,疼的他抱着头,不停喊救命......
打得差不多了,周桂一脚踩在张天赐的肚子上,厉声问:“为什么跟着我们?!”
张天赐忍着疼痛,缓缓睁眼,借着月光看清了打他之人,原来是“未来媳妇”啊!
顿时嬉笑道:“你们两个真是胆肥了,敢谋杀亲夫,快扶我起来,我男子汉大丈夫,不跟你们两个姑娘伢计较,上次你们拒绝了我的提亲,今天把我打伤了,作为赔偿,乖乖嫁到我家去。
要是都看上了我,要一起嫁,我也乐意,凭我的本事,会把你们养得比花还美!
要是不同意,老子就让你们在江城混不下去!”
“啪!”周桂朝着他的嘴巴就是一棍子:“还有力气说话,说明没打够。”
这人一张口,周桂就想起了他是谁。
张天赐也住在长安里,不过是在后面几栋楼,平日很少照面。
之前找她和周彩搭讪过,被拒绝后,还厚脸皮的带着媒人去家里提亲。
媒人恨不得把他夸上天,说他家祖上是经商的,颇有资产,后被那些侵略者抢夺,导致家道中落。
但张天赐吃苦耐劳,是一等一的好青年,两个姐姐都出嫁了,他是家里的老幺,嫁到张家,肯定有享不完的福。
她娘瞧不上张天赐的一脸猥琐样,当场就委婉拒绝了。
后来找街坊邻居打听,才知道这人的爹是个老烟鬼,家里之前确实小有资产,迷上大烟后,就不断变卖家产,连祖宅都卖了,在长安里租了一间房,全家挤着住。
等组织划分家庭成分时,他家穷得叮当响,成了贫民。
张天赐不愿吃苦,很多工作做不来,成天游手好闲的,平日靠父母做零工,和两个早嫁的姐姐接济过日子。
这种家庭,别说张天赐人品不行,就算他品格出众,她们家也看不上。
时间不早了,再不回去,家里人要担心了,周桂懒得与张天赐多费口舌,拉着周彩再次把张天赐暴打了一顿。
准备离开时,周桂看了眼张天赐的自行车,勾唇一笑。
找出扳手,和周彩一起把张天赐的车轱辘给卸了。
看着只剩下一个架子的自行车,姐妹俩拍拍手,相视一笑,心情愉悦的回家......
为了提高员工福利,布店和服装店公私合营后,所有员工每周可休一天,但只能周一到周五轮休。
第二天正好是周桂轮休,她在家里帮周母刺绣。
一妇人站在周家门口,吊着嗓子说:“你们几个,快把我儿子抬进去!”
两个男子抬着一个担架,进入院子,旁边还跟着一个瘦小的男子,手里拿着两个车轱辘一个车架。
在院子里帮周彩晾晒衣服的周母问:“你们是谁,想干什么?”
金莲叉着腰说:“你家的两个好姑娘,把我儿子打残了,你自个说,么样办?”
周母用眼神询问周彩,认不认识这些人。
张家来提亲时,金莲没有出现,只张天赐和媒人来了,所以周家人不认识她。
担架上的人,浑身裹满了绷带,看不清面容,只能听到呻吟声,结合金莲的话,周彩猜想,应该是昨晚被打的张天赐。
她们明明没有下死手,怎么会伤的这么重?
不管怎样,她绝不会承认是自已打了人。
周彩说:“什么儿子孙子的,我不认识,你们快点离开我家,否则我对你们不客气!”
金莲:“死丫头,打了我儿子,还想不认账是吧?信不信老娘今天就让人拆了你家!”
周桂从房里出来,冷着脸问:“你说我们打了你儿子,证据呢?”
金莲:“我儿子的伤就是证据!他亲眼看到你们打他,你们还拆了他的自行车,我从冇见过像你们这样蛮横的姑娘伢。
本来看你们长的还可以,让我家天赐娶一个回去做媳妇,现在看来,还是算了吧。
像你们这样冇得教养的人,真娶回家,我们家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周彩叉着腰说:“别欺负我们不懂律法,你们是一伙的,你儿子的话根本不能当证据,这事就算闹到公安局,我们也不怕,正好让公安同志惩治你们讹人的坏蛋。
还想娶我们?就你们那种破家庭,姑奶奶我才不稀罕呢!”
周桂扫了金莲一眼,冷笑道:“你每天在家照过镜子吗?如果家里穷,没有镜子,尿应该有吧,照过吗?知道自已长什么样吗?
就你这副尖酸刻薄样,能生出什么好儿子,隔着绷带,我都嫌你儿子长的寒碜!
感谢你家的不娶之恩,赶紧从我家离开,不然我们就去报公安。”
金莲被周彩和周桂的话,气得粗气直冒,对身旁的三个男子说:“把我儿子放到边上,进去砸了他们家,老娘要让他们晓得厉害,江城不是哪个都能待的!”
周父被吵闹声惊醒,想出来问清缘由,听了金莲的话,转身就回房拿出自已的杀猪刀,爆喝道:“老子看你们哪个不怕死的敢砸我家?!”